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临川四梦”的用韵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杜老师
发布于:2021-10-29 共2954字

  摘 要

  汤显祖是中国明代着名戏曲家,其传奇用韵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对“临川四梦”的用韵研究,在文学和语言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通过考察,发现:“临川四梦”的用韵既有别于南戏用韵,又与《中原音韵》的音系不同,而是有其通语和方音的特点。

  关键词 : “临川四梦”,用韵汤,显祖。

  Abstract

  Tang Xianzu is China the famous Ming Dynasty opera, the legend has its ownunique charm. Research on "rhyme Linchuan si meng", has an important value in theliterature and linguistics. According to the "Linchuan si meng" rhyme study, foundthat: the rhyme is not only different from the opera with the rhyme, but also differentfrom the "Midland phonology" sound system, and the common language and dialect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     Linchuan si meng; Tang xianzu; rhyme。

  “临川四梦”的用韵研究

  一、引言

  (一)作者及其简介。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在中国甚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都极其重要,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戏曲创作的成就最为突出,戏剧作品《紫钗记》、《还魂记》(又名《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这些剧作在博得中国历代人民所喜爱的同时,也传播到英、日、德等其他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

  汤显祖传奇的创作有别于当时吴江派领袖沈璟的作曲观,因而在很多讨论“沈汤之争”的文章中,被批评为声韵偶乖、忽用乡音、不懂声律。汤显祖在《答吕姜山》中说到:“寄吴中曲论良是。唱曲当知,作曲不尽当知也,此语大可轩渠。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到时,或有丽词俊音可用。尔时能一一顾九宫四声否?如必按字摸声,即有窒滞迸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1可见,他强调的是创作以内容为根本的出发点,注重才情,不忌丽词,不拘音律。他对格律的忽视实在沈璟等人过分强调格律的背景下提出的。汤显祖并非不懂声律,在《紫萧记》第六出《审音》中,他借鲍四娘之口报了45对“音同名不同”的曲牌、5对“名同音不同”的曲牌、8个“字句多少都唱得”的曲牌,还说“休得拗折嗓子”。

  可见,他不仅懂格律且造诣颇深。“临川四梦”这四部作品作为南曲的代表,其用韵情况以及从中反映出来的内在逻辑,真实地反映了汤显祖个人独特的用韵风格,同时也是明代南曲用韵特点的一个缩影,对于明代语音史和方音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1.png

  (二)本文考察的对象及其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我选取了汤显祖“临川四梦”进行用韵的研究,包括《紫钗记》53出、《牡丹亭》(又名《还魂记》)55出、《南柯记》44出、《邯郸记》30出。

  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6月出版,钱南扬先生笺校的《汤显祖戏曲集》(上、下两册)为底本,对汤显祖“临川四梦”的用韵进行考察。

  研究方法:韵脚字归纳,即把同一韵文材料中的押韵字辗转贯穿、递相系联以求得若干韵部的方法。

  【由于本篇文章为本科论文,如需全文请点击底部下载全文链接】

  二、韵系

  (一)阴声韵.

  1.歌戈部

  2.家麻部

  3.皆来部

  4.齐微部

  5.鱼模部

  7.尤侯部

  8.车遮部

  9.支思部

  (二)阳声韵部

  1.东钟部

  2.侵寻部

  3.真文部

  4.寒山部

  5.先天部

  6.江阳部

  7.庚青部..

  8.桓欢部

  三、用韵的统计.

  (一)《紫钗记》

  (二)《还魂记》

  (三)《南柯记》

  (四)《邯郸记》

  (五)“临川四梦”用的情况总表.

  四、韵部的讨论.

  (一)阴声韵的讨论

  (二)阳声韵的讨论.

  (三)关于入声的的问题.

  (四)“临川四梦”总体用韵的特点.

  五、 总 结

  言而总之,从以上的二、三、四章可以发现,“临川四梦”的用韵是很独特的。它既有别于《中原音韵》,又与《洪武正韵》有入声的音系有所不同,而是有其自己的不同之处。“临川四梦”用韵中歌麻通叶、皆支通叶、支鱼通叶、尤萧通叶、庚青通叶、阳声韵尾相混、阴入通叶、入声韵自押较少等等的现象与汤显祖的传奇创作理论是一致的,表现了汤显祖根据实际读音来用韵的特点。

  其实,“忽用乡音”并不是汤显祖的毛病,而是他创作传奇主才情、不忌丽词、不拘音律的体现,是他方音的自然流露。

  参考文献.

  [1] 《汤显祖戏曲集》(上、下两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6月出版,钱南扬先生笺校。

  [2]罗常培:《临川音系》, 科学出版社,1958.

  [3]王曦:《明 代江浙南曲用的考研究综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 年

  [4]杜爱英:《 “临川四梦”用韵考》,《古汉语研究》,2001 年第1期。

  [5]李雪萍:《汤 显祖<临川四梦>曲牌、用韵、方言新探》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3月,第29卷第1期。

  [6]彭静:《梁辰 鱼<浣纱记>用韵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 年第5期。

  [7]李莎莉:《明代江西诗 人用韵入声合韵研究》,九江学院学报,2008 年。

  [8]徐朔方:《论汤 显祖及其他》,上海 古籍出版社,1983 年。

  [9]江西省文学艺术研究所编《汤显祖研究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10]沈毅:《宋代江浙诗韵研究概述》, 社会科学家,2010 年12月,第12期。

  [11]刘晓南:《宋代福建诗 人用前研究》,南京大学博士论文,1996

  [12]李渔:《闲情偶寄》, 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年

  [13]程朝晖:《欧阳修诗词用的研究》, 《中国语文》,1986 年第三期

  [14]程芸:《 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中华书局,2006 年

  [15]周福生:《中原 音韵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年

  [16]李慧芬:《浙江元人散曲用 韵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 年

  [17]邓兴锋: 《蒙元大都曲家杂剧用韵研究》,南京大学博士论文,1993年

  [18]李晓: 《南戏曲韵研究》,南京大学学报,1984年

  [19]鲁国尧: 《宋代江西词人用韵考》,《近代汉语研究》,商务印书馆,1981

  [20]鲁国尧:《鲁 国尧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21]鲁国尧:《宋代 辛弃疾等山东词人用韵考》,南京大学学报,1979 年二期

  [22]鲍明炜:《李白诗的韵系》,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1957年

  [23]罗立方:《陈子 昂诗歌用韵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2 年

  [24]马重奇:《<南 音三籁>曲韵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8 年第三期

  [25]马重奇:《清代吴人南曲分部考》, 《语言研究》,1991 年

  [26]林亦:《黄庭坚诗 文用韵考》,广西大学学报,1991 年

  [27]刘晓楠:《宋代四川诗 人用前及宋代通语音变若干问题》,四川大学学报(社科),2004 年

  [28]丁治民:《宋代川籍 诗人用韵中的歌豪通押新证》,语言研究,2005 年

  [29]杜爱英:《北宋江西词人用韵考》, 南京大学,1998 年

  [30]罗德真:《 王安石诗词用韵研究》,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

  [31]田范芬:《宋代荆湖南路诗人用韵考》, 湖南师范大学,2002 年

  [32]陈昌仪:《赣方言概要》, 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年

  [33]唐作藩:《汉语史学习 与研究》,商务出版社,2001年

  [34]游汝杰:《 名称话本南戏<白兔记>中吴语成分》,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五期

  [35]陈鸿:《<南 曲谱>研究》,福建论坛,1998 年第三期

  [36]王力:《南北朝诗人用韵考》, 清华学报,1936 年

  [37]王力: 《汉语言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38]田业政:《元代江西诗 人古体诗用韵研究》,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

  [39]许国永:《明 初江西泰和地区诗韵考》,中国人民大学,2004 年

  [40]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年

  [41]冯志白:《陆游 古体诗的用韵系统》,语言研究(增刊),1994 年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