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动漫设计论文

性别角色在主流动画中的影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23 共590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近20多年女性动画中的女性主体意识探析  
【绪论  1.1】社会性别与动画  
【1.2】性别角色在主流动画中的影射 
【第二章】女性动画中身体话语的展现 
【3.1】女性精神特质的复原 
【3.2】女性动画叙事特点 
【第四章】女性动画的困境与展望  
【结语/参考文献】女性动画中的女性角色书写结论与参考文献


  2 性别角色在主流动画中的影射

  2.1 女性在动画中的在场与缺席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动画或是其他艺术领域中,女性一直都是男性艺术家表现的对象和客体,温柔软弱的女人和泼辣果敢的女人,或是天使或是恶魔,“女人”承载着男性的幻想和恐惧,她们在难以企及的美和自我牺牲的神话中被一次次的描述,被构建成荡妇、尤物、任劳任怨的母亲、天真的女儿、神秘莫测的女神、顽固不化的老妇、英勇潇洒的女战士……无论是哪种“女人”都被男性的偏见所压制,她们在影片中或服务于男性,或成为男性成长的垫脚石。这些有偏差的形象大量的泛滥于荧屏,曲解、女性的社会角色的真谛。

  如经典的女性原型--母亲。母亲是传统美德--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呈现者。她无言地承受、默默地奉献,通常母亲都是得到正面陈述与颂扬的,是潜在的女性规范。佛洛依德就将母亲的身体置于恋物之源。在塑造女性角色时,常能看到被构建的“升华的母亲”--超出现实的,被赋予高尚道德,毫无欲望的女人。她超越了真实的女性世界,使得女性沐浴在神圣的光环下,从而丧失了存在的主体性。如动画电影《悬崖上的金鱼姬》(2008)中波妞的母亲曼玛莲--海洋之母,她在剧末登场完美的解决了所有矛盾冲突,神和母亲的结合使得这个角色似乎没有任何缺点。《勇敢传说》(2012)中公主梅莉达的母后埃莉诺,她大方得体,时刻注重自己的一举一动,力求展现“完美”的形象,并以此来教育自己的儿女们。除了对儿女、丈夫的关心外,我们很难发现她的其他心思,母亲这个角色仅仅只是为了家庭成员存在,除此外的她对自身的思考已全被抹去。此外,母亲角色的任务常被固定为主内。在中国的动画中,母亲形象更是常被设定为任劳任怨的家庭主妇形象,典型的例子是系列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1995)以及《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2013)中的“围裙妈妈”.围裙二字点明了她的角色性质。影片中,她常忙碌于厨房,奔波于各种家务之间。在这部给儿童观看的动画中,“围裙妈妈”的温柔、勤劳无疑给无数的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也无意中传播着女性的战场是厨房,使命是家务这样的传统刻板的性别角色印象。“母职”的投射使仁慈、温柔、默默奉献等行为成为了主流动画中部分女性角色所谓的“天性”.在“母性”本能魔咒笼罩下,众多女性角色变得千篇一律,毫无独特人格魅力。

  在刻板性别角色泛滥的同时,女性角色同时面临着在动画中缺席的尴尬场面。在体育、棋牌、侦探、战斗、格斗等类型的商业动画中,女性很难成为主角,无论是数量比例、技能和受重视程度都远远低于男性,时常充当着男性的暗恋着、支持者的角色,对于剧情的推动起到若有若无的作用。究其原因,创作团队在潜意识中依旧认定体育、棋牌、侦探、战斗等领域为男性专有领域,女性在这些方面的地位和能力都远不及男性,反映在动画作品中则使得女性角色处于若有若无的边缘化地带。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出现了一些“非女性化”女性形象,她们在故事的展开中起到一定的重要作用,如日本商业动画《死神》(2004)中女主角朽木露琪亚;《火影忍者》(2010)中女主角春野樱;《进击的巨人》(2013)中女主角三笠·阿克曼。相比传统意义上的女性,这些角色表面上发生了一些转变:性格上常有着不拘小节、急脾气、冷酷沉着、暴力倾向等非女性化特征;体能也有较大的提升,多拥有强大的力量;传统女性外貌特征也在减弱:短发、平板身材、沙哑低沉的声音塑造出不一样的女性。然而这些深入人心的女性角色揭其表面后不难发现她们的地位远远低于男性角色,这脱离不出日本社会建构中的女性角色刻板印象。日本女人在传统社会角色中几乎被定义为“温顺”的代表,她们温柔体贴,绝不反抗男人的统治,现如今日本女性在各领域的地位都已有较大的提升,但始终不如男性地位高。李佐文、张川曾就日本女子受教育程度的变迁探讨了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转变,虽然日本女子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但是其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社会地位,而是为家庭料理和家庭教育服务,实质还是为男性服务。[4]

  日本社会还未完全走出男权传统的阴影,而日本女性自身也依旧处于男权社会的积习之中,虽然现如今许多女性取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但在精神上却依然过度依赖家庭和男人,并未具有独立的人格。因而可以说日本女性的地位在大大的提高的同时又积习难改,在这样复杂的社会建构下,日本主流动画中的女性形象也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在不同的题材中,呈现出复杂的特点。而在欧美的英雄动画中所涌现的一部分女性形象,如《X 战警》(2011)中的凤凰女、暴风女;《黑客帝国动画版》(2003)中《最终飞跃》的女主角等在拥有超强的行动力和能力之余,往往拥有着前凸后翘的魔鬼身材,从东西方在塑造“女强人”形象上的差异也可窥见东西方不同父权熏染。无论是哪种女性角色,她们都有着很强的自我意识和自理能力,勇敢泼辣,看似和男性角色一样出色甚至比一般的男性角色更出色。她们像男性一样行动,在出现争端时习惯性用暴力解决问题,仿佛男性的延伸,且最终服务于男性角色。

  2.2 动画中女性身体的滥用

  劳拉·穆尔维在《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中提出了电影是怎样反思、揭示,甚至利用社会所承认的对性的差异可做的直截了当的阐释,也就是那种控制着形象、色情的看(looking)的方式以及奇观(spectacle)的阐释。[5]

  其中论证了女人作为形象,男人作为看的承担者这一论断,这一观点在动画中亦然,如上文所提及,在主流动画中常出现受父权熏染下所产生了对动画中女性角色身体的色情观看。在一个充斥着性别差别对待的世界中,男人的幻想往往被投射到创作中风格化的女人形体上。

  动画影片中被人观看和被展示的女性形象,她们的形象被设计成拥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色情感染力,使之有着被看的内涵。女性身体成了被主流叙事利用的对象,因政治话语、道德话语对身体的限制使得肉体之美尤其是性感的女性身材和美艳的女性面庞沦为了一种“罪恶”,身体变成了女性运用的色情武器,目的是瓦解男性主角的意志,所以常常能看到身材婀娜多姿、穿着暴露的女反派。她们将身体暴露在大众面前,光这一点就足以被判定为“邪恶”的一方。这才有了杰西卡(Jessica Rabbit)在《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88)中:“我并不坏,我只是被画成了这个样子。”的申辩。她在 2000 年一项由吉百利公司发起的调查中获得了 37%的投票率,击败了贝蒂(Betty Boop)被评为动漫王国中最性感的女人。[6]

  她标志性的红头发配上有着长长睫毛的大眼睛,厚厚的性感双唇,闪闪发光的性感礼服,媚气十足。她是性感的象征,她的一切就是性感。她成为了动画银幕上的性感符号,受男性所喜爱。杰西卡是一眼看过去就是“坏女人”的女人,却被塑造成忠于丈夫的形象。这一设定似乎满足了男人对女人的所有妄想,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一个美丽妖娆却又忠诚的女人。

  除了前凸后翘的女性身体,动画也以男性的眼光刻画出各类女性,尤其是在日本的“宅男动画”中--以广大男性为受众而拍摄的以恋爱题材为主的动画--往往会出现三个以上的不同风格的女性主要角色,甜美的、知性的,中性的……无论是哪种女性形象,陈规旧套的大腿、胸部、脸部的特写都在叙事中构成了一种色情主义的模式。女性角色的身体被分解成各个饱含色情意味的局部展现给大众,局部的特写给予画面以平面、剪纸或肖像画的性质,化为一个个色情的符号。当男性角色窥视女性角色身体某个特定部位时,荧幕通过对该女性局部的特写来让观众视点和男性角色视点重合,配合着男性心理旁白的解读和暗示使得女性角色沦为叙事中男性角色和荧幕前观众的色情对象,女性角色的身体在这一刻被双重窥淫,观众通过和故事中男性视线的重合达到观看的快感。

  需注意的是,除成人动画等特定的动画外,女性角色的身体意识尤其是性意识几乎是不进入叙事层面的,有的女英雄、精英类的人物甚至被塑造成没有性别特征的豪迈而朴素的“女汉子”,这似乎预示着“女性气质”和有自控力的、逻辑的、理性的成功无关,女性要取得和男人一样的成功就必须活得像个男人。且女性身体展示在画面中时,女性的感觉、思想塑造则常常被忽视。

  2.3 当代动画中“不自觉”的女性主义倾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女性地位的提高程度虽有所差异,但动画中女性形象塑造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而有了明显改变。越来越多的动画导演乐于颠覆自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创造出一个个和过去温婉懦弱被动的女性形象完全不同的、主动的,甚至充满攻击性的新女性形象。女性角色不再仅仅是被窥视的对象,或是物化的自然,在女性角色的塑造上越来越多的体现出她们对父权社会的质疑与反叛、对自身局限性的探索与思考,对被动处境的躲避与逃离。她们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能运用自己的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甚至像个男人一样冲锋陷阵,有勇有谋。如《神偷奶爸 2》(2013)中的最重要的配角女特工露西·王尔德,一开始露西就很主动的跟男主角格鲁打招呼甚至“绑架”了他。露西从一开始就打破了“窥淫快感”,她的强势颠覆了传统女性的温婉内敛形象。

  露西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从影片开始就表达了自己对巴鲁的喜爱之情,并展开攻势。在之后和巴鲁的合作中也毫不逊色,她时刻保持着自己的话语权。由此可见露西的形象是有着反抗精神的新女性,从她的身上可见主流动画中“不自觉”流露出的女性主义倾向。遗憾的是,影片最终还是通过男性对男性的强权,通过暴力的手段来解决了所有危机。露西被犯人玛戈抓获成为人质,又被巴鲁解救,完成了英雄救美的戏码,她最终还是沦为了为男性魅力的点缀。这种现象在不少动画中都有出现,女性角色的力量并非为自己服务而是成为了男性角色成长中的辅助力量,成为了男性成长的垫脚石。另外女性角色拥有强大力量的同时又极度依赖男性角色,在重大问题面前通常失去自主话语权,选择男性所选择,不自觉陷入了被压迫的境遇。

  除了有特色的女配角外,近年来更是涌现了多部以女性为主角展开故事叙述的优秀动画。如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千与千寻》(2001)《哈尔的移动城堡》(2004),已故日本导演今敏所创作的《未麻之部屋》(1998)《千年女忧》(2001)《红辣椒》(2006),迪斯尼动画《花木兰》(1998),皮克斯动画《勇敢传说》(2012)等。2013 迪斯尼的动画电影《冰雪奇缘》更是讲述了两个女人的故事。该片由克里斯·巴克(Chris Buck) / 珍妮弗·李(Jennifer Lee)导演拍摄,珍妮弗·李同时承担着《冰雪奇缘》的编剧责任。女性视角无疑是这部影片的一个大卖点。可以说,它是一部广义上的女性动画:由女编剧编写,女导演参加制作,主角和最重要的配角都女性,故事围绕着她们之间的关系展开。然而仔细思考下《冰雪奇缘》只能算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女性励志故事,它鼓励了女性追求自我、实现自我,却用了一个略嫌简单的手法企图一步登天地实现,迪斯尼的公主文化使得影片中的公主们美丽、勇敢、挑战邪恶、身手不凡,但是情感上的自我追问和理性冷静的思考却远远不够。

  克里斯·巴克将影片的核心定义为:真爱之举将融化冰冻之心。即这部影片的目的是以不一样的角度来探讨真爱。真爱不再局限于王子和公主一见钟情的爱情而在影片最后被揭示为姐妹之情。影片的第一个画面模糊不清,紧接着一个锯子突然穿出来,画面中男人们在切冰砖,从这开始世界有了颜色。接着响起一首歌《Frozen Heart》,同时故事中真正喜欢公主安娜的山民克斯托夫第一次出场。这里不得不看到,虽然是描写两姐妹的故事,但最初登场的人物依然是男性--无论是强壮的山民们,还是儿童期的男主角之一。男人们的歌声提示人们要小心“心被冻结”以及冰比人们更有力量这件事。这首歌暗含了许多这部电影的世界观,而这一切由男性角色演绎。男人在影片中充当了“智者”角色并非仅此一处,为拯救因姐姐能力受伤的安娜的地精族长 grand pabbie 也为男性--一个上了年纪见多识广的智慧男性。他对艾莎说出了整部影片的主轴:

  “恐惧会是你的敌人”

  “你的力量美丽,但同时也有危险的一面。”

  导演们让男性角色充当了故事的解说者和引导者,他们包含隐喻性的台词给观众以暗示性,男性角色是该影片中隐藏的强大力量。

  女性的生命状态是多元化和多层面的,而非简单的非黑即白。但《冰雪奇缘》在女性刻画上将女性行为动因进行了简化:艾莎因逃出王宫忽然之间由秘密被发现的恐惧转为获得自由的喜悦;汉娜追寻艾莎而去时将自己的国家转手给刚认识的汉斯王子;汉娜因发现汉斯的欺骗而忽然领悟到克斯托夫的爱等等行为和复杂的心境转变在影片中被急速又淡化的展现。太过简化的描述,使得女性角色在影片中是冲动的、感情化的、甚至非理智的。

  将本该复杂的问题简单地解决,对于一部主要受众为儿童的动画电影来说本无可厚非,珍妮弗·李甚至玩笑的说出对观众(儿童)的期待反馈是:“她(汉娜)刚认识他(汉斯)就结婚,怎么可能了解他,他随时可能变得很可怕,你必须先了解他。”[7]

  可见该动画并没有将“探讨女性”放置于创作目标上,从根本上就不可能过多过深的展现女性。它所塑造的女性形象高于生活,属于理想化的世界,而观众们却不会因此提出异议。经历众多动画影片训练后,观众们已经知道:这是公主们的故事,而非我们的故事。

  和迪斯尼一样,众多主流动画公司制造梦幻和商品文化、逃避式的幻想和对自身生产过程中的约束,导致其动画影片中的女性形象注定是单薄的,是逃避现实者的幻想。而这样的女性形象难以引起观众,尤其是女观众心理上的共鸣。影片无法给与观众过多的思考,只能沦为闲暇时间陪同孩子一起的消遣对象。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下主流动画越来越多的流露出女性主义倾向,在日本导演押井守的动画电影《攻壳机动队》(1995)系列中更是传达了赛博女性主义的信息。《攻壳机动队》系列以电子人草薙素子1--女性为主角,围绕她展开剧情。草薙素子的存在正是一个“电子人”(Cyborg)2,她展示了赛博空间身份的流动性,身为女性的素子拥有高超的格斗战、枪战、电子脑战和指挥能力。影片中未来世界的虚拟现实让人的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联系变得松散,传达出女性或可在赛博空间中得到现实生活的物理空间所无法获取的自由的信息。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童话故事中越来越有独立自主思考能力的公主们,还是在未来赛博空间中大展拳脚的女少校,主流动画塑造的女性形象渐渐倾向于带有一定女权色彩,这与当下越来越平等、进步的社会机制以及全球信息化发展密不可分。女性在当下获得了一定的自由选择生存方式的权利,无论选择怎样的生活,来自社会体制上和公共道德舆论上压力都远不如以往强烈,这种变化不但影响着主流媒体中的女性形象,更反映在当下的女性动画中。

相关标签:动画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