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物流工程硕士论文

中小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模型构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3-05 共484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江西省中小物流公司成本管理探究
【第2部分】中小物流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研究绪论
【第3部分】中小物流企业成本相关概念
【第4部分】江西省中小物流企业成本控制分析
【第5部分】 中小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模型构建
【第6部分】中小物流企业成本控制实例分析
【第7部分】物流公司成本有效控制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4 章 中小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模型构建

  4.1 改良型作业成本法总体设计思路

  本文基于传统作业成本法的基础,提出中小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模型。他的主体思想就是树立客户需求观念,追踪资源到作业,寻找引发作业成本的因素、确认作业、评价作业完成的质量。物流作业分析的要点是确认不必要的物流作业,尽量消除不能实现价值增值的物流作业、分析成本较高的重点作业、对比当前作业水平与最佳作业水平,判断该项作业是否高质量或高效率,从中寻求改进机会。

  分析各项作业间的联系,判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物流作业是否协调,作业时间和重复作业是否降低到最低程度,其实施思路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1)应先充分了解中小物流企业的整体运作流程,并确立成本计算制度的目标和要求。只有对中小物流企业的运作流程有了整体把握后,才能正确地划分物流作业。所以了解中小物流企业的运作流程是整个设计阶段的前提。在这个阶段中,除了要进上述工作外,还有另一个重要工作--制定中小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标准成本。标准的制定必须结合江西省中小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并定期对标准进行测试调整,从而达到合理限定各项成本费用支出,明确各作业单位职责,合理评价各作业单位绩效。

  (2)有了前期的准备,在此阶段,我们就可以根据所收集的中小物流企业各项数据,选出与其成本控制及物流服务密切相关的各项资源。同时,根据中小物流企业的整个物流流程,正确划分各个作业环节,建立作业中心。其次,分析作业成本性态,选择影响作业成本的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在对各作业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分配各项成本。再次,是将我们所核算出的各项成本费用分配到我们的产品(服务)对象中,从而得到基于此种方法下的各产品(服务)的物流成本。最后,根据核算出的物流成本,将企业的全部物流作业进行划分,区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在此阶段我们的目标就是尽可能的真实反映各产品(服务)的物流成本,并加强增值作业,避免非增值作业。

  (3)综合分析研究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确定责任归属,评定和考核业绩,以便制订降低成本的措施,消除不利差异、发展有利差异;同时,随着业务的不断开展,必要时修正原有的物流成本控制标准。

  4.2 中小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模型构建过程

  4.2.1 确立客户需求的成本控制观念

  中小物流企业的市场格局为买房市场格局,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客户具有整个交易的最终话语权。因此中小物流企业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尽可能的满足客户服务需求。但是客户服务需求地满足必须建立在合理的成本之下,避免服务-成本背反原理。因此,在实施中小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应当以客户为导向开展。

  首先中小物流企业要根据企业前期与当期订单数据对全部客户进行分类,将同类型客户合并为一项,进行相应的数据管理。其次,从归类的客户中,寻找服务需求量大或者单次服务价值高的客户,将其培养成 VIP 客户,如图 4.2 所示。针对这部分客户进行重点管理与成本控制。再次,应引导 VIP 客户扩大对本企业的需求与依赖度。最后,通过开展以 VIP 客户需求为导向,对中小物流企业成本控制进行作业成本法控制。

  4.2.2 前期准备阶段

  了解中小物流企业的运作流程,并确立成本计算制度的目标和要求。在这个环节中,我们的主要工作是确定中小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的目标,并制定出其成本控制的标准成本.

  首先是中小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目标的制定。均衡成本与服务的相悖的问题,合理规划统筹各个物流作业之间的效益背反。我们所追求的物流服务质量最优与物流成本最低是很难达到的。在前文中已提到,我省中小物流企业的主要控制目标是控制成本的消耗,评价成本产生的绩效,避免有损失或是浪费等消耗成本的现象出现。

  基于此,我们采取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使用的效果来衡量和考核各项成本支出是否符合。其次是对标准成本的制定。我们在此说的标准成本是指正常标准成本,即指在良好的效率条件下,根据前期的各项费用实际发生情况,对下一期应该发生的各项费用、预计价格和预计营运能力程度所制定出来的。

  在制定标准成本时,我们应当将经营活动中一般难以避免的情况也考虑在内,使之切合下期的实际情况,成为切实可行的控制标准。在具体量化标准时,我们首先要确定作业物流活动中的各项直接成本(如工人工资等),其次确定各项间接成本。

  在制定时,无论是哪一个成本项目,都考虑的是它们的正常状态而不是理想状态。建立预算管理,确立成本标准,按物流功能划分成本责仟中心,将成本控制指标逐项分解到作业体系中,将所有功能的每项作业成本都纳入预算管理轨道,全员参与,使每项成本指标均"有账可查、有人控制".

  4.2.3 过程控制阶段

  首先是收集企业各项数据,正确划分作业环节,建立作业中心。根据经验来说,在划分作业时我们需要注意的点有以下几条:

  (1)要将成本动因充分的应用于作业划分阶段。相同的作业必须满足具有相同的成本动因或相近的成本动因。反之,则不能划拨为同一个作业。只有毫不动摇的坚持这个划分原则,我们才能为后续的作业成本核算提供最坚实的基础。

  (2)传统的成本核素采用的是按照产品型号、产品单位来区分,但是在作业成本法下,我们应该要按照产品或服务的批别来进行作业划分。

  (3)在进行划分作业的过程中,应避免划分过细。因为这会导致企业的作业环节过多,成本核素变得复杂而用繁多,无形之中加大了成本核算的工作量。

  不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执行。相反,如果作业划分得过粗,则会使产品成本计算得准确性大大降低。中小物流企业由于各方面资源有限,可以通过向员工了解相关情况的方法,得到与物流作业相关联的重要信息。在确定作业时,将性质相同的作业归集在一个作业科目下,既要避免遗漏,又要做到避免过于详尽。并根据主要作业对象,建立作业中心。

  其次,分析作业成本性态,选择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企业的作业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这是根据企业的作业成本动因量和作业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划分的。变动成本是指在特定的范围内其发生额和成本动因量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但要明确变动成本适用范围是有限的。

  混合成本是临界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间的一种企业成本。它的变化波动性是由成本动因量决定的,但又不是与其成正比关系。混合成本有其特有的成本性质,根据这种特性,可以将混合成本分为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和延期变动成本三类。

  在每一个费用类别和作业中心中,都有一个或多个同质动因(资源动因或作业动因),应该从中选择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动因作为计算动因分配率的基础。企业进行资源动因选择时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如:资源动因和资源消耗情况的相关程度。

  在动因选择时,除了计量成本外,动因与各个作业中心资源消耗之间的关联度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点因素。

  确立资源动因的原则有:(1)作业动因即为资源动因。如果消耗的某一种资源能够直接判断出它的耗用原因,即是谁耗用的,此时我们就能直接地得出该种产品或者服务对该项资源的占用情况,得出其准确的成本。(2)资源动因为量化依据。这种情况是指某种资源耗用无法直接的判断出其归属性与原因,需要人为的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区分归集,然后在分配到各个作业或者产品中。而这整个处理量化的过程与依据就是我们所有说的资源动因。

  再次对中小物流企业的全部作业进行分类,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这种作业的划分是根据以客户为中心,从提升企业整体服务能力的角度出发的。所谓的增值作业就是指物流企业在提供物流服务过程中,通过这项作业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它不仅是企业完成物流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企业获得收益的重要手段。

  非增值作业是指那些不能给企业带来收益的同时还大量消耗了企业各项资源的作业。这类作业的存在使得我们的广大物流企业不能对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是对现有资源的一种严重浪费。这是我们物流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控制的重点。只有将将此部分成本降低,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整体成本的控制与降低。

  如何区分企业的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是我们进行成本控制的一个基础环节,整个分析区分环节可以如下图 4.3 所示:在对作业进行分析,正确划分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的基础上,中小物流企业通过消除或尽可能的减少非增值作业,加大增值作业,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才能实现消除资源浪费,降低成本,从而控制成本的目的。

 

  4.2.4 事后控制阶段

  在中小物流企业成本控制过程中,我们的成本控制重点是各作业的成本控制。在此阶段中,我们将事先所制定的各项标准成本与前文中我们已经计算得出的中小物流企业实际物流成本进行比较,并对产生的差异进行分析。完整的差异计算与分析包括三个步骤:计算差异的数额并分析其种类;在此基础上进行差异调查;找到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判明责任,采取措施,改进成本控制。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为:

  

  BQ--标准成本动因量。

  根据物流成本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进行差异分析时还应将成本差异再细分为固定成本差异和变动成本差异。变动成本效率差异反映了同一期间的耗费水平,即单位成本动因消耗的资源费用脱离了标准所导致的超支或节约数额。耗费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各项作业成本的实际消耗造成资源的浪费或者节约。当耗费差异为正数时,我们认为当期的成本高于预算。通过对各作业成本差异的比较分析,找出导致差异产生的原因,判断出此项差异的合理性与可容忍性。同时,找出导致该差异产生的具体作业环节或者项目上,从而找出相应的责任部门,落实成本控制。使得企业能清楚的判断出各个作业的成本控制情况。根据成本差异的具体原因提出解决该项差异的方法。如:可以通过优化此项作业的并进行相对应的绩效评价。当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间的差异为负数时,表明企业的成本是在计划范围内的。但是,企业仍需要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判断前期制定的标准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变动成本效率差异反映的是实际成本动因量脱离标准成本动因量造成的超支或节约。通过对效率差异分析,企业管理者和成本控制负责人能够评价物流作业完成的效率水平,并发现改进的潜力。导致效率差异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工作环境不良、工人经验不足、工人劳动情绪不佳、相关设备选用不当等,这很有可能是作业中心负责人的责任,但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固定成本耗费差异产生的原因一般可以归结为两大类: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是指那些企业无法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事实,如:能源价格的变动;而主观因素是指企业有能力对其产生影响的情形,如:为调节报表,有意增加或减少的某项不必要开支。

  差异的计算与分析是改良型作业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整个差异分析过程是对中小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的一个监督、反馈环节。只有通过不断地对所核算出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分析中,才能查明差异产生原因,确定责任归属,解释成本降低的潜力,才能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同时通过保证整个成本控制是有效的。

  除此之外,中小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对客户的事后评价来测评物流服务质量,加强对重点客户的事后评价管理,有重点的改善此类客户的服务满意度及相关的物流成本,从而使中小物流企业的成本控制得到整体优化。

  4.3 中小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模型计算步骤

  设物流企业共有 m 种物流产品,整个服务过程共有 n 种作业,令列向量
  

 

 

 

  

上述模型的主要思想是产品-作业-资源。

  物流服务所产生的成本是每个作业之和,也就是消耗的资源的数量与该资源的单位成本的乘积换句话说就是资源动因数量乘以资源动因成本分配率。上述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变通使用。在进行成本计算时,可将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统一考虑,按固定资源分配公式直接分配到作业,而略去变动部分分配矩阵。

  这样可以省去复杂的计算。而这样处理获益最大的方面,在于不必去考虑间接变动资源数量矩阵 中,函数 的具体形式,若按照统一计算的方式则可以避开这一难题。本文在传统的作业成本模型基础上,根据中小物流企业作业环节简单,成本控制投入有限的特点,删减了一些成本控制的影响因数。对整个作业成本法进行了简化处理。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