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商务管理论文

跨文化管理的理论依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09-24 共4013字
  1 跨文化管理的理论依据
  
  1.1 跨文化管理概念
  
  1.1.1 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人们在各种场合运用该词汇表达不同的意思。现代关于文化的定义多达 200 种,《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文化的定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尤指精神财富,包括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从跨文化管理角度定义文化,文化是由特定的群体形成的具有差异性的特定价值观,决定了不同群体的不同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影响群体中成员的行为方式①。
  
  1.1.2 文化差异的定义
  
  文化差异是由于文化的特殊性而产生的差别,不同的文化具有自身的特点。社会与历史起源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价值观不同及政治经济环境不同是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②。
  
  1.1.3 文化因素对管理的影响
  
  文化因素必然影响着管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一方面提出管理理论的学者自身处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而且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本身具有特定的文化特征;另一方面,公司的管理活动实际是沟通的过程,在沟通过程中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反映了影响人们的文化特征③。
  
  1.1.4 跨文化管理的定义和基本内容
  
  在跨文化环境下,跨国公司面对的不仅仅是单一的公司个体,还包括具有多元文化差异性的各种群体。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即跨国公司内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在交互作用的过程中,结合企业管理的各个职能和方面,采取有效的文化整合措施,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和处理冲突,以实现跨国公司跨文化经营的目标④。
  
  跨文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一,充分认识文化差异及文化冲突对跨国公司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经营管理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制定出相应的跨文化经营管理策略;二,跨国公司内部人员在尊重公司内部存在的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内部人员的良性沟通、战略决策的制定和具有挑战性的跨文化领导;三,组织跨国公司内部人员进行有关东道国文化背景理解的跨文化培训,在此基础上进行影响跨文化经营成功与否的跨国营销和国际谈判;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建立和调整包括跨国公司内部链式活动和外部价值链的企业价值系统;五,增强公司凝聚力的跨文化激励,通过激发跨国公司内部人员潜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并培养员工归属感①。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成功的跨文化管理对跨国公司海外经营目标的实现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使跨国公司将焦点从单一文化管理转移到多元文化管理,协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群体,最大限度得提高公司自身的综合利益。
  
  1.2 跨文化管理理论基础
  
  随着跨国公司的普遍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逐步显现出来,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跨文化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在美国形成并发展起来,学者们对跨文化管理研究主要从跨文化比较管理领域、文化协调及处理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这三个研究方向入手,在已经形成的跨文化管理方面的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
  
  1.2.1 克拉克洪的价值观取向模型
  
  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在 1961 年构建了区分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取向模型,这 6个方面价值观的不同取向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征②。通过这 6 方面的不同价值取向可以对不同的文化归纳描述,充分地解释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把不同的文化区别开来。
  
  1 对人性的看法
  
  根据不同文化背景中有关人性的不同看法,可以将有关人性的观点分为三种:性善论、性恶论和混合论。性善论是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在此前提下,不需要对人们进行严密的监视和控制,应该给予信赖;性恶论指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对人们进行严密的监视和控制才能实现有效领导,并采用培训等方式改变他们;混合论是指人的本性并非绝对的善或者恶,而是两者的混合体,并会发生改变。
  
  2 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看法
  
  对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看法也可分为三种:一,人类支配自然,人们可以通过实际行动战胜自然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即人通过自身努力可以改变环境;二,人类受制于自然,自然是不可战胜的,人类应该顺从于自然;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种观点较中立。
  
  3 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看法
  
  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看法可以分为两种: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以个人为中心,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美国是推崇个人主义的国家,集体主义以集体利益为中心,更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冲突时,个人利益应为集体利益让步。中国推崇集体主义,讲究集体的需要是至关重要的。
  
  4 活动导向
  
  根据人们以什么类型的活动作为中心,可以将文化分为自为型、自控型和自在型。自为型文化强调通过自身的行动来完成任务,以获取奖励和肯定。自控型文化则注重通过对自我的控制来约束欲望。自在型文化推崇即时享乐,公司中的管理者和员工倾向自在的生活而非努力的工作,中国老子的“无为而治”就是自在型文化的直接体现。
  
  5 空间观念
  
  根据人们对于空间观念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三种:一,空间是公共的,可以公开地进行商业活动;二,空间是私密的,不应公开进行商业活动,因为存在隐私泄露的可能性;三,空间并非绝对的公共或是私密。
  
  6 时间观念
  
  不同文化对时间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国家崇尚时间的“单向性”,即在一段时间里完成一件事,在公司中,管理者倾向于在规定时间段里按时完成安排的工作;以意大利为代表的国家认为时间是“多向的”,人们可以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多件事情,在公司中,管理者会要求在一个时间段内进行多项工作,因此不需要多次安排工作。
  
  1.2.2 吉尔特·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提出了与工作相关的文化差异的 5 个维度,这 5 个方面充分阐释了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来源①。
  
  1 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是衡量社会对组织内部权力不平等分配的接受程度,从微观层面出发,权力距离是指企业内部领导与员工之间的距离。一般来说,在权力距离比较大的社会或组织中,等级观念较强,等级层次较明晰,重视地位和身份,视权力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下级对上级的安排只有服从,上级与下级的沟通方式是自上而下的单一式沟通,上级很少授权给下级;而在权力距离比较小的社会或组织中,等级观念较淡薄,领导与下属之间是平等关系,上级会给下级授权让被授权者完成任务,因此上下级之间交流起来轻松、顺畅。
  
  2 不确定性规避
  
  不确定性规避是国家文化模型的第二个维度,是衡量社会对不确定性事件或情况及非传统行为的承受能力的文化维度,即人们根据自身受到风险或威胁的程度,在全面考量规避风险的基础上,采取建立规则、相信绝对知识和专家评定等手段来规避风险。在任何一个社会中都存在着不确定情况,不同社会对种种不确定性的态度及规避风险的紧迫感也并不相同。由于并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低不确定性规避的社会中成员对于不确定性能冷静处理,公司组织中下属也能灵活应对;与之相反,高不确定性规避社会中的成员会因严格的规章制度倍感精神焦虑,公司组织中的员工工作压力较大,灵活应变能力较差。
  
  3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特征是松散的社会组织结构,社会组织中成员只关心个人、直系亲属和其他关系亲密的人,与之相反,集体主义的特点是社会组织结构紧密,社会组织中的成员以集体利益为重,更强调个人应服从于集体并保持对组织的忠诚。
  
  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推崇个人主义,其中美国在霍夫斯泰德分析中个人主义得分最高,很多美国人都持有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他们注重凭借个人的努力来实现自身价值。长期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如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个人主义得分较低,集体主义在公司组织中表现较明显。公司更强调员工的团队精神,往往是由集体完成工作任务,个人对集体的依赖性较强。
  
  4 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
  
  男性主义是指在社会组织中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是男性有优势的价值,即获得成功、获得金钱和物质利益是国家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女性主义是指社会组织中占统治地位的价值标准是女性有优势的价值,即意味着社会成员之间的平等和谐、追求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是国家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在公司组织中,工作的分配由员工自身的能力决定,而非性别因素,成员之间也采用和解等友好的方式处理发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5 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
  
  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反映一个社会对时间持有的价值观,在长期取向社会中,成员更强调持久性,所以他们更注重节俭储蓄,提倡适度消费,倾向考虑未来,长期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影响的亚洲国家和地区,持有典型的长期取向价值观;在短期取向社会中,成员更强调现在或即时的满足,他们更注重消费而非储蓄,更愿意冒险,更具进取精神,在公司之间的交往中,他们认为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考虑,将当前生意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1.2.3 苏珊 C·施耐德和巴尔索科斯的处理文化差异的战略方法
  
  苏珊 C·施耐德和巴尔索科斯通过对文化差异的研究提出了处理文化差异的战略方法,针对不同文化之间不相关的假设,忽略文化差异是适宜的战略;文化差异最小化的战略方法是对应文化差异会造成负面影响的假设;若假设文化差异是相互学习并进行革新的机会或形成竞争优势的原因,即可充分利用文化差异。他们的观点如表 1-1 所示。
  
  忽略文化差异的战略方法强调不涉及文化差异因素的考量,在母公司和子公司推行标准化的文化;文化差异最小化的处理方法的核心是不能忽略文化差异,应充分认识并考虑文化差异会带来的问题,通过母公司和子公司所处文化的相互隔离,或是通过文化的均匀化,以减少文化差异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达到提升公司运作效率的目的;利用文化差异处理方法其实就是利用文化的多样性获取创新和相互学习的便利,通过文化差异创造竞争价值。
  
  1.2.4 布勒等人提出的决策树模型
  
  美国学者布勒、克尔斯和安德逊通过对跨国企业跨国管理面临的跨文化冲突问题的研究,建立了解决跨文化冲突的决策树模型。如表 1-2 所示。
  
  他们认为选取解决跨文化冲突的策略应考虑价值观是否重要、决策者对冲突结果的影响力是否强大和解决文化冲突的是否紧迫 3 个因素,而解决跨文化冲突的策略有 6 种,特定的冲突环境对应该情境下最佳策略,但没有哪种策略在任何冲突下都是最佳的①。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