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历史教学论文

科学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构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21 共2470字

  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情况来看, 初中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多、 课时紧的现实问题。 同时,由于近年来在许多地方中考中将历史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 仅作为中考参考成绩, 学生在升学的压力驱使下死记硬背、死板乏味,根本不想记,也不愿去理解分析,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对以记和背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教学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初中历史课教学如何做到改变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历史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对初中历史课教学的兴趣,还原历史课教学生动有趣的本来特征,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 “大容量、 快节奏、 高效率”,成为摆在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面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究。

  一、积极进行教研教改,构建和谐高效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教学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笔者所在学校多年来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做了较深入的探索。 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 “三三五”教学模式的教改,并为此积极开展教研教改实验, 结合各学科特点和学情形成适合本学科教学模式。 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旨在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在实践的基础上的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具体过程为:预习反馈,明确目标→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师生互动,拓展延伸→达标测评,巩固提高。

  以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抓手, 立足于初中历史课堂改革, 使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发挥了显着的作用。 首先,调动了学生的内驱力和参与学习的积极和热情, 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历史的乐趣。 其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竞争等学习活动,使历史课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如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等,为学生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有效地克服传统历史课教学的种种弊端,使历史教学中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既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与信息量,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信心。 实践表明多媒体教学新颖活泼的形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它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生动直观,还能创设教材难以提供的情景,体现多媒体的综合效果,能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结构,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形象感,能调动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积极性、主体参与性,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同时,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可做到教学“大容量 、快节奏 、高效率 ”,在有限的课内完成所有教学目标与任务。

  三、注重多种形式的课堂检测,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成功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进行当堂检测可以起到反馈教学情况,鼓励学生学习等激励作用。

  但传统的课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传统的课堂检测方法非常单一, 只有一些以填空或者选择形式出示的死题, 就会使当堂检测的这种功能弱化。 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对当堂检测的形式进行一些改革, 采用一些新的检测形式与方法,如采用“看谁做得又对又快”“比一比”“试一试”“赛一赛”“啄木鸟行动”(判断过错)、“挑战自我”等检测形式,则可以有效改变传统课堂检测的弊端, 让课堂检测既发挥其应有教学反馈作用, 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喜悦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从而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进而形成自学习惯,培养自学探究能力。 把握好了当堂检测,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 有效的课堂检测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组织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品质, 为学生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合时事焦点、热点进行学以致用的教学,激发兴趣

  历史课堂虽然学习的是历史, 但其却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时事热点, 做到古今中外结合。 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还有促使学生更加关注现实生活和现实社会。 例如,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 年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纪念,教师在教学中围绕这些热点时事,与教材中相关知识巧妙结合,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与学习动机。 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能将课本的知识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焦点问题或学生普遍关注的时事问题结合起来, 把大社会融入小课堂,把课本的抽象概念、观点和原理还原于具体生动的社会生活, 及时结合时事焦点、热点进行学以致用的教学,这样就会大大增强历史教学的时代感, 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结合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尽管不进行具体历史人物的分析,但是在历史事件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历史人物。 如果我们进行历史事件的教学时, 可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中的一些人物进行一些分析与评价, 则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悄无声息地对学生展开思想教育,让学生从历史人物身上学习一些优秀的做人品质, 也可以从历史人物身上借鉴一些他们人身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与教训。 如以戚继光、郑成功等民族英雄人物,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励志图强。 再如在学习“戊戌变法”时,教师可以通过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在得到变法失败消息后,仍然留存京城,并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历史实事,让学生展开讨论,如果是学生自己面对这样的情境如何去做,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新课改要求,根据历史课教学特点、课型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实际学情进行个性化处理,灵活设计。 博采众长,积极构建科学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手段,做到“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才能使有限的历史课堂 40 分钟高效化,圆满完成好历史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