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包装设计论文

“微创新”与包装设计的融合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1-04 共218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微创新”视域下的包装设计探究
【第一章】 “微创新”与包装设计的融合研究绪论
【第二章】包装设计“微创新”分析
【3.1 3.2】包装设计“微创新”与包装视觉元素
【3.3 - 3.5】包装设计“微创新”的设计方法
【第四章】设计实践——坚果包装“微创新”设计
【结语/参考文献】“微创新”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包装作为"无声的销售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商品之外的情感体验,设计巧妙、趣味环保的包装设计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可。乔布斯曾经说过:"微小的创新可以改变世界。"如今的包装在完成保护商品、传达产品信息这些基本使命的同时,更加关注通过"微创新"带给人们的人文关怀。通过对包装中的字体、颜色、结构、材质等方面做出细微的改变,使原有的包装设计更加完善,在重视实用功能的原则上,提升消费者的情感诉求。

  因此,人们从包装设计中得到的满足不再仅仅是它的功能,而是延伸出来的情感体验,可以说包装设计的重心已经从传统的物质功能向审美的精神功能转变。在包装设计中,一些看似"小"的设计,蕴含着对人、自然以及社会的"大"关怀,从"微创新"的角度对包装设计进行探索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

  首先,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说,目前国内还没有明确从"微创新"角度研究包装设计的着作。笔者从"微创新"的独特视角对包装设计进行探索研究,其研究内容会与包装设计中的情感化、人性化的内容有交叉,但是由于题目的切入角度不同,因而在研究内容与方向上有着本质区别。在笔者阅读的 23 本着作中,其中有 3 本涉及到了包装设计的情感化、人性化。例如在王安霞主编的《包装设计》教材中,指出了新的设计理念如绿色包装、简约包装、人性化包装等,正逐步被更多的现代人所认识和接受,本书在这些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在针对弱势群体的人性化包装设计一节中,本书就总结了针对弱势群体的包装设计方法,即补偿感官缺陷法、倡导环保节约法、体现民族特色法和平等对待法。通过知网检索发现,以"微创新"为关键词的文献有 39 篇,主要集中在企业经济、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外国语言文字等学科,其中,与产品设计相关的论文有3 篇,分别是《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微创新"设计评价研究》、《现代设计管理微创新的产品设计模式研究》、《产品微创新的实施与对策研究》。但是,目前还没有从"微创新"这个角度研究包装设计的论文。

  在《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微创新"设计评价研究》一文中,作者通过"微创新"的视角来研究产品设计,主要从用户心理角度分析、讨论了在人与产品"微创新"设计关系中用户体验起到的作用。此文是基于用户体验基础上的产品"微创新"设计,而笔者则是从包装设计领域中探索研究"微创新".

  在《产品微创新的实施与对策研究》一文中,作者通过介绍企业产品微创新的概念,从审美元素、人性化、生态化、多功能化四个方面分析了产品微创新的发展趋势,并指出产品微创新的实施对策。此文侧重于对产品微创新的实施与对策研究,与笔者研究的课题并不相同,但是此文对产品微创新的发展趋势的研究对本论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现代设计管理微创新的产品设计模式》一文中,作者论述了提升产品附加值的九种方法,其中提到包装型微创新是"通过对形状、色彩、质感、风格等包装元素进行设计,创造出独特的用户体验,传递出产品和品牌的独有文化与内涵。"包装型微创新最终的落脚点是能够创造出独特的用户体验,与笔者探讨的包装设计"微创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从"微创新"这一视角研究包装设计的学术资料仍然匮乏。

  其次,从国外的研究现状来看,虽然没有形成相关理论,但是在一些优秀的包装设计案例中,蕴含了"微创新"的设计理念。例如红点包装设计大奖得主,就是通过"微创新"把购物袋变身成衣架,从而延长了包装的使用周期。

  1.3 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微创新"应用在设计领域的文献和包装设计中涉及情感化、人文关怀方面的有关资料,总结出包装设计"微创新"的概念、受众及需求分析和特点,力求对该课题有一个整体把握,保证研究思路和方法上的完整性。

  2.案例研究法。搜集蕴含"微创新"理念的国内外优秀包装设计案例,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包装设计"微创新"的设计方法,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3.理论与实践结合法。通过对包装设计"微创新"的设计方法进行总结归纳,指导相关设计实践,力求找到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不少学者对"微创新"在商业领域创造的奇迹给予了关注,此部分研究文章较多,但是从"微创新"的角度对包装设计领域进行研究的资料较少,基于"微创新"视角的产品设计也只是在少量文献中有所涉及。因此,将"微创新"观点应用在包装设计领域的理论研究可以填补相关方面的理论空白。从"微创新"的视角研究包装设计,在完成包装基本功能的同时,重视包装设计中具有的人文关怀,通过对包装设计进行"微创新",使其符合实用性、环保性和趣味性的新时代包装设计的特点与优势。本论文通过探究包装设计"微创新"的释义、特点及代表作品,归纳总结出包装设计"微创新"的设计方法并指导自己的创作实践,从而为丰富现代包装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5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在研究对象上,以往对于"微创新"的研究多建立在产品设计、互联网等领域,本文则是以包装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微创新"这一新锐视角出发,关注包装设计中通过"微创新"带给大众的人性化关怀。分析"微创新"在包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探讨包装设计"微创新"如何回归以人为本的设计本质。

  其次,对包装设计"微创新"的设计方法做了初步的探索,为今后包装设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为现代包装设计注入新的活力并提供一种新的设计理论及发展趋势。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