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物流工程硕士论文

吉安产业集群物流服务发展探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23 共4440字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集群理论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和重视的对象,很多国家和地区在进行产业规划的时候也更多的将政策重心倾向区域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伸展,跨国巨头的迅速扩张,区域产业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也与日俱增。为了优化区域产业经济的结构和体系,促进其经济发展和升级,作为区域产业经济支撑的物流产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作用的影响和政府的引导下,我国的很多地区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集聚,这些区域的企业间通过密集的合作、竞争、互助,逐渐成长为内部分工、协作、联系紧密的产业集群,由此带动整个地区、整个行业的提升和成长,为国家的长久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即使如此,产业集群的发展还是面临着不少问题,如产业配套能力差、信息化程度低、同质竞争严重、管理水平落后、专业化物流服务滞后等,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产业集群内的物流服务体系,对整个区域内的产业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其落后的服务和能力制约着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壮大。

  1.2 研究意义

  现代物流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是广大企业节约成本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途径,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选择吉安市产业集群内的物流服务发展模式作为研究重点,就是要通过重点剖析,以点看面,以局部看全局把握物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而推动物流业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说,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拓宽物流理论研究的内容。它包括物流理论的研究:如物流产业、物流企业、供应链、企业物流、物流系统论、物流价值论;物流关系的研究:如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含义及其互相关系;物流作用的研究:比如物流产业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物流技术的研究:如物流与供应链、采购与物流、电子商务;国际物流的研究:如物流与国际贸易、物流与大通关、自由贸易区与物流服务等。二是有利于定性的了解吉安市产业集群内物流目前的发展水平。在国家“十二五”的规划中,物流作为一个重点产业是国家政策扶持的重心,吉安也响应国家号召,顺应经济形势的要求,表达了自己发展壮大物流产业的决心。经过几年的发展,在物流园区的建设、物流服务体系的完善、扶持中小企业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究竟产业集群物流服务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发展的程度如何,深度有多大,以什么样的标准怎样来衡量?这将是本文的重点分析内容。三是有利于吉安的经济发展。本问将针对发现的产业区内物流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和方案,有利于引起政府高度重视,有助于改善吉安地区的投资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吉安市场进行投资创业,以便提升产业集群形象,有利于这一区域产业集群经济持续发展和不断升级。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基础综述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萨贝儿和皮奥黎(1984)认为产业集群有三种类型: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产业集聚、家族式的企业集群、核心企业以及为其配套的子公司和工厂。派科(1990)、布鲁斯克等(1982)研究和总结了促使产业集群成型和发展的各类因素,并对这些因素给出了特定的评价;派科和斯根伯格(1992)认为产业集群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加洛夫里(1992)则分析了国家政策干预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另外,目前从多个角度、多个区域的案例研究也已成为集群经济研究的主流,这里,不仅仅有对发达国家的集群经济的研究,如 Peer(1997)对澳大利亚、Kaibori(2000)对日本、Caspary(2003)对德国以及 oEcD 对各主要发达国家的集群创新系统的研究,MarkDay、JollIl BurIlctt、Paul LFbrrester、John Hassard(2000)对英国的产业区陶器制品生产的案例研究等;也有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如 Nadvi 和 Halder(2002)对巴基斯坦的研究。Halder 和 Nadvi(2002)对印度的研究。从区域经济角度而言,集群研究强调的另一个方面是区域创新体系或创新环境,在这一方面,艾德洛特(1984)和梅拉特(1986)提出了“创新环境”,卡玛格尼(1991)提出了“创新网络”.总之,虽然国外学者从不同方面研究了产业集群,但却仍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国外的研究偏重于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的归纳(陈剑锋、唐振鹏,2002)。国外学者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更侧重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从不同的方面入手,对于产业集群物流服务发展模式则较少有涉猎。同时,检索国外有关对产业集群现象的研究资料及国内的相关介绍,都没有发现关于针对产业集群物流的科学发展模式及其相近问题进行阐述的文献资料,更没有系统阐述该问题的研究成果。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从聚集经济、专业化分工、后福特制生产方式、知识溢出等角度,分析产业集群以及创新体系形成机制、形成过程以及集群的经济性。较为系统地研究产业集群与创新体系的学者为王辑慈(2001),她系统地概括了产业集聚理论与新产业区理论,并指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营造区域竞争环境,强化区域竞争优势是增强国力的关键。许仁祥(1998)认为产业聚集是城市聚集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并从成本、需求和环境等因素分析了城市经济环境对产业聚集和产业发展的影响,同时对上海都市型产业进行了分析。盖文启(2002)则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区域创新网络,他系统地构架了区域创新网络的一般理论;运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交易成本、竞争优势、创新等理论建立了区域创新网络理论体系,并利用这些理论体系来解释产业集聚和新产业区创新网络的发展。魏守华等(2002)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他们认为产业集群理论是继梯度推移、增长极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之后的新型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在实证研究方面,刘军国(2001)的清河羊绒市场研究、陈建军(2000)的江浙模式研究以及孟庆民(2001)的珠江三角洲产业聚集研究等具有代表意义。陈通和李钊(2003)基于辽宁产业集群物流中心构建的实证分析,认为物流中心是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保证条件。仇保兴(1998)从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入手,全面的分析了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利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预估其演化趋势。从目前能检索到的研究文献资料中,有关区域物流、城市物流、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研究成果颇丰,如李刚(2004)关于区域物流规划、王成金(2005)关于我国区域物流体系建设、黎继子(2005)关于集群式供应链组织续衍与物流园区发展的耦合分析、高文海(2006)关于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布局规划实证研究等成果给我们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的物流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但站在整个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系统地研究产业集群物流的科学发展模式的,尚不多见,就是针对专业镇物流进行研究的也极少;本文将从吉安产业集群经济与物流产业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并结合物流本身的涵义,试图对产业集群物流的发展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由此可见本论文研究的首创性和研究价值。

  1.3.2 相关理论基础

  1、物流系统工程。现代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它强化对各种既有功能要素的整合,包括部门、行业、所有制、地区甚至是跨国界。实现网络化管理,达到物流管理和作业的一体化,并进一步向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方向发展是今后的目标。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物流系统工程中的簇群经济,产业集群物流必须要符合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

  2、供应链管理。国外着名的供应链研究专家克里斯多夫(M.christopher,1992)曾指出:“21 世纪的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整个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可以从环境变迁和企业自身两个层面上理解这个问题。从环境变迁角度看,主要原因有: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从企业自身角度看,主要原因有:现代企业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放在了发展核心竞争力上。

  3、区位论。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因为各种资源不平衡所形成的空间经济不平等状况称之为经济的地理区位。区位理论就是研究各种区位主体的最佳或最满意的空间配置,用于提高企业或产业、个人或团体的利益和效用。
  
  4、空间结构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又通常被称为总体区位理论、空间经济理论、动态的区位理论等,起源于 19 世纪 30 年代的德国,并随后在美国和西欧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着眼点是揭示所有社会经济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反映这种关系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以时间变化为基础上加以考察。

  5、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的空间分布特点、探索生产布局规律的科学,即研究生产布局的地域分异的科学(刘世栋,1998)。

  6、产业布局学。产业布局学是研究产业在特定空间内运动规律的科学。与经济地理学本质基本一致。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本论文在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吉安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从现代物流和产业集群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吉安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吉安产业集群物流服务具体的发展模式。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目标、内容、意义、创新之处,国内外研究产业集群的现状。

  第二章产业集群及其物流理论。概述了簇群经济发展模型,深入剖析集群式产业供应链系统的效率机制;同时阐释了产业集群的物流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对产业集群的物流开展的指导意义。探讨产业集群、物流、供应链的内在联系,第一次提出了产业集群物流的概念。

  第三章吉安产业集群及其物流发展概况。在系统总结吉安产业集群经济及其物流系统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指出吉安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四章吉安产业集群物流发展模式。首先阐述了物流服务模式的影响因素。然后针对吉安地区产业集群物流合作的治理模式,提出吉安产业集群物流服务发展模式的三种表现形式:自营物流模式、物流外包模式和物流联盟模式。并结合吉安地区具体的产业集群来做实证说明。

  第五章吉安产业集群物流的发展模式的保障性措施。结合第四章的分析提出吉安产业集群物流服务发展的保障性措施。主要包括政府方面和企业自身方面应该做出的努力。

  第六章结论和展望。对全文做出总结, 并希望在本论文的对策探讨下为吉安产业集群物流服务的发展模式提供更好的发展方向。
  
  1.4.2 研究方法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1)通过阅读、查询、了解和借鉴国内外前沿研究理论与成果,以及收集和阅读大量文献资料。

  (2)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论文在第一章,从理论上研究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服务模式包括服务模式的选择依据,使用条件及其服务模型。实证研究物流服务对产业集群的支撑作用,并对具体的产业集群的相应模式进行了实证考察。

  (3)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建设物流工程是一门应用性的工程科学, 以定性定量为主,以各种数学模型为主要工具,使我们对整个物流系统认识更加深刻;
  
  (4)案例分析法。理论指导实践,案例为本文的理论研究提供现实的实证分析。

  论文从第三章开始结合吉安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提出具体的物流服务发展对策。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