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太史公曰”论赞的形成与发展(2)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1-28 共10245字
  ( 四)“太史公”不是官职名
  
  张守节说:“迁为太史公官,题赞首也。”[1]35他认为“太史公”是官名才这样说。他引虞喜说:“古者主天官者皆上公,非独迁。”[1]35虞喜又说:“古者主天官者皆上公,自周至汉,其职转卑,然朝会坐位犹居公上。”[1]2485虞喜所谓“古者”不知以何为据?从《左传》看,周朝就只有“太史”而无“太史公”.《左传·襄公四年》载:“昔周辛甲之为太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阙。”[3]818杜预注:“辛甲,周武王太史。”[3]821辛甲曾对伐东夷的周公旦说:“大难攻,小易服。不如服众以劫大。”[4]128(《韩非子》) 司马谈也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不知何时之太史为“太史公”.事实上,在先秦典籍中无“太史公”之说。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则直接注解为:“太史公,官名,即太史令。”[5]856但是,“太史公”不是官名,司马迁任的是“太史令”而不是“太史公”,《自序》说:“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1]2490《汉书·百官公卿表第七上》:“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六令丞。”[6]613在司马迁之前,无“太史公”之说。
  
  春秋时期有“太史”,是官职名。《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有:“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3]1024《哀 公 十 一 年》有:“公 使 太 史 固 归 国 子 之元。”[3]1775春秋时期太史有两人,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行”是也。到了秦朝,大概做史的人多了,因此其长官称为“太史令”,汉承秦制,亦称“太史令”.
  
  南北朝宋代人裴骃的【集解】注太史公说:“如淳曰:’《汉仪注》太史公,武帝置,位在丞相上。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公,副上丞相,序事如古春秋。迁死后,宣帝以其为令,行太史公文书而已。‘”[1]2485这个注解是很有问题的。说“太史公,武帝置”,无史实根据。瓒曰:“百官表无太史公。《茂陵中书》司马谈以太史丞为太史令。”[1]2485司马谈为太史在“建元元封之间”,《自序》明言“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1]2490,司马贞也引《博物志》说:“太史令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迁,年二十八,三年六月乙卯除,六百石。”[1]2491时在汉武帝元封三年。那么武帝是何时改“太史公”为“太史令”的?《百官公卿表》无武帝改为太史令之说。按照如淳的说法,司马迁是“太史公”,宣帝时才改的太史令,可司马迁早在元封三年就是“太史令”了,这怎么解释?
  
  说太史公“位在丞相上”既无据又不合情理。太史令属太常,太常是九卿之一。司马迁的爵位是“下大夫”,他在《报任安书》中说“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6]2063,俸禄是“六百石”,相当于一个县令,也就是说,司马迁不过是个处级干部,他怎么可能在总理之上呢? 如淳的理由是:“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公,副上丞相。”“计书”是太史令的职责,丞相只是兼管一下,所以先上太史令,以此说明太史公“位在丞相上”不足为据,从来就没有太史“位在丞相上”的记载。司马迁说:“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故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6]2066太史令正是与“太卜、太祝”并列同属于太常的官员。如果太史令在丞相之上,司马迁怎会有如此感受呢?
  
  “迁死后,宣帝以其为令”,无此事。司马迁约死于汉武帝太始四年,20年后,事隔武帝、昭帝,宣帝才即位。宣帝改不改“太史令”的名称都与司马迁没有关系。
  
  司马谈是当过太史丞和太史令的,但司马迁没有称自己的父亲为“太史丞”或“太史令”.试想,作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能以职位称呼自己的父亲吗? 事实是司马迁是在父亲的称呼前加上其职称来称呼父亲的,“公”是对父亲的称呼。
  
  “太史公”从来就不是官职名称。
  
  ( 五) 司马迁传中之“太史公”是别人所加
  
  在《太史公自序》同一篇文章中,如果前面称父亲司马谈为“太史公”,后面司马迁自称,是更换概念,这是写文章之大忌,司马迁绝不可能这样做。这样的结果是让人不明白“太史公”究竟是谁,以致注家在“太史公曰:’先人有言……‘”后注曰:“太史公,司马迁也。”[1]2491
  
  司马迁传部分的“太史公曰”有四处为重复。“太史公曰:’先人有言‘”句,“太史公曰:’余闻董生‘”[1]2491句,“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余闻之先人曰‘”[1]2493句,“太史公曰:’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百三十篇,”[1]2493句皆是。文章是《自序》,且句中多数有第一人称“余”,把“太史公”删除,没有人会把这些话理解为别人所说。反倒是加上“太史公曰”不仅叫人觉得别扭,而且费解: 在《自序》中如果有“太史公曰”,只能是引用其父司马谈的话,但这四处都不是。现代人的自传也不会自称“某某教授”或“某某书记”,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古人既不会妄自尊称,也不会重复,而是惜字如金。这四处“太史公曰”可能是杨恽添加的。
  
  传中有“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句。在《汉 书·司 马 迁 传》中 为“十 年 而 遭 李 陵 之祸”[6]2058,删去了“太史公”三字,这也是赘语。
  
  叙《自序》之写作缘由“第七十”一段不合体例。前面所述百二十九篇的写作缘由皆十分简略而不失要点,而叙《自序》一段不仅文字上是其他篇章的十几倍,而且让人不得要领,不知所云,逻辑混乱又抄袭前文。“余维先人尝掌斯事,显于唐虞,至于周,复典之,故司马氏主天官”[1]2507就是抄袭的“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1]2490,这段文章窜入别人的文字不少。其中的“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不合以第一人称所作之《自序》,应不是司马迁原文。
  
  ( 六) 杨恽在《自序》中添加“太史公”之可能
  
  杨恽是司马迁的外甥,他既有司马迁的遗传,又受司马迁及其《史记》的影响,性格极像司马迁。杨恽的父亲杨敞是宰相,杨恽像司马迁一样“少负不羁之才”,恃才傲物,清正廉洁,公平公正,为人直率,有时也难免胡说八道,因此被人举报对皇帝不敬,后被宣帝腰斩。
  
  《汉书·杨恽传》说:“恽始读外祖《太史公记》,颇为《春秋》。以材能称。”[6]2179杨恽是从读《史记》走上治学之路的,因《史记》而“颇为《春秋》”,并因此“以材能称”.可见他读《史记》很早,是其没当官之前的事。以杨恽自负而大胆的性格,他是有可能在《自序》的司马迁传记部分添加“太史公”的。按李长之先生的推算,“他是可以来得及见他的外祖的”[7]104.杨恽也是有资格在《自序》中添加“太史公”的,他是司马迁唯一的后人,他读《史记》时,《史记》还不为人所知。
  
  《汉书·司马迁传》说:“迁既死,其书稍出。宣帝时,迁 外 孙 平 通 侯 杨 恽 祖 述 其 书,遂 宣 布焉。”[6]2069“其书稍出”是稍稍传出的意思,是传出了部分篇章而非全部。到了杨恽为平通侯之后,经杨恽“祖述其书”,才正式宣布有《史记》。是司马迁的女儿---杨恽的母亲,保存了《史记》,杨恽读的是未“宣布”前的《史记》。因此,我们认为除杨恽外,无人会在司马迁传的部分添加“太史公”.《自序》后半部分添加“太史公”后,似乎前后更连贯了,不细读,感觉不到有什么别扭之处。司马贞说:“或云迁外孙杨恽所称,事或当尔也。”[1]2508
  
  总之,《太史公自序》司马迁传部分的“太史公”不是司马迁原文,很可能是杨恽所加。司马迁只会称自己的父亲司马谈为“太史公”而绝不会自称“太史公”.
  
相关标签:古代汉语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