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历史教学论文

髙中近代史教学中运用现代化史观的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19-11-11 共6452字

历史教育硕士论文精选优秀范文6篇之第三篇:髙中近代史教学中运用现代化史观的策略

摘要

  2003年最新一轮高中新课程改革正式启动。课改实施W来,高中历史教学呈现出了显著的变化,无论是教材结构体例的变化、课堂形式的改革、高考模式的调整,都进一步体现出了高中历史课程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上作为一口基础学科的显著地位。课改理念的调整决定了島中历丈教学最终的价值所在。课改W来,史学观念的更新成为了影响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在高考中的体现也愈加明显。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种种原因,大量的高中历史教师虽然明白更新史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化但缺乏准确的理解,导致史观运用中出现了大量的问题,这极大的困扰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成效,甚至影响着富中历史学科的学科地位,不少学生不愿意学习历史、怕学习历史、不知道怎么学习历史,也不明白学习历史对他们的意义是什么。

  因此,本文W高中中国近代史为研究框架,一方面通过对比课改前后教材内容体例的变化,分析新旧教材调整体现出的史学观念的变化,重点解析革命史观和W现代化史观为代表包括文明史观、全球丈观的几种新史观对中国近代史不同的解辞体系;另一方面,通过结合本人实际教学实践,通过问卷等形式,分析当地高中实际教学中,在史学观念运用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列举各类问题的具体表现,寻找问题成因所在;第;,针对W上问题,我在论文中引入丰富的教学案例,对髙中近代史教学中科学使用W现代化史观为代表的各类新史观的方法提出研究性策略,W提离高中近代史教学乃至整个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史学观念,史观运用

历史教育

  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历史学科加强正确史观教学和研究的重要性

  1、史观的定义

  由于研究者的立场及其研究方法、角度的不同,W及史料选取、运用上的差别和时代的局限性等问题,就会产生不同的史学观念,就会对同一历史现象做出截然不同的解释或评价。其中,所涉及的对史实进行意义建构的理论和观点就是史观。20世纪20年代,李大判在北京大学为学生讲授《史学思想史》,其中第一讲就是《史观》。什么是"史观"?李大創说,史观就是关于历史的法则性解释或概念。史观对历史的认识作用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对历史进程特点和趋势的价值判断,如"历史是进步的还是退落的或循环的?"二是对历史发展动因的价值判断,如"历史的创造者是个人还是群众?是物质还是精神?"任何史学家在研究历史的时候都受到一定史观的指导。因为历史学不仅要叙述历史,掲示历史的真相;还要评价历史,求得历史运动的法则和规律。完成这些工作,史学家头脑里的历史观必然发挥作用。近代W来,史学经历了从旧史观向新史观的转变过程,"神权的、个人的、退落的或循环的历史观",逐渐变成了"人生的、物质的、社会的、进步的历史观".其中,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W其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对人类社会运动规律的科学揭示等内容,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为一种指导历史研究的科学的历史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其他理论能够替代它。历史研究是这样,历史学习和历史教学同样要求用唯物史观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历史。

  2、历史教学中加强正确史观运用和研究的意父

  2001年W来颁布的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从新的史学范式建构课程内容,中学历史内容的解释体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但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中学历史教学在此问题上存在着过或不及的问题。因此,加强正确史观的教学和研究在当前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1)正确的历史观是正确人生观形成的基础

  目前中学阶段所开设的各口课程,都有培养学生素质的责任,但就历史学科来讲,却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立足现实,了解过去,展望未来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不仅对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智力的发展起着特殊作用,而且对学生的性格、气质、思想品德等基本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更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有着独特的影响。故此,每一次高中历史教育的改革,带来的变化和影响都是巨大的。

  人生观是关于怎样看待人生和度过人生的观念,历史观是怎样看待历史的观念。人生是正在经历的过程,怎样看待和对待人生需要W往的经验作为借盤,历史学科承担着传递人类W往经验和教训的功能。可W说,历史观正确与否决定了人生观。如,中世纪的欧洲,神学史观占据了统治地位,人们认为人从生到死都是上帝安排的,是上帝意志在人世间的实现,因而人们的言行甘愿受教会的控制。李大判把史观看作是做人的必需,"前途渺渺,后顾茫茫,苟不明察历史的性象,W知所趋向,则我之人生,将毫无意义,靡所适从,有如荒海穷洋,孤舟泛泊,而失所归依。故历史观者,实为人生的准据,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1学生的人生观是逐步形成的,初高中学校历史内容和历史观的教育对其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历史教育功能的实现,在中学阶段,教师依巧的载体主要就是教材,阵地就是教学。近年来,教材的变化呈现出了很多显著的变化,虽然影响教材改革的因素是多样的,但史学观念的演变无疑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能否正确把握这一变化的精髓,对于中学历史实现其教学功能至关重要。

  (2)中学历史教材内容中的多元史学范式

  史学范式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基本范型或模式,也是史学观点、范畴和方法等方面的集合体。新世纪课程标准实施W来,我国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的解释体系在吸取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生了重要的变革。单从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来看,已从传统单一的阶级斗争范式(或称革命史范式),发展为文明史范式(或称现代化范式)。当前,我国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教科书有四套教科书。由于编写者学术经历和研究水平的差异,同一课程内容不仅选择的历史材料不同,相关内容的解释和评价也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中国近代史部分的内容,有的教材仍然沿用革命史观的解释体系,有的教材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展开,有的教材则在整合两种不同史观的基础上进行。如,仅W必修二教材中有关洋务企业的历史作用为例,人教版和岳麓版的叙述角度就有很大的不同,试比较: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但是,洋务派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尽管洋务企业在兴办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也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是,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3.洋务运动的目的和历史作用可W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人教版从革命史观的角度出发,认为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其反动统治,"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则是其"客观"的作用。岳麓版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出发,认为它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其主要作用是推动了"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对这样的教科书内容,教师应当采用怎样的观点呢?同时,回首十年来的课程改革,观摩了多个学校、多个地区的课改课,不断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感觉到现在的高中历史课堂对于科学运用新史学观念,培养学生历史意识上差强人意。部分教师无法准确理解和把握新的史学观念,对新的史学观念无法有效吸收,造成实际教学严重滞后于改革实际。也有部分教师虽然存在更新史观的主观积极性,但是对新丈观的认识过于机械、片面化。"在日常教学中动不动W新史观来美化自己的课堂,用新史观为自己教学中的每一历史事件贴上标签,甚至在新史观的名义下发表一些看似新颖,实则错误的观点,导致史观在实践运用中的生硬化"

  4.即使在某些观点认识上有了一定的突破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依然受到旧史观的挈肘,要么浮于表层要么略显偏颇:还有一些教师把教学中运用新史观的目的简单功利的定位于应对近几年高考文科历史试题,导致在实际课堂上,出现讲完历史史实之后再W所谓提升的形式讲授新史观的现象,殊不知这样机械割裂的做法恰恰导致史观教学晦涩难懂,难W理解。不仅影响教学成效,更无法有效实现历史教育培养人全面发展的功能。综上所述,如何用发展的眼观去理解不断擅变的各种史观、如何科学、全面、有效的使用好史观,理解历史史学观念更新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要,特别是把握这种史观进步大背景下教材的变革方向,并将史观的运用与高中历史教学这一区别于纯粹历史研究的领域有机结合,就成为了我热衷于思考和研究的领域。本文试从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史学观念的运用为研究方向,分析新旧教材变革所体现的内容体系的变化,探讨目前中国近代史教学中丈观运用的误区,并探索一些在实际教学中科学有效使用史学观念的策略。

  (二)已有研究成果

  根据大量资料的查阅,在国外,很早就有教育工作者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新的史学观念。而我国史学界主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开展新的丈学观念研究方向。到本世纪历史新课程改革W后,大量的研究史观、运用史观的论述和文章大量涌现。关于史学观念与历史教科书编写上,有王译全、李稚勇编写的《比较历史教育学》;钟启泉等主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何芳川的《强调人文学养、重视文化积淀-也谈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杨启亮的《教材的功能:一种超越知识观点解释》等等。而在具体针对中学历史教学的研究方面,W下几篇文章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指导性。卢新建的《从现代化的角度看建国后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冯一下的《阶级斗争史范式与我国现代中学历史课程的演变》、袁兆桐、郑志伟写的《史学观念的更新与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袁兆桐、田家伟写的《文明史观与新课程教学》。另外在搜集论文资料的过程中,参考了黄牧航的《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许中华的《历史教学应有的视野与史观》、陈艳的《用现代化史观指导中学历史教学巧探》、李喜霞的《全球史观与中国史教学的反思》、孙文芹的《高中历史新史观教学探究》、南京师范大学吴苏苏的硕±学位论文《文明史观"嵌入"高中历史教学的相关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唐違的硕±学位论文《论综合运用多种史观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华中师范大学付玉成的硕±学位论文《现代化史观与高中近现代史教学》、山东大学常秀梅的硕±学位论文《近百年中国历史观念变迁与中学历史教学》等研究成果,从中获取了很多启发。就目前我所检索到的资料来看,研究的成果大多出自各师范大学的学科教学、课程与教学论等专业,主要发表在《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与中学历史教学密切相关的刊物上。在教学研究领域,虽然也出现了不少史观教学方面的优秀论文,但主要都是侧重于某一种史观的运用价值、运用方法和实践的领域,对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史观等方面。己有不少专家和同行进行过系统的探求。并且,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史观教学,应该说已经成为了从学者届到教学届普遍的一种共识,不管是在课程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命题领域等,都能始终贯彻。但是不可否认,由于整体社会发展的新因素对学科的影响、教师专业素养的层次差异、教育考评机制的结构差异、继续教育培训成效的效果差异等因素,对于目前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教学中史观运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方面的研究内容则相对较少。而本文则尝试就多年教学实践中对于实施史观教学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做出一些自己的思考,从而为进一步提升历丈教育的有效性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三)主要研究方法

  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W高中多个版本近代史教学内容为案例进行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进行研究。

  1、文献研究法检索中国知网及相关学术专刊,查找有关本论题的学术论文、优秀硕±论文等文献资料。通过对文献资斜的阅读理解,为研究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调查研究法运用问卷、访谈、观察、分析等方式对本地高中史观教学现状及解决方案进行调查研究,为优化史观教学、解决目前史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直观的参考和理论依据。

  3、案例研究法在研究中,实际教学案例,对比不同史观下对统一历史现象的不同理解,做好对比分析,特别是探讨不同史观下的主要问题,从而明确高中史观教学的科学方法。

【由于本篇文章为硕士论文,如需全文请点击底部下载全文链接】

  第二章我国中学中国近代史内容体系的变革与教学要求
  (一)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构建的中国近代史内容体系
  1、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要点"
  2、革命史观的解释体系

  (二)高中历史裸程标准构建的中国近代史内容体系
  1、课程标准中的"模块学习要点"
  2、现代化史观的解释体系

  (三)现代化史观内容建构的教学要求
  1、强调与现代化有关的教学内容
  2、关注近代人物与事件的价值判断
  3、注重多角度思考问题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第三章中国近代史內容教学中史观运用的问
  (一)问卷调查
  (二)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1、无法摆脱陈旧的史观及对教学的影响-换録不换药
  2、过于激进的做法及其教学影响-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3、对史观贴标签式的运用-盲从之下的盲目

  (二)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1、新教材中的旧史观
  2、史学界的争论
  3、转型时期的思想混乱

  第四章中国近代史内容教学中史观运用的方法与策略
  (一)分辨教材观点的价值取向
  1、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结论所依据的史观
  2、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教材观点所依据的不同史观

  (二)展示多角度解释历史问题的教学方法
  1、分析不同史料的角度和立场,增强对历丈事件的完整认识
  2、展示同一问题相冲突的观点

  (三)关注史观运用的评价方法
  1、课堂讨论
  2、课外作业
  (四)科学处理唯物史观与其他多元史观的关系

第五章结语

  行文至此,搁笔在即,脑海中依然索绕着两个挥之不去的问题:什么是历史?历史学科的价值和功能何在?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治史之道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强调了历史鉴往知来的意义。故而,历史学科作为社会科学中及其重要的一口学科,其存在的价值始终是无比重要的。新课程实施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余時下,传统教学模式"积习"一时难消,仍有大量的学校和教师W无比功巧的态度对待这口学科。但是,历史学科的价值绝不仅仅是分数,分数仅仅是最低价值的一种体现。送也是笔者十多年教学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觉得历史教师要从一名简单的授课人转化为一名肩负时代使命的承责人,要从一个分数的追求者转化为培养完整人的塑造者,从单纯的知识搬运工转化为能力情感催育师。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给所有从业教师更广阔的舞台,也给了更高的要求。历史课堂所呈现出的种种学生兴趣缺乏、定位不准、功利主义、功能单一等现象的突破,从理清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优化史学观念、准确把握史观在教学中运用的方法入手,应该是一种有效的切入点。高中历史教师一方面要更新观念,另一方面也要敢于突破,要树立积极课改的底气和自信,主动吸收新知识,灵活运用史学理论新成果,不断用史学理论、新史观、历史意识作为教学中的工具和媒介。针对这些状况,本文W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史观运用的准确性为研究目标,W近代史教学为例,对影响高中历史教学的几种主要史学观念进行了理性阐释,将"革命史观"置于"科学史观"的总体要求下来辩证的看待,将"全球史观"、"文明丈观"、"现代化史观"等运用于高中教学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说明,阐明了史观运用方法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同时对几种史观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对教师准确把握和综合运用不同史观组织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教学实践证明几种新的史学观念比较符合当今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也更加符合当今时代建设和谐社会,追求中国梦想,实现民族复兴的价值追求。高中教材H本必修教材,并非简单的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区分。

  笔者更倾向于H种模块、H种文明的称谓。因为,必修一需要学生掌握的核必价值是"民主与法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两块基石"、必修二需要学生掌握的核也价值是"建立起W追求公平和效率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修H需要学生掌握的核也价值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总之,民主、法治、市场经济、文化多元、世界意识……这些都是高中历史课要追求的价值取向。只有科学的综合运用多种史学观念组织教学、丰富课堂,才能实现历史课堂的价值,达到"全面发挥历丈教育的功能"的最终功能。

  参考文献

点击查看>>历史教育硕士论文(推荐6篇)其他文章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