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工艺美术论文

14-19世纪中日鹤纹异同形成之原因辨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0-09 共4445字
  第六章 14-19 世纪中日鹤纹异同形成之原因辨析
  
  不论是形式上的异同性,还是寓意上的异同性,或者是审美意识上的异同性,都是在一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这些因素包括自然地理、民族性格、文化风俗等等,中日鹤纹的发展始终与各国的民族个性、国情特点相适应,并形成了与之相符的中日鹤纹体系。
  
  第一节 14-19 世纪中日鹤纹类同性产生的原因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同处东亚文明圈内,历史上两国文化之间具有深刻的渊源和密切的交流关系,在这一交流过程中,尤其是日本古代文化,受到了外来中国文化的塑造和推动,这使得日本文化的发展及其性质,带上了特殊的烙印。因此,两国的鹤纹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联系。中日鹤纹的相互交融是有条件的,中日鹤纹的相互交融也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接下来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一、社会生活的类似
  
  中日两国社会生活相近,由此产生了相类似的民风、民俗、民趣、民乐,反映在鹤纹上必定具有相似性。比如中日民族共同的鹤崇尚文化,认为鹤是长寿的象征,是吉祥的化身;又比如中日民族对红色的喜爱,中日两国都使用红色作为吉祥色彩应用于庆事场所,这个特征在两国的国旗上也能看出,中日文化与红色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因为民族间共通的对红色的热爱,所以在中日两国存在着很多以红色为底纹的鹤纹等等,这些风俗习惯、审美追求的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两国鹤纹的相似性。
  
  二、民族间的相互交往
  
  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联系,是中日鹤纹相互融合的必要前提。早在公元6 世纪,日本圣德太子,遣节度使来中国,以后的 3 个世纪里,日本尽可能的学习中国的文化艺术。日本的鹤纹不可能脱离中国鹤纹而独立发展,总需要从中国鹤纹中汲取营养,于是书籍画册的获取便至关重要。江户时代中国的典籍画册以空前的规模源源不断地传入日本,而且明末清初亦不时有学者文人东渡日本推动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这些都为日本鹤纹的发展提供了新鲜且不间歇的源泉。日本的鹤纹也是如此,民族间的相互往来,成为中日鹤纹相互交融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图 6-1、6-2、6-3 分别为日本收藏的中国鹤纹:
  
  三、文化的相似性
  
  在这里文化的相似性,在纹样上的映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纹样在创造时的相似性;二是纹样在审美时的相似性。中国和日本均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中国,儒家思想系统的审美意义与社会生活和伦理道德关系密切。儒家认为艺术应该符合“礼”的社会准则,这种独特的艺术语言贯穿了中华民族传统纹样的发展历程。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观和领略体悟自然的情愫几乎原封不动地影响了日本的知识分子,形成了和中国相似的文化素养。日本的传统纹样同样偏于精神性,儒教、道教以及后来的佛教是其主要的精神源泉。东方民族的共同文化,还体现在对纹样审美上的类同性。一些自然界中喜闻乐见、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并蕴含着深厚文化历史内涵的纹样,激发了人们共同的审美观和欣赏情趣,鹤纹造型多变,寓意美好,自然受到中日人民的喜爱与追捧。
  
  四、纹样的标识作用
  
  中日两国传统纹样中具有代表性的纹样都曾在历史中用作区分人的身份和地位。中国周朝(公元前 11 世纪--公元前 256 年)开始使用不同纹样标明职位;日本的平安时期(公元 794 年至公元 1190 年)大量使用有职纹样区别官职大小。在中国的明清时期鹤纹主要体现在补服的应用。《国语﹒周语》:“外观不过九品。”皇帝以下文武百官共分九级,是为九品,一品文官的服饰为鹤;在日本的室町时代-江户时代的鹤纹主要体现在武士贵族家徽的使用(图 6-4、6-5)。
  
  第二节 14-19 世纪中日鹤纹差异性产生的原因
  
  一、地理位置的差异性
  
  中国曾经一度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遥遥领先,成为世界瞩目的泱泱大国。我们曾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维护了国家的大一统,中华文明也在数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没有出现断层,并凝聚形成了当今一个具有十几亿人口的民族,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奇迹,也是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因此在纹样的发展过程中也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
  
  中国地大物博、山高水长、幅员辽阔,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民于无形中形成了博大的观念,在纹样的设计中也体现出稳定、厚重的特点。日本是一个岛国,是一个受自然恩惠的国家,是个美丽、幽静、自然的国家,在世界上都是闻名的。自古以来日本便很少受到外敌的入侵,这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日本是太平洋上一个呈弧状分布的群岛国家,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更是便于促进日本与其它国家的交流,吸收各国的先进文化。日本山地面积广阔,因受其山地地形的影响,日本的河流大多短小而湍急。日本的气候因受到海洋的调节,形成了较为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本的自然景观小巧细致,纤丽沉静。此外,日本全国 1/3 的土地都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郁郁葱葱,雾霭缭绕,更是为整个国家笼罩上了一层朦胧神秘、变幻莫测之感,使整个日本列岛都与大自然柔和协调在一起。
  
  日本不仅是一个清洁的国家,更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国家,山川俊秀,还有春天的樱花,秋天的红叶,无不令人心旷神怡。自古以来,整个日本民族对自然就是尊敬与崇拜的,岛国日本珍惜大自然给他们的恩赐,大自然塑造了日本国民的性格,滋润了日本的文化。
  
  同时日本也是一个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自然界的不稳定性也使得日本人民把握住了在不稳定中的掌控能力,体现在布局设计中便是追求一种均衡,一种不对称的平衡。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民族性格特征,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性、审美情趣、设计理念、生活哲学等,这些都成为影响中日鹤纹不同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
  
  二、文化的差异性
  
  中日两国的鹤崇尚是东北亚地区汉字文化圈的产物,同源异流。鹤崇尚的习俗起源于中国,传到日本之后,又形成独具日本民族特色的鹤纹。这其中国家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自鹤纹的不同。
  
  首先,象征长寿,是中日两国鹤崇尚的基调,是鹤纹的美好象征之一。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鹤象征长寿的风俗习惯依然没有变,说明长寿的追求在东北亚地区人生价值观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鹤象征长寿的观念虽然相同,但两国形成这种观念的文化基础却有所差异。中国的民俗信仰受道教影响极深,而在日本,道教信仰并不是主要成分。虽然日本接受中国道教的求仙观念,但创造出以鹤等吉祥纹样组成的“蓬莱纹样”,与其说追求长寿,不如说追求一种超凡的仙境更为贴切。包括在第二章提到的龟鹤纹,虽然两国的龟鹤纹都是长寿的象征,但在日本龟鹤还具有象征天与地、威严与谦德的含义,也由此可见日本的鹤纹更具空间感,体现了日本人民与万物共存,与天地共生的思想境地。
  
  其次,鹤作为美好幸福的象征寓意,在两国也同时存在,但其中的价值取向也存在很大差异,归根结底还是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了价值取向的不同。在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地位,鹤的“一品当朝”的观念根深蒂固,反映了封建社会以仕途实现荣华富贵的价值观念。而在日本,儒学文化并没有什么影响,日本固有的民俗传说成为鹤崇尚、鹤纹发展的一个重要来源,这使日本的鹤纹更具有民众生活性,而中国的鹤纹多与政治思想相联系,更多了一分威严性。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一点是,日本以鹤为女性的化身,这更是独一无二的。
  
  三、设计理念的不同
  
  中日两国都把鹤看作详鸟,具有千年的寿命。但中日鹤纹在布局构图、表现形式等方面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性便源于其设计理念的不同。总体来说,中国的鹤纹比较圆润丰满,装饰性较强。日本的鹤纹比较简洁明快,尤其是江户时代的鹤纹,鹤纹呈几何图案化的趋势发展十分明显,圆鹤、菱鹤、无足之鹤等都是代表。
  
  从构图形式上来看,中国鹤纹的构图中普遍没有间隙留白,构图比较饱满复杂,不管是立鹤、翔鹤、还是团鹤,一般是将仙鹤的身姿立体化,以突出主体,周围加以装饰(图 6-8)。在中国关于鹤纹的织物很多,图样清晰也有透明感,颜色使用格调高贵宏伟。仙鹤在中国非常受欢迎,那些身姿柔软优雅美丽的鹤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认为是幸福和吉祥及长寿化身的仙鹤,可以说是在中国古代服饰中普遍运用的装饰纹样之一。
  
  而日本的仙鹤纹则多了几分生活的趣味性,少了几分繁缛。日本的鹤纹以写实为主,注重纹样的自然属性,在变化中尽量保持纹样的完整度与真实感。日本的仙鹤多以仙鹤图案群出现,使仙鹤的生活状态更加鲜明。此外日本鹤纹的叙事性与故事性很强,这使得日本鹤纹的生活气息更加浓厚,将生活与艺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图 6-9)。
  
  或者是由两只仙鹤左右或上下对称构成圆状鹤、相对的两只鹤进行上下的菱形配置形成菱状鹤等。前者是对自然的现实摹写,对仙鹤进行的一定绘画性表现,其表现手法非常日本化。而后者则更加设计化与现代化,把鹤纹当做简洁的标志来使用。
  
  此外中日鹤纹在构图表现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还表现在中国的鹤纹图案余白的意境被特意隐藏使人察觉不到,而日本却故意留白给人注意,留有想象的空间。这个也是在审美上的不同点,中国的鹤纹追求体态的优美,构图的饱满,而日本更重要的是把自然的法则作为重点,季节感、叙事感强。如图 6-10 的“绫子波浪花样地飞鹤友禅绸长袖”,不仅有仙鹤群飞的性质,留白的意念,也能感受到日本人在创作时遵循自然的法则韵律,使仙鹤成列队飞翔之势。此外日本鹤纹中大胆的抽象与省略,也反映出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中敢于创新的风格特点。比较中日两国的鹤纹,在设计理念上不难看出中国在传统上的沉重性,而日本在模仿中的大胆的创新性。
  
  四、适用范围及使用人群的不同
  
  中国明清时期的专制专权达到顶峰,与这种等级观念相适应,装饰纹样也被纳入礼制的范畴。成为人们“辨亲疏”、“别等威”的一种标识。中国的鹤纹在皇室服饰上作为主体经常被用到,图案较为华丽富贵,而在民间服饰中却较少见到。处于中产阶级的文人雅士其使用的有关鹤纹的器物则更具文人画的气质。中国鹤纹相对于日本缺少一定的亲民性,日本鹤纹在皇室和民间都可以经常看到,鹤纹作为日本民间吉祥动物纹样之一经常被运用到婚礼时的服装上。使用人群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两国鹤纹发展方向的不同。在中国,尤其是明清时期,伴随着专制皇权的加强,鹤纹成为皇家、王权贵胄的专属,这就决定了中国鹤纹在意义上的严谨性,在构图上的复杂性,中国的鹤纹是具有一定威严的,是神圣的,而在日本却恰恰相反,鹤纹的使用人群没有过多的限制,这为鹤纹丰富自由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日本的鹤纹更具生活性与故事性,以至于为日后家纹鹤纹的出现奠定了基石。
  
  通过上述中日鹤纹异同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既吸收了中国鹤文化的精髓,又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结合本土风情,与中国鹤纹不断的调节融合、兼收并蓄,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鹤纹体系,创造出属于自己民族的鹤纹符号。不得不承认,这是日本民族的厉害之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像日本一样,既可以保证传统文明的主体作用,又可以同时多方面的消化吸收外来文明。日本把传统的鹤纹放置于本土的国情之中,创造出属于自己民族的鹤图案,以传统为型,在传统的基础上寻求鹤纹的稳步发展,并将其精髓发扬光大,同时结合本土精湛的工艺技术,创造出了很多精美的鹤纹图案形式,这对于我们如何将自己国家的鹤纹图案发扬光大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