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建筑硕士论文

BIM技术在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6-16 共4280字

  第 5 章 BIM 技术在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5.1 问题的提出

  由于 BIM 技术在国内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应用层次还比较初级,所以在国内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和阻碍,不能将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尤其是在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应用范围还不广泛,很难立刻产生效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推广原动力 虽然对建筑业来说,BIM 技术的应用能够带来整个前所未有的产业升级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但是社会对新鲜的事物通常都是采取保守的策略,不敢大胆尝试。尤其是 BIM 技术并没有在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保障性住房项目上广泛应用,大多数保障性项目还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BIM 技术也并没有得到整个建筑业的充分肯定。国家机关对 BIM 技术的应用推广强度还是远远不够[26].由于起步晚、应用范围太小,BIM 技术在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保障性住房中应用还是缺少原动力。导致 BIM 技术在我国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保障性住房项目上并没有得到很好施展开来。

  (2)传统管理理念根深蒂固 建筑业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行业。建筑业有大量的从业人员,涉及到各个参与方,并且社会对建筑业的关注度一直颇高。因此,想要突破所有的从业人员的传统的管理理念变得十分困难。同时,社会上对于传统建造方式比较认可,工业化生产方式对于普通人来说还不太好接受,他们会觉得安全系数低,使用功能差。建筑业原有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已经根深蒂固,因此,人们仍然已经习惯于传统模式下的项目,对 BIM 技术的应用的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保障性住房还抱持着怀疑态度。尤其对于有着几十年资历的工程师,学习新的技术无疑是一种考验。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行业背景,引进新技术、采用新的建造方式必须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来慢慢扭转建筑业的发展惯性,促使 BIM 技术和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蓬勃发展。

  (3)BIM 技术人才匮乏 虽然国内的一些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已经开始进行 BIM 技术的研究,同时高等院校等正在逐步建立 BIM 技术培训机构,并进行了BIM 技术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的培训。但相比人才的巨大缺口来说,这些就像是冰山一角,远远达不到所需要的数量。此外,对于 BIM 技术的研究,仍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有少数机构只是研究软件的操作。在实际的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保障性住房项目中,缺少实践经验,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国内的 BIM技术在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保障性住房中的发展。

  5.2 成因分析

  5.2.1 来自政府有关机构的阻碍

  政府能够影响一个项目是否能够建设,什么时候建设以及用什么方式建设。政府也是决定建设项目标准的机构。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保障性住房属于政府投资的民生工程,而政府作为投资方并没有完全支持 BIM 技术在该项目上的应用[36].而且,建筑业的相关规范和文件都是需要政府的批准才具有执行力,但是现阶段政府对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成果的审查验收,只是针对二维的平面图纸进行审查,不支持 BIM 模型的审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的了 BIM 技术在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保障性住房中的应用。

    BIM 技术为新兴技术,大多数企业都秉持观望态度,缺少试点项目推进。虽然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 BIM 技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这种认识程度还不足以让这些企业立即着手进行试点项目推荐,都还对于 BIM 技术秉持观望的态度。在地方政府推行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建设单位也缺少应用 BIM 技术的动力。因此,政府机构对于 BIM 技术在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保障性住房中的应用起着主导作用。

  5.2.2 来自建设单位的阻碍

  BIM 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建设单位带来巨大的价值,但是现阶段,国内大多数的建设单位对应用 BIM 技术并不感冒。通常,建设单位只在一些复杂的大型工程项目中,传统方式无法按时解决的情况下,才会选择使用 BIM 技术。而对一些普通的建设项目却缺乏 BIM 技术应用的动力。没有业主的主动需求,BIM 技术在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保障性住房中的应用发展就失去了其原动力[37].同时,建设单位在对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保障性住房项目进行招标时,并没有对施工单位明确的提出使用 BIM 技术的要求,因此缺乏一定的客户需求,缺乏客户需求就使得施工单位缺乏采用 BIM 技术进行试点项目的动力。

  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保障性住房属于政府投资性住房,对投资总额有一定的限度,而我国目前的 BIM 技术应用还在起步,没有十分成熟,这使得 BIM 技术的应用成为了一种风险,可能会增加它的总投资。BIM 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也需要在初期还没看到效益时,就投入大量资金,这会使得一些资金紧张的建设单位畏葸不前。

  与此同时,目前许多参与装配式房屋建设的企业都是瞄准 BIM 技术的发展趋势,但却没有进行实际培训 BIM 技术的管理人才。BIM 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应该是一个团队的协作,而目前懂得 BIM 技术的人才在公司内部不足以组成一个项目团队。尤其在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房屋建设中,这种新型的建造方式本身是一种新兴的技术,许多企业都在摸索中前进,既了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技术又了解 BIM 技术应用的人才犹如凤毛麟角[38].并且在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保障性住房中应用 BIM技术,应用的要求是从业主、设计到施工均对模型共享,并且需要各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和投入,这就要求项目各参与方都需要有相关 BIM 技术人才。因此,人才的需求缺口比较大。所有的这些困难都会使得建设单位在选择是否进行 BIM 技术应用的时候,选择了更保守的传统的做法。

  5.2.3 来自设计单位的阻碍

  设计单位在项目的众多参与方中,技术能力应是相对较强的。设计单位应在建筑业内率先应用 BIM 技术,但是现实中来自设计单位的阻碍包含几个方面。一方面,设计单位当前的主流业务仍然是进行二维的平面图纸设计。如若要转型为三维的 BIM 技术设计的企业,需要购买软件、升级硬件、培训人员,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而且收益不能充分显现,一旦失败,便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行,甚至破产。由于有着这样的风险存在,使得设计单位对 BIM 技术的应用并不积极。而且,设计单位里的设计人员都各司其职,对自己本专业的知识掌握到位,但对于跨专业的知识了解的不多,全专业都懂的人才更少。因此,做到不同专业之间的协同设计并不容易。削减了 BIM 技术应用的优势。

  此外,由于 BIM 信息模型需要对所有项目参与方公开,但是设计单位可能并不愿完全对外公开,设计的基础数据资料甚至会有所保留,这样便削弱了设计单位应用 BIM 技术的优势,没有办法将 BIM 技术带来的效益发挥到最大。

  5.2.4 来自施工单位的阻碍

  施工方作为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保障性住房项目的施工阶段的主要参与方,对BIM 技术的推广也有重要的责任。但是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在工程师和工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难以转变,尤其对于年纪大的经验资深的老工程师来说,要转换思路学习新的管理方法也不是易事。此外,由于 BIM 技术的应用对工作人员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有一定的要求。目前看来,国内许多工程都经过多次分包,现场的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也不尽相同,并非都能具备应用 BIM 技术的能力。工业生产方式的保障性住房项目的施工现场人才的缺失也成为施工单位 BIM 技术应用的阻碍。

  由于 BIM 技术本身是一项应用于全生命周期的技术,只在施工阶段使用,一定会降低其优势。而且整个施工过程将变得更加透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单位的利润率,使得施工单位无法获得其想要的收益。在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施工单位的利益造成了影响。与此同时,实施 BIM技术不仅在软件上面会花费更多的成本,还包括 IT 基础设施的投入、硬件配置升级所需的成本、还有大量人才充足的培训的成本等等。这对普通的施工企业来说意味着成本的增加,而如此高额的成本就会让一些小型企业望而却步。

  5.2.5 来自软件公司的阻碍

  由于 BIM 技术是从国外发展起来的,因此国外的 BIM 相关软件的应用都比较成熟,软件公司所开发的软件的种类也比较齐全。而国内 BIM 技术相关软件的开发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开发符合我国国情的、涉及到各种工程量计算的软件,因此,对于各个专业设计软件的开发还没有太大的优势。此外,国外的软件开发商所开发的 BIM 相关软件中的模版都是基于本国的制图规范制定的,引入国内后会根据中国的情况进行一些本地化修改,但是由于本地化不充分,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由于我国 BIM 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软件方面不够成熟,软件本身存在很多技术问题。一些企业应用 BIM 技术时主要采用国外的 Autodesk Revit 等软件进行建模和检查,国内一些软件公司也在 BIM 技术应用的开发的初期,例如上海鲁班公司和广联达公司,都有 BIM 的应用模块,但相对于外国软件而言,却各有特色。国内的软件更适合中国地区,熟悉国内的行业习惯与政策,但是软件还并不是很成熟,各种软件之间的接口也存在技术问题,不能很好的为建设工程各方协同使用。可操作性与易操作性还有待提高[39].软件本身在现浇建筑中的应用推广就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将 BIM 技术应用在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就需要懂得装配式技术的人进行软件相应的预制模块的开发,以便提高使用效率。

  5.2.6 来自行业标准的阻碍

  BIM 技术应用的标准流程现在还不明确。而且,我国现浇结构的发展已经很成熟,现有的业务流程也制约了 BIM 在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应用。传统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基于 BIM 技术的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存在较大差异,如图 4-1,但与 BIM 相关的行业规程并未完善,许多企业对于 BIM 技术在装配式房屋中的应用无从下手。并且一些法律责任界限不明确,不能确定 BIM 模型的所有权,也不能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这种所有权。行业规范中也没有明确规定 BIM 模型应该由建设参与的哪一方来进行建立、修改和上传,这种协同的过程没有一个标准的模式可以参照。

  5.2.7 来自预制构件生产单位的阻碍

  预制构件厂生产预制预制构件,例如:预制外墙、预制楼梯、半预制阳台、预制梁、半预制楼板等,通过大量的预制构件装配来建筑房屋可以大提高建设效率,缩短工期。而现在的预制构件生产单位内的工程部、生产部和质量控制部门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信息传递效率并不高,有时候图纸并不能很好的表达生产的合理性[40].而且,工程部的人员并不能足够的了解生产工艺。生产、工程和质量控制部的员工接受的综合多技能培训还不完善。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还不能很好的及时解决。而且,现在预制构件生产单位内部的生产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工程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不相对独立的,这样易引发产品质量问题。

  5.3 本章小结

  通过 BIM 技术在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保障性住房中的实际应用后,提出了 BIM技术在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并将问题的来源按照不同参与方分别进行分析,为下面章节的对策建议提供支持。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