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历史教学论文

重庆地区乡土历史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9-02 共1751字

  新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倡各省、市、自治区自编地方乡土史教材,使历史教学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重庆市乡土资源丰富,极具地域特色,合理有效地利用本市乡土资源,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的提升。

  一、重庆乡土史课程资源概述

  (一)历史文物古迹

  重庆有着名的巫山古人类化石遗址;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铜梁文化遗址;被誉为“重庆精神”的巴蔓子墓;位于重庆古城渝中区的重庆旧城垣;涪陵碑记桥,建于宋绍熙五年(1194),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重庆现存最古老的、最大的一座石拱桥;被誉为“南方第一屏障”的南川龙岩城遗址,其城门左侧下岩壁上有刻于开庆元年(1259)七月的摩崖碑记一方,记述筑城和抗击蒙军获胜之事;钓鱼城古战场遗址是迄今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战场遗址;磁器口古镇,原名“龙隐镇”,自明清时期以来磁器口古镇便名扬巴蜀大地,其千年不变的浓郁纯朴的古风,成为重庆江州古城的缩影和象征。

  (二)革命遗址

  曾家岩50号,又称“周公馆”,是1938年冬中共代表团由武汉迁移重庆后周恩来同志的一个主要办公地点。白公馆,一处使后人缅怀英烈并为之扼腕叹息的革命遗迹,着名的小说《红岩》再现了监狱内部残酷恐怖的囚禁生涯,及革命党人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红岩村革命纪念馆,原名红岩嘴,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中国共产党着名领导人曾在此生活、工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民俗文化

  重庆地区由于自身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具有浓厚特色的地方民俗风情,如:铜梁龙舞、川江号子、土家摆手舞、梁平年画、梁山灯戏、綦江农民版画、接龙吹打、秀山花灯、走马镇民间故事、石柱土家啰儿调、南溪号子、木洞山歌等。

  (四)历史名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的聂荣臻和刘伯承,着名实业家、民生公司的创办人卢作孚等。

  二、重庆地区乡土历史资源的现状

  据调查,由于乡土史不属于高考的范围,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不重视乡土史的讲授。另一方面,虽然历史课程改革一直倡导各省、市、自治区可自编乡土史教材,但重庆市目前只有龚奇柱主编的初中教材《重庆历史》,没有一本供高中学生使用的乡土史教材,这就使得重庆市各个学校无法真正把乡土史运用到教学中。

  三、重庆市运用乡土史资源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乡土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而重庆市是抗战时期的陪都,有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英雄事迹,通过讲解这些英雄事迹,能够教导学生继承和发扬英雄人物的宝贵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树立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因此,在讲到中国近代史时,教师可大量地将乡土史和统编教材穿插进行教学,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发挥历史强大的感染作用,增强学生对自己家乡的自豪感,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有利于加深学生观察力,对重大历史事件巩固理解

  统编教材由于篇幅有限,因而对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都写的比较简略,因此,学生无法从根本上去理解一些历史事件的规律,而恰当使用乡土史教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身边历史的观察力,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求知欲和兴趣。通过了解重庆作为抗战陪都,重庆人民的英勇抵抗历史,可以让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同时,使学生全面认识到只有亿万儿女共同努力奋斗,才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有利于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弥补教材的不足

  运用乡土史资源,可以使学生从局部了解到该地区的历史文化,扩宽学生视野,增强他们的知识。重庆地区乡土史资源丰富,正好可以填补历史教材的缺失,并且乡土史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重庆市乡土史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同时,可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他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加强乡土史教学,推进我国全面进行素质教育,广大历史教师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齐健,赵亚夫等.历史教育价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周勇.重庆通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
  [4]朱煜.历史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2 (9):53-57.
  [5]于静.青岛地区乡土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