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服装设计论文

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男子服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4-13 共308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陇川县户撒乡汉族服饰文化探析
  【第一章】户撒阿昌族自治乡汉族服饰发展探究绪论
  【第二章】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人群服饰文化背景
  【3.1  3.2】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男子服饰
  【3.3】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女子服饰
  【3.4 - 3.6】户撒乡汉族服饰特征、包头及鞋分析
  【3.7】特殊汉族服饰的装饰方法
  【4.1  4.2】陇川县特殊汉族服饰结构特征与审美分析
  【4.3】户撒乡特殊汉族服饰服饰材料
  【5.1】清代汉族服饰
  【5.2  5.3】户撒大包头汉族服饰与清朝汉族服饰异同
  【6.1】陇川县户撒乡阿昌族概述
  【6.2  6.3】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服饰与周边阿昌族服饰异同
  【第七章】现代文化背景下传统服饰的发展与保护
  【结语/参考文献】户撒乡“特殊汉族人群”服饰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3 章 云南省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人群服饰分析

  服饰的存在,不仅仅是服装材料所组成的遮羞蔽体的工具,它还是文化与历史的积淀。服饰形态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历史文化与宗教信仰的差异,都会造就不同的服饰形态。再加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口的迁徙流动,以及与周围少数民族的交流,就更使得其在服饰形制、装饰手法、制作工艺等方面产生差异性。

  3.1 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概述

  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大部分的汉族集中生活在中原地带,陇川县特殊汉族服饰是人群迁移、民族融合的结果。户撒大包头汉族于明清时期迁徙至户撒阿昌族乡。由于地理环境、交通不便等因素,致使信息闭塞,与外界联系甚少,使得传统服饰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又在与少数民族长期混居的过程中,多民族文化互相融合、借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与服饰特征。

  笔者于 2013 年与 2014 年前后两次赴户撒地区进行考察,通过走访陇川县户撒乡 5 个村、13 个寨发现,现无族谱的汉族家庭已经不能说出祖先迁徙到户撒乡的准确时间与原籍,所以对还有族谱的大部分家庭进行了抽样调查。根据抽样调查得出:户撒乡的大包头汉族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由南京迁徙过来的,还有部分由江西、湖南及安徽迁来;其中南京迁徙过来的姓氏较多,“姜”姓、“罗”姓多是由江西迁徙而来,“段”姓、“戚”姓及“虞”姓多为湖南迁徙而来,“卢”姓为安徽迁来。迁徙过来的汉族大部分是由于充军过来,多在腾冲定居过 1-2代,后迁入户撒;还有部分是由于逃难及经商而来。

  他们来到户撒后,由于这里一年四季如春,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土地肥沃,适合农业耕种,因此就定居于此。早年多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及烤烟,后应农业的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玉米、板栗及草果的种植。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大包头汉族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利保障。大包头汉族服饰所使用的面料都为自织的土布,服装的色彩都采摘的天然植物作为染料,服饰图案及配色都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大包头汉族靠着自己的一双巧手,依照自己的审美习惯,为自己制作美丽的华服,形成了其独特的民族服饰文化。

  3.2 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男子服饰

  汉族的传统习惯自古就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人是主要劳动力,同时扮演着与外界社交的角色。这使男人们能够获取更多的外界信息,同时,在与他人的相处过程中,另类的传统服装不利于很好的融入外界人群,因此,大包头汉族男子的传统服装迅速的被外界主流汉族同化。目前,户撒地区大包头汉族的青年男子已不再穿着传统服饰,多被现代的西装、夹克、T 恤等代替。老年男子偶有穿着同传统服装形制相同的上衣,但面料已不再是传统自织自染的土布,而为现代化纤面料,色彩也已变得十分丰富。户撒大包头汉族男子最为传统服饰虽已不再在日常生活中穿着,但各村寨中依然可以找到留存下来的男子传统服饰,下面笔者就根据采集到的实物资料对其进行介绍。

  3.2.1 男子服饰

  陇川县户撒乡的汉族男子服饰从幼年到老年服装款式、面料、色彩等基本相同,只有细微的差别。

  陇川县户撒乡的汉族男子传统服饰多由上衣、裤子与鞋组成。

  上衣:男子 50 岁之前穿对襟短上衣,50 岁之后改穿大襟右衽短上衣。对襟短上衣(图 1)多为黑色,青年偶有蓝色(图 2);直身结构,宽松不收腰;上嵌小立领,领角为直角;正面有三个兜,一个小的附于左胸前,另外两个大兜分别在正面下摆上方的左右两边;门襟用盘扣固定,盘扣的数量根据衣服的长度不同而增减,小孩一般为 5 粒,成年男子一般 9 粒或 11 粒,最多可达 15 粒,男子盘扣数量只能是单数,不能为双数;衣身下摆水平,两侧有开衩,开衩及门襟内侧另附彩色面料作为贴边。用于制作上衣的面料虽然都为自织的土布,但面料花纹不同。小男孩的上衣面料多为凸起的菱形图案,当地人称之为“粗花”(图 3),成年男子的上衣面料则多为较平整的菱形纹,当地人称为“细花”(图 4)。在第四章 4.3.2 中有详细介绍。男子至 50 岁进入老年后,上衣的款式变化较大,已经不再穿着年轻时的对襟上衣,改穿细花的大襟、右衽短上衣,领子为无领,镶有滚边,右衽;领口、大襟上方拐角处和腋下分别有一粒盘扣,腰侧两粒,共 5 粒盘扣固定。下摆水平,两侧开衩,开衩处内部有彩色贴边。现代男人已不再穿着此传统服装,它已成为历史的留存。

  裤子:裤子为十字裆裤(图 5)或叉裆裤(图 6),黑色,宽腰头。裤子为平面结构裁剪,穿着时腰部有余量,余量在腰部正中间向一侧翻折,用带子系扎。

  裤身宽松,便于活动与劳作,同时可适合各种体型。裤脚向内翻折两次,将裤口面料毛边藏起;未成年与成年男子穿十字裆裤子,进入老年后,两种裤子都穿。未成年时裤子面料多为粗花或单布,成年后基本为粗花和细花。
  
  3.2.2 男子丧葬服饰

  户撒地区大包头汉族的丧葬服饰为多套服装叠穿,其传统穿衣习惯是男人穿三套,女人穿四套。男人的丧葬服饰最外面和最里面的两件为黑色,中间一件为白色。之所以这样穿,当地有一个传说:人死后到阴间会有小鬼过来抢东西,会将衣服扒掉,扒掉外面的一层后就会看到里面白色的衣服,去世的人就会说只有这一件了,没有别的了,小鬼就不会再抢,里面的黑色衣服就保住了。这体现了大包头汉族对于传统服饰的感情与希望通过服装认祖归宗的思想。

  大包头汉族男人从小孩到成年到老年再到过世,整个生命历程中服饰发生的大的变化都集中在后期。男人一生中的服饰主要经历了两个大的变化时期:一个是步入老年时,对襟上衣变为了大襟上衣;另一个就是去世时,又短上衣变为长衫。

  上衣:去世后所穿的三件上衣中,变化最大、最有特点的应属最外面的一件,它由曾经的短褂变为了长衫(图7)。

  长衫为无领,大襟,右衽;衣身长及脚踝,两侧高开衩;下摆、开衩处与大襟外侧要折边。衣身长度加长,但盘扣仍为五粒,领口与大襟上方各一粒,袖下至下摆平均分布三粒。去世时扣子都是不系的,仅是把衣服穿上,大襟位置摆好即可。里面的两件服装与传统老年穿着的服饰款式一样,一件为白色,一件为黑色,白色的为单布,黑色的为细花面料。

  现在很多传统的服饰穿着习惯已不再像先前一样严格,因此也有不同的情况出现:很多人去世时长衫里面穿的两件服装款式跟年轻时一样,为对襟立领短上衣,一件白色(图 8),一件黑色(图 9);白色的上衣衣身上面没有兜,黑色的只在左胸口有一小兜,无其他装饰。裤子:去世后的裤子也穿三条,中间一条为白色,里面和外面的两条为黑色。三条裤子都是十字裆裤,单布面料,与生前的裤子款式无差别。

  3.2.3 孝服

  户撒地区大包头汉族的送葬时只有男人参加,且没有大的送葬队伍,只是几个帮忙抬棺材的亲友与孝子。

  孝子在送葬的时候,要穿本白色纱布做的长衫,衫长及脚踝。在长衫的后领中间处要缝一块本白色麻布小长条。若家里还有老人在世,送葬的长衫则保留起来,待另外的老人去世时送葬穿;若家内已无老人在世,则送葬回来后,将其烧掉。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