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管理心理学论文

管理心理学视角探析公益参与和公共精神塑造的关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9-30 共17268字
论文摘要

  一、问题的提出

  公共精神是孕育于公共社会之中的位于最深处的基本道德以及政治价值层面的以公民和社会为依归的价值取向,它是由一系列最基本的价值命题所构成( 帕特南,2001: 100) .这些命题与公民社会的核心价值元素相对应,具体包括同情、诚实、正义、尊重、欣赏、公正、平等、谦虚、忍耐、理解、包容等组分( 袁祖社,2006; 赵小平和王乐实,2013) .

  现代公共精神理论假定,"充满活力的公民和有效的公共行政是相辅相成的"、"见多识广、充满活力的公民是有效的政府管理的基础所在"( 党秀云,2005) ; 通过对意大利 20 个地区政府绩效的长期跟踪,帕特南发现,公民共同体对地区政府绩效的解释力比经济发展的解释力更大,一个地区的公共精神越高,地区政府绩效就越高( 帕特南,2001: 101) ,而有了较好的公共精神为基础,社会秩序也会更加井然有条( Gallogly ,2010) .此外,一个具有良好公共精神的社会还将极大地提升人际信任、降低人与人之间的交易成本,进而有利于经济市场的稳定与繁荣.美国经济的巨大成功与一些西班牙语系国家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提供了证据( Goodrich,1948; Grier,1997) .因此,对一个国家而言,无论是在政治、行政还是经济和社会,培养并塑造国民的公共精神都十分重要.

  既然如此,那么如何去塑造国民的公共精神呢?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港台地区的经验,人们依托社会组织所进行的公益参与,可以在塑造其公共精神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于是,社会组织也才有了"公民学校"的称号( Powell 和 Steinberg,2006) .比如,保罗( 1993: 26) 在访谈了大量志愿者后发现,当志愿者们描述自己的价值观和动机的变化时,一些人( 尤其是那些参加收容院及和平运动志愿服务的) 使用了那些曾濒临死亡边缘的人所使用的语言,称这些经历已经帮助他们认清了什么对他们而言是真正重要的,并且使他们变得更加敏锐、更加珍惜生命的"此时此刻",其生命的态度也更加随缘.他们几乎都认同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帮助自己的说法.

  那么,公益参与究竟是如何塑造公众的公共精神的呢? 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范畴之中.在社会学理论中,社会资本的视角最为常见.帕特南认为,参与是整个过程的核心所在.通过参与,人们获得了彼此的信任并构建起人与人之间的规范和网络,于是社会资本被"存储"了起来.信任程度越高,人们之间背叛的几率相对越小; 而人与人之间的网络越发达,单个人背叛的成本便越高.因此,人们都按照多数人所期望的公民美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继而让社会充满礼貌、温情且有序的文明气息( 陈福平,2009) .在政治学理论中,人们用政治学习理论来解释公益参与对公共精神的塑造作用.希尔德通过对智利妇女组织的研究发现,妇女们在一系列集体行动的参与( 包括公益参与) 中,逐渐变成了有自信、自我效能感和行动能力的主体,她们甚至开始主动去挑战束缚妇女的旧制度.这个过程就是政治学习的过程( Schild,1994) .

  在管理心理学的视野里探讨公益参与和公共精神塑造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而这正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所在.管理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科学.从这个视角来研究公益参与与公共精神塑造的关系,将更具实践层面的参考价值.在管理心理学中,激励理论是一类专门研究如何在组织中激发人的行为和价值理念的理论,它们是对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概括总结.

  二、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 分析框架

  在管理心理学中,较为重要的激励理论主要分为两个流派.一是内容型激励理论,即针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的理论,比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奥德弗的ERG 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这一类理论都围绕需求的内容,即满足对象的需要来进行激励,故而又称之为需求型激励理论; 二是过程激励理论,研究从人的动机产生到最终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的理论.它的主要任务是找出对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某些关键因素,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比如弗洛姆希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这些理论主要聚焦于生产组织( 尤其是企业) 内部领导者与成员之间的关系,即前者如何调动后者的积极性,而忽视了对更为丰富的其他因素的关注,比如社会结构、制度环境以及成员自身对个体行为和价值理念的影响.因此,对于与在剧烈社会转型中的中国非营利组织而言,一般的激励理论便显得较为机械和狭隘.中国学者郭于华、杨宜音和应星在其着作《事业共同体: 第三部门激励机制个案探索》( 1999) 一书中提出了由结构性激励、组织激励和反身性激励构成的第三部门激励机制理论,为在非营利领域研究行为和价值激励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理论框架,也正为本文所用( 见图 1) .

  结构性激励,主要阐述的是在特定的社会空间中,主体面临怎样的社会需求; 在特定社会结构中,主体与行政体制、社会组织之间的关联与张力.在原文中,作者主要是探讨基金会这样一种社会组织,在中国的社会结构中和特定的制度背景下,其动力来源何在,其运作特点是什么( 郭于华 等,1999: 16-25)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以参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为例,分析公益参与主体所面临的社会需求、地震发生之前中国大陆 NGO( 非政府组织) 发展的政策背景、政治背景以及在此背景下公众公益需求的满足状况、公益参与主体如何借助救灾进入到公共精神的塑造过程.

论文摘要

  组织激励,主要包括工作动机的激励和组织认同的激励.前者指组织设计的用以激发个体内部驱动力的系统,而后者则指工作动机被激发后组织与组织成员之间的认同关系.虽然心理学关于动机的分类有很多,但几乎都可以用原生性动机和衍生性动机来概括.原生性动机主要是指一些基本需要满足的动机,如衣食住行; 衍生性动机是指社会和精神需要的心理驱动力,比如对社会公平、成就、创造、自尊等方面的需求.衍生性动机所对应的需求通常是最富发展性和驱动力的,对应着马斯洛需求层次的高级部分( 郭于华 等,1999:16-26)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 对衍生性动机中与公共精神相关部分的激励进行分析,描述志愿者们公共精神中的不同价值元素是如何被 NGO 激活; 这些激励机制是如何发展形成的,如何得到公益主体的认同; 这些价值元素被激活以后是否可以被固化,进而成为稳定的价值取向等等.

  反身性激励,是指主体在动员、组织、操作的过程中获得激励,强调如何在建构和互动过程中不断获得前行的力量.比如,作者在分析中国青基会的案例中讲到,希望工程的工作人员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感受到了社会的认可、公众的善良,继而受到激励,更加深入地投身到公益事业当中.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关注: 志愿者在公益活动的动员、组织、操作过程中,其公共精神是如何被激发出来并固化的; 此外,我们还将关注志愿者是否可以将在公益参与中塑造的公共精神作为与人交往的原则,运用到其他非公益参与的场域中.

  ( 二) 研究方法

  2008 年中国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社会公众的公益意识被极大地激发,于是大量志愿者涌入灾区,参与紧急救援、临时安置与灾后重建工作.本文以 20 名参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追踪、参与观察和数十次深度访谈,分析他们在公益参与过程中公共精神是如何被激发并得以塑造的.这20 位志愿者主要服务于四川的一个极重灾区---MZ 地区.他们中,有10 名是本地的社会公众,10 名是来自四川之外的爱心人士; 既有大学生、中学生,也有教师、个体户、农民、医生、政府职员和退休干部; 其所在的机构类型,既有来自台湾地区的基金会,也有来自北京和香港地区的 NGO 与社工站,还有本土自发成立的草根组织.之所以选择这 20 名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并得以长期追踪,是因为笔者也是赴川救灾志愿者的一员,并同他们长期生活或工作在一起.笔者于 2008 年 9 月进入灾区,先后在 MZ 地区服务了近两年时间,在工作的过程中,与在当地服务的诸多志愿者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和深厚的友谊,经常互相参加对方所在机构组织的活动,或者闲暇时相约到茶馆聊天、到饭馆就餐.在诸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场合,笔者掌握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其中的重要部分就是志愿者们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以及导致其变化的具体事件.此外,由于笔者家乡就在 MZ 地区附近,所以对当地的语言、风俗都十分了解,即便是一些难懂的方言俚语或者微妙的动作表情,笔者都基本可以理解和察觉,这对本研究的顺利开展也大有助益.

  三、公益参与的深度与公共精神的塑造

  通过对 20 名志愿者的长期观察和深度访谈,我们发现,公益参与的确对公共精神的塑造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且,这种塑造作用的展现将随着公益参与深度的增加而呈现出不同的层次.也就是说,不同的参与深度,将激发和固化志愿者公共精神的不同方面,即不同的价值元素.下面先展示一个典型的案例( 访谈材料 FTXH2012010501) : ①XH 是一名来自西安的大学毕业生.汶川地震发生以后,他通过电视节目了解到灾区的惨烈场景,对四川同胞的处境感到十分同情,认为自己作为中国人,应当到灾区去为减缓同胞的痛苦做一些事情.于是,他于 5 月 20 日出发,乘坐断断续续的交通工具,不辞辛苦地来到了当时的极重灾区---MZ 地区.他开始时做的工作是在体育场打扫清洁、搬运货物,整天忙得像一头"狗熊"( 他自己的形容) .虽然那段时间工作非常辛苦又十分单调,但是很充实,因为为灾区的百姓做了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但后来,紧急救援结束,临时安置进入有序阶段,人们逐渐搬离体育馆,XH 便无事可做了.

  正当其感到内心空虚之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申请并成功成为了一个外来公益组织的志愿者.这个机构是香港某高校在 MZ 地区设立的社工站,主要是为该地区受灾的妇女、儿童提供心理帮扶和生计发展服务.这是 XH 从小到大加入的第一个正规的公益组织,而正是在这里,他曾经对志愿者的定义和志愿服务理念的认知有许多被颠覆了.

  第一件震撼他的事情是到汉旺( MZ 地区一个镇) 板房区为儿童分发来自香港捐赠的玩具.当车开到板房区停稳后,XH 发现旁边有几个小孩在一旁玩沙子,于是拿起几个玩具便准备给他们送去.

  不过,他很快就被领队制止了.领队说: "先不要着急,待会儿再发.""估计又要搞捐赠仪式等什么形式主义的东西了……"XH 在心里不满地嘀咕着.不料,领队也朝那几个小朋友走过去,蹲下对他们说: "小朋友,我们是 QX 社工站的志愿者,有一些救灾的东西需要从车上搬到板房里面去,你们能过来帮我们一下么?"小朋友们似乎对此也很感兴趣,就跟着领队来到了车前,帮助搬运车上的玩具.

  小朋友加上志愿者,忙前忙后,现场一下热闹了起来,于是更多的小朋友也加入了进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一车玩具都整整齐齐地放在了活动室里面.接下来,领队将参与劳动的小朋友们都召集在一起,志愿者们亲自为大家每人赠送了一份玩具.小朋友们得到了劳动之后的意外收获,高兴得不得了.事后,领队向 XH 解释到: "之所以不直接将玩具送给小朋友,是对他们的充分尊重.如果简单地赠送,不仅无法让他们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而且可能因为不是劳动所得而不懂得珍惜.最麻烦的是养成'等、靠、要'的习惯就不好了."XH 恍然大悟,寻思道: "看来志愿服务也不简单啊."第二件事是同政府与 NGO 之间的紧张关系相关.汶川地震后,MZ 地区省内外 NGO 一度突破100 个,即便是在 2009 年底也还有 30 多家.众多 NGO 的存在,让地方政府一度因难以掌控而较为紧张,于是出现了对 NGO 的行政干预.比如,要求 NGO 将所有活动都要向政府报备,对那些"不听话"的草根组织予以查处警示,甚至在背后干预一部分组织的人事任免.XH 对政府这样的行为表示极度愤慨: "社会爱心人士和公益组织到灾区开展活动,政府应当为他们提供服务,让爱心传递起来.

  他们怎么能够这么蛮横地干预?"然而,针对这种情况,来自香港的驻站督导却显得十分淡定,他对XH 说道: "我们首先不要激动,也更不要冲动,而要设身处地地思考政府这么做的理由.如果你是政府的领导,对 NGO 的认识和管理水平有欠缺,现在中央政府的维稳任务又这么重.为了保全自己的官职,为了向上级领导交代,他们不得不这么做.如果我们到了他们的位置,处在他们的环境,说不定还没有他们做得好.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首先应当忍耐,然后尝试去思考和理解别人的行为,这样我们才能心平气和地包容别人.此外,如果要情况改善,抱怨是没有用的,我们要想办法让政府理解NGO 的行为逻辑.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政府不应当是被指责的对象,而是我们应该帮助的对象! "听完督导的这番开导,XH 茅塞顿开,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 "在此事之前,我确实有些狭隘,好像认为自己是做公益的,别人就应当为我铺平道路,我就有理由指责别人.现在想来,忍耐心和宽容程度都不够,而这却很容易引起人与人的冲突.为灾民服务是我们的第一目标,我们已经有了群众的认可,在其他方面受点委屈也没什么.如果因为坚持意气用事,图一时之快,而耽误了服务,那么一切都没有意义了.你说是不是……人一生中,难免遇到一些让人郁闷的事情,不焦躁,不抱怨、冷静、理解、宽容,想办法去改善,这就是我这一年志愿服务最大的收获!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见: XH 在公益参与中,最开始被激发并表现出来的价值元素主要是"同情心、正义感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接着,随着公益参与深度的加大,他开始懂得了如何去"尊重"人; 最后,当其面对所谓社会的"阴暗面"或挫折时,学会了如何"忍耐"、"理解"和"宽容",并通过"智慧"的方式去建构,而不是单纯的抱怨.如果说前两个阶段是"扬善",那么最后一个阶段可以称为"化恶"."扬善"和"化恶"在本质目的上是一致的,即满足社会的需求,但是后者对公益参与者参与的深度和提升的高度都较前者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才尝试将志愿者的公益参与分为浅度参与、中度参与和深度参与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对应着激发和培育志愿者公共精神的不同元素.这样的情形不仅仅发生在 XH 这个个案身上,在本研究所涉及的 20 位志愿者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展现.

  ( 一) 浅度参与: 激发和塑造"同情、正义、真诚、诚实、勤奋"等价值

  浅度参与,主要是针对那些初涉志愿服务,短期零散地参加公益活动的行为.这个层次中,公益参与者通常是被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激发出内心中的同情心和正义感,于是有了公益服务的参与行为.初入公益领域,参与者通常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出现,由于公益理念和服务技能尚未得到训练,所以他们通常是先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比如文档资料整理、辅助救济物资分发等等,而且由有经验的志愿者带领和指导.

  在这个阶段,初涉公益的志愿者的主要工作都带有协助的性质,以完成指令为主,对参与者的创新能力和交往能力都没有较高要求,只要公益主体拥有一颗同情弱势群体、有正义感的心,为人诚实、待人诚恳且工作认真勤奋,那么便可以较好地完成工作.所以,在这个阶段,公益参与主要激发并固化的是公共精神中"同情、正义、真诚、诚实和勤奋"这几个价值元素.

  在本研究中,第一个问题是询问志愿者来灾区参与志愿服务的原因,20 人中有 17 人回答是因为"看到灾区的惨状,心里同情而悲伤,想为受灾群众做点事情"( 访谈材料 FTFL2010040201) ; 此外,20人中还有 10 人表示"自己应该去做志愿服务",这部分人主要由本地公众构成.当他们除了目睹亲友、乡邻受灾的情形,看到了解放军和外地志愿者在地震救援忘我救人的感动画面时,悲悯之心与责任感被同时激发了出来: "解放军和外面的志愿者都来帮助我们,作为本地人,我们当然也应当站出来自己帮助自己."( 访谈材料 FTFL2010040202) 事实上,在抗震救灾初期中,人们的同情心以及正义感被激发出来,成为其志愿行为的主要驱动力.

  在紧急救援阶段,大家主要的工作不是发放物资、打扫卫生,就是搬运伤员,这些工作虽然以体力活儿为主,技术含量不是很高,但是对志愿者的耐力和劳力的确是一段难忘的考验."我们在 MZ 体育馆,日夜不停地搬运物资,搭帐篷,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就像在打仗一样.有时候,随便靠在什么地方,即便是垃圾堆或者泥巴地,就能睡着.在地震之前,我们四川人都是很安逸的,经过紧急救援这段时间以后,我们几个( 志愿者) 最大的变化就是勤快多了."( 访谈材料 FTFL2010040501)所以,在公益参与的初级阶段,也即浅度参与阶段,并不必须要求志愿者具有完整公共精神的所有价值元素,所以也不必要求塑造其完整的公共精神,只要志愿者的同情心、正义感被激发出来,能够诚实、真诚且勤奋地工作就足够了.

  ( 二) 中度参与: 激发和塑造"谦虚、尊重、公正、欣赏、平等"等价值

  当紧急救援和临时安置接近尾声,灾后重建有序开展,许多公益组织的服务开始转向常态,并侧重于一些软性的服务,比如心理支持、残疾人康复训练、暑期支教、贫困学生助学、孤寡老人照料以及农村生计发展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志愿者更多地开始了与人交往的工作,其复杂程度明显提升,这对志愿者的公益理念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之前只是接受指令的志愿者,现在开始以牵头人的身份开展工作; 之前只是与事务相关的简单重复劳动,现在却要与受益群体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 之前只需要完成很单一的小部分工作,现在却可能协助机构负责人完成一些对外联络.于是,浅度参与中所激发和固化的诸如"同情、正义、真诚、诚实、勤奋"等价值元素依然必要,但是不足够.在公共精神上,只有志愿者的其他一些价值元素需要被激发并塑造起来,才能胜任中度参与阶段的工作要求,它们就是: 尊重、谦虚、公正、欣赏与平等等元素.

  正如上文案例中的 XH,正是在公益参与时与人的交往中,他才懂得了"尊重"的真正含义.而这样的故事,在其他人身上也时常发生.比如,小冯是一名来自重庆的志愿者,他主要的工作是帮助残疾人建立小组,在与残疾朋友的互动中,他有这样的感受: "残疾朋友最需要的不是钱,也不是康复器械,而是尊重.最开始,我以为自己主动去照顾他们、关爱他们,帮他们拿东西、送东西,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却出现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料之外的结果.有的残障朋友对我越来越依赖,原本自己可以做一些的工作,也老让我来做; 而另一些残疾朋友则对我的'爱心'有些排斥和疏远.后来才发现,我这种做法简直就是一厢情愿,是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残疾朋友们的需求.他们应该被尊重,我们应该尽量动员和鼓励他们自己帮助自己,从而获得自我效能感.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人,除了一些不方便,没有什么不一样.如果我们像正常朋友一样对待他们,而不是盲目的同情和关爱,他们会更舒服,我们也一样."( 访谈材料 FTXF2010050103)除了谦虚和尊重,公正地对待并欣赏他人也是公益参与中与人交往所要遵照的重要价值元素.

  公正是一种价值判断,通常我们知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资源总是稀缺有限的,而人都有自利倾向,如果放任自然本源意义上的竞争,带来的只有无序,展示的只会是混乱,国家就会陷入奥尔森所说的"不可治理状态".因此,社会公正的理论旨在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一个关于社会良序分配的基本共识,基于这样的共识人们展开合理而有序的竞争.人们产生"不公正"的感受,通常是因为自己实际得到的与期望得到的,自己得到的与他人得到的存在差距,而产生的一种愤愤不平的感受.公益领域中的"公正"不仅仅意指对待受益群体,而且体现在对同事、同行工作的认知和态度上.

  ( 三) 深度参与: 激发和塑造"忍耐、理解、包容、智慧"等价值

  公益领域既可以是一个展示善良、友好、关爱的地方,亦可能是一个藏污纳垢、争风吃醋的名利场( 赵小平 等,2012) .随着公益参与深度的增加,志愿者们所接触的、所了解的,不再只是暖暖爱意包裹下的光明事业,也包括一些让人困惑不已的阴暗面.比如,受益群体等靠要的行为,部分公益组织或志愿者在灾区的"走秀"的情形,NGO 中存在的对救灾公益资源大幅浪费的现象,NGO 联合体中各个机构为了争夺主导权而勾心斗角甚至造谣中伤的问题,政府对 NGO 要么利用,要么蛮横控制的行为……所有的这些,让志愿者们困惑不已,因为这与他们之前对公益参与的印象截然不同.然而,这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需要志愿者去面对的问题.此时,志愿者们应当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去面对?

  这种心态又是以哪些价值元素作为基点?在上文中,XH 的案例已经表明了"忍耐、理解、包容和智慧"对于人们直面公益领域中灰暗地带的重要作用.下面我们可以再列举一个有关志愿者对 NGO 之间复杂关系认知的案例.

  LZ 是来自北京的一名研究生,作为志愿者,他在 MZ 地区服务了近两年时间.在这两年时间中,秉承着中立的立场,他与该地区的所有本土草根组织负责人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较好的信任.起初,最令他迷惑的是,每个草根组织负责人都在展示自己"光辉业绩"的同时,不忘贬低其他机构的存在价值.于是每个草根组织在自己的心目中都是积极正面的,而在别人眼中却都是扭曲负面的.比如,A 组织和 B 组织负责人都说 C 组织是"利用灾民给自己作秀,赚取名誉",A 组织和 C 组织又说 B组织是"利用公益的幌子,将志愿者拉到自家饭馆消费,是为了赚钱",而 B 组织和 C 组织又说"A 组织最没有出息,就是政府的'狗腿子',一切行动服从于政府".怎么会这样? LZ 对此既迷惑又失望.

  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与各个组织互动的加深,LZ 最后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为当地公众扎实服务的做法,对各自的受益群体都展示出最热情和善意的一面,但是碰到同行的时候却变得狭隘了起来,尤其是揪住对方的一个小瑕疵,不仅不放手,而且夸大其词.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原来每个人都有一部分这样的价值倾向: 希望通过公益行为获得最大的社会声望,于是潜意识地将同行视为了竞争对手.为了比对方拥有更高的声望,所以一方面更加努力地服务,另一方面却有意无意地贬损同行.

  正如 LZ 所感悟的那样: "当我没有了解事实真相的时候,真的非常失望,甚至气愤,但是现在我觉得完全能够理解、包容他们的行为.每个人( 包括志愿者) 其实都有可爱之处,也有人性的弱点,所以每个人都是立体的,不能轻易地评判.这个社会需要包容,需要给这些志愿者更多的时间去磨合、反省,这样才能让善的一面更加彰显,让人性中弱的一面减少……当然,我自己也在反省,是否曾经太过冲动,许多事情缺乏冷静理解,缺乏包容."( 访谈材料 FTLZ2011020501) 后来,为了帮助这些草根组织改善关系,LZ 专门抽出一段时间,一个一个地跟这些组织负责人交流,希望他们能够认识到问题的症结,彼此成为可以合作的朋友.

  因此,如果说公益参与的前两个层次中,参与主体主要是在从事"扬善"的行为,那么第三阶段就是"化恶"的努力.一方面,在此阶段,公益参与主体将更多地涉及"人行为干预"的工作,所以必然触及人性的阴暗面.另一方面,公益参与深入之后,势必触及一些体制上的壁垒,所以如何处理与政府的关系便成为重要挑战.对于弱势群体,人们常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公益参与主体必须直面、理解、接纳这些"可恨之处",并予以干预,使之改善; 对于强势政府( 尤其是权力控制意识主导下的) 和一些傲慢的资助方,公益组织往往从客观上陷入弱势,并可能遭受诸多不公正的待遇和委屈.

  此时,也需要公益组织( 尤其是负责人) 以较高的境界予以理解、包容,并将伤害自己的主体视为需要被帮助的主体,然后用创新的方式予以干预和改善.

  所以,深度公益参与中的"化恶",绝不是单纯的对恶的惩罚,而是对恶的"化解"或者向"善"的"转化".这对公益参与主体所具备的价值观元素的要求将更多,于是,"忍耐"、"理解"、"包容"以及"智慧"这几种价值元素必然需要被激发出来,并指导我们的行为.

  四、第三部门激励机制在公共精神塑造中的作用

  通过上一部分的描述,公益参与的确可以在塑造公共精神上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不同的公益参与深度将激发和固化公共精神中不同的价值元素.那么,为什么公益参与能够塑造人们的公共精神呢? 在本文中,我们通过郭于华等学者提出的第三部门激励机制的理框架论来进行分析.

  ( 一) 结构性激励

  结构性激励主要关注特定社会空间内特定的社会需求,以及特定社会结构中,主体与行政体制、社会组织之间的关联与张力.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地震的伤害引发了灾区巨大的外部援助需求.与此同时,国内外各大媒体对于灾区的境况、救援的情形以及社会的需求都做了实时、丰富的报道.除了灾区的社会需求,政府、媒体、社会组织等各个主体自觉或不自觉的对社会氛围的营造也对志愿者的动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时间,痛苦、悲情、壮烈、坚强、同情、英勇等组分迅速交织在一起,成为遍布全国的社会氛围.正是在这种强烈的社会需求和激越的社会情绪下,人们奔赴灾区进行志愿服务的热情空前高涨."我的眼为何饱含泪水? 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流着相同的血,当同胞遇到灾难时,我们能做的是什么: 当志愿者! "这是一首在四川灾区广为流传的"志愿者之歌".

  面对百年不遇的巨灾,全国范围内的各类主体都被动员起来,政府、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以及社会个体都想方设法地搭建起了通往灾区的桥梁.据共青团四川省委 2009 年 5 月份的不完全统计,抗震救灾期间,团省委累计接受志愿者报名 118 万余人,有组织派遣志愿者 18 万余人,开展志愿者服务达 178 万人次.这还不包括民间自发组织的和无偿献血的志愿者.

  通过对本研究的 20 名志愿者进行访谈,他们中有 17 名都表明是因为通过媒体或现场看到灾区的惨状和受灾民众的需求,激发了自己的同情心和正义感,于是才有了去灾区做志愿者的行动.其中一位志愿者这样说道: "我每天都在收看灾区的报道,看一次哭一次,最后我实在受不了了,我决定要亲自去灾区做点事情! 爸爸妈妈原本不同意,我就骗他们说这是学校组织的"; "我至今还记得赵普的眼泪,我当时虽然悲伤,但是更有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可能说的有点大了---因为那么多人都自发地成为了志愿者,我觉得我也应该是他们中的一分子,于是没想太多就到一个公益组织去报了名."( 访谈材料 FTYSJ2010040501)地震之后,四川随即便进入炎热的夏季.对紧急救援和临时安置阶段进入的志愿者而言,现场的混乱、工作的强度和气候的变化都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下面是一个雅安某职业学院女大学生讲述的经历: "全国哀悼日以后,我们报名了志愿者,被分配到双流机场搬运物资,但是物资太重了,我俩是女生,抬不动,又去了华西医院.在医院的第一天,照顾的是一个中年妇女,年纪不小了.她的腰受了伤,不敢动,晚上疼的特别厉害,所以整个晚上都在不停的叫,我时不时得给她翻翻身,一晚上几乎没怎么睡觉.我的任务都是值晚班,很累.后来的那个 70 多岁的老大爷,照顾他更是辛苦,他在地震中脑子受到了刺激,每天晚上三四点钟都要起来折腾,要么要给家人打电话,要么就要去车站回家.因为他的意识还停留在地震之前.和他同病房的病人夜里被他吵的睡不好,大家都骂他.后来从他的糊里糊涂的话里面隐约的我听出来,他的孙子在他面前死了,我觉得他很可怜.我照顾了他五个晚上,有一天晚上,闹得特别凶,我就说话说得有些重,说,'你这样对你有什么好处? 你不要起来! '他就扬手差点打到我,那次把我吓得不得了.他生气了之后特别夸张,直接对着墙撒尿,护士一晚上换床单就换了四次.后来又照顾了一个年青的小伙子,他的头也受了刺激,每天晚上都要打两针的安定才能睡着,而且睡着了要把手脚都捆上,我根本就不敢睡觉.那个时候心里很难受,看到这些人这样惨,辛苦一些但是我都还可以忍受."( 访谈材料 FTLWQ2009040501)由此可见,在抗震救灾中,首先是灾区的社会需求激发了社会公众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这驱动他们投入了志愿服务的行动中; 其次,地震发生后,灾区与非灾区之间空前加强的社会联系和互通渠道也让志愿者们有机会去进入; 第三,当进入灾区以后,现场的混乱和工作的强度给志愿者们的精神和体力上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以至于许多志愿者开始萌生退出的念头.但是,正所谓"看见了,你就不忍背过身去",服务对象的悲惨处境和对志愿者的需求,又让他们坚持了下来.而在此过程中,同情心、正义感,以及真诚、勤奋等价值元素不仅被激发出来,而且得到了固化.

  ( 二) 组织激励

  在组织激励部分,我们一是关注组织内部的激励,尤其是对志愿者工作动机中衍生性动机的激励是如何进行并发挥积极作用的; 二是关注志愿者的组织认同感对志愿者公共精神价值元素的激励作用.首先,所谓衍生性动机,是指社会和精神需要的心理驱动力,比如对社会公平、成就、创造、自尊等方面的需求.衍生性动机所对应的需求通常是最富发展性和驱动力的,对应着马斯洛需求层次的高级部分( 郭于华 等,1999:99-105) .可见,衍生性动机中的组分与本研究中公共精神的价值元素是相吻合的.第二,公益组织所营造的平等、友好、和善、民主等为特征的组织氛围,以及在此氛围中形成的组织认同,对激发志愿者的不同价值元素并加以固化也可以起到很显着的作用.

  QX 社工站是香港某高校和北京某高校共建的一个社工站,本研究中所涉及的志愿者便有部分来自于此.驻站督导 S 老师是一位资深社工,对于志愿者的管理和激励,她这样说道: "作为社工组织,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只是目标之一,志愿者的成长其实也是机构工作的目标.我们希望能够让在这里做志愿服务的年轻人,都能够去接触一些现代公民社会的理念,并根据自己的情况去理解和吸收."( 访谈材料 FT2010040204)1. 尊重志愿者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并加以引导.

  自主性就是指主体活动的自我决定性,即主体活动具有不依赖于外在力量,独立地支配自身活动的意志和能力( 曹群、关宜,2000) .已有的研究表明,充分尊重个体的自主性将有利于激发个体潜能和促进个体的发展,同时也能提高个体的责任心( Moss Kanter,1989; 莱普辛格和路希亚,2005:6) .如果没有尊重个体的自主性,即便是十分美好的事物,也无法内化为个体内心的需求.这正如弗洛姆所言: "只要一件好事变成了一种义务,就把最甘美的乐趣化为一种负担,那做起来就索然无味了."所以,对于志愿者公共精神的塑造,公益机构不宜采用说教的方式,而是在公益参与过程中让志愿者自主地去接触、感受和认同.

  参与就是一个决策机会再分配的过程( Arnstein,1969) .参与的目的是让利益相关者加入进来,发表他们的意见、获得有关信息、甚至自主执行一些操作环节.参与是培养人理性协商能力和妥协精神的重要途径,而这个过程中将锻炼参与者理解和宽容他人的品质.

  对一个优秀的公益组织而言,在培养志愿者的公共精神方面,尊重个体的自主性和参与性是同时进行的.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经验的志愿者管理者对其加以引导和鼓励.正如上文所言,公共精神是由不同的价值元素构成,这些元素有的容易触及( 如同情、正义、诚实) ,而有的却隐藏较深( 如欣赏、忍耐、包容) ,这时候便需要有经验的人加以引导.

  于是,尊重志愿者的自主性、参与性,并加以引导和鼓励,便成为了公益组织在塑造其公共精神方面的有效做法,而这正是 QX 社工站的模式.志愿者 XY 这样描述道: "社工站的老师对我们( 志愿者) 的培训很特别,极少是开会的形式---就算是圆桌会议也很少---而是为我们创造许多实践和参访的机会,让我们自己去感受人性的善与恶,丑与美,以及一些更加深层次的做人的道理.比如,在服务残疾人的活动中,我看到了人生命的坚强与乐观; 在帮助失学儿童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去尊重别人,真正平等地看待对方; 还有我们帮助农村妇女发展刺绣的生计发展项目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最开始我们没有经验,什么事情都帮妇女们做,最后她们不仅对我们形成依赖,还怀疑我们拿她们的劳动成果去赚钱.当时我们非常气愤,恨不得马上找人对质.但是,S 老师却不着急,慢慢帮我们分析原因.最后发现,原来主要的问题还是在我们身上,因为我们没有尊重妇女们的参与性,没有让她们自己管理自己.愤怒有时候真的代表无知和狭隘,我现在,凡事遇到恼怒的事情,总会告诫自己先冷静下来,看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合适,而不是抱怨别人."( 访谈材料 FTXY2010082501)下面是另一位志愿者对志愿者督导对其帮助的回顾: "可以说,CY 姐( 志愿者督导) 是我生命中的贵人,在我在灾区做服务的时候,她给了我许多做人做事方面的帮助,见证了我的成长.起初,我就像一个怨妇,看什么都先看缺点,然后便去批评别人,我原本还以为这是很有个性的表现,但实际上却伤害了很多人,以至于一度陷入很孤立的境地.但是崔燕姐并没有放弃我,她通过'真心话大冒险',让大家以游戏的形式,将对我的意见都表达了出来,当时我确实有点震惊,原来大家对我的意见这么大! 当时那个尴尬……后来,崔燕姐帮我分析了原因,带着我去做事,逐渐让我明白了应该多看别人的优点,经常怀着一颗欣赏别人的心."( 访谈材料 FTYX2010082502)2. 构建一种基于公共精神的组织文化.

  评判一个公益组织是否在培养志愿者公共精神方面有潜力,最直接的评判便是其组织文化是否是基于公共精神的价值元素来构建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以专制、控制、等级化为主导文化的公益组织可以在塑造志愿者公共精神上有所建树.

  WJ 是 MZ 本地税务局的一名公务员,40 多岁,他是 QX 社工站的长期志愿者.他每周都会拿出一天的时间来参加志愿服务,当问及他为何能够坚持如此长时间时,他说道: "这里的氛围很好.不论是从香港来的还是北京来的老师,都和普通社工和我们志愿者一样,很平易近人,也很随和.我们可以随便'笑话'督导老师长得胖,他不仅不生气,还幽默得很.他这种随意豁达的态度很让人舒服."调查员问: "你觉得社工站的氛围和你工作单位的氛围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你更喜欢哪个?"他回答道: "政府机构等级比较森严,关系很微妙,有的话想说也不敢说,比较压抑.这里人与人很平等,大家商量做事,不像机关里面总要听领导的.做志愿者总是要图个快乐,我在这里面很快乐."( 访谈材料 FTGN2010092501)

    ( 三) 反身性激励

  所谓反身性激励,是指在主体在动员、组织、操作的过程中获得激励,强调如何在建构和互动过程中不断获得前行的力量.对抗震救灾志愿者而言,反身性激励最大的表现便是: 公益参与过程中遇见诸多人性的美好并为之感动,或者是看到诸多社会的阴暗并引发志愿者的困惑与反思.在这些感动与反思中,志愿者与受益者以及其他群体形成了一个互动、互激的持续不断的过程,从而构成了反身性激励.本研究中,我们让志愿者讲述他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故事或者人物,其中的一些片段令人印象深刻:

  片段 1: 老 X 是 MZ 地区一名本地医生,地震以后加入了本地一家草根组织,专门开展助老助残的服务,比如理发、量血压、聊天等.谈到志愿服务中印象深刻的一些人和事的时候,他这样说道:

  "当初,我是怀着一颗怜悯之心进去的; 后来,我是怀着一颗敬佩的心出来的.这些老人和残疾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豁达,对生命幸福的珍惜,让我这个健全人大为感动.比如永强( 一位下肢瘫痪的残疾人) ,我做梦也不会想到他居然可以独自带上轮椅、骑着三轮摩托到处跑,而且那么冷的天气还在公园门口摆摊挣钱,地铺一打就是一个星期.有一次,他被城管赶走,不仅不生气,还体谅城管也不容易.相比于他们,我们真的幸运很多,但我们非但没有意识到,反而计较太多事情,显得自私狭隘.倒是他们,在灾难和不幸的磨练中,反而更加接近人幸福的本源."( 访谈材料 FTLX2011021001)而下面是老 X 的一位同事,也是其志愿者同伴对老 X 在志愿服务中变化的描述: "老 X 很善良,但是也有缺点,那就是很小气,喜欢记仇,而且得理不饶人.为啥说志愿服务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呢,老 X 就是一个例子.我们一起去接触了处境很悲惨的地震以后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原本以为可以帮好大的忙,尤其是心理辅导什么的,但是人家比我们还乐观.尤其是那个 WYQ( 一位孤寡残疾老人) ,对老 X 影响很大.他现在比以前宽容多了,自己也没有那么累,潇洒得很."( 访谈材料FTLZ2011021002)片段 2: LX 是最早的一批板房学校的志愿者教师,主要是帮助家长代管孩子,她说道: "灾区人民的热情与好客让我们十分感动.家长们主动帮我们清理板房前面的排水沟和杂草,为我们送菜送肉.

  一次,由于小孩子太活泼太吵,我的嗓子都快喊哑了,这时有个小女孩站起来跟大家说: 'LX 老师给我们讲课,嗓子都不行了,我们不要吵了! '教室顿时安静下来,孩子们都关切地看着我,一下子乖得像小绵羊.下课以后,孩子们偷偷向我们包里塞水果.我当时真的很感动,回到寝室还忍不住哭了一场.当时想,再苦再累都值了."( 访谈材料 FTLX2010082701)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到,志愿者公共精神的激发和固化,也可能在与受益群体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和反馈过程中发生.在这个过程中,公益参与者在付出友好和善意的同时,也收获对方的认可、赞许、友好与善意,于是"崇高感"和"成就感"被生产了出来,让人产生愉悦的体验.也许公益参与之初,一些价值元素被激发了出来却并不一定持续太久,但它们却在公益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被不断地固化和加强,最终被塑造了起来,成为人志愿行为的指导.

  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一些志愿者通过在公益参与过程中的感悟,反思自己在非公益领域中所遭遇的类似问题,进而最终影响了他们在非公益领域中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念,比如反思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与同学或同事的关系、自己曾经对待生活的态度等等.本文中的多处材料都表明了这点.

  ( 四) 多种机制混合作用的情形

  结构性激励、组织激励和反身性激励,并非一定是单独发挥作用,志愿者公共精神的塑造,在一些情况下是三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志愿者所在的社会组织与政府( 或体制) 发生矛盾冲突时的情形.从社会结构上讲,大政府小社会、强政府弱社会依然是当前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基本格局,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转型,虽然政府对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态度日益积极,但是在政治维稳、政府权威维护方面依然有所顾忌,这在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一方面,政府希望通过社会组织能够缓解灾后重建中公共服务的压力,另一方面又担心社会组织会成为老百姓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催化剂,或者替代了基层政府在群众心中的权威地位.

  因此,当社会组织的公益项目进入深处,尤其是当社区动员成功进行但却没有体制内力量参与的情况下,便经常容易遭遇来自行政力量的干扰.此时,社会组织和基层政府便容易发生矛盾冲突,而处于弱势的通常都是社会组织.于是,面对一系列不公平和非正义的干扰行为,作为社会组织的志愿者,显然容易陷入委屈和愤怒的负面情绪当中,而这恰恰是激发和塑造志愿者更高层面的公共精神价值元素,如忍耐、理解和包容的契机.因为如果没有冲突、没有愤怒的情绪,也就没有后来的忍耐、理解与包容.这是结构性激励的贡献.

  当然,正如上一部分的开篇案例那般,XH 对政府从怨恨甚至敌视到理解、包容,绝不仅仅取决于政社关系出现张力后造就了对忍耐、理解和宽容的需求,同时也在于 XH 所在机构负责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开导,以及 XH 在公益参与过程中接受到的来自受益群体的反馈和 XH 对自己行为的反思.

  因此,组织激励和反身性激励其实也在塑造 XH 忍耐、理解和宽容等价值元素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五、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公益参与与公共精神塑造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参与深度与公共精神不同价值元素的对应关系,同时也看到了不同的激励机制在塑造人们公共精神过程的作用方式.于是,本文的第一个结论是: 根据参与深度,公益参与可以分为浅度参与、中度参与和深度参与.不同的参与深度激励并塑造公共精神的不同价值元素: ( 1) 浅度参与塑造公众同情、正义、真诚、勤奋、诚实等价值元素;( 2) 中度参与塑造公众谦虚、尊重、公正、欣赏、平等等价值元素; ( 3) 深度参与塑造人们忍耐、理解、包容、智慧等价值元素.

  对国民公共精神的塑造,除了政府以外,人们对社会组织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在当前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高压线一直存续,国家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虽然态度逐渐开明但依旧心存疑虑,在这种情形下,公益参与也许是少有的和主要的培养国民公共精神的民间方式.本文对公益参与按照不同的深度分类,并指出其对应的价值元素,是对公益参与与公共精神塑造关系研究的进一步细化.一方面,这个结论可以为社会组织根据志愿者的服务背景制定相应的管理培养计划提供参考; 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基层政府( 尤其是街道一级) 判断本辖区内社区公众公民意识位于何种阶段、有哪些缺失、应当重点从哪些方面支持提供政策参考.

  公益参与塑造公共精神的过程是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完成的.本文的第二个结论是: 结构性激励、组织激励和反身性激励是人们在公益参与中激发并塑造公共精神的内在机制.公益参与中,在浅度参与阶段,结构性激励发挥着主要的作用; 在中度参与和深度参与阶段,公益参与与公共精神的塑造是三种激励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通过公益参与塑造人们公共精神的过程中,结构性激励、组织激励和反身性激励这三种激励机制既可以单独发挥激励作用,也可以组合在一起发挥混合激励的作用.

  结构性激励、组织激励和反身性激励是郭于华、杨音宜等学者根据第三部门的具体特征探讨其内在动力,即第三部门的形成、发展与运作的驱力机制.这一理论超越了传统的激励理论和狭义的管理学范畴,也不仅仅是探讨单纯的组织激励问题,而是进入到一个比较广泛的基于中国特定的结构、制度、文化的背景当中( 郭于华 等,1999: 2-10) .可以说,该理论为研究第三部门( 尤其是在中国社会) 的动力机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总体性视角.但是,第三部门涉及或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一个总体性的理论视角是否能够继续适用于这个领域中更加具体、更具个性化的方面? 虽然在对青基会的探讨中,作者也就许多具体的方面进行了分析,但更多是为建构理论而搜集了各种具体的材料,而不是就某一个具体的方面,使用三种激励机制进行分析.而在本文中,笔者正是循着这样一个视角继续深入,将研究的范围从整个第三部门聚焦到志愿者在公益参与中公共精神的激发与固化过程,并使用第三部门的三种激励机制进行剖析,进而使得该理论的应用更加精细.

  当然,对公益参与与公共精神塑造之间的关系,本文只做了一个初步的探索,后续还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从研究内容上讲,本文虽区分了公益参与的不同深度及其与公共精神不同价值元素的对应关系,但是是否涵盖了公共精神的所有方面,还值得进一步讨论; 第三部门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除了公益参与中公共精神的塑造以外,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尝试使用第三部门激励机制理论进行分析.另外,从研究方法上讲,本文还主要是基于质性材料的分析,结论是否可以在更广范围内成立,还需要以量化或实验研究做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保罗·杰伊尔斯利,1993,《志愿者教育导论》,李桂福、戴汝潜译,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曹群、关宜,2000,《论现代社会自教自律的新要求》,《思想教育研究》第 2 期.

  [3]陈福平,2009,《强市场中的"弱参与": 一个公民社会的考察路径》,《社会学研究》第 3 期.

  [4]党秀云,2005,《公民精神与公共行政》,《中国行政管理》第 8 期.

  [5]郭于华、杨宜音、应星,1999,《事业共同体: 第三部门激励机制个案探索》,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6]莱普辛格、路希亚,2005,《360°反馈的艺术和科学》,逸文译,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7]帕特南,2001,《使民主运转起来: 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王列、赖海榕译,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8]袁祖社,2006,《"公共精神": 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 1 期.

  [9]赵小平、王乐实,2013,《NGO 的生态关系研究: 以自我提升型价值观为视角》,《社会学研究》第 1 期.

  [10]赵小平、赵荣、卢玮静,2012,《非政府组织联合体建设中的集体行动难题分析: 以中国 FA 草根联盟为例》,《中国非营利评论》第 9 卷.

  [11]Arnstein,S. R. 1969,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35 ( 4) .

  [12]Goodrich,C. 1948,Public Spirit and American Improvements,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92 ( 4) .

  [13]Grier,R. 1997,The Effect of Religion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 Cross National Study of 63 Former Colonies,Kyk-los,50 ( 1) .

  [14]Gallogly,A. M. 2010,A Higher Public Spirit and A Better Social Order: The Civic Club of Allegheny County,1895 -1930,Doctoral Dissertation,Duquesne University.

  [15]Moss Kanter,R. 1989,When Giants Learn to Dance,New York: Touchstone.

  [16]Powell,W. ,R. Steinberg. 2006,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7]Schild,V. 1994,Recasting Popular Movements Gender and Political Learning in Neighborhood Organizations in Chile,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s,21 ( 2) .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