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汉语兼词之定位研究述略

来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作者:李春玲;王静
发布于:2018-04-04 共811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古代汉语论文【第一篇】】古代汉语论文【优选五篇】
【古代汉语论文【第二篇】】 古代汉语兼词之定位研究述略
【古代汉语论文【第三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
【古代汉语论文【第四篇】】主观化与古代汉语“N所V”结构的双重身份
【古代汉语论文【第五篇】】关于古代汉语绪论的几个问题

  【第二篇】论文题目:  古代汉语兼词之定位研究述略

  摘要:关于兼词的定位, 学界众说纷纭, 包括兼词本身的属性定位、词性界定和具体属词的属性定位、词性界定等等, 每个角度, 都存在意见分歧.本文拟对古代汉语兼词的定位研究状况作一简单述评.

  关键词:古代汉语; 兼词; 定位; 研究述略;

  关于兼词的定位, 学界众说纷纭, 包括兼词本身的属性定位、词性界定和具体属词的属性定位、词性界定等等, 每个角度, 都存在意见分歧.本文以杨伯峻先生对兼词的界定为前提, 对古代汉语兼词的定位研究状况作一简单述评.

  一、兼词本身的属性定位

  关于兼词本身的属性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 兼词

  "兼词"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术语被提出来, "兼词"本身就是一种定位.

  (二) 合音词

  有些学者认为, 兼词就是合音词.代表性的观点如:

  1. 侯云龙先生《古汉语知识》:兼词, 从语音角度看是合音词.

  2. 杨剑桥先生《实用古汉语知识宝典》:兼词, 同"合音词";合音词, 也叫"兼词""合声".

  3. 蒋冀骋、黎千驹编着《古代汉语教程》:兼词又叫合音词.

  (三) 多属合音词

  有些学者认为, 兼词多属合音词, 但有的不是合音词.主要观点有:

  1. 杨伯峻先生《文言语法》 (修订版) :兼词, "大多数是合音词, 只有'焉''之'两字不是合音."[1]

  2.洪成玉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程》:"兼词一般是合音词, ……但其中也有个别兼词, 如'焉', 和所兼两个词的语音没有关系."[2]

  3.胡安顺、郭芹纳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兼词, 多属合音词.

  以上观点认为, 兼词大多数是合音词, 只有个别的不是, 诸如"焉""之".由此, "焉""之"就只是兼词了.

  (四) 合音兼义词, 简称合音词或兼词, 是一种修辞手段

  康苏《谈谈古汉语中的"合音兼义词"》一文, 把盍、诸、叵、尔、焉、旃等界定为合音兼义词, 简称合音词或兼词, 认为古人利用合音词, 是从修辞的需要考虑的."'合音词'是一种修辞手段."[3]

  根据康苏的观点, 兼词、合音词、合音兼义词异名同实, 合音词是一种修辞手段, 因而, 由此, 兼词有两个特征:一是合音, 一是兼义.兼词也是一种修辞手段.

  (五) 兼词不是词, 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结构

  范可君《论语境对词义的制约和选择》认为:"兼词, 其实并不是词, 准确地说, 应该算作一种特殊的语言结构.就其外延来说, 兼词只有'焉'、'诸'、'旃'三个, 从使用频率来看, '焉'的使用频率最高, '诸'次之, '旃'最低."[4]

  这一观点, 认为兼词不是词, 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结构, 而且兼词只有"焉""诸""旃"三个, 使用频率依次递减.

  综上, 对兼词本身的属性定位, 角度不同, 观点各异:合音词, 侧重于语音特点---合音;兼词, 侧重于语义特点---兼义;合音兼义词, 兼顾语音与语义两方面的特点---合音、兼义;兼词是一种修辞手段, 侧重于修辞;兼词不是词, 而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结构, 则又侧重于语法.由此, 兼词的定位, 涉及到了语义、语音、语法、修辞等几大要素, 而以语义、语音为核心.

  二、兼词本身的词类、词性定位

  关于兼词本身的词类、词性, 学者多有论及, 但也有各种不同的看法:

  (一) 兼词是虚词

  把兼词归于虚词, 是比较普遍的做法.诸如:

  1.周秉钧先生编着的《古汉语纲要》认为:"所谓兼词, 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虚词."[5]

  2.张世禄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认为:兼词是"代词和关系词或语气词相结合而凝成的一种虚词, 就是虚词当中的'合音词';有的语法书上叫做'兼词'."[6]

  3.刘捷《浅析兼词》认为:"古代汉语词汇的虚词里, 也有兼词.诸、盍、叵、那、尔、耳、旃是'合音兼词';焉、云、然、若是'非合音兼词'."[7]

  4.谢洁瑕《试论上古汉语中的兼词"诸"》一文, 以兼词"诸"为例, 证明兼词在古代汉语虚词中自成一类, 认为"兼词是上古汉语中一种比较特殊的虚词, '诸'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所谓兼词, 应有这样两个语法特点:一是一个词同时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二是这个词在语音上由所兼的两个词连续而成.两个特点同时具备, 缺一不可"[8].

  5.大部分古代汉语教材, 如果没有单列兼词专题来介绍兼词, 对杨伯峻先生所界定的相关兼词及其用法也都是放在虚词中来介绍的.

  (二) 兼词属于虚词的附类

  张显生《浅谈兼语兼词与兼类的辨析》认为:"兼词又称合音词, 属于虚词的附类."[9]

  (三) 兼词属于特殊的指示代词---指示代词兼语气词

  姜宝琦《古代汉语兼词嬗变论析》认为:兼词主要有焉、诸、旃, "它们应属于特殊的指示代词---指示代词兼语气词."[10]

  (四) 兼词是一个特殊词类, 其词性就是所兼的两个词的词性

  张月明《"兼词"说述评》认为:"所谓兼词, 就是一个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 其词性当然就是所兼的两个词的词性.因而也可以说, 兼词就是一个词同时兼有两种词性.……既然兼词是一词兼两词之用, 那么, 确定其词性时就应当以所兼之词为依据来认定."[11]并强调:"兼词是古汉语中客观存在的一个特殊词类.它虽然是封闭性的, 但因其在古籍中出现频率高, 所以很有必要立类."[12]

  (五) 兼词就是兼性词

  这个观点以洪成玉先生为代表.洪成玉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程》认为:"兼词, 又称兼性词, 是指一个词同时兼有两种词性."[13]

  (六) 兼词不是一种独立的词类, 要拆开来理解

  侯云龙先生《古汉语知识》认为:"兼词不是一种独立的词类, 要拆开来理解."[14]

  综上, 第 (一) 、 (二) 类观点认为兼词是虚词或属于虚词的附类, 界定了兼词的虚实归属, 但没有并无具体词性的说明, 相对比较笼统;第 (三) 类观点很具体:属于特殊的指示代词---指示代词兼语气词, 但只涉及三个词, 范围太窄, 不具有广普性;第 (四) 、 (五) 、 (六) 三类观点虽表述不同, 界定不同, 但其主旨却是一样的, 即都认为兼词要拆开来理解, 兼词的词性就是其所兼的两个词的词性.在实际教学中, 一般都是按第 (四) 、 (五) 、 (六) 三类观点来分析兼词的.

  三、常见兼词的定位

  兼词具体有哪些, 不同字典辞书、教材论着以及相关论文所论及的也并不一致, 而且, 对每个词的界定, 也是角度不一, 观点各异.下面, 我们选取代表性的字典辞书、教材论着、网站, 了解一下学界的界定情况.

  (一) 杨树达《词诠》

  明确用"兼"字来阐释说明兼词所兼意义及词性的, 开始于杨树达先生的《词诠》, 共有三例:诸、焉、之.

  1.诸:解作"之于"的"诸", 是"代名词兼介词, '之于'二字之合声."解作"之乎"的"诸", 是"代名词兼助词, '之乎'二字之合声."

  可见, 杨树达先生对"诸"的界定, 有三个角度:一是词性---代名词兼介词、代名词兼助词;二是语义---之于、之乎;三是语音---合声.由此, "诸"既是兼词, 又是合音词.

  2. 焉:"焉"作"于是"解, "指示代名词, 用同'于是', 实兼介词'于'与代名词'是'两词之用."

  对"焉"的界定, 本身是"指示代名词", 但兼介词"于"与代名词"是"两词之用.

  3. 之:"之"解作"于是", "指示代名词, 作'焉'字用.于是也."

  据此, "之"作"焉"字用时, 是兼词, 《词诠》界定为指示代名词.

  此外, "盍""叵""那""难"等, 《词诠》处理为合声或合音;"尔"处理为合言;"耳""曷""胡"有相关释义, 但没有兼词或合音词的说明;"爰""旃"无对应义项.

  (二) 杨伯峻《文言语法》

  杨伯峻先生的《文言语法》, 首次明确提出了"兼词"这一概念, 单辟一节进行论述, 并将叵、诸、旃、曷、盍、焉、之、尔、然、若、云等十一个词界定为兼词, 逐一分析了这十一个词的兼词用法, 认为"大多数是合音词, 只有'焉''之'两字不是合音."[15]同时, 还分别说明了这些兼词所兼两词的词性.如:

  1. 叵, "'不可'的合音;'不', 副词;'可', 助动词."

  2.诸, "'之於'的合音:'之', 指示词;'於', 介词.""又'之乎'的合音:'之', 指示词;'乎', 语气词."

  3. 焉, "'於此''於他'的意思, '焉'这一字兼有介词与指示词的作用."

  4.尔、然、若、云, "都可作'如此'解, '如'是动词, '此'是指示代词.……这种用法到后来还有, 不过字的写法不同了.有'宁''能''恁''偌'诸字."

  (三) 杨伯峻《古汉语虚词》

  杨伯峻先生的《古汉语虚词》, 选择了百多个虚词, 其中, 被解释为兼词的, 共有6例, 即焉、爰、云、旃、之、诸, 这六个兼词中, "旃""诸"同时又被界定为合音字.另外, 杨伯峻先生认为, "诸""作兼词, 为'之于''之乎''之如'的合音字."[16]其中, "之如"的合音, 后来极少提到.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杨伯峻先生在解释"云"时, 认为"作虚词, 可作兼词, 助词, 语气词."显然, 杨伯峻先生将兼词归为虚词, 并与助词、语气词相提并论.

  此外, 尔、盖、盍、阖、胡的对应用法, 都被界定为合音词.

  (四) 韩峥嵘《古汉语虚词手册》

  韩峥嵘先生的《古汉语虚词手册》, 共收词9类691条, 其中, 单字条目308条, 统观全书, 明确标明兼词的共有5例, 包括焉、爰、旃、之、诸, 其中, 旃、诸同时界定为合音词.

  盍、叵、耳的对应用法界定为合音词.

  (五)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

  杨伯峻、何乐士先生合着的《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 上编第二章第三节, 专门阐释兼词, 该书将古代汉语中的兼词分为两类:

  一类是合音合义词, 包括诸、叵、盍、阖、盖、胡、旃, 认为这些都是"以合音字为基础的兼词".[17]

  一类是合义词, "它们主要是以两个词的合义关系为基础而成为兼词的"[18], 主要有焉、爰、之、然、尔、宁、如、尔、云、云云、若、乃、能、许, 并认为, "唐宋人用'能'作'如此'义, 与'宁'、'乃'为一声之转."[19]

  此外, 还附带介绍了兼词"那 (音nuó) "和"难":"'那'和'难'都是'奈何'的意思, 声音可以相通, ……'那'是'奈何'的合音字."[20]

  (六)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编《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该词典共收单音虚词762条, 兼词共有2例:一例是"诸", 既是兼词, 又是合音词;一例是盖 (盖、葢) , 作"盍"的通假字, 副词, 兼有副词"何"和"不"的作用.但"盍", 却只是处理为副词, 没有兼词的相关说明.

  那、叵, 界定为合声.

  (七) 《古代汉语字典》编委会编《古代汉语字典》

  该字典明确注明的兼词仅一例"焉";尔、那、叵、旃界定为合音字;"诸"界定为代词, 用于句中, 相当于"之于", 用在句末, 相当于"之乎".盍、曷等没有兼词用法的相关说明.

  (八) 胡安顺、郭芹纳主编的《古代汉语》

  胡安顺、郭芹纳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第五单元"语法 (上) "第七节"兼词、固定结构与固定格式", 单列一个专题, 探讨兼词, 认为常见的兼词主要有"诸""曷""盍""叵""焉""旃""耳"等, 其中, 只有"焉"不是合音词.

  (九) 洪成玉主编的《古代汉语教程》

  洪成玉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程》下册第四章"语法"第九小节专论"兼词", 认为古代汉语中兼词并不多, 最常见的是"诸""盍""焉""耳""尔""旃""叵", 其中, 除了"焉", 其余都是合音词.

  (十) 侯云龙《古汉语知识》

  侯云龙先生《古汉语知识》第三章"语法"中也有"兼词"一节, 以表格的形式, 介绍了"诸""焉""耳""盍""曷""叵""旃"等兼词的用法, 认为其中大多是合音词, 只有"焉"除外.

  (十一) 蒋冀骋、黎千驹编着《古代汉语教程》

  蒋冀骋、黎千驹先生编着的《古代汉语教程》第三章语法 (上) 第六节"语气词与兼词", 也单列兼词加以论述, 认为兼词又叫合音词, 古代汉语常见的兼词有"诸""盍""曷""焉""叵""那""耳""尔""然""若""旃"等.

  而王力先生、许嘉璐先生、郭锡良先生和李玲璞先生、朱振家先生分别主编的四部《古代汉语》教材, 皆无兼词相关论述, 也未采用"兼词"这一术语, 但对相关的词, 或在通论中, 或在文选注释中, 有各自的界定:

  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 把"诸、盍、耳"界定为合音字;把一般所说的兼词用法的"焉"界定为指示代词兼语气词;其他词无相关界定.

  许嘉璐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 将"诸"处理为指示代词, 合音;"耳", 语气词, 合音;"焉", 比较特殊的指示代词, 可以理解为文言的"于是".

  郭锡良、李玲璞先生主编的自考《古代汉语》, 把"焉""诸"归为特殊的指示代词, "诸"同时是合音;耳, 语气词, "而已"的合音.

  鉴于百度百科的影响, 本文检索了相关的词在百度百科中的界定, 其中, 直接界定为兼词的有焉、叵、旃、曷四个, 叵、旃同时界定为合音;"诸"界定为代词兼介词, "之于""之乎"的合音;盍和那, 界定为合音, "盍"为副词, "那"为代词.

  统观以上论述, 曾被界定为兼词的词大致有诸、焉、叵、旃、盍 (阖、盖、葢) 、曷、耳、那、难、尔、然、若、胡、爰、之、云、云云、宁、如、乃、能、许等二十多个, 兼词说由杨伯峻先生首倡, 因而, 对兼词的具体界定也以杨伯峻先生的《文言语法》《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为代表, 涉及的面最广, 涵盖的字数最多.

  从整体上看, 关于具体词的界定, 也有属性界定与词性界定两个方面:

  1. 具体词的属性界定

  关于具体兼词的属性, 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既是兼词, 又是合音词, 《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称之为"合音合义词";一类只是兼词, 《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称之为"合义词".但哪些既是兼词又是合音词, 哪些只是兼词, 学界的观点既有分歧, 又有交叉.比如:

  "诸"在古代文献中, 合音、合义两大特点兼而有之, 密切相关, 因而, 定位时也常同时兼顾到这两个特点而又有所侧重, 叫做合声、合音词、合音字、合音、兼词、合义词、合音合义词等, 其中, 界定为合音词的观点相对比较集中一致, 也最为常见, 兼词次之, 合义词又次之, 而兼词与合义词, 名异实同.关于"诸"的合音用法, 一般解为"之于""之乎", 杨伯峻先生认为还有"之如"的合音.但, 也有反对意见, 认为"诸"没有"之于""之乎"的用法, 不是合音词, 也不是兼词.

  关于"焉", 与"诸"正好相反, 界定为兼词的相对较为普遍, 具体界定主要有兼词、兼词中的合义词、合义词、兼义词、合音兼义词等, 单纯处理为合音词的相对较少, 而且, 大多数学者并不认同"焉"是合音词.关于"焉"的所兼之义, 说法众多, 解释也最为多样, 比较通行的说法是"于是""于此""于之", 其次还有"于他""于何""于彼""于鲜""于其间""于是乎"等.当然, 也有学者认为, "焉"根本没有"于是""于此"等用法, 既不是兼词, 也不是合音词.

  综上, 对"诸"的界定, 更倾向合音, 对"焉"的界定, 更强调兼义.

  在古代汉语实际教学中, 除了"诸""焉", 还有"叵""盍""旃""曷"等常被界定为兼词、合音词, 但以合音词更为常见, 其中, "曷"一般认为是"何不"的合音, 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认为是"何弗"之合声;至于解为"而已"的"耳", 解为"如此"的"尔""然""若"等, 也有界定为兼词或合音词的观点, 但并不普遍, 大多还是把"耳"归为语气词, "尔""然""若"归为指示代词;"那"和"难"作为合音词或兼词的用法在先秦并不多见, 因而教学中较少提到;其余的词界定为兼词、合音词的相对就更少了.

  不过, 蒋冀骋、黎千驹先生认为, 兼词又叫合音词, 因而, "诸""盍""曷""焉""叵""那""耳""尔" ("如此""而已"的合音) "然""若""旃"等, 全部既是兼词, 又是合音词.

  2. 具体词的词性界定

  关于具体兼词的词性界定, 也是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直接界定为单一词性, 一种是根据所兼之词联合界定词性, 即组合所兼之词的词性综合加以界定.比如:

  "诸", 一是整体直接界定, 观点有代词、指示代词、特殊指示代词三种;一是以所兼二词的词性联合界定, 把"之于"的"诸"界定为代名词兼介词或代词兼介词, "之乎"的"诸"界定为代名词兼助词或代词兼语气词, 或者是分别界定所兼之词的词性:"之", 代词;"于", 介词;"乎", 语气词.

  "焉", 一种界定为单一词性, 诸如指示代名词、比较特殊的指示代词、特殊的指示代词、称代性的词、代词等;一种是根据其所兼之词的词性兼而论之, 叫"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指示代词兼语气助词""介词兼代词""介代兼助" (即介词"于"、代词"是"兼有助词的主要作用) 等, 也有分别界定所兼之词的词性的, "于", 介词, "之""此", 代词, 由此, "焉"的作用便被解释为兼有介词与指示词的作用、兼介词和代词两词的作用、兼有介词"于"和代词"之"的含义、兼有介词"于"加代词"此"的语法功能等.另外, 还有把"焉"界定为"双兼"的, 认为:"'焉'代'于之"有指示代词的意义, 同时由于它位处句末, 所以又逐渐虚化, 取得了语气词的性质.许多人习惯简称它为兼词, 往往就是从词性这个角度说的.其实从词义方面说, '焉'也是兼有了介词于和代词之的含义.这双兼的作用乃是焉的突出特征, 也是古汉语中其他任何一个词都不具备的."[21]

  其它如:"叵", 或者直接处理为副词, 或者根据"不""可"的词性联合界定, 诸如"兼有否定副词'不'和助动词'可'两种作用"、"不, 副词;可, 助动词"、"否定副词'不'+能愿动词'可'"等."盍", 单一词性界定有副词、反诘副词等, 根据所兼之词组合界定词性的观点有"'何', 疑问副词;'不', 否定副词"、"一个疑问词, 一个否定词"、"兼有疑问词和否定词的功能"、"疑问代词'何'+否定副词'不'"等.

  有时, 也有从两个方面同时界定说明的, 比如"旃", 组合所兼之词的词性加以界定的观点主要有"之"是代词、"焉"是语气词, "之"是代词、"焉"是兼词, "之"是代词、"焉"是介词等, 而《古代汉语字典》是先把"旃"直接界定为语气词, 合音字, 然后又分别介绍了"之""焉"的词性.

  当然, 对以上这些词不持兼词、合音词观点的教材、专着、词典等, 就只是从单一词性的角度进行界定了.比如:"耳"用在句尾, 表限止, 译为"而已", 只是界定为 (句尾) 语气词或 (语末) 助词;"尔", 只是界定为代词, 义为"如此".

  另外, 杨树达先生的《词诠》把上文提到的"叵""那""难"都界定为复合词, 同时界定为合音或合声.

  四、结语

  综上, 关于兼词的定位, 一是兼词本身的定位, 包括属性和词性两个方面;一是具体兼词的定位, 也包括属性和词性两个方面.

  (一) 兼词的属性定位

  在兼词的属性界定上, 无论是兼词本身的定位, 还是具体兼词的定位, 主要分歧点有二:一是, 究竟是兼词还是合音词的问题;二是, 是不是兼词、合音词的问题.因为在具体词的属性定位上彼此有重叠交叉, 因而, 关于兼词本身的属性定位也有对应的重叠交叉.

  事实上, 自觉地探究具体词的兼义用法, 开始于宋代, 切入点是语音, 认为这些词是"二声合为一字""慢声为二、急声为一""二合声", 其实就是合音, 而且, 合音是这些词兼义的成因, 因而, 宋代对这些具体词的属性界定是合音, 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涉及到的词主要有叵、尔、耳、诸、盍、旃、只等;明清以来界定为合音的主要有叵、盍、尔、耳、诸、旃、只、那、曷等, 以上内容可参阅拙文《古代汉语合音词研究历史述略与理论辨析》;成书於1921年, 由中华书局1922年初版印行的近人金兆梓的《国文法之研究》, 将耳、尔、盍、叵、诸、旃、那等全部界定为合音字, 认为这些词"都是合二字的声音为一字的.……因为他们的结合全靠着声音的便利, 顺着口合成的, 颇有语言学所谓Polysynthesis的性质.……这类字我们叫他为'合音字'."[22]1955年, 杨伯峻先生提出兼词说, 开始将叵、诸、旃、曷、盍、焉、之、尔、然、若、云等十一个词全部界定为兼词, 并认为, 除了"焉"和"之", 其余都是合音词.基于兼词与合音词 (合音字) 的这种交叉重叠关系, 所以, 在兼词的属性定位上, 自然也就出现了交叉与分歧.

  当然, 也有学者并不接受兼词说, 在这个前提下, 以上相关的词就只被界定为合音词或合音字了.

  (二) 兼词的词性定位

  在兼词的词性定位上, 也涉及到兼词本身的定位和具体兼词的定位, 同样也都有两个角度, 一是整体界定为单一词性, 一是根据所兼之词联合界定.

  对兼词本身词性归属的界定, 或者笼统地归为虚词, 或者认为兼词要拆开来理解, 兼词的词性就是其所兼的两个词的词性.这两种界定, 对具体兼词的词性归属分析起着宏观的指导作用.

  而对具体某一个兼词的词性界定, 相对比较细致具体, 主要有四类处理方式:第一类, 采用杨树达先生《词诠》的界定方法, 组合所兼之词的词性进行界定;第二类, 直接界定为副词、代词等单一词性;第三类, 既有整体界定, 又结合所兼之词的词性进行界定, 即把第一类、第二类两个角度结合起来进行界定;第四类, 没有具体的词性界定, 就叫兼词或合音词.其中, 以第一类最为常见, 即组合所兼之词的词性进行界定.

  目前, 依旧有不少学者或整体或个体地对兼词的定位问题加以探讨, 但大多是对前面所论述到的问题的传承、延展与进一步的探究, 因为兼词与合音词有交叉重叠, 因而, 对兼词的界定, 对具体词的分析判断, 也常常是兼词、合音词互相交叉重叠, 限于篇幅, 不再赘言.

  参考文献

  [1][15]杨伯峻.文言语法 (修订版) [M].北京:大众出版社, 1955.21;21.
  [2][13]洪成玉.古代汉语教程 (下) [M].北京:中华书局, 1990.479;479.
  [3]康苏.谈谈古汉语中的"合音兼义词"[J].山东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87, (3) :96.
  [4]范可君.论语境对词义的制约和选择[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 2000, (3) :17-18.
  [5]周秉钧.古汉语纲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356.
  [6]张世禄.古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8.193.
  [7]刘捷.浅析兼词[J].怀化师专学报, 1998, (6) :54.
  [8]谢洁瑕.试论上古汉语中的兼词"诸"[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1) :52.
  [9]张显生.浅谈兼语兼词与兼类的辨析[J].文科教学, 1995, (2) :48.
  [10]姜宝琦.古代汉语兼词嬗变论析[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6, (1) :37.
  [11][12]张月明."兼词"说述评[J].内蒙古电大学刊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4) :62;62.
  [14]侯云龙.古汉语知识[M].北京:知识出版社, 2003.169.
  [16]杨伯峻.古汉语虚词[M].北京:中华书局, 1981.365.
  [17][18][19][20]杨伯峻, 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2.19;19;30;30-31.
  [21]薛安勤.《荀子》中的"焉"--纪念《马氏文通》发表100周年[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1998, (6) :55.
  [22]金兆梓.国文法之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45.

点击查看更多:古代汉语论文

原文出处:李春玲,王静.古代汉语兼词之定位研究述略[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06):128-133.
相关标签:古代汉语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