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工艺美术论文

蔡家山手工制陶的历史沿革和工艺特色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2-27 共3326字
论文摘要

  传统民间制陶是中国陶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俗文化的物质体现,它不仅记录着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变迁,还承载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河湖密布,受地域条件的限制,鄂地虽没有中原、浙赣等地区那样发达的陶瓷文化,但深受楚文化的浸润,自古民间制陶业就十分发达。近代以来,又形成了以汉川马口窑、麻城宋埠镇蔡家山窑、蕲春的管窑等为代表的湖北民间陶瓷三大窑口,它们各自都有着独特的成型技术和烧制特色,已历经数百年,相沿至今。其中麻城蔡家山手工制陶是杰出代表,其工艺特色独特,地域色彩浓厚,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一、蔡家山手工制陶艺术的历史沿革

  蔡家山窑址位于鄂东麻城市宋埠镇北门两公里外的一片山丘中,它一共有龙井乡、野鸡岗乡、大塘乡三个窑场。

  相传殷商时期,蔡永山一家人到这里定居,人丁兴旺。北宋时期,蔡家人利用当地特有陶土资源创办了龙窑,开始陶器生产,每种陶器产品上均刻“蔡家山”字样,蔡家山因此得名。那时的蔡家山所生产的陶器主要为缸、坛、罐、钵、壶、瓶、炉、蜡台、陶枕等民用器皿。为了满足老百姓日常生活需要,陶器绝大部分为单调而粗笨的日用土陶,其制作技艺也相对简单,一般没有纹饰,釉色呈灰色。据考古发现,当时除了烧制日用品外,也为寺庙和当地乡绅烧造了少量的陈设品,如花瓶、陶盘香炉、陶瓦、兽头等器物。此类陶器制作工艺细腻,并开始采取刻花、描金的装饰手法,其纹饰制作笔迹工整、光滑,烧后呈橘红、紫红、紫褐等色彩倾向,庄重耐看。这就表明后世所传的“描金刻花陶”在此时已见端倪。

  据《麻城县志》记载:“麻城陶土资源丰富,制陶业历史悠久……从两条旧龙窑地下所掘出的刻有‘祟祯’字样的碾土石辊可以断定,在明代就有一定的生产规模。该窑能生产数百种日用陶器、陈设陶器。”

  发展至明末清初,蔡家山陶器工艺制作精美,大面积的描金更是富丽堂皇,引人入胜。清末民国初年,蔡家山陶受当时华缛装饰之风和西洋珐琅器技法的影响,十分注重器物的装饰,其釉色呈现出梨黄色和黑色,在装饰方面引进了许多象征吉祥的民间图案。

  同时,陶器还成为地方文化认知的载体,刻画有戏曲、传说为主题的故事画的陶器应运而生。此时的描金和刻画花的技艺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和广泛应用,这是蔡家山陶装饰的新突破。1979年,全国陶瓷、玻璃质量评比座谈会在湖北召开,蔡家山陶以其鲜明的地方风格、独具魅力的手工技艺,在会上被专家誉为“湖北真陶”。

  二、蔡家山手工制陶的工艺特色

  麻城蔡家山窑场背靠大别山,此地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换句话说,大别山腹地作为一个较为独立的地理单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文化区域,这就使得民间手工艺受现代化进程冲击相对较少,客观上保存了手工制陶较为原生态的、纯正的特色。蔡家山的陶器有着淳厚朴实的特点,据当地刻花手工艺人介绍,在整个陶工中就他们这个工种没有师傅,他们将生活中的趣闻、故事、民间传说等题材用到陶器的装饰之上,也有的将当地寺庙、祠堂中的图案和图画装饰到陶器上,期间有个别师傅掌握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他们就会对经常使用的图案、纹饰进行一些修饰,并将其作为样板保留下来。历代陶工艺人在产品实践中不断摸索,世代相传,将自己日常生活中对生命的感悟带到了陶器的生产中,才使蔡家山陶器形成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如今,我们可以从陶泥、成型、装饰等三个方面总结其工艺特色。

  (一)陶泥:“七色土”的魅力

  蔡家山的窑火之所以能相延数百年,除了与历代制陶艺人的勤劳与智慧分不开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有得天独厚的泥土资源。蔡家山场周围蕴藏着大量高可塑性的粘土,这种陶土含三氧化二铝成份的比重大,且含有长石、石英等成份,烧结后呈七彩的颜色,故人们称之为“七色土”,即白、灰、红、紫、棕、黄、黑等七种颜色组成的混合粘土,它是一种优质陶土,经开采后晒干、打碎,再经过风吹、日晒、雨淋,陶土自然腐化,经过数月再拣去杂质,然后入棚阴干,即可加水揉制做陶。此泥制坯烧结不变形,坚固耐用,深受艺人们喜欢。蔡家山陶器用天然草木灰制釉,其中不含铅、镉等重金属,这样就使陶器有着良好透气性,可以做到泡茶不跑香,隔夜不馊,久保浓香。这些都是先民们在长期的实践积累中对当地原材料的认识,并充分发挥其天然的魅力所得来的结果。

  (二)成型:古朴的工艺

  蔡家山制陶工艺上以拉坯成型为主,而其拉坯手段却沿用了传统的手动辘轳成型。拉坯时由拉坯师傅用木棍逆时针搅动旋转,在快速旋转的过程中拉坯,做到一气呵成。成型工艺上采用一次拉坯成型,不修坯。器物的大小、高矮、厚薄全凭艺人双手对泥土的感觉。这就要求制陶者技术熟练、手法到位,才能使拉成的器物厚薄均匀、体积饱满,边口和底足精致耐看。制作好的陶坯,干燥到70%-80%时施用一种当地老百姓称为观音土的白色化妆土,这种观音土实为高岭土,其土质细腻、乳白,且耐高温,可做优质化妆土的原料。拉制成型的器物在浸过妆土后,阴干了方可刻划图案,之后再施罩各色釉料,此时陶坯才能算完成。

  制作完成后的陶坯在通风的环境下晾干后就可以进窑烧制。装窑的窑位也十分重要,必须由有经验的窑工根据火的强度,将不同大小的器物摆放在不同的窑位,为了节省空间大多采用大件套小件的方法。窑装好后用湿泥封口,留出大孔,然后由下至上点火烧制。一般烧制一窑时间约需二至三天,结束时采用一段一段的烧窑封火。在整个工艺流程中,时间的长短、投柴的多少、火候的控制,全凭窑工的经验。

  古老的工艺就这样一代一代口口相传,成就了蔡家山独特的工艺。

  (三)装饰:“刻划花”与“描金釉”的工艺

  陶瓷纹饰,又称纹样,是陶瓷器形上装饰花纹的总称,纹饰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陶器,特别是彩陶中已有充分的发展。

  蔡家山陶器的装饰分为坯体装饰和釉料装饰两类,其手法和效果均体现了湖北民间手工制陶的工艺特征。

  “刻划花”是蔡家山陶器的主要坯体装饰手法。民国初期,艺人们摸索出了先画、后刻、再刮底的方法,独创了刻划技艺。先在半干的坯体表面均匀的浸渍一层白色化妆泥,稍稍干燥后,立刻用铁刀或竹刀剔除装饰图案以外的部分,露出陶坯的底色,这样就留下了白色阳文部分,然后在留下来的部分上,用简练的线进行或刻或划,以加强变化。这一装饰技法一直保留着,使得蔡家山陶器独具特色。总结其装饰技法特色主要有两点:一是以刀、针代笔,剔、刻、刮并举,让陶面的“图”与“底”明显地区别开来,因而整个陶坯表面产生了黑、白、灰不同的艺术效果,图案的外轮廊突出,犹如浅浮雕一般;二是地域民间艺术的兼容性。蔡家山陶的装饰艺术特色吸收了当地皮影、民间剪纸等艺术形式线面结合的特点。

  “水花”又称为“水划”,是麻城蔡家山窑使用的一种普遍又特殊的技法,即用一节砸开呈蓬松状的竹枝,或用橡皮绑在木棍上做成橡皮签子(也有剪成锯齿状)当笔使用。

  当陶坯干燥到70%——80%时用调好的化妆土泥浆,用浇淋法或浸浆法,使陶坯表面均匀地附着一层泥浆,趁化妆土未干时用笔在上面画上花、鸟、虫、鱼等形象,泥浆被挤开形成有一定凹凸的笔痕,犹如大写意画一般。“刻划花”的操作需要用力均匀,下手稳、准,划花快速,事先做到胸有成竹,方能一气呵成、挥洒自如、剔地干脆、厚薄均匀。以上技艺需长期磨练,反复制作,没有数十载以上功力和经验,不可能得心应手。

  在釉色方面,蔡家山的工匠在生产实践中反复试验与总结,用铅结合当地不同的陶土,按比例配制出一种独特的色釉——描金釉。此釉呈红、黄、黑三色,也称红釉、黄釉、黑釉。经过多年的调比,红、黄两种描金釉又呈现出了更加丰富的色彩。如红釉中有枣红、土红、金红、肉红等,黄釉中有金黄、古铜、鸭黄、犁黄等色。这种釉涂上胎坯,附着力极强,烧成后,抗腐蚀性能好,且永不脱落,釉面像是套了一层光瓷,柔和丰润、深厚古朴、流光溢彩,凸起的纹饰则给人以栩栩如生的感觉,美感十足。

  陶瓷艺术有其深厚的民俗文化土壤,作为鄂东地区的主要日用陶,蔡家山陶在过去的数百年间曾是这里民俗生活、民俗礼仪中的主角,蕴含着深刻的寓意。然而,随着生产技术和材料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如今陶器大部分已退出了人们的生活。一些民间制陶老艺人的相继逝去,制作工艺又需多年的积累和非同寻常的细心和耐心,而现在的年轻人对这样一种民俗艺术形式显得十分陌生。现存的蔡家山窑厂已于2010正式停产,艺人流失,技艺失传,传统的技艺面临消失的危险。因此,收集、整理、保护这份文化遗存就显得十分急迫。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保护这一古老技艺,以免让这个曾经延续了数百年的民间工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鄂东人民生活的宝贵遗产在我们面前消失!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