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史记》比较句的全面考察(2)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1-28 共11834字
  (3)X+至+NP
  
  此式2例,占“至”字极比句的4%,占全书极比句的0.8%.
  
  例20:太伯可为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不得而称焉。[1]1475
  
  例21: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1]2136
  
  能充当NP的全书共如上2个词语各1例。
  
  (4)X+AP/NP+(之)至
  
  此式11例,占“至”字极比句的23%,占全书极比句的5%.
  
  例22: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焘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无以加矣。[1]1453
  
  例23:僬侥氏三尺,短之至也。[1]1913
  
  例24:故云福之至也,人自生之;过之至也,人自成之。[1]3233
  
  能充当AP/NP的有“直”(1例)、“平”(1例)、“方圆”(1例)、“短”(1例)、“义”(1例)、“福”(1例)、“过”(1例)、“德”(2例)、“礼1”(例)、“乐”(1例)共10个词语11例。
  
  3.“极”字极比句
  
  《史记》中共有“极”字极比句18例。其基本结构形式为X+W,其中的“W”由“极+AP/VP/NP”或者“AP/V P/N P+(之)极”构成,具体有以下结构方式:
  
  (1)X+极+AP
  
  此式1例,占“极”字极比句的5%,占全书极比句的0.4%.
  
  例25:人皆以斯极忠而被王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1]2563
  
  能充当AP的全书仅如上1词1例。
  
  (2)X+极+NP
  
  此式2例,占“极”字极比句的11%,占全书极比句的1%.
  
  例26: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之礼,非极味也。[1]1184
  
  能充当NP的全书仅如上2词(“音”“味”)各1例。
  
  (3)X+NP/AP/VP+极
  
  此式6例,占“极”字极比句的33%,占全书极比句的2.5%.
  
  例27:故曰 酒 极 则 乱,乐 极 则 悲,万 事 尽然。[1]3199
  
  例28:言不可极,极之而衰。[1]3199例29: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1]2547
  
  能充当NP/AP/VP的 有“酒”(1例)、“乐”(2例)、“物”(1例)、“言”(1例)、“富贵”共5词6例。
  
  (4)X+NP/AP/VP+之极
  
  此式9例,占“极”字句的50%,占全书极比句的3.7%.
  
  例30:礼者,人道之极。[1]1172例31:天者,高之极。[1]1172
  
  例32:至治之极,邻国相望……[1]3253
  
  能充当NP/AP/VP的有“人道”“高”“下”“明”“治”“广大”“道”“数”“天道”等9词语各1例。
  
  4.“第一”“冠”字极比句
  
  此类极比句共12例,各有一种结构形式。
  
  (1)“第一”极比句的基本结构形式为X+W,其中的“W”可由“NP+第一”构成,具体结构形式为X+NP+第一。
  
  此式8例,占全书极比句的3%.
  
  例33: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1]2018
  
  例34:乃赐婴县北第第一。[1]2667
  
  能充当NP的 有“功”(5例)、“位 次”(1例)、“第”(1例)、“对(对联)”(1例)共4词8例。
  
  (2)“冠”字句的基本结构形式为X+W+Y,其中的“W”可由“NP+冠”构成,具体结构形式为X+NP+冠+Y.此式4例,占全书极比句的1.6%.
  
  例35: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与闳夭、散宜生等争烈矣。[1]2020
  
  例36:(灌夫)名冠三军。[1]2853
  
  例37:吴楚军时,弓高侯功冠诸将。[1]2636
  
  能充当NP的有“功”(2例)、“位”(1例)、“名”(1例)共3词4例。
  
  5.“莫”/“无”字极比句
  
  《史记》中“莫”/“无”字极比句共83例,主要有下列几种结构方式。
  
  (1)莫/无+AP+于+Y
  
  此式中的“莫”/“无”即为X,表否定的任指,AP充当W.此 式19例,占“莫”/“无”字 极 比 句 的23%,占全书极比句的8%.
  
  例38:世功 莫 大 于 高 皇 帝,德 莫 盛 于 孝 文 皇帝。[1]436
  
  例39:当今之时,山东建国莫强于赵。[1]2247
  
  例40:由此 言 之,治 之 盛 也,德 忧 矣,莫 高 于俭。[1]2963
  
  例41:臣以为计无便于此者。[1]2293
  
  能充当AP的有“大”(5例)、“盛”(3例)、“强”(3例)、“高”(1例)、“便”(2例)、“贤”(1例)、“善”(1例)、“甚”(1例)、“危”(1例)、“近”共10词19例。
  
  (2)莫/无+及/如/若/过+Y
  
  此式58例,占“莫”/“无”字极比句的70%,占全书极比句的24%.
  
  例42: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1]344
  
  例43:代曰:“莫若太子之自相。”[1]1851
  
  例44:(始皇)以为自古莫及己。[1]258
  
  例45:夫挟 强 秦 之 势 以 内 劫 其 主,罪 无 过 此者。[1]2254
  
  (3)莫+AP+焉
  
  此式6例,占“莫”字极比句的7%,占全书极比句的2.5%.
  
  例46:以抚泗上诸侯,诛暴齐以服强晋,利莫大焉。[1]2198
  
  例47:古者殷周有国,治安皆千余岁,古之有天下者莫长焉,用此道也。[1]419
  
  能充当AP的有“大”(4例)、“贵”(1例)、“长(chang第二声)”(1例)共3词6例。
  
  6.“孰”字极比句
  
  该极比句的结构形式为“孰”+W+ (“于”)+Y,其中的“孰”相当于“X”,表任指,“W”由AP充当,“(‘于’)+Y”往往由兼词“焉”充当。此式5例,占全书极比句的2%.
  
  例48:吾父再犯王命,王弗诛,恩孰大焉![1]1708
  
  例49:进受严命,退而不全,负孰甚焉。[1]1814
  
  能充当AP的有“大4”(4例)、“甚”(1例)2词5例。
  
  (二)《史记》极比句的结构特点
  
  上述极比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肯定极比句,包括“最”字、“至”字、“极”字、“第一”及“冠”字等极比句;二类是否定极比句,主要指“莫”“无”字极比句;三类是反问句,主要是指“孰”字极比句。各类极比句的结构特点分述如下:
  
  1.肯定极比句的结构特点
  
  (1)肯定极比句的比较项X
  
  能充当比较项X的既可以是体词(包括名词、代词)及 其 词 组,如 例3中 的“智 伯”,例13中 的“其”,也可以是谓词(包括动词、形容词)及其词组,如例15中的“王遇晋”,例17中的“吾尝责大将军”,余类推。
  
  (2)肯定极比句的基准项Y
  
  肯定极比句的基准项Y往往不出现(“冠”字句除外),其原因一是因为前文已有交代(如例1中的“天皇”“地皇”“泰皇”),或者后文有交代(如例10中的“他子”),或者句义自明(如句2中的“子”)而不必说出;二是因为没有框定一个范围而无法说出,如例20.余类推。
  
相关标签:古代汉语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