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宏观经济学论文

人口老龄化与就业相关理论概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1-16 共2709字
  第 2 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即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国际上认定的国家或地区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是年龄超过 60 岁的人口占比达到 10%,或年龄超过 65 岁的人口占比达到 7%.人口老龄化的评价指标主要有:老年人口比重、老年人抚养比等。
  
  2.1.2 退休与再就业
  
  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养老的制度。
  
  我国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1]是男年满 60 周岁,女干部年满 55 周岁,女工人年满 50 周岁,特殊情况可以提前 5 到 10 年退休。
  
  再就业是指离休、退休人员被本单位或外单位重新聘用再次开始工作的制度。本文所指的再就业指的是本人辞职、离职或被解职、辞退开除等原因失去职业后重新就业,不仅仅包括退休老年人重新工作并获取劳动收入的现象。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许多国家开始了对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老年人再就业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2.2 相关理论
  
  2.2.1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产生于 20 世纪 30 年代,盛行于 60 年代,是西方最重要的人口理论之一。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部分西方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转变。这个转变给西方国家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人口转变理论正是以西方社会人口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历史资料为依据,对一些国家人口发展所经历的人口规模和结构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做出分析说明的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的创始人是法国人口学家兰德里(Landry·Adolphe )。他在《人口革命》一书中将人口的发展过程分为原始阶段、中期阶段和现代阶段。
  
  这三个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不同,进而自然增长率不同。他借此对法国人口转变过程做出了解释。兰德里和汤普森(Warren·Thompson)、 诺特斯坦(Frank·W·Notestein)等人的人口理论被称为经典人口转变理论,它研究了总人口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之间的关系,而非限于以往的对总人口变动的考察,为现代人口转变理论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2.2.2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投资而形成的资本。它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生产性作用。
  
  “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亚当·斯密对人力资本进行了早期的描述,提出人力资本对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最早系统地论述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则是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舒尔茨将资本分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体现在物质形式(如机器设备、建筑物)上的资本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对,是通过对人力的投资而形成的资本。人力资本以劳动者的质和量,即劳动者的知识、技术、工作能力及健康情况来表示,是这些方面价值的和。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途径中最重要的,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质量,从而增加国民收入。
  
  舒尔茨通过对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的分析有效地证明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在舒尔茨之后逐渐形成了当代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2.2.3 人力资源理论
  
  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未到劳动年龄、在劳动年龄范围内、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即已参加或可能参加劳动的人。
  
  人力资源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数量是指构成人力资源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既包括处于劳动年龄的人口,也包括未处于劳动年龄但实际参与到就业中的未成年和老年就业人口。质量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力、智力、知识和技能。
  
  对人力资源的经济学研究是从宏观角度出发,对一定时空范围内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促进这一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体包括以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人、家庭、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行为;以总体经济状况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经济对于二者的供需;以及与现实结合的包括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在内的人力资源经济政策等。
  
  人力资源开发即指通过各种切实有效的手段,充分挖掘劳动力的潜力,通过教育培训、激发鼓励等手段,提高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增强人在工作中的活力。从而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更好地结合,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状况,对于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人力资源的质量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和核心。
  
  2.2.4 就业理论
  
  西方的就业理论奠基在资本主义市场规律之上,主要就业理论沿着新古典学派的充分就业理论、凯恩斯学派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新古典综合派的结构性失业理论、弗里德曼的自然失业理论及新凯恩斯主义的粘性理论这条主线发展和演变。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新古典学派提出就业理论,这是西方经济学最早和较为系统的就业理论。新古典学派就业理论的核心是“自动均衡”,认为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在这个市场上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根据劳动供求自动调整,进而导致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发生变化。劳动供求平衡会自动去平衡,直到市场达到充分就业。该理论认为政府不应该干预经济,主张自由放任的就业政策。
  
  1929 年至 1933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中,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失业现象。新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不能自圆其说,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就业理论借此产生。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就业量由有效需求决定,经济和就业的周期性波动来自于有效需求的不足和工资的刚性,资本主义社会还存在着非自愿失业。因此提出要解决失业问题,需要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需求,从而扩大就业。
  
  20 世纪 70 年代,西方国家经济出现滞胀,凯恩斯主义就业理论受到巨大冲击。为解决滞涨这一难题,各种理论纷纷出现。新古典综合派提出菲利普斯曲线,认为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负相关;托宾等人提出结构性失业理论。
  
  认为结构性失业是因为产业结构变化造成的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对称而引起的;在新古典综合派的基础上,弗里德曼等人提出自然失业率理论[2].主张完善劳动市场,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培训,创造信息获取平台,以期降低自然失业率;供给学派则从供给方面强调税收对产量、劳动供给、劳动资本率的刺激作用,因此主张降低税率。新凯恩斯主义就业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核心是工资-价格粘性理论。
  
  认为当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供求不均衡时,工资和价格不能及时变动,因此市场失衡,就业和产出发生波动。主张双管齐下,降低外部人劳动周转成本,削减内部人工资定价权,由政府干预工资合同,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经济学中对于劳动者就业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虽然西方经济学家对就业问题的研究有着不同的视角,但对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期的中国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