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儿童文学论文

童谣在贵州留守儿童生活中的诊疗作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20 共5269字

  在当下泛物质化语境中依然相对贫困的广大农村,文学对孩子们来说仍然是一种奢侈品,而童谣是除了影视、网络作品之外与孩子们有着亲密接触的文学样式之一。对于成年人来说,那些童年吟诵过的童谣已然成为内心深处一抹留存的记忆,伴随人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给人带来心底里的温暖与安宁。如果说成年人的文学世界如海水般浑厚的话,那么对于儿童的文学世界来说则是一种溪流般澄明纯净的状态。事实上,对童谣的吟诵过程让儿童有很强的参与感,同时童谣的特质决定了它在一定意义上对于“人”的文学启蒙作用。

  在贵州儿童文学中,童谣当属最丰富多彩的部分之一,特殊的地理环境及经济文化状况使贵州童谣呈现出自身特色。在当前“留守”成为贵州农村大多数儿童的生存境遇之时,探索与童年生活最为密切的童谣的功能亦属一种文学诊疗的可行之径。

  一、 丰富多彩的贵州童谣

  作为童谣的“富矿”之地的贵州,各地区各民族都有着极其丰富的童谣,在民间呈一种原生活态的传衍状况,根据马筑生先生的说法,所谓原生活态的状况,指童谣的传递是在伙伴中特别是在伙伴间的游戏中进行的,它的传递交流着声音信息,肢体信息、表情信息等,所以集伙伴智慧,具生命活力,存集体共性,去个性风格,带变异性质,无固定“版本”.贵州童谣里以各地极具特色的语言充分地表达出丰富多彩的贵州民众的思维与智慧及生活体验。

  (一)贵州传统童谣

  贵州民间童谣是在贵州民众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并发展的,因而极大程度地反映着人们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和认识。历史上贵州的基本省情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从这种最原初的状况到如今经济文化状况极大变化,其间童谣的发展亦呈现出动态的发展过程,传统童谣里有很多是对此特殊省情下的民众生活的反映,表达出人们对生活现象的认识、理解和想象。

  从关涉的内容上看,衣、食、住、行是贵州童谣里很重要的要素。因而民众生活中易见的诸多生物、自然状貌以及各种生产生活方式等都成了童谣叙述的对象。

  “民以食为天”,其中物质的相对匮乏而引起的人们对生活的感受的歌谣很多,如《红萝卜》《折耳根》《他来啃骨头》等。

  《红萝卜》:红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不吃自家小米饭,要吃婆家小猪肉。(采集于平塘县)《折耳根》:折耳根,遍地生,我是娘舅亲外甥,娘舅接我去做生,舅娘嫌我礼物轻,抬碗肉来冷冰冰,抬碗豆芽十二根,娘舅劝我多吃点,舅娘在旁鼓眼睛,娘舅死了哪样埋,金子银子打棺材,舅娘死了哪样做,用根草索拉她去丢岩。(采集于纳雍县)《他来啃骨头》:砧板上,切腊肉,有肥又有瘦。你吃肥,我吃瘦,他来啃骨头。(采集于黔西县)从这些传统童谣里不难看出,在物质匮乏年代人们对“吃”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因“食”而致的各种人情世故,通过戏谑的表达,充满童趣中亦透出几多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同时还有很多谜语童谣,用极其形象生动的描述反映着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的理解:《花生》:两兄弟,同床睡,隔堵壁斗不相会。(壁斗:墙壁,黔南方言。采集于罗甸县)《眼睛》: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到了夜里毛对毛。(采集于贵定县)《筛米》:九十九亩田,边边都相临,黄马跑中间,白马跑外缘。(采集于福泉县)《石榴》:金罐罐,银罐罐,里面装满糯米饭。只吃糯米饭,不吃金罐罐。(采集于普定县)《刺梨》:金罐罐,银罐罐,里面装满糯米饭。只吃金罐罐,不吃糯米饭。(采集于普定县)
  
  (二)贵州当代童谣

  随着民众生活的不断衍进,童谣也在随之变化,受当代生活影响产生的童谣日益增多。贵州当代童谣里对当代生活的反映亦很明显,同时基本生活的变化使人们的视野日趋开阔,从而也极大地拓展了作品的想象空间。

  大量的贵州当代童谣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着民众对生活的感受,亦符合儿童单向、形象、单维的思维特点:《螃蟹歌》:你家爸,刘德华,每月工资零点八,坐飞机,去上海,上海的东西不好买,娶个老婆矮又矮,生个娃娃像螃蟹(蟹:方言读作“hǎi”),螃蟹螃蟹快长大,爸爸教你日本话,米西米西大大的。(采集于望谟县)《光脑壳》:光脑壳,棒棒掇,掇出血,我有药,哪样药,膏药,哪样膏,鸡蛋糕。(采集于紫云县)受媒介影响,儿童们在日常娱乐中依据影视作品口头创作的童谣也很丰富。如受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影响而产生的作品就呈显出很多大同小异的版本:《还珠格格》之一:小燕子飞,五阿哥追,尔康采花送紫薇。香妃跳舞皇上看,容嬷嬷是个大坏蛋。(采集于惠水县)《还珠格格》之二:小燕子飞,五阿哥追,幸福的尔康抱紫薇,可怜的金锁没人追,不要脸的皇上爱香妃,香妃变成蝴蝶飞。(采集于瓮安县)《还珠格格》之三:小燕子,五阿哥追。尔康买花送紫薇。紫薇说:“我不要”,可怜的金锁要哭叫。(采集于凤冈县)《还珠格格》之四:小燕子飞,五阿哥追,尔康爱上了夏紫薇,宫里的水宫里鱼,宫里的那个是永琪。(采集于遵义县)《还珠格格》之五:小燕子飞飞,五阿哥追追。尔康喜欢夏紫薇。可恶的皇上爱香妃,香妃和蒙丹展翅高飞。(采集于余庆县)从这些童谣中对影视作品的再造想象不难看出贵州当代儿童们的极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二、 山水姻联的族别差异

  与贵州多民族聚居情况相生的是各族童谣的相对独立与互渗。贵州民间各民族均有自己传统的居住情况,比如苗族、布依族大多依山而居,侗族大多临水而住,贵州各地通常是山相依、水相连,因而俗相通。各族因传统的生产生活的特殊性,使其童谣透出自身的特点;同时也因多民族杂居的情况而使各族之间的文化相互影响与交融,童谣亦不例外,又呈现出族别之间的共性特征。对一些事物的感知与认识各族是共通的。各族童谣里比如《月亮光光》《小板凳》等,虽然叙述略有不同,但均对月亮、小板凳等事物以童性的思维和视角赋予了质朴的想象。

  《月亮光光》之一:月亮光光,酥麻烧香,大姐磕头,二姐烧香,烧死毛大姐,气死毛三娘。(苗族)《月亮光光》之二:(异文)月亮光光,下河洗衣裳,烧死麻大姐,气死麻婆娘。(汉族)《月亮光光》之三:(异文)月亮光光,装满筐筐,抬进屋去,全都漏光。(侗族)《月亮光光》之四:(异文)月亮光光,苏麻央央,大姐磕头,二姐烧香,烧死毛豆角(“角”方言音:guó),气死小三娘,小三娘过河(“河”方言音:huó),打落烟盒(“盒”方言音:huó),小三娘过沟,打落篼篼。(汉族)《月亮光光》之五:(异文)月亮光光,芝麻香香,香在哪里,香在崖腔,崖腔倒了,背着娃娃跑了。(布依族)《月亮光光》之六:(异文)月亮光光,姊妹烧香,烧到王大舅,气死满姑娘。(布依族)从这些流传于不同民族间的因“月亮”而起兴的童谣里,不难感受到无论何族对“月光”的那种似旷远又切近的体验。同时,各族又有着自己族群里的个性化的童谣:如侗族童谣中的《螃蟹歌》《小米歌》《鸡捡米》《戽水凼》等。以侗族儿童的视角去感受生活,作品充满了丰富新奇的想象,风趣幽默中启迪着儿童的思维。

  又如布依族原生态童谣中《顶顶窝》《萤火虫》:《顶顶窝》:顶顶窝窝,牛屎八歌,张张合合,牛屎八戒歌。(采集于普安县)《萤火虫》:萤火虫,小灯笼,飞到北飞到南,飞到西飞到东,尾巴闪闪发光,照亮一片天地。(采集于兴仁县)当布依族孩子们在月光非常好的晚上在布依山寨里尽情游戏快乐地吟唱着这些童谣时,或许更易使人感受到他们纯美的心灵和稚美的梦想。

  三、 诸因胶合的地域性

  贵州有着特殊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山多平地少使传统的贵州交通不便,处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内,生物资源比较丰富。多民族杂居分布情况各地不同,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存异,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区域差异。

  特殊的“物质空间”极大地诱发了贵州民众生活的“想象空间”,相关童谣甚为丰富。

  地理环境的影响在童谣中自然表达出来,如流传于毕节地区纳雍一带的《小包车》,表达出对自身所在区域的感受和对异域生活的想象:《小包车》之一:小包车,下贵阳,又买粑粑又买糖,糖糖甜又甜,粑粑香又香,吃了粑粑眯眯笑,吃了糖糖喜洋洋。(采集于纳雍县)《小包车》之二:(异文)小包车,下贵阳,又买粑粑又买糖,买来不够分,分起下织金,母鸡不得公鸡贵,十八块,有个姑娘矮又矮,有个娃儿像狗崽。(采集于纳雍县)从其中的“下贵阳”不难看出毕节地区相对于黔1还有,《毕节城》:太阳红,月亮白,我坐车车去毕节,毕节城,大又大,不知要去那一岔,喊爸爸,喊妈妈,我要买个大西瓜。(采集于纳雍县)反映出乡村儿童期盼坐车、进城的纯真愿望。

  四、 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缺乏来自父母最切近的陪伴、关爱与教育,以至于在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童谣的吟诵不失为一种转移儿童注意力的方式,使他们在获得知识认知和智力启迪的同时获得一定的情感补偿。

  (一)极富表现力的风格意蕴

  贵州童谣里有着丰富的表现手法,比如拟人、顶针、反复、重叠、比喻、夸张、联想、对答等等的运用,把日常事物形象化和具体化,使儿童易于感知和理解。使孩子们更易获得吟诵的乐趣和感知的愉悦。如:虼蚤跳,钻鸡灶,鸡灶圆,搞琴弦,琴弦昂,打铛铛,铛铛叫,吓得娃娃不屙尿。(采集于镇宁县)其中顶针手法的运用,不但使儿童们体验到语言表达的乐趣,同时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获得思维训练。又如:《小猫咪上学校》:小猫咪,上学校,老师讲课它睡觉,左耳朵听,右耳朵出,你说好笑不好笑。(采集于息烽县)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小猫咪”人的特点与灵性,使儿童更易于接受,通过对“小猫咪”不听老师讲课的戏谑表达来使儿童获得正确的认识。还有很多连锁童谣,通过追问使事物环环相扣,形成链条,既锻炼了孩子们的思维,同时增长了见识。如:

  《黄平儿歌》:你为啥浑,水?蝌蚪跑我才浑。你为啥跑,蝌蚪?石滚我才跑。你为啥滚,石?野鸡刨我才滚。你刨啥,野鸡?我刨板栗吃。你为啥落,板栗?风吹我才落。你为啥吹,风?不吹年不去,不吹岁不来。(采集于黄平县)另外,童谣里丰富多彩的“意象”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使儿童们更易于接受和理解。比如“月亮”“红萝卜”“鸡蛋壳”等等,在对这些童谣的反复吟诵中,孩子们得到了对“月亮”这类日常感知事物的美好想象与表达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月亮光光》里,“月亮光光”无处不在,构设出了一种月光普照静而纯净的意境,正是在这种境界中,孩子们可以尽情嬉戏,快乐生活,去体验敞亮的夜晚所带来的愉悦感受。

  (二)对留守儿童认知能力与感情的培养

  大量的童谣对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事物作出了形象生动而趣味丛生的描述,对于父母缺席成长的留守儿童来说,在对童谣的反复吟诵中自然获得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因其特有的童趣使他们获得认同感,从而使情感得到培育。如:《萤火虫》:小小萤火虫,打着小灯笼,飞得高,飞得低,照亮破衣缝一缝。(采集于罗甸县)会使儿童产生好奇,进而逐渐认识到萤火虫会发光的特点。“破衣”自然会与“贫”“弱”有关,“照亮缝一缝”,或许会让儿童滋生一定的悲悯的情感因子。同时贵州童谣里有很多对日常事物的具象化描述,也可培养儿童对事物的喜爱与热情,使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三)对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塑型

  和谐的生活氛围无疑是儿童健康人格形成的良好土壤,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来说,与同伴共同游戏和吟唱童谣的状态也是一种和谐氛围营造的形式。丰富的游戏、童谣会使儿童在参与中获得健康人格的塑造。

  在甚为丰富的贵州民间儿童游戏中,孩子们常玩的那些诸如“捉迷藏”“拍手游戏”“跳皮筋”“锁龙门”等群体游戏注重规则、讲究合作,游戏活动的成功直接体现出儿童们的群体合作意识,儿童们可以通过各种角色的体验获得身份的归属感,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健康人格训练形式。

  在游戏中伴生的童谣很丰富,其中对儿童起着正面教育作用的也不少,如跳皮筋的童谣之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主席的像,挂在墙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乒、乓、嚓!(采集于贵州多个地区)在贵州各地流传的童谣里,有很多是对民众生活状态直接描述的,也是对儿童起着抚慰作用、逗儿童开心的,如哄儿歌中:《妹莫哭》:妹莫哭,弟莫哭,转个弯弯就到屋,没得哪家七白米,家家都是七包谷。(七:黔南方言意思为“吃”.采集于平塘县)有很多对儿童日常生活行为进行规范和描述的:《小蜗牛》:小蜗牛,背书包,磨磨蹭蹭上学校。东看看,西瞧瞧,等到太阳落,爬到小学校,往里看一看,已经放学了。(采集于惠水县)此类童谣常常通过讽喻的方式来让儿童认识到不恰当的行为是什么,从而对照自己的行为,达到正面教育的效果。

  对儿童来说培养一种健康坚韧的人格精神对其以后的人生尤为重要,童谣里丰富的表达,对于多角度地培养留守儿童积极乐观的人格精神亦起到一定的作用。

  结语
  
  好的童谣是心灵鸡汤,它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2]贵州童谣在其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体现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与儿童的成长教育密切关1康人格的塑造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让童谣真正成为儿童成长的“肥料”之一,特别是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凸显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显得甚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马筑生。论多元族群共生的中国儿童文学[J].昆明学院学报,2011(4)。
  [2]金波。为了儿童的文学--金波儿童文学评论集[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相关标签:留守儿童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