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建筑硕士论文

房地产企业协调创新机制构建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6-16 共317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房地产企业协同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第2部分】房地产企业开展协调创新的路径绪论
【第3部分】房地产企业发展现状
【第4部分】房地产企业协同创新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第5部分】协同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6部分】国内外协同创新成功经验借鉴
【第7部分】房地产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的选择
【第8部分】房地产企业协同创新运行保障机制研究
【第9部分】 房地产企业协调创新机制构建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6 章 结论与展望

  目前在我国房地产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但是房地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管理创新能力较差,这样就严重制约了房地产企业的长足发展。使得企业急需参与协同创新。然而,目前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协同创新存在诸多的问题。当前协同创新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有效的合作模式及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传统的合作没有能够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在房地产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希望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合作模式及经验,建立适合房地产企业的高效的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保障机制,从而提升协同创新的绩效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本文主要通过五个章节来进行分析,第一章,通过对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等进行说明,第二章,通过对房地产发展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进行说明,阐述了房地产存在诸多如在新材料新技术方面应用较落后,主要是由于房地产创新能力差造成的,而房地产发展现状说明了房地产的重要性,所以提升房地产企业创新能力迫在眉睫。而通过研究发现房地产的创新能力与参与协同创新有着重要联系。调研深入分析了房地产企业协同创新的现状,研究了不同合作主体的选择倾向、合作模式及一系列相关机制,分别阐述了政府、校企双方、组织团体等协同创新涉及的各方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

  第三章,分析了以美日德三国为主的典型的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以及对房地产企业协同创新的启迪。同时,利用中国石油大学与石油石化公司之间的协同创新作为协同创新的典型案例,通过分析其组建的背景、合作模式、合作范围及运行保障机制等,从中借鉴探索适合房地产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及运行保障机制。第四章,首先分析了影响房地产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包括房地产行业环境、房地产企业内部创新环境及房地产企业创新能力等。在此基础上,构建房地产企业协同创新的选择模型,构建协同创新模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及进行多层次灰色评价,然后对房地产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分析工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及工程研究中心、房地产-高校协同创新联盟等典型模式。第五章,通过对影响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的各种因素入手,选择适合房地产企业的合作模式,分别从资源共享机制、分配机制、人才开发与储备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构建一系列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从而能够使房地产协同创新长效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栋,胡慧玲。着眼产业集聚和区域发展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J].江南论坛,2013,(12):10-12
  [2] 李健。要大力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J].中国科技产业,2012,(03):31
  [3] 贺俊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及应用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06
  [4] J Calvert, P Patel.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collaborationin the UK: bibliometric trends[J].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2003, 30(2): 85-96
  [5] 黄远志。房地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J].现代商业,2011,(20):43
  [6] 张永岳。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互动效应及其协调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126-134
  [7] Masayuki Kondo.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in Japan by technology fields[J]. Journal of Knowledge-based Innovation in China, Vol.3, 2011: 15-28
  [8] Jie Ji, Wu Wang, Wei Sun, Zhi Yu. Study of space heating by dual-function solar collectors[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4, (16):25-29
  [9] Krishnan Rajeshwar, Robert McConnell, Stuart Licht[J]. Solar hydrogen generation-toward a renewable energy future. 2008, (18): 18-19
  [10] 李向军。地源热泵在别墅中的应用[R].兰州,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2009
  [11] 王晓欢,费本华。木结构建筑节能国内外发展现状[R].北京,中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7
  [12] 瞿天明。关于智能小区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探索与争鸣,2003,(10):44-45
  [13] 王影。商品房空置率与房地产泡沫[J].技术与市场(上半月),2006,(09):55-56
  [14] 梁玉珂,左丰。建筑业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6):20-21
  [15] 董志良。中国建筑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水运工程,2014,(08):34-37
  [16] 姜秋金。浅谈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J].经济视角,2010,(14):47-48
  [17] 蒙锐。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投资优化组合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18] 王艳丽。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及其合作模式研究[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0
  [19] 仲伟俊,梅姝娥,谢园园。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08):174-181
  [20] 褚燕。企业信息系统与其互补资源的互动关系及价值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21] 胡寅龙。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协同机制研究[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122011
  [22] 张在群。政府引导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23] Masayuki Kondo.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in Japan by technologyfields[J]. Journal of Knowledge-based Innovation in China, Vol.3, 2011: 15-28
  [24] Drew Gertner, Joanne Roberts, David Charles.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aCoPs approach to KTPs[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Vol.15, 2011: 625-647
  [25] Zoltán J. ?cs, Attila Varga. Entrepreneurship, Agglomeration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5 (3): 25-32
  [26] Beise, M. Stahl, H. Public research and industrial innovations in Germany[J].Research Policy. 1999: 15-28
  [27] 范英俊。政府引导产学研合作对策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9
  [28] 周正,尹玲娜,蔡兵。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软科学,2013,(07):52-56
  [29] 许惠英。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多项保障措施[J].中国科技产业,2010,(08):72-75
  [30] Bercovitz, J, Feldman, M. Fishing upstream: firm innovation strategy anduniversity research alliances[J]. the DRUID Conference Summer. 2005
  [31] Drew Gertner, Joanne Roberts, David Charles.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aCoPs approach to KTPs[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Vol. 15, 2011:625-647
  [32] 伍凤平。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33] Masayuki Kondo.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in Japan by technologyfields[J]. Journal of Knowledge-based Innovation in China, Vol.3, 2011: 15-28
  [34] 孙文洁,董东林,林刚。创新训练对研究型本科教育体系建设的推动作用[J].科教文汇,2014,(07):37-38
  [35] 赵加强。基于共性技术研发的弗朗霍夫模式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2,(05):131-135
  [36] Kenneth L M. Improv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les and marketing[J].European Business Review, 2010, 22(3): 287-305
  [37] 周小丁,黄群。德国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及其借鉴[J].德国研究,2013,(02):113-122
  [38] 费思易。美国高校专利转化研究及借鉴[D].湘潭,湘潭大学,2013
  [39] 陈劲,王方瑞。突破全面创新: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管理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z1):249-254
  [40] 宁正福,杨久香,冯晓丽。石油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典型案例研究--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1,(01):96-99
  [41] 费守文。企业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07
  [42] 蔡志鸿。基于层次分析的供应商评价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6
  [43] 朱佳力。长株潭装备制造业集群内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3
  [44] 陈文波。TMP 协议下的校企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研究[J].商界论坛,2012.(01):87-8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