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仓储管理论文

武汉市仓储业基本情况及其转型升级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2-06 共3394字
论文摘要

  近年来,在国家商务部关于促进仓储业转型升级指导意见的引导下,武汉市加快推进传统仓储业向现代物流转型升级,引导仓储企业由传统仓储业向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变。在服务方面由单一的仓库出租向仓储管理、库存控制、加工包装、分拣配送、质押监管等多功能增值服务发展;在技术方面由平面堆放、人工操作向立体化存储、单元化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操作发展; 在管理方面由分散、粗放式经营向精益化、标准化与信息化发展。不断建立健全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促进流通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工作取得一定的绩效。根据商务部 ( 商流通司函〔2014〕21 号) 通知精神,现将我市仓储业转型升级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武汉市仓储业基本情况

  2012 年,武汉市社会物流总额超过 2 万亿元、实现物流业增加值突破 800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4%和 11. 8%,处于全国同类城市第一方阵; 物流总费用占 GDP 比重为15. 93%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 1 个百分点。

  国家商务部提出促进仓储业转型升级以来,全市仓储设施建设总量持续增长,规模以上( 5000 ㎡) 仓储型物流企业达到 105 家,规模以上仓储设施总面积 595 万平方米,立体仓库面积达到 30%。截至目前,武汉市物流企业 3300 家,A 级以上 107 家,5A 级企业 6家,其中商贸物流企业占 4 家。130 家物流企业在全国布点,形成以武汉为圆心,面向全国,辐射海外的物流服务体系。我市仓储物流业发展呈良好态势。

  ( 一) 传统仓储企业经营模式不断创新

  近年来,我市通过多轮深入的国企改革,不断引导传统仓储企业创新经营模式,促进企业拓展经营范围,推动重点仓储企业实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根本转变,业务盈利模式实现多元化,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升。武汉市商业储运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整合民营轿运物流企业的资源和渠道优势,建立全国汽车物流信息化平台,发展以武汉为轴心、上海、长春为支撑的全国轿运网络大循环,成为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武汉神龙、武汉东本等国内主要一线品牌乘用车的签约承运商,由一家传统仓储运输企业转型为集仓储、运输、装卸、物流配送、商品车整车运输、信息处理、流通加工、物流金融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物流企业。2013 年实现营运收入 3. 83 亿元,同比增长 28. 3%,利润突破千万元。武汉长江沙鸥植物油有限公司以 10 万多吨储存罐容量为依托,对食用油产业链进行整合,拓展油脂贸易、仓储物流、加工配送、信息服务、仓单质押、电子商务、代订代销、农产品收购等一体化业务,成为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油脂储存、调运、配送基地,是湖北省内最大的中央储备油和省级储备油代储企业。2013 年实现油脂销售量 18 万吨,销售金额超过 12 亿元。

  ( 二) 信息化标准化等现代物流新技术逐步推广应用

  我市中百、武商、工贸、九州通等龙头商业集团下属的十余座大型仓储配送中心通过不断的更新改造,现代物流技术应用水平逐步升级,仓储自动化,高架立体库建设使用率 100%,智能标签、智能分拣、条码等技术使用率 100%,配送中心运营全部实现 “四化”,即存储立体化、装卸机械化、分拣电子化和管理信息化。以华融·钢茂为代表的传统钢铁仓储贸易企业,积极运用 RFID 智能识别、GPS 全球定位技术,将互联网、电子商务、网上银行、身份认证与传统钢铁贸易相融合,探索 “钢联网”管理技术,集现代仓储信息化管理、电子商务网络集成、现代物流金融于一体,配以数控加工、快捷配送、金融服务、商务配套、智能物业等支撑体系,建立钢铁全产业链服务新模式。

  ( 三) 仓储业积极向功能一体化、服务社会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我市通过整合物流资源,推动传统批发、仓储型企业改革改制,不断进行调整、并购,促使仓库设施向配送中心发展,仓储企业增值服务逐步得到提升,实现物流与产业的互动和双赢,向功能一体化、服务社会化方向发展。武汉商贸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借助改革改制,对传统批发、仓储企业进行资源重组,将社会化仓储和配送作为发展战略定位,成立了诚通物流、正达物流、畅鑫物流、捷利物流等一批面向社会服务的第三方仓储物流企业,形成了都市冷链、建材、铁路集装箱、轿运、食用油加工配送、钢材加工配送、商贸物流配送、应急储备供应和信息集成服务等 9 大物流板块。2013 年,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45. 74 亿元,实现利润 2. 8 亿元。

  集团连续 6 年跻身中国物流企业 50 强,2012 年被评为湖北省物流企业 30 强和武汉地区十强物流企业首位。

  ( 四) 武汉农产品冷链物流快速发展

  为适应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的要求,我市加快对武汉肉联、白沙洲、山绿等冷链物流企业改造和建设,形成中部地区最大的冷库集群和冻品交易市场。目前市内冷库总建筑面积 52. 5 万平方米,冷储规模过 32 万吨。依托大市场发展大流通,生鲜冷链服务功能辐射全国。白沙洲、汉口北四季丰华等一批超大型农副产品市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升冷链物流服务能力,已逐步成为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与商品集散地。2012 年,白沙洲农产品市场交易总量 350万吨,交易额 240 亿元; 四季丰华农产品市场交易额过 100 亿元。为提高冷库运作效率,加快冷储行业发展,我市引导企业对业务模式提档升级。山绿冷链以冷链仓储为支点,进行上下游业务整合渗透,向仓储托管作业、分拣配送、干线运输、信息中介、从原来单纯的 “仓储服务型”企业向 “一体化、一站式”物流综合服务型企业转型。该企业已全面承接了百胜餐饮集团华中三省 ( 湖北、湖南、江西) 、四个品牌 ( KFC、小肥羊、必胜客、宅急送) 460 余家餐厅的冷冻产品收货、库内管理、分拣、发货、配送任务。每天配送商品达 1 万余件、40 余台车配送车辆每天配送门店达百余家,全年累计商品分拣配送总吨位达 35000 余吨。

  二、我市围绕推动仓储业转型升级所开展的工作

  ( 一) 加强领导,建立发展现代物流工作协调机制

  一是成立武汉市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二是设立武汉市物流局,进一步理顺物流行业管理体制。三是明确部门工作责任分工。

  ( 二) 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

  设立现代物流业发展扶持资金,每年对列入全市规划的物流基础设施和重点物流项目给予补助和国债项目配套贴息等补贴。我市流通领域的中百物流、诚通物流、畅鑫物流等基地建设大型仓储设施,武商量贩、工贸家电、丽红超市等仓储配送中心,山绿集团、武汉肉联冷链等一大批第三方仓储物流企业项目建设,均获得相应的财政资金补贴。

  ( 三) 制定支持政策,努力营造现代物流业发展环境

  一是出台 《物流园区 ( 中心) 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管理办法》,明确了用地计划申报、指标使用、土地供应、跟踪评估等制度,并规定 90% 以上的物流业用地计划应当安排在现代物流业集中发展区域内,进一步推动仓储资源集中化发展。

  二是下发 《关于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过渡性扶持政策的通知》,仓储企业与交通运输企业同样按照政策享受专项资金补贴。三是制定出台《关于引进物流龙头企业总部在汉落户的扶持政策》、《关于扶持本地物流企业做法做强的实施办法》,为我市引进大型仓储物流企业提供了政策支持。

  ( 四) 注重招商及企业培育,推进仓储物流产业健康发展

  通过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实现海吉星、南山宝湾、普洛斯等一批签约项目开工建设,推进安吉、京东商城、阿里巴巴等一批知名企业相继签约落户,促成英国盖世理、浙江传化等一批企业确定落户。

  三、我市仓储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下步打算

  我市仓储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是: 大型仓储企业用地的取得方式和价格偏高,仓储企业税赋过重等。仓储企业标准化体系不够完善,统计制度有待加强,增值服务和现代化技术应用水平有待提高。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促导仓储业转型升级: 一是继续支持仓储企业创新经营模式。鼓励商贸控股集团等企业利用仓储资源发展适应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物流配套服务。鼓励重点企业通过联盟、重组、托管经营等方式 “走出去”,发展网络化仓储配送。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引导仓储企业推广应用新技术。继续在大型连锁企业、仓储物流企业中大力推广应用条形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等自动识别、标识技术和货物快速分拣技术。三是提高仓储企业标准化应用水平。会同市质监部门,加快仓储、配送等领域的标准制定和推广力度。鼓励大型连锁、仓储企业使用标准化托盘,积极参与托盘共用系统建设。四是加大冷库改造和建设力度。适应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的要求,鼓励大型企业、大市场等主体利用先进技术建设现代化冷库,并指导企业对现有冷库进行技术改造。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