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历史教学论文

初二历史论文(优选范文6篇)

来源:学术堂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19-11-08 共8503字

  历史教学论文没有固定的结构格式,因教学及研究课题的不同,研究过程和方法的不同,其研究成果也有会不尽想同之外,而且各种教学论文的写作形式有有所不同,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初二历史论文,看看这些论文之间有什么区别。

初二历史论文优选范文6篇之第一篇:浅谈初二历史人物教学渗透人格教育

  摘要: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健全的人格是其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学科由于其独特的优势与魅力,在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历史人物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成为学生人格教育的极佳依托。本文以初二这一特殊的学段为例,试图从人格教育的必要性和课堂中如何通过近现代历史人物教学来塑造学生优秀人格进行探索。

  关键词:初二; 人物教学; 渗透人格教育;

  Abstract:

  In today's society, it needs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alents, and the perfect personal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society. History due to its unique advantages and charm, in teaching can very good to students of personality education, historical figures learning i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noble personality, become an excellent relying on students' personality education. This article takes the Eighth Grade this special grade as an example, tries to explore the necessity of personality education and how to shape students' excellent personality through the teaching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figures.

  Keyword:

  Eighth Grade; character teaching; infiltrating personality education;

历史

  1 为什么要进行人格教育

  (1)学生年龄的需求。中学阶段是人格发展和培养的关键时期。中学阶段是人一生发展历程中的"黄金时代".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的心理没有真正成熟,而且在学业压力下,特别容易造成人格分裂与畸形,主要表现为好动、焦虑、厌学、多疑、被动、嫉妒、报复等不良的人格缺陷。而初二是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学段,因为学生正值青春期,正是认识容易极端、情感容易冲动、行为容易盲动的危险时期。从生理和心理角度来看,初二的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发展的转折点,也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关键期。

  (2)人格教育是历史学科的本质。教书育人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宗旨,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是"借鉴历史、资治育人",这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2011版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专家赵亚夫认为:"历史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发展优良的人格。"所以学校历史教学如果不以立德树人的人格教育为本位的话,那么就失去本学科的意义了。

  2 教学中如何通过人物教学渗透人格教育

  在初二历史人物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历史人物所蕴含的优秀人格素养,用不同方式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渗透,"润物细无声"地推动学生健全和完善人格,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1)深挖教材,精选人物,树立榜样,塑造优良人格。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常规历史课堂的教学中存在人文教育严重缺失的问题,所以,我们的历史教师要首先具备现代教育意识,转变传统观念,勇于创新,重视渗透人格教育的教学探索。充分挖掘课本教材中的历史人物,突破教材的内容定势来开展教学。笔者认为初二中国近现代史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很好的素材,所以,笔者在初二历史课堂教学中精选林则徐、孙中山、邓小平这三位历史人物,以单元专题形式开设人格教育活动课。在学生充分准备材料的前提下,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学生能充分认知、思考、感悟三位历史伟人的性格、感情、经历、思想等,感受三位伟人的人格魅力,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如林则徐在禁烟时表达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心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追求民主共和呕心沥血承受挫折和战胜危机的顽强意志;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历经人生的大起大落,却仍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通过专题活动课,用这些伟大人物的事迹来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胸怀坦荡的意志人格,培养学生正视挑战、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格。通过这些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从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人生养料。活动课后老师布置学生写小论文以检测人格教育的效果。通过深入全面学习和感受的三位伟大人物人格魅力,学生在心中树立起自己所爱戴、敬仰的优秀的学习楷模,这些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调整和规范每个学生的言行,塑造优良人格。

  (2)改进教法,转变学法,引导学生树立优秀人格。优良的人格培养,需要反复地锤炼、修正和健全。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经常用一言堂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人格教育效果甚微。因此,在初二历史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改进教法,开展多种教学形式,使历史人物教学与优秀人格培养和谐统一,引导学生树立优秀人格。首先在课堂历史人物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林则徐活动课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上台展示林则徐的人生经历,来感受林则徐伟大的人格魅力,通过历史剧、阶段性辩论和问题探究、故事讲述的方式,呈现出林则徐"忠君爱国"、"思想先进"、"清正廉明"、"爱民忧民"这四个环节,在活动过程中感悟林则徐的高尚人格,使学生心灵得到共鸣,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转变学法,针对不少初二学生性格孤僻,不善于和同学交流合作的人格缺陷,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开展历史知识辩论或抢答历史谜语、四人小组讨论等形式,营造民主、充满生机的课堂氛围,师生亲密交流,学生在团结协作中体会挫折和成功,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及合作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优秀的人格。

  (3)影视引领,学科协作,拓宽历史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培养优良人格。课堂中可以充分发挥历史影视作品在人格教育渗透的优势。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曾说过:"在一切艺术中最教育人的是电影。"的确,电影通过声画并茂、视听并重的优势,使历史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而历史人物的伟大人格更能让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如在《鸦片战争》电影中通过截取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抗击英军的视频,使学生感受民族英雄的爱国情怀;在电影《孙中山》中截取孙中山生命的最后关头为了民主共和带病北上的感人场面;纪录片《邓小平南巡》中近90高龄还在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呕心沥血等等,这些影视资料都有很强的感染力,让学生充分获得美感的同时,感受伟大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在心灵的感悟中促使他们认识自我,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从而健全自己的人格。当然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与语文、思品等学科加以融合,拓宽人文教育功能。如在林则徐的教学中,可以引用他的诗词展现其伟大的人格,在《红军不怕远征难》中展示毛主席的《七律-长征》感受红军不怕艰险的革命英雄气概,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在用历史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伟人的同时,揭露近代史上的一些民族败类、革命叛徒的丑恶嘴脸,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疾恶如仇的正确的唯物史观,在不同的途径和角度培养学生优良的人格。

  3 克服历史人物教学中的弊端

  3.1 注意渗透性

  "渗透"是无为而为、不言而言的教育艺术,在课堂历史人物学习中对学生渗透人格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最好的写照,"渗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在一堂课中就能达到目的,要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领悟为人处事的道理,从领悟中健全自己的人格。

  3.2 注意真实性

  历史人物教学要有的放矢,落到实处。历史与文学不同,历史必须说真话、讲真史,字字有出处,事事有根据,而文学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构思情节,甚至虚构历史情节。针对学生的人格缺陷,在课堂教学中正确选择历史人物的闪光点,通过各种方式来启迪学生的心灵,从而健全学生的人格。

  3.3 注意全面性

  要全面地、辩证地、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抛弃"所谓好,就是绝对好;所谓坏,就是绝对坏"的片面观点,站在大众的立场,以时代发展的眼光全面、客观地评述历史人物。例如近代史上的左宗棠,他一面镇压太平天国,具有地主阶级的残忍性,但是另一面他又主张师夷长技,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办洋务,是中国近代船政第一人,而且也是收复新疆抗击沙俄的民族英雄。所以,全面、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也是历史教学渗透人格教育的最基本要求之一。

  4 小结

  总之,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初二历史人物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是一个新的挑战。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贯彻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树立历史教育的人格本位,真正让历史启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历史学习中学到自信、学到智慧、学到责任,塑造优秀的人格。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历史教育人格理论初探。未来出版社。
  [2]高敏。初中历史教学人格教育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1-10-19.

  初二历史论文优选范文6篇之第二篇:初二历史上册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以人教版八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为例

  摘要:新课标把教学总体目标定位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这说明新课标已把许多技能、方法、能力、交往、态度、体会、情感等方面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学习放到了突出的位置。因为学习这些知识要靠主体在行动中体验, 在内心反思通过感受最终感悟而获得, 所以课程实施者组织体验和反思学习的任务是非常突出的。其实这对于教师的学习更为重要, 比如教师怎样的教学行为能有效引导体验和反思呢?这时, 我们不妨以课例为载体, 依据一定方法做一些感受性教与学的努力, 在行为的跟进中体验与反思。

  关键词:体验; 反思; 行动; 成长;

  一、行动背景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意识, 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历史

  有效教学逐渐成为教改的一种重要价值取向, 基于这一点, 本课题给予认同巴班斯基, "探索、比较各种方案的可能性, 采取最好的教学决策, 这就是教学最优化的根本所在, 每一个教师都应当很好地掌握这一点", 并把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作为依据, 通过行动研究和文献研究来追求反思性教学。

  二、以课例为载体的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

  (一) 以课例为载体的反思性行动研究帮助我们从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过程中, 摸索出帮助初中生积累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教养和促使学生发展的一些有效方法。教师也从直觉的选择或通过尝试和体验错误的方法做出选择, 过渡到有意识的、有科学依据的选择, 促使教师逐渐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1.从按部就班到以课标为中心整合教材引导探究体验并设计过程

  例如, 我们承担人教版八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公开课, 第一次试讲后的研讨过程中, 课题小组觉得授课教师按照教科书的自然结构展开课堂教学, 教材处理平淡、虽面面俱到, 却没有印象深刻的东西, 没有克服教材内容的零散性以及时空的跳跃性, 无法使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构架, 无法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 更难以从情感和价值观上进行体验。经过课题小组研讨, 授课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 紧紧围绕"民族资本"这个核心词语展开设计, 紧紧抓住"民族资本"、"曲折"、"发展"三个关键词来统构课堂, 向学生传递出本课时的核心意义:认识民族资本演进的基本方式和基本规律;民族资本企演进社会意义和发展趋势。

  因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教师体验与反思的学习活动即教学观的变化常常体现在教学行为的变化过程中。所以从授课教师这一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教材观的变化了。

  目前, 大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学生每天的可支配的学习时间不多, 能学习历史时间更短。老师应该要有系统的有规律的把历史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 把要教授的知识和学生的已知即最近发展区建立联系, 这样学生才易于掌握, 才能建立起与学习者的联系。否则学生感受不到民族资本的发展规律, 情感上的激荡更无从谈起;而且, 教材的三个细目是有跳跃性的, 它不利于学生形成规律性认识。授课教师提高了这个认识再去设计、授课, 为教师在课堂上的自由发挥提供了更多时间和空间, 也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好像找了一个灵魂和线索把素材串了起来使素材的使用更符合学生的思维实际, 效果不言而喻。

  2.抓住课标以问题为中心引导体验反思并建构课堂

  学会了以课标为中心整合教材, 整节课好像有了"灵魂"但对于处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这种联系中外史实几乎跨百年时空的课还是不够的。整节课的思路是否清晰就是考验教师智慧的关键了。

  分析授课的PPT, 课题小组围绕教学素材, 就教学素材的数量、质量、呈现的层次、逻辑性等问题达成了新的理解, 使反思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研讨后, 授课老师针对呈现材料过多、缺乏贯穿始终的逻辑线索、材料难度的呈现没有循序渐进等问题做了改进。重新调整教学设计, 将必要材料从易到难编排使用, 并围绕"民族资本的发展"的主题提出问题组织学习活动, 力求提纲挈领地把教学素材串起来。例如讨论"洋务派所办的军工企业为什么不具备民族资本主义的性质?"期望使学生对"民族资本"的概念更清晰等等。

  这一教学行为的变化过程足以说明:授课老师对"民族资本"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已经较为清晰, 认识到百年"民族资本"的演进方式、规律、社会意义和发展趋势, 是一种更宏观的思维。但是,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 初中生要掌握宏观的理论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教师应该围绕核心, 有效地组织教学素材, 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结合具体的史料进行教学时, 所作的铺排都需要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3.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过程

  在试教过程中, 可能是偶然抑或必然, 课堂沉闷不配合参与度低的班级出现了。在传统的教研活动中, 我们老师都是以教材为中心, 大不了就是备教材、备教学内容, 课堂沉闷就把原因归于学生的不配合。但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和我们研究的主题, 让我们不能这样做。本来学生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 本身就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产品的市场, 难得遇到和自身这么贴近的学习内容, 为什么没有参与的积极性呢?这一轮的反思使我们认识到: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也就表明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发生了转变。

  通过调查、聊天发现:初中生确实对未知的事物有着天然的兴趣, 原来书中举过的例子, 课前和课堂间隙, 他们已经看过, 上课变成了捱时间。此外, 老师所举例子不够生动、不够活泼, 没有贴近广州学生的生活、不能吸引学生;还有问题的设置比较空洞、直白、单一, 学生觉得这样的问题思考起来没有"味道", 没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教师开始真正意识到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并转变了教学行为。在容器的观念下, 教师的教学设计无论是多么完美、多么有逻辑、素材多么的精美, 都不能改变课堂死气沉沉的面貌。因为这一现象的实质就是没有调动学生, 没有以学生为中心, 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也说明教师立足课标是没有错的, 但囿于教材的制约而不敢运用更为合适的教学素材, 反而是违背了课改的精神。这提示我们教学素材的选择要大胆突破教材束缚, 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 应该大胆的整合课内外资源, 运用更为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 要用学生一些熟悉的、但是课本上又没有的例子来授课, 做到学习就是去感悟。还对反映"民族资本的发展"主题的史实进行补充、梳理、整合, 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的问题更贴近了学生, 贴近了生活, 体现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的特点, 让学生在鉴古知今过程中感悟真知,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时教师的学生观和现实观其实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4.从单纯教史到在现在与过去的变式体验中形成原理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希冀"通过学习和思考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过程, 培养学生用发展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 使学生感受到张謇等兴办企业, 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 增强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使学生认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之一, 其发展规律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作为广州的学生和教师, 其实更能接触到民族资本这一概念。夏天喝的"王老吉"、脚上穿的"李宁"、抬头看见的和荣家有关联的"中信"大厦……无不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教学提供素材。联系研讨课, 再联系教师校内外观摩过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 教学过程的呈现真是千人千面。细细体验和反思, 在现实中发现历史、在历史中发现现实, 却是这些过程的共同点。这提示我们要从从单纯教史过渡到在现在与过去的变式体验中反思教学原理。这或许是我们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的一个方向。

  (二) 在体验和反思的行动中成长。

  1.未解决的问题

  当课题小组从教学内容和贴近学生两个角度对教学进行诊断和调整后, 教学有了改进。我们体会到了做课题的成效。但是课堂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的教学处理已经和授课教师最初的处理相距甚远, 也就是说, 在多次的反思之后, 就"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的教学, 达成了许多新的理解, 但是这些新的理解要成为授课教师的内在认识可能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这也可能是很多教师并不能很好实践新课改先进教学理念的重要原因。比如在研讨观察中, 会发现教学过程不连贯的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教师对教学设计的变化不够熟悉, 但研讨太多、大家建议太多、授课教师也反思的太多, 补充的太多也是原因。

  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 预设和生成关系的处理是影响教师课堂评价的关键问题。因为预设的常常是集体智慧, 而生成常常考验教师个体课堂上的智慧。在研究与设计中, 实际上都把课堂当成了一个静态的过程, 即便是力图贴近学生实际, 也把这个实际想象成静态的客观存在, 对课堂中可能产生的差异与动态生成没有足够的估计。所以授课教师面对 (陌生的) 学生的时候, 可能就一无所知的按部就班的实施了。

  2.基于案例的群体性合作学习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加拿大学者迈克·富兰在《变革的力量》中说, 教师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可复制性。不论是过程还是方法, 新课标三个维度本身, 即向教师提出了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的要求。"教无定法", 这提醒我们把经验与新的理念结合起来走向行动去解决诸多问题。当我们课题小组从教学内容和贴近学生两个角度对教学进行诊断和调整后,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的教学有了改进。我们体会到了做课题的成效。我们的课题研究过程似乎不太完美。但这些都已经不太重要。最重要的是在亲自做课的过程中, 教师形成的个性化、情境化的知识以及不断改造的这种行为就是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的成果。在亲自做课的过程中形成的针对课例研讨的行动及行动中的思考、深刻反思和反省的过程使教师获得了快速的成长。

  苏联的维果茨基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提出, 人类的学习是在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过程中进行的, 是一种社会活动。这段时间, 通过以课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 比对学生表现和研究性学习成果, 在教学实践中, 这些过程和方法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引导有意义学习促进学生成长等方面成效显著。通过承担公开课、校本教研以及课题研究等任务, 也许还有遗憾, 但我们已经在体验和反思中获得了成长。也许我们还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改, 毕竟以课例为载体, 在行为的自我比对和相互对过程中做出一些努力。这一点应该是我们投身新课改的动力源泉。

  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 但可以改变我的课堂。"我思故我在".

  参考文献
  [1]皮连生, 《学与教的心理学》 (第五版)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5) :18-19
  [2] [苏]巴班斯基著, 吴文侃译:《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版
  [3] 钟启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第1版
  [4]钟启泉,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 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第1版
  [5][美]鲍里奇著, 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 (第四版) ,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美]杜威著, 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7][美]Cruickshank, D.Bainer, D.Metcalf, K.著, 时绮等译:《教学行为指导》,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8]查有梁著:《教育建模》,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 [德]特尔哈特著, 张桂春译:《建构主义与教学》 (一) , 《外国教育资料》, 2000年第3期
  [10] [苏]维果茨基著, 吴文侃译:《思维与语言》,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版, 2005, (12)
  [11][捷]夸美纽斯著, 傅任敢译:《大教学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12]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 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13] 广州市中学历史教研会编, 《中学历史学习指导》 (八年级上) , 广州出版社2009年版
  [14] 广州市中学历史学习与评价研究课题组, 《学习与评价》 (八上) , 广州出版社2010年版

初二历史论文推荐范文6篇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