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管理会计论文

环境管理会计的作用、方法及面临的问题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0-08 共3912字
  摘要

        环境管理会计作为一种新兴、综合性科学,融合了会计学、环境经济、管理学等多种学科。与传统管理会计相比,环境管理会计将环境因素考虑在内,强调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与我国提出的“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内涵相一致。我国的环境管理会计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等监管机构、企业、培训教育机构以及专家学者的共同推动!
  
  1 环境管理会计的综述
  
  1.1 环境管理会计的定义
  
  对于环境管理会计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和机构组织有不同的观点,对此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环境管理会计是通过开发和实施恰当的与环境有关的会计系统和实务,来达到对环境和经济绩效进行有效管理的目的。”联合国环境管理会计国际专家组表示:“环境管理会计是用来辨识和度量当前生产流程的环境成本以及采取污染预防或清洁流程的经济效益的各个层面。”综合各种对于其定义的解释,我们可以初步看出,环境管理会计强调将环境因素纳入会计核算中,形成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基础信息,管理层可以通过对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实施相关控制,来更好地辅助企业的管理决策。这些也是其与传统管理会计最大的区别之处,环境管理会计可以更好地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2 环境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
  
  1.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社会、环境、人口四者的协调发展,不可因为追求经济等方面的快速发展,而以损害环境为代价,它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人类生存发展的可持续性。该理论从为人类长远利益的角度赋予了环境管理会计迫切发展的理论基础。
  
  1.2.2 经济的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是指一些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给其他不直接相关的人带来有利或不利影响。当给不直接相关的人带来有利影响时,称为“外部经济”.反之,则为“外部不经济”.其中企业污水的排放便是外部不经济的体现,目前大多数国家对此进行处罚、罚款,使得外部不经济内部化。这一理论也使得国家对于不重视环境资源利用的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成本,同时,也使得许多企业逐渐重视自身的环境资源利用情况,节省不必要的额外生产成本,这也使得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3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该理论认为环境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本身就就是一种价值。对于现代企业而言,环境这一重要的因素已经成为企业走向成功的一项不可忽略的因素。 可以说,能够充分利用好、核算好、监督好企业自身的环境资源,这必然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价值提升的空间。这一理论也促生了企业环境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2 环境管理会计的作用
  
  2.1 有利于企业高层做出正确决策
  
  企业在投资决策时,不应仅仅着眼于经济参数指标,也应该考虑社会政策、环境等信息。而环境管理会计可以提供环境的货币信息(如环境成本和收益等) 以及非货币信息(如排污量等),把环境指标纳入会计核算中,可以使企业管理层做决策时尽量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避免出现盲目的短期行为,减少投资决策风险。
  
  2.2 有利于企业准确进行产品定价
  
  环境管理会计系统可以有效改善传统会计成本核算方式的弊端。它可以清晰的了解各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的额外的环境成本,也保障了各产品成本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即方便了企业控制不必要的环境成本支出。又可以准确对各个产品进行定价。
  
  2.3 有利于改善产品生产制作流程
  
  环境管理会计可以反映生产的各个环节的环境成本信息,通过对信息的科学分,把握住各个流程最佳运行状况,优化生产制作流程,消减环境成本,提高企业经济、环境效益。
  
  2.4 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环境管理会计能够反映企业履行环境责任、预防和治理自身所产生环境污染的资源投入与绩效信息,促使其在追求提高生产效益的同时,可以注重环境资源方面的合理利用和后续处理。并通过对外报出的环境信息,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3 环境管理会计的方法
  
  环境管理会计方法是指企业在决策时,为充分考虑在产品生产的各个阶段(如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营销等阶段) 产生的环境因素对最终财务决策带来的各种可能的影响所采取的方法。其中,环境会计方法最主要是对环境成本的分析。 而企业的环境成本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相关的环境研发成本、企业资源采购成本、企业资源管理成本、废弃物控制成本以及或有成本等。目前来看,在环境管理会计方法的使用上主要是完全成本法、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和环境质量成本法。因论文篇幅的限制,接下来就主要对其中的生命周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以及意义做简要讨论。
  
  3.1 生命周期成本法(Life Cycle Costing ,LCC)
  
  生命周期成本法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60年代,是一种以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来归集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LCC 的主要思想是:在核算环境成本时,以产品所经历的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营销、使用维护到最终报废处置的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为主线,计算产品在各个阶段内部和外部的环境费用。
  
  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相比,生命周期成本法不仅仅是核算产品的制造过程的成本,而且因为立足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它可以更加准确计算产品在各个环节的真实成本,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更为合理的价格,保证企业在产品生命周期内收回更为合理的成本,减少企业财务压力,获得合理利润。科学的定价不仅补偿了产品在生产制造阶段的费用成本,而且还有效弥补了产品在其他阶段的成本。同时,因扩大了核算范围,也会使企业管理层不再只关注产品制造环节的问题,也会不断加强对其他环节的关注,比如产品在开发设计、顾客使用以及废物处理等方面不合理的成本支出问题。这样也会使得企业管理层重视企业的长远利益与潜在收益,避免短期行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生命周期成本法将产品成本核算分成几个阶段,有利于企业在产品的不同阶段做出积极反应和科学决策,比如企业可以把处在不同阶段的产品进行组合,实现收益的最优化、均衡性和持续性,也可以根据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各阶段的分布情况,确定企业成本监督控制的主要阶段。
  
  3.2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作业成本法在传统成本法的基础上应运而生。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用成本动因来确认、计量作业量,最后以作业量为基础来分配间接成本。而对于传统方法而言,主要是以单一的数量标准(如工时、产量等)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但是在环境管理会计中,这些数量分配标准与环境成本没有太大的相关性,所以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来核算环境成本并不适用。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与成本控制和传统的方法根本性的区别使得作业成本法的产生和发展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的促进有着非常大的意义。作业成本法增加了归集计入成本的成本库数量,使归集渠道多样化和分配精确。通过一一对应的成本动因这种直接的方式将原来意义上的间接计入的成本直接归属到产品中去,可以免去成本的再次分配,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