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骨伤科论文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行中医骨伤治疗的效果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14-06-24 共2709字
论文摘要

  神经根型颈椎病(CR)是因颈部椎间盘后方突起,关节突或钩椎关节出现增生、肥大,椎间孔或颈椎椎管变形、狭窄,从而压迫神经根导致的临床常见疾病。在颈椎病中CR发病率高达60%~70%,不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而且妨碍人们的正常学习、生活。该病临床初期大多表现出颈肩痛,并伴随上肢麻木以及疼痛感,X线片可见颈椎前凸消失,椎间隙狭窄,椎体前后可见骨质增生,关节突或钩椎关节增生以及椎间孔变窄等改变。CR在众多颈椎病之中,是最为常见却也是最难恢复的,本院2010年1月起对CR患者实行中医骨伤治疗,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确诊为CR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中医骨伤疗法(观察组)和常规西医疗法(对照组)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54例,其中男30例,女24例;患者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36.1±7.5)岁;病程(2.6±1.2)年。对照组54例,其中男29例,女25例;患者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35.9±7.3)岁;病程(2.7±1.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采用中医骨伤疗法,给予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治疗。(1)中药内服。杜仲30g、续断30g、葛根30g、丹参15g、延胡索15g、半枫荷15g、怀牛膝15g、石楠藤15g、络石藤15g,三七10g、土鳖虫10g、威灵仙10g、甘草6g。加减:寒湿型加独活9g、细辛6g;肾虚型加狗脊15g、菟丝子12g;湿热型加薏苡仁30g,黄柏10g;瘀滞型加泽泻10g、茯苓10g,每天一剂,水煎后分两次服用。(2)针灸。以大椎穴、风池穴、颈阿是穴及颈夹脊穴为主穴。上肢有麻木呈放射痛患者加曲池穴以及肩髃穴;颈肩有明显疼痛患者加肩髃穴以及天宗穴;拇指食指以及中指有麻木呈放射痛患者加外关穴以及合谷穴;小指以及无名指有麻木呈放射痛患者加外关穴以及后溪穴。以上穴位使用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min,取针之后在以上穴位处进行10min艾灸。
  
  1.2.2 对照组 采用常规西医疗法,使用250mL 20%甘露醇,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连续滴注10d;同时使用10mg地晒米松注射剂加入250mL 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一次,从第4天起,每日递减2mg地晒米松,减完为止。如果症状明显好转,可以减轻药量或停药。
  
  1.3 疗效评价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根据患者治疗后病情改善情况,分为无效:眩晕、麻木、疼痛等症状及体征减少不足30%、未见改善或加重;基本痊愈:症状基本消失,眩晕、麻木、疼痛等症状及体征减少30%至70%;显效:症状有所改善,眩晕、麻木、疼痛等症状及体征减少不小于70%至95%;有效:症状明显改善,眩晕、麻木、疼痛等症状及体征减少不少于95%。其中愈显率=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积分采取量表法进行评估,主观积分总计30分,包括颈肩肢痛16分,上肢麻木4分,颈项僵硬2分,日常生活以及工作4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4分。客观积分共计20分,包括前屈、后伸、旋转以及侧弯各2分,压顶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旁压痛试验、上肢肌力以及上肌感觉各2分,舌象、脉象2分。满分为50分,得分越低说明疾病越严重。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患者总积分以及主客观积分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率为66.67%(36/54),愈显率为75.93%(41/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30%(25/54)、50.00%(2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论文摘要
  
  2.2 两组治疗前后患者总积分及主客观积分情况观察组治疗后总积分为(42.91±5.79)分,主观积分为(26.50±5.41)分,客观积分为(18.52±2.65)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32.78±5.85)分、(18.94±4.41)分、(15.08±2.10)分,以及对照组治疗后的(39.91±5.81)分、(22.50±5.37)分、(17.42±2.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论文摘要
  
  3 讨论
  
  本中医认为CR为“痹症”、“项强”范畴,多由积劳伤颈、内伤肝肾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受阻所致。而西医认为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改变是CR的主要致病因素,颈椎生理弯曲度发生改变、颈椎轻度滑脱、骨质增生及颈椎间盘突出等原因引起周围组织无菌性炎性水肿,进而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导致出现患者不适症状。CR为最常见同时也是最难恢复的颈椎病之一,牛明镜等报道显示,该病近年来有年轻化及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医治疗CR是临床上的常用方法,已有研究证实通过辨证分型内服中药结合手法按摩复位治疗CR具有安全、有效、治愈率高的特点,其中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熏蒸、拔罐、推拿、牵引、针灸、中药成药及综合疗法等。熏蒸、拔罐可使汗孔充分散开,药物直达病灶,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根缺血、缺氧状况,能有效抑制炎性浸润和渗出,以达到减轻和消退神经根水肿的目的。此外通过针刺和推拿手法的配合使用,可以舒经活络、行气止痛,明显改变突出物和神经根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比中医骨伤疗法与西医常规疗法疗效发现,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该结果与彭凤祥等的报道一致。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肝肾功能不足、颈脊筋骨发生痿软是CR发病的内因,而外感风寒及湿邪等是引发此病的外因。因此,此病病机以肝肾功能不足为本,以颈部外伤劳损所致气滞血瘀,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经络不通为标,属于本虚标实证。
  
  本研究中杜仲和续断可以达到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的功效,为君药;三七和延胡索具有活血化淤、行气止痛的功效,为臣药;威灵仙、丹参、半枫荷、石楠藤、络石藤等具有祛风胜湿、通筋活络的功效,为佐药;怀牛膝能将药引入肝肾,而甘草能调和诸药,为使药。该方配伍严谨,可兼治标本,有补肾活血、通经止痛的功用。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与孙勇等报道相符,这可能与观察组同时采用针灸疗法有关。穴位针灸可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患者虚劳损伤,能很好地治疗退行性颈椎病变,调节患者局部血液及代谢循环;通过改善CR患者动力失衡,进而达到调节阴阳、平衡动静的功效。经筋针刺手法有舒经活络,行气活血,镇痛驱邪功效,有效纠正颈关节紊乱、松解病变、肌肉痉挛和疼痛,从而使患者颈部经筋得以松解,达到恢复颈椎序列正常之作用。同时还可以缓解颈神经根、颈椎动脉以及颈交感神经节处压迫症状,对治疗CR有很好的疗效。此外,中医古籍对CR治疗方法有丰富记载,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R的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其治疗手段趋于多样化。
  
  综上所述,颈椎是维系大脑和全身联系的神经枢纽,因此CR有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虽然现阶段传统中医理论研究尚未明确,中医骨伤治疗CR的安全性、针对性和规范性方面也尚需进一步探讨,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该治疗手段会朝着更为科学的方向发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