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理学论文

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构建问题探析引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0-13 共288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深入剖析
【引言】 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构建问题探析引言
【第一章】中国特色法治体系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第二章】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面临的问题
【第三章】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有效路径
【结论/参考文献】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创建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引 言
  
  (一) 研究背景

    中国,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衍生了法、儒、道等不同流派的政治思想,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对“法”与“治国”的关系有了不同的思考和看法。两千余年封建统治,使得礼法文化的影响甚深,“人治”思想长时间占据统治地位,而“法”仅仅被当作统治者管理、掌控国家的工具和手段。直到“法治”思想随着洋枪大炮打进中国,中国人才开始对法治的追求和探索。经过百余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中国人意识到法治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的必经之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对法治的探索走上了更加科学、更加规范的道路,法治建设为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中国法治探索和建设的道路虽然充满了艰辛和曲折,但仍然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改革开放之后,法治建设的进程加快。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首次提出“依法治国”的理念和制度设计,两年之后又将“依法治国”这四个字纳入宪法,实现了国家法治建设的第一次飞跃。进入新世纪之后,国务院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出台实施纲要或推行意见,国家法治建设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2011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这意味着依法治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应当适时地调整现阶段的建设任务以期更好更快的发展。2013 年,《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的出台,标志党内法治建设开始走上一条规范化的道路,党内规则和法律规则通过一种严格、谨慎的方式实现衔接和融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①报告全文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此后,依法治国这四个就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政府工作任务主题。2014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创造性地规划了推进依法治国的蓝图和构建法治体系的路线,引起了广泛而热烈探讨和理论界的普遍关注。足以见得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已经成为未来深化改革的重点和目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法治建设的第二次飞跃的契机。
  
  当前,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全球化成为未来趋势,中国社会发生重要而深刻的变革。改革开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国内民众民主法治意识增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政治变革进入攻坚期,域外强国林立,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要求我们在法治建设的路上更进一步,改革于法有据,依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保障公民的私人权利和个人利益不受非法侵害。法治中国建设仍然面临着未知的困难和不可测的难题,复杂难测的社会变革也是督促法治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历史经验和客观现实告诉我们必须构建法治体系,因此法治体系理论研究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 研究现状

    法治体系是法学界、政治学界、社会学界研究的新热点,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一新概念被提出并使用,学界中关于该体系内涵、原则、内容的研究就层出不穷,虽然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总的来说,研究文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对法治体系概念的研究和辨析,大多数学者在对该概念进行分析时,一般都是从法治体系与法律体系的区别和联系入手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例如,张文显教授在法制日报上发表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魏治勋副教授的《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论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建构》。
  
  第二类,概括和总结构建法治体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涉及到国家治理现代化、深化改革的需求、实现中国梦之必须、法治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如:陈金钊教授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所展现的战略定力》,傅歆博士的《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创新的伟大意义》,都是对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的解释和说明。
  
  第三类,分析法治体系的具体内容,主要是关于组成法治体系的五项内容的研究--法律法规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党内法规体系[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②明确提出了法治体系的五方面,许多学者的文章对这五方面都有介绍和说明,如:周感华教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子系统分析》、伊士国副教授的《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构成》。
  
  第四类,对如何构建法治体系的研究和探讨,《决定》已对构建法治体系的具体路径作出说明,多数文章都讨论这个问题。如:张文显教授的文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江必新教授的《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都是依据对《决定》的理解理顺构建法治体系的实现路径,主要是对《决定》的解释、扩充和说明。
  
  有关法治、法治道路、法律体系、法治建设的专着非常多,其中王利明教授《迈向法治: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一书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宏图、实现路径进行专业的分析和解读,在深入分析《决定》的基础之上,对于如何解决构建法治中国、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问题,从依宪治国、良法善治、依法执政、公正司法、法治社会五方面入手进行阐释和说明。法治体系的研究成就硕果累累,不过,有关法治体系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难关,目前学界研究中所谈甚少,值得学者深入挖掘和反思。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文献分析法。通过现有资源,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相关内容,收集、查阅文献资料,包括:学术界、互联网有关法治体系定义的讨论和说明、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与法治体系相互关系的研究、体系的内涵、构成以及构建法治体系的战略要求等论文资源和新闻报道。
  
  系统分析法。构建法治体系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实践过程,不能单纯地研究其中的某一环节,法治体系的五个要素是环环相扣、互相配合的,对法治体系的分析和研究应当从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每个要素在这个系统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发挥不同作用,而系统运行的是否良性也是由各要素的价值发挥和互相配合决定的。
  
  文章的整体研究思路是:首先,针对法治体系与法律体系的联系与区别进行分析和界定,从而深入认识法治体系的具体内涵,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具体内容,以及建设法治体系的特殊意义;其次,从五个方面分析当前我国法治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为下文中构建路径分析提供思路;最后,总结《决定》关于构建法治体系提出的战略要求以及路线设计,结合文章第二部分中所提出的法治体系建设面对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法治体系的相关见解和路径设计。
  
  (四) 创新和不足

    阅读大量相关文献之后,笔者发现多数研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构建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解决对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构建法治体系、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仍然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难题,建设法治体系的实现路径将是本文的重点和新意所在。第一,文章将改革与立法的关系置于构建法治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对发挥立法引领作用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改革“于法有据”的具体作为。第二,文章将权力监督机构之间的互联机制作为规范公权力、构建法制体系亟待完善的一部分。第三,文章重视法学教育改革与构建法治体系之间的关系,希望通过丰富法学教学方法,改善当前法学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分离的问题。因为本人研究水平和写作能力有限,对法治体系内涵和定义的分析还不够深入和透彻。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