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月牙儿》的月亮意象解读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陆渊
发布于:2022-11-17 共11038字

  内容摘要:《月牙儿》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往的研究很少从意象角度来分析这篇小说。因此,我将尝试从意象角度来对老舍这部中篇小说加以解读。我先对意象概念进行梳理,然后将小说中的月亮意象进行简单分类并分析小说中月亮意象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这个月亮意象对推动小说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以及在寄托感情、象征纯洁、暗示命运、批判现实这四个意蕴表达方面的功能,从而深层把握作品的内涵。

  关键词:月牙儿 意象 月亮意象 情节 象征

Unscramble the moon imagery of the Crescent Moon

  Abstract: The Crescent Moon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by Lao She. However,there is little previous research using imagist analysis. I hereby try to analyze The CrescentMoon by imagery. I will first sort out the concept of imagery, and then make a simpleclassification of the moon images and analysis the features of them in the story. On the basis ofthat explanation, I will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oon image in the promotion of the plotand the personality and image of the shape, as well as the four functional areas in the expressionof the emotional sustenance, the symbol of purity, the implication of the fate and the criticizingof the society. Thus we can deeply grasp the content of the work.

  Key Words:the crescent moon; imagery; moon imagery ;plot; symbol

目 录

  一、引言
  二、意象
  (一)古代意象概念
  (二)现代意象概念
  三、《月牙儿》中的月亮意象
  (一)月亮意象的分类
  (二)月亮意象的特点
  四、《月牙儿》中月亮意象的作用
  (一)情节推动
  (二)人物塑造
  1.人物形象塑造
  2.人物性格刻画
  (三)意蕴表达
  1.寄托情感
  2.象征纯洁
  3.暗示命运
  4.批判现实
  五、结语
  参考文献

  一、引言

  《月牙儿》是老舍中短篇小说中的代表作之一。这篇小说讲述的是女主人公母女二人为了生存先后沦落为暗娼的故事,故事以女主人公被投进监狱为结局。“一九三一年,老舍写了一部后来毁于‘一·二八’战火的长篇小说《大明湖》,《月牙儿》是从其余烬里升华出来的精华,材料是其中最精彩的最忘不了的一部分,写得集中、整齐、完美。

  老舍曾经说过:‘由现在来看,我楞愿要《月牙儿》而不要《大明湖》了。’”[1]由此可见老舍对《月牙儿》这篇小说的重视和喜爱。此外,老舍“在《月牙儿》之前的前期创作,多为喜剧,结尾多带一丝亮色,呈现以幽默为主的基调;《月牙儿》之后,则多为悲剧,结尾总是美的毁灭,呈现以控诉为主的基调。所以说,小说《月牙儿》应是前后期的分界点,也应是前后期的连接点。”[2]

  对于《月牙儿》来说,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解读过这部作品。专着方面:关纪新的《老舍评传》[3],就《月牙儿》的语言风格、故事情节、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以及小说所反映出的人民的生存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石兴泽的《老舍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文化》[4]就《月牙儿》的语言风格、人物形象与作者文化心理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除了专着,关于《月牙儿》的研究论文,中国期刊网上有近 60 篇。研究的角度也多种多样。有从人物形象这一角度来解读的;有从主题思想这一角度来解读的;有从艺术特色这一角度来解读……但从意象角度来解读这篇小说文章相对较少。本文尝试从意象角度来对老舍这部中篇小说加以解读。从意象角度分析作品,可以通过对“象”揣摩、发现作者隐藏在“象”后面的“意”, 使阅读不再仅仅停留在“象”上,让阅读变得更为深入。

月牙儿

  二、意象

  意象是文学理论中一个涵义丰富的重要概念。

  (一)古代意象概念

  在我国古代,意象在充满了哲学与艺术色彩的《周易》一书中就已经开始萌芽了。

  这本书提出了“‘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等等理论,也已经初步涉及到了意象的生成原因。”[1]不过这里的意象是指只有圣人才能发现的哲理。《周易》中的“易象是‘观物取象的产物’”,[2]为后来的“意象”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魏晋时代,魏晋玄学——一种富有强烈的思辨色彩的哲学思潮兴盛一时,“意象”的概念随之得到进一步完善。当时的玄学家王弼就对意象问题有过很多精辟论断,在《周易略例·明象》中开头的一段话王弼就阐述了这样的思想:“‘象’的产生源自于主体需要表达‘意’,而主体的‘意’的表达需要通过‘象’来实现。‘象’是最能表达‘意’的,而这种表达还需要‘言’这一桥梁。以具体可见的‘象’,来表现抽象而不可见的‘意’,这种‘意’与‘象’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象’我们就可以称之为意象。”[3]其实王弼所说的意象指的是具体的形象。

  南朝着名文艺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明确使用了“意象”一词,其《神思》篇中写道:“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4]刘勰在这里把意象与写作构思联系到了一起,强调了意象在驾驭文思,谋划篇章中的重要作用[这里的意象是指“作者的想象中的境界”。[5]

  从意象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意象观都是把象作为表意的途径。

  (二)现代意象概念

  现代文论中的意象是在古代意象的基础上发展得来的。它同样是以象的形式来实现其表意功能。在现代文论中,意象是文学形象的一种高级形态,它作为一种表现手段具有了超越其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作家通过象征的方法将具体的文学形象抽象化,以强调意象复杂而模糊的抽象意义。而读者在鉴赏意象时则需要通过思索和求解的方式才能领悟到作家通过意象所要表现的理性思考。

  三、《月牙儿》中的月亮意象

  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有不少表现的是正面积极的月亮。如:“新月如眉,让人想起玉阶伫立楚楚动人的月下佳人,构成一种恬淡婉约的宁静之美;烟月迷蒙,弥漫着难以名状的轻忧淡愁,构成一种朦胧戚楚之美;花月披离,余香袅袅,象征典雅艳丽之美;皓月当空,通脱潇洒,象征着雄浑高古之美。”[6]而在老舍的《月牙儿》中既表现出了月亮意象纯洁的积极形象,更加突出地表现出了月亮意象消极的方面。

  (一)月亮意象的分类

  第一,在《月牙儿》这篇小说中有八处写的是自然界的月亮,即为写实的月亮。这些月亮分别是女主人公在生活中如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等不同时期,每一次从天上看见的实实在在的月亮。

  第二,在《月牙儿》这篇小说中有五处写的是心中的月亮,即为虚写的月亮。如女主人公感叹自己心中的苦时想到了月亮,回忆过往苦难经历时想到了月亮。这些月亮都是存在于女主人公心中的,它们都是由女主人公的内心所营造出的。

  (二)月亮意象的特点

  第一,从形状方面来说,小说中的月亮意象是残缺的。月亮意象在小说中反复出现,虽然每次出现的背景有所不同,但是通读小说不难发现它始终是一轮残月。古人说“月有阴晴圆缺”,但是这篇小说中的月亮永远只是个“月牙儿”,自始至终都未曾以圆月的面貌出现过。

  第二,从亮度上看,《月牙儿》中写到了光线比较暗的月牙儿,如:“它那一点点微弱的浅金光儿照着我的泪”,( 傅光明:《贫民写家——老舍》,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7 页。以下引文未特别注明出处的均出自此书。)对于这轮残月除了它自身光线是比较暗的,更可怕的是在它身边时不时会有乌云笼罩上来将它吞噬,正如小说中写的:

  “它无倚无靠的在灰蓝的天上挂着,光儿微弱,不大会儿便被黑暗包住”。p53 “一点云便能把月牙遮住”p60 黑云轻易就能把月牙儿吞噬,黑暗的强大,更显出月牙儿的渺小,同时它自身光线又比较暗淡,那显然月牙儿是很弱小的。

  第三,就温度而言,老舍笔下的月牙儿大多时候冒着寒气、透着凉意。例如:“那第一次,带着寒气的月牙儿确是带着寒气。”p47 再如:“四外漆黑,没有声音,只有月牙儿放出一道儿冷光。”p49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从文中看到不少关于月牙儿冒着寒气的描写,甚至在夏天,这个月牙儿仍然被说透着凉气,像是冰条似的。

  四、《月牙儿》中月亮意象的作用

  我们在读老舍这篇小说时,如果只是粗粗一看,那只能从小说中看到一个很普通的月亮,但是细读小说,认真品味之后,我们会发现实际上老舍这篇小说中的月亮意象有着自己的特色,它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作用上。正如英国批评家辛·刘易斯所说的:“同诗人一样,小说家也运用意象来达到不同程度的效果,比方说,编一个生动的故事,加快故事的情节,象征地表达主题,或者揭示一种心理状态。”[1]

  (一)情节推动

  小说中的月牙儿从女主人公小时候就伴随着她,当女主人公经历着人世间的一系列沧桑的时候,月亮都在天上静静地看着她,它见证了女主人公丧父、失身、沦为暗娼、被捕入狱等一系列曲折的人生的经历。

  小说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写女主人公在监狱中又看见了月牙儿,并且这个带着种种不同的感情,种种不同的景物,很多次出现在女主人公过去的生活中的月牙儿触动了她的记忆,故事由此展开。

  月牙儿第一次出现在女主人公的眼前是在她父亲病危的时候。此时她不过七岁,她倚着小屋的门垛看着月牙儿。没有人招呼她,没有人给她做饭,她只能独自坐在台阶上看那个带着寒气又闪着一点点微弱的浅金光的月牙儿。与天上的月牙儿相照应的是她的家里的药味,烟味,还有她流着泪的妈妈,生病了的爸爸。这是女主人公遭遇第一次人生磨难的时刻,她的父亲生了重病,并且大家都说她的父亲将不久于人世。月亮代表的是阴柔,太阳代表的是阳刚,阴柔的到来即意味着阳刚的缺失。并且,这里的月牙儿带寒气、光芒淡而微弱,这就是象征着女主人公父亲生命气息的衰弱,是一种生命消散的预示。果然,到月牙儿落下去的时候女主人公的家里充斥着哭声,她的父亲去世了。小说以月牙儿从天际落下,象征生命的消逝。文字上写得含蓄,不显沉重,不过让读者在情感上倍感凄凉。“这种描写告诉读者‘我’之处境,预示了主人公灰暗的前途。”[2]月牙儿第二次出现是在女主人公和母亲出城上坟回家的时候。当时四外漆黑寂静,女主人公又看见放出一道冷光的月牙儿。这里的月牙儿营造出了一种恐怖的气氛,预示着女主人公母女两人的生活将遭遇坎坷。果然,当女主人公八岁的时候,她们母女两人已经在依靠典当东西维持生活了,要是哪一次当不到钱,她们娘俩就会吃不上饭。当女主人公拿着母亲几次从头上拔下而未舍得去当的银簪坐在已经关门的当铺前哭时,月牙儿第三次出现。当月牙儿第四次出现时,家里已经没有东西可当了,女主人公的母亲要靠整天给人家洗衣服来养活她们母女两人了。那些硬牛皮似的臭袜子常常使得女主人公的母亲吃不下饭。从这四次月牙儿的出现我们可以看出,伴随着月牙儿的每次出现女主人公母女两人生活就变得每况愈下。

  月牙儿第五次出现是在女主人公母亲改嫁的那个晚上。跟在母亲所坐红轿子后面的女主人公又一次看见了月牙儿,此时她觉得这个放着冷光的月牙儿既非常清楚又极为可怕。那晚的月亮,见证了女主人公离开小屋。之所以月牙儿由原来的带寒气变成了可怕的,是因为此时的女主人公将离开自己住惯了的家。她和母亲跟着这个后爸去了之后,无人知晓她们的命运将是如何。这个见证了一个新的开始的月牙儿,或许又见证一个可怕的开始。所幸的是在接下来这三四年里,女主人公和她母亲跟着新爸爸过了一段吃得饱穿得暖的好日子,女主人公甚至还可以去学校读书。可是好景不长,在她小学毕业那年,新爸爸突然不见了。第二任丈夫的离去使母女二人的生活再次陷入危机,于是母亲沦为了暗娼,以此养活自己和女儿。这次改嫁的结局似乎也和母亲改嫁那晚那个可怕的月牙相互印证了。

  当月牙儿第六次出现时,女主人公看见了一个格外美丽的月牙儿。闪着微光的月牙清亮而温柔,女主人公把它看成是希望的开始。这次的月牙儿不仅让女主人公感觉到了希望,也让读者感觉到了女主人公的希望。果然,在月牙儿第七次出现的时候,爱情降临到了女主人公身上。这一次,月牙儿见证了女主人公短暂的幸福。在这一刻女主人公的内心有了从未有过的幸福感,所以在她眼里,所有的景色都是载歌载舞的,包括作为这一切的见证者的月牙儿,也是在微笑的。这一次的微笑,也是整篇小说里,月牙儿唯一的一次微笑,其实也是女主人公的唯一一次微笑。和这个男人在一起的时候女主人公衣食无忧,生活相当清闲。但是女主人公料想到了自己的将来是黑暗的,一点云便能把她的月牙遮住。没多久那个男人的妻子突然找到了女主人公,女主人公和那个男人的关系最终以女主人公主动离开告终。在女主人公离开那个男人到做暗娼的那段日子里,月牙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出现在她的生活里。“这个地方乍一看似乎月牙儿的叙事功能停止了,其实并非如此,当小说人物完全步入人生低谷时,她的生活已经毫无亮色可言,即使月牙儿带来的那点暗淡的色彩也已经消失了,月牙儿在此时起到了一种不在场的在场作用,它不仅没有失去叙事的功能,反而将叙事引向深入。”[1]当月牙儿第八次出现时,女主人公已经因为做暗娼被抓起来后不愿接受所谓的感化被送进了监狱。

  “月牙儿在作品中循环出现,像串联珍珠的链条,把每一部分巧妙地连接在一起。”[2]小说中女主人公每一次经历人生的跌宕起伏,甚至在她平时的生活中,当她抬起头,总能看见那个月牙儿在天上望着她。可以说月牙儿像是一位不会说话的观众,默默地看着女主人公承受这些世事沧桑。

  (二)人物塑造

  这个在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月亮意象,在小说的人物的塑造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人物形象塑造

  这篇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不愿重复母亲痛苦而不堪的暗娼生涯,走出家庭投身社会努力找工作,从几经挣扎和奋斗,到为生活所迫卖淫维持生活最终被投入监狱。

  《月牙儿》中的女主人公显然是一个非常弱小的女子。在女主人公母亲第一次改嫁的那个夜晚,女主人公除了感觉月牙可怕外,又觉得月牙仿佛在颤动。其实此时在凉风里颤动的是年幼的女主人公自己,她自知自身力量柔弱,无力与命运抗衡,但她幼小的心灵充满了对离开旧居的不安和对未知的将来的恐惧。一会儿过后,她甚至又觉得月牙像是一道要闭上的大眼缝,让她更加充满了恐惧感。除此之外在小说中,作者不但把这样一个小小的月牙儿放在了一个无边黑暗的环境之中,而且作者很少写月牙儿周围的景色。月牙儿高挂在天上,永远只是形单影只,并且它周围还经常会有黑云会将它吞噬。

  而女主人公也像月牙儿那样弱小,她又同样无助地处于一个黑暗的社会中,尽管她努力想独立而有自尊地活着,但命运还是轻易地被他人左右着,这就更加显得她格外弱小了。

  《月牙儿》中的女主人公更是一个善良的女子。女主人公看着母亲为赚钱帮人家洗臭袜子、脏衣服时,甚至在夏天她也觉得月牙儿像冰条似的透着凉意。但女主人公越可怜她妈妈就越爱月牙儿,这正体现了女主人公对同样身处苦难中的母亲充满着深深的爱和同情。虽然她深知生活艰难,自身弱小,虽然她知道一点云便能把她月牙儿似的希望遮住,但是当别人的妻子找到她时,她还是主动离开了那个能给她安逸生活的男人。虽然她自己过的也是卖淫为生的生活,虽然之前她的母亲为了生活在第二次改嫁时留下她独自生活,但当母亲被第三任丈夫抛弃走投无路来投奔她时,她毫不犹豫地收留了母亲。

  虽然她沦落为暗娼,但她将客人分为几类,她鄙视那些虚伪的文明人,可怜那些像学生样儿的人。她就像那个挂在天上的月牙儿,尽管周围的一切给她的是无尽的黑暗,但是它仍然以自己微弱的光芒给黑暗上带来了些许光亮。“这里处处体现着女主人公的善良与不忍,作为女儿不忍母亲的辛劳与苟且,身为女人不忍爱人的虚伪和背叛,同为女性不忍同性的悲凉与遗弃,沦为妓女不忍客人的荒淫与猥琐。”[1]

  2.人物性格刻画

  在这篇小说中,我们可以看见女主人公性格之中的抗争性。“小说中的‘我’乖巧善良,自重自强,有理想也有追求,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不断地抗拒着堕落,竭力维护好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努力构建一种健康、美好的人生形态。”[1]当女主人公唯一能做的是帮妈妈典当东西时,从她去当铺的路上的小心和快速,从她对当铺害怕但又毅然进去典当,从女主人公的这些行为中我们看出女主人公为了生存所进行的挣扎。在女主人公的母亲沦为暗娼之后,她就想尽办法攒钱,因为她害怕母亲叫她也去做暗娼,有了钱在万不得已的时候她就能逃跑。在那段日子里,在白天她也会往天上望望,去找找她的月牙儿。可见在这个月牙儿身上寄托了女主人公的希望,她能给女主人公带来不屈服的力量,让她继续斗争下去。从这个月牙儿身上,我们看到了女主人公不甘心堕落和努力反抗残酷现实的勇气。在母亲离开她后,女主人公仍然不断地找工作养活自己,她做过学校的抄写员,做过饭店的女招待。她用心练字终因不愿意走到被新校长撵走的地步主动离开了学校,她起早贪黑在小饭馆工作却因不愿意出卖色相辞去女招待工作。她努力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努力维护着自己脆弱的自尊,她为自己能自食其力而高兴。由此我们能看到女主人公性格中抗争的一面,她虽然历经坎坷但是她不失坚强,她就像那个在黑暗天幕上努力发出光芒的月牙儿,在强大的黑暗现实面前尽力奋斗和挣扎。

  同时这篇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性格中又有着软弱的一面。正如月亮对于太阳的依附,“几千年来以男权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给予女性一种依附性的生存规范,女性在这样的生存规中,也不由自主地以男性的观念索取自己的生存原则,并由此导致了自主、独立意识的匮乏,也导致了自己悲剧性的存在。”[2]女主人公的一些“妈妈所走的路是唯一的”,“女人得承认自己是女人,得卖肉”,“女人的职业是世袭的”等等诸如此类的想法,可以看出在她潜意识里认为女人是无法独立生活的。所以每次在女主人公找不到工作的时候,她很容易就把自己生活的不易与自己女性的身份联系到一起,并且给自己下一个身为女性而独立生活无望的结论。并且这篇小说中的月亮是一个残缺、弱小的月牙儿,那么由它所拥有的坚强和独立就又大打折扣了。所以,通过这个月亮意象塑造出的女主人公的性格中明显体现着软弱性。

  所以,就整片小说来看在女主人公的性格上是存在着矛盾性的。一方面她希望通过自己努力来自食其力,另一方面她看不到当时女性独立而有自尊活着的希望。所以在她心里一方面充满了抗争的意识,但另一方面又充满着软弱性。她就像那个月牙儿既发着光,又一下子被黑云吞噬掉。

  (三)意蕴表达

  除了对小说情节的推动、人物的塑造这两个作用外,这个月亮意象最为重要的作用在于它对小说意蕴的表达。

  1.寄托情感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小说中月亮意象和女主人公的情感是相通的,是女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寄托、精神的伴侣。“月牙儿是始终陪伴在主人公“我”的心里,也是反应主人公情感变化的重要手段,伴随着主人公‘我’情感的改变而改变。像是主人公‘我’心灵的一面镜子,反映她在不同境遇中的不同心态。”[1]在读小说时人们只要看见月牙儿的境遇,那么就可以知道女主人公的境遇如何。女主人公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附加到了月牙儿的身上,因父亲去世而觉得月牙儿酸苦,因同情母亲而觉得月牙儿可爱,因自己害怕而觉得月牙儿可怕,因感觉到自己美丽而觉得月牙儿美丽。她爸爸死时的月牙儿,母亲改嫁时的月牙儿,她始终都忘不了。女主人公每一次遭遇磨难,内心痛苦的时候,抬起头总能看见月牙儿在天上也是那么凄凉地挂着。她把自己心中的苦楚用月牙儿这个形状来比喻,说自己的心只能像月牙儿那样只能亮一会。女主人公内心内心痛苦时,她看见的月牙儿是暗的、凉的;女主人公内心唯一一次感到了幸福时,抬起头看见的月牙儿也是微笑的。所以说,女主人公完完全全把自己的内心与月牙儿联系在了一起,她把自己内心的苦、内心的无助和恐惧全都寄托给了月牙儿。在这篇小说中,女主人公一路走来,没有一个朋友可以诉说,月牙儿是她唯一一个抒情的对象,是唯一能与她进行精神交流的对象。

  此外,老舍老舍通过月牙儿这一意象作为表现情感方式,我们能联想到幼年丧父后,家庭的残缺给老舍内心留下了阴影。小说以月牙儿这样一个残缺的意象来统领其他诸多意象,并且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总是缺失的,这种残缺和男性的缺失和老舍成长的家庭环境也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在老舍幼年他的母亲为了养家给人洗衣、补衣,老舍对他的母亲充满了同情和感恩之情。所以,小说中的月牙儿不仅寄托着女主人公的感情,也体现了作者本人的一些情愫。

  2.象征纯洁

  小说中那个月亮虽然残缺又光线微弱,但是它的光冷清但却不浑浊。它始终努力发散着太阳给它的那些光芒,又给人以纯洁的感受。这样的月牙儿正象征着女主人公的纯洁。当爱情来到女主人公身边的时候,她立刻变得欢欣鼓舞。在被骗失身后感觉自己失去了那个月牙儿,我们可以看出此时女主人公内心是无比痛苦的,她非常后悔,认为自己和妈妈一样不再纯洁。而正是从这种痛苦的忏悔中,我们能看到女主人公内心的纯洁。

  在女主人公做饭店女招待时,她唾弃那些假装义气的虚伪男人,对他们的招惹不予理睬。

  在这段时间里她更以能凭借劳力养活自己为荣。在女主人公沦为暗娼后我们仍然能从她勉强地笑,勉强地疯狂中看出她内心的痛苦。她认为自己的痛苦是眼泪所不能减除的,甚至已经胜过了死。在这里我们更能从这些文字中看出做暗娼给女主人公从身体到心灵带来的伤害,我们更可以看出身体上的不纯洁给女主人公内心带来的巨大痛苦,可见女主人公内在心灵上还是向着纯洁的。在做暗娼的那段时间里,女主人公想通过麻痹自己来宽慰自己的内心,但是却事与愿违,她更强烈地表现出了内心的痛苦,让别人看到了她堕落外表下内心闪耀着的纯洁。并且,女主人公虽然做的事出卖肉体养活自己的行当,但她所做的是暗娼,她并没有公开地做妓女,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在女主人公的道德观念并未沦丧,在她的内心还是有羞耻感的。女主人公的“堕落并非自主自愿,而是当起码的生存都不能维持时逐步踏上这不归路……‘我’的堕落是不彻底的迷失。”[1]

  3.暗示命运

  “小说一开头就用月牙儿给故事定下了一个凄苦、寂寞的基调。小说中的月亮总是‘月牙儿’,象征着‘我’的命运难以圆满,始终是残缺的、孤单的,可怜无助的。”[2]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月牙儿也时常以一种弱小而透着凉气的状态出现,使故事的凄凉气氛进一步得到渲染,不断的暗示着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让女主人公不幸的结局显得顺理成章。一个弱小澄澈的月牙儿却偏偏身处无边黑暗的恶劣环境之中,一下子就被黑暗吞噬。女主人公也是年纪幼小,纯洁而又善良,但她也像月牙儿一样偏偏生在一个“人吃人”的社会之中,很快就被百般摧残。“作者巧妙地以月牙儿被黑暗吞噬暗示女主人公的命运。” [3]我们甚至可以说月牙儿和女主人公遥相呼应,两者以不同的存在状态遭受着不同形式的磨难,有着同样非常悲惨的命运。如果说女主人公是她母亲的一个影子,在延续着一个女人的不幸;那么我们可以把月牙儿看成是女主人公的一个影子,“甚至可以说是互映的另一个自我”,[1]同样延续着另一个女人的悲剧。她们都是非常柔弱,所以她们的命运被别人轻易掌控着。也正是因为她们都是非常柔弱却又坚强地让自己的生命延续下去,即使生活只给了她们一条生存下去的夹缝,她们也没有选择消失、选择死亡,这又体现出了一个坚强隐忍的生命的韧度。

  4.批判现实

  小说中反复运用到了月牙儿这一意象,女主人公父亲去世时的那个月牙儿,女主人公母女两人上坟后回家时的那个月牙儿,女主人公母亲改嫁时的那个月牙儿等等诸如此类透着凉意的月牙儿,都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甚至恐怖的氛围。老舍虽然没有用多少笔墨去描绘环境,不过他这样借用月亮意象一方面反映出了小说中的自然环境的阴冷,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小说中社会环境的阴森恐怖。同时,我们甚至可以通过阅读小说,来了解到作者写作时候的所暗示的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状况。老舍的这种婉约的写作手法却起到了强烈的表现效果,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暗示是个好方法,它能调剂写法,使不至处处都是强烈的描写,通体只有色而无影。它也能使描写显得细腻,比直接述说还更有力。”[2]

  这种社会氛围的形成是基于当时的社会制度之上的,而这种社会制度对人的摧残又从人物的遭遇中体现出来。小说中“‘母亲’被物化与异化的悲剧命运不只证明了在男权坚如磐石的时代女人抗拒依附之不可能,更表现出男权社会对女人侮辱损害之惨烈。

  ‘女儿’虽比‘母亲’有着更强烈的独立愿望与抗争意识,但也最终被逼得走向母亲的老路。从‘女儿’的沉沦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有形的人或势力在着力将女儿推向绝路,但我们却强烈感受到一只无形的巨手在拒斥着‘女儿’的求职与独立,这只无形的手就是现存的男权制度。”[3]“难能可贵的是,老舍在表现人民悲剧命运的同时,还进一步表现了下层市民的觉醒。《月牙儿》中的‘我’终于认识到,世界并不比监狱好。”[4]人进了监狱会认为监狱是个好地方,就不想再出去,这无疑是在批判外面的世界。社会其实就是一个大监狱,女性的悲剧命运就源自于黑暗的社会现实,由此更加有力地控诉了旧社会。

  老舍虽然明白女主人公的命运是悲惨的,但是他却做不到以犀利的文字,把这样一个现实血淋淋地公诸于世,对之口诛笔伐。而是通过写一个处于恶劣环境中的柔弱月牙儿的遭遇这种独特的形式来告诉世人,世界的不善良和穷苦人民的别无选择。希望人们对这些可怜的人少些责备,多些同情和理解。老舍在小说中只是替她们伸冤诉苦,小说的最后女主人公看见的还只是个缺月,老舍在最后也没有告诉人们像女主人公那样的一些女性她们的出路在哪里,她们该如何避免悲剧的重演。老舍作为一个出身于贫民阶层的知识分子,他自知没有力量去拯救那些受苦受难的同胞。“他有西方贵族知识分子的救世思想,但却没有西方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和气概。他同鲁迅一样希望人世间多一点爱和同情,但却没有鲁迅那种独立不倚的精神气度。”[1] 老舍的这种写作手法让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这种精神炼狱。

  这篇小说把一个纯洁、善良、坚强的女子化身为一轮缺月讲述了她被生活逼良为娼的故事,展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女性的‘堕落’是社会造就的,但老舍的批判视角并不是集中于她的‘堕落’这一行为本身,而是审视女性沦为妓女这一社会现象的深层根源。”[2]从这种悲剧命运的必然性,我们可以看到老舍他在写作时的无能为力。

  五、结语

  “意象就象一系列放置在不同角度的镜子,当主题过来的时候,镜子就从各种角度反映了主题的各个不同侧面。但它们不是一般的镜子,而具有惊人的魔力:它们不仅仅反映了主题,而且也赋予主题以生命和外形,它们足以使精神形象可见。”[3]在这篇小说中,老舍塑造了“月牙儿”这个主要意象,以月亮意象连接全文,贯通小说,以月亮意象来预示、见证人物命运,寄托人物情感,表现出女主人公深重的苦难,进而批判造成其悲剧命运的罪恶社会。老舍把诸多的不幸集中到一个弱女子的身上,使她成为了一个时代女性苦难的象征,“这种笔法的运用,不但在于证实贫苦市民谋生空间的狭窄,也在于要说明这类悲苦命运在都市社会内存在的普遍性。”[4]我们可以看到老舍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女性有着真切的爱与深深的同情和深刻的理解,以及他无法帮助他们的无奈。

  一个好的意象能给人以广阔的阐释空间,以上这些解释我们都能在看到月亮意象对于小说的重要作用之后发掘出来。老舍通过在小说中塑造月亮意象作为表现手段来展开故事,这种写作手法体现了其创作的与众不同之处。读者必须从意象这一角度去解读这篇小说才能看到作品中“月牙儿”本身以外的东西,才能明确它在这篇小说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容、把握小说的主题。从意象角度分析这篇小说是在传统的小说分析模式上有所突破的,在对这篇小说研究方面注入了一些新的元素。

  参考文献

  夏之放:《文学意象论》,汕头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顾祖钊:《艺术至境论》,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 年版。
  胡有清:《文艺学论纲》,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张爱玲:《张爱玲文集》,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5 年版。
  雷淑娟:《文学语言美学修辞》,学林出版社 2004 年版。
  吴义勤:《解读老舍经典》,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4 年版。
  王弼:《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 1980 年版。
  吴广平:《楚辞全解》,岳麓书社 2008 年版。
  霍松林:《唐诗精选》,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 年版。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