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公共关系学论文

警察组织对舆论控制的方法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5-28 共3002字
摘要

  一、舆论的作用

  各国学者对舆论的概念阐释堪称众说纷纭。总结学术界对于“舆论”的诸多定义,把握舆论的概念应了解其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舆论是具有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对于同一社会现象的公开意见。二是舆论的客体是同一社会现象,是多数人对于某一事件有效的公共意见。三是舆论在表现形式上是公开的意见。在警察公共关系传播中,有很大一部分工作在于传播资讯、制造舆论、分析舆论和影响舆论,所以公关人员必须重视舆论的作用。

  (一)社会舆论反映人心的向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

  人是有意识、有思想的 , 他们又总是会对特定事物的现象形成相对接近的看法 , 人们的看法、反应、认识、意见的集合 , 就构成了舆论。舆论不仅能及时反映人民个体与集体不断变化的意志 , 还能加以利用 , 影响人们的认识和行为。

  因此 , 政治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了舆论的影响力 , 力图有效利用口头舆论场 , 从而获取更大程度的支持。舆论力量已经被看作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部分 , 舆论意识已经成为要着力培养、经营和夯实的重要执政资源 , 自觉而又有目的地引导、运用舆论影响以实现执政目的 , 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方式。

  (二)舆论在形成或转移社会风气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公众的好恶可以使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得以发扬 , 也可以使一种坏风气受到抑制。因此有人称舆论为“道德法庭”.虽然舆论在任何意义上都不具有强制性,但公众的意向可以作出道义上的判决。因此,舆论在形成或转移社会风气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警察组织对舆论控制的方法

  所谓舆论控制就是使舆论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向和性质发展。警察组织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性,需要对舆论进行控制。任何一种对于某件事物的推广或者推崇,本身就是在建构一种话语霸权,亦即对人实行一种广义的舆论控制。

  舆论控制有方法的区别,分为潜移默化的说服式方法和强行灌输的排他式控制。无论哪种方式,舆论控制者都需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标准(亦即价值观),然后利用这个标准来论证自己的正确和其他人的错误。

  (一)说服式的舆论控制

  说服式的舆论控制实际上就是舆论引导。舆论引导是一种“主动”式或者“启发”式的,以别人的认同作为基础的控制方法。其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它以理性选择理论作为基础,利用人的同情心理、猎奇心理以及渴望独立判断等心理现象作为根本出发点,因此它总能够“投其所好”地告诉受众他们“需要”的信息,比如股票狂跌时,上市公司的丑闻传言显然会最受那些身家跌入谷底的股民们欢迎,因为它能带给股民一个绝好的发泄愤怒的口子。

  说服式的舆论控制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因为“赞成”或“反对”看上去是经过理性思考后“自由选择”的;它看上去是完全公开透明的,一切正面和反面似乎都暴露在公众面前,谁也不会怀疑消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一个起推波助澜作用的东西是轻信所谓法律对于“知情权”的保障)。它精心设计的论证是如此具有迷惑性,以致让人在作出认同一件事物的判断时,发自内心地认为好的一面是与生俱来的,具有压倒性的,而坏的方面则仅仅是细枝末节,甚至是因为“世人皆醉我独醒”而造成的悲剧。这种舆论导向的方法看上去更像是在创造舆论,而不是控制舆论。但它实实在在是一种对舆论的控制。

  (二)排他式的舆论控制

  也称狭义的舆论控制,它旨在通过行政命令、权力运用或者法律手段控制舆论,甚至想方设法压制不同意见。很显然,它属于一种“被动”式的方法。这样做的后果是使控制一方变得缺乏回应能力,被控制一方则会产生明显的受控感。这种受控感使得他们进而产生逆反情绪,进而对舆论的引导者(或者说控制者)产生一种“不分青红皂白”的不信任。

  这种不信任可能会导致民众反而宁可接受一个精心编造的谣言甚至谎言,而绝少去思考其中的漏洞或者质疑始作俑者的用心,或者导致他们不加判断地否定那些事实上完全合理,但却不容易为人接受的东西,甚至混淆乃至颠倒善与恶、黑与白。这些最终都会发展到弄僵警察组织与普通民众的关系,使得警察组织的理性分析经常因为本身也带有排他色彩,过于注重灌输,缺乏启发式的互动而被当作“为暴政辩护”而轻易抛弃。

  从上述分析可见,无论从警察组织内政角度还是外交角度,舆论控制都必须施行。但是我们不能仅仅诉诸于这两种控制方式中的一种,而应该考虑是应该多一些引导还是多一些强行控制的问题。对于警察组织来说,显然引导应该成为舆论掌控的主要方式,因为这可以使民众和警察组织都“动起来”,达到一种良性互动,进而培育民众对警察的理解与宽容,最终达到整个警民关系良性互动的目的。

  三、利用传媒资源增强舆论控制的能力

  在传媒高速发展的时代,舆论早已不再受某个人控制,网络、报纸、电视等作为舆论传播的工具掌握和传递信息越来越迅速,已成为舆论的重要代表者和形成者,直接而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运行。警察工作的特殊性,历来是媒体关注和炒作的重点。这种关注和炒作,如果导向正确,可以弘扬正气、震慑犯罪、凝聚警心、振奋精神,提高警察组织的认知度,为警察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如果导向不正确,则可能误导公众,混淆视听,损坏警察形象,降低其威信,涣散警察斗志,影响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甚至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大局。为此,警察组织应利用传媒资源,构建警察舆论引导长效机制,增强新闻舆论引导能力。

  所谓传媒运用能力 , 是指警察组织能够有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传媒手段或直接手段 , 以及信息提供、线索引导、信息控制、特殊影响等新兴或间接手段 , 有效地发挥和控制传媒的能力。警察组织必须把握媒体宣传的领导权,要将强大的媒体舆论工具掌握在自己手中 , 进而掌握主动权 , 有效引导和控制社会舆论。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实行警察新闻舆论预测制度,增强新闻舆论引导工作的主动性

  选择有丰富经验的新闻舆论分析人员,组成强有力的新闻舆论预测机构,确立新闻舆论预测分析模型,预测新闻舆论未来总体走势,对可能成为新闻舆论热点提前做出目标预警。

  (二)构建警方与媒体的沟通联谊机制,争取新闻舆论支持

  警察组织要本着互利互惠、合作双赢的目的,积极促进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与沟通,建立和谐融洽的合作关系。警察组织可以成立警方传媒俱乐部,并制定警方传媒俱乐部章程,邀请媒体和记者作为警方传媒俱乐部会员,同时聘任其为警风警纪监督员,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警媒联谊见面恳谈会,及时向媒体通报情况,认真听取新闻界朋友对警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交流,增进感情,以赢得媒体的理解和支持。要积极与媒体合作,有效利用新闻单位的设备、资源、力量,“借船出海”,开辟警察专刊、电视专栏、广播专题等宣传阵地。

  (三)建立警察新闻资源管理机制

  整合警察新闻信息资源,对有价值、有特色的新闻信息要进行筛选,该合的合,该舍的舍,构建权威性的新闻发布平台,统一进行新闻发布,或统一提供新闻稿件、新闻资料,使新闻信息同出一口,同一个声音。要跟新闻记者尤其是刚刚从事新闻工作的年轻记者加强沟通,讲清警察新闻宣传的注意事项和有关规定,指出哪些方面能写,哪些方面不能写,哪些方面一旦报道出去会带来负面影响。要严把新闻稿件审核关,该修改的修改,该扣发的扣发,不能因为照顾记者情面而不负责任。

  参考文献:

  [1] 张允若 . 对传播学几个基本概念的辨析 [M]. 杭州:杭州大学学报 ,1998(1)。
  [2] 陈娴 . 警察公共关系传播 [J]. 北京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0.
  [3] 吴予敏 . 传播与文化研究 [J].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