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计算机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电子商务与城镇化相关研究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2-12 共4532字

  第 2 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城镇化的含义。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断言: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和中国城镇化是 21 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未来学家托夫勒也将高技术产业和中国城镇化视作 21 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3].这充分表明中国城镇化对世界发展影响之大,需要深刻认识中国城镇化。

  "城镇化"来源于英文中的单词"urbanization",我国学者根据国际上城市化的概念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城镇化"这个概念,因而,我们先从这一概念的介绍开始。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首次以"城市化"的概念分析城市的发展历史[4].

  之后,赛达在《城市化基本原理》中也提出了城市化,但是,我国的城市设置与国外不同,根据我国国情,将 Urbanization翻译为城镇化。具体来讲,在我国城市有建制市和建制镇两类:建制市是指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等四个行政级别的城市,而建制镇包括市、县城以下建制镇[5].所以,城市和城镇两部分构成了我国的城市,采用"城镇化"比"城市化"的表述更全面。

  城镇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可以对城镇化给出不同的诠注,即使是同一学科,从不同的经济要素着眼,对城镇化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纵观各角度对城镇化的不同理解,概括起来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人口城镇化".此种观点将城镇化看作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

  埃尔德里奇(H?Eldridge)认为"城镇化的全部含义集中体现为人口的集中",而克拉克(C?G?Clark)认为"第一产业从业者减少,第二、三产业从业者不断增加的过程"就是城市化[2],而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就是人口城镇化[8].

  二是"空间城镇化".在此观点看来,经济布局和居民居住地向特定区域逐渐集中的过程便是城镇化。就产业结构而言,"空间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在一定区域的集中,接着建立相应的生活用地以及消费、经济用地。

  三是"乡村城镇化".乡村和城市是有差别,并且是对立的,城镇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是传统落后的农村转变为现代发达的城市的过程。沃思(L?WIRTH)将城市化视作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镇)的生活方式发生质的改变的历史过程。这是一种抽象的"综合说"的观点。

  综合以上三种观点,本文取城镇化的综合含义,将城镇化视作以人为中心、以产业为驱动的一种经济和社会变迁过程,包含实体变化和精神变化过程两大内容。人口、非农业活动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城镇聚居地的景观变化是实体变化过程,伴随此过程的还有城镇的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包含城市价值观念扩散、渗透的,城市技术、经济、社会变革进入乡村地区,被视作精神变化的过程。本文以上述城镇化概念为指导,探讨电子商务对城镇化的影响。

  2.2 电子商务的含义。

  李克强总理在 2015 年 3 月 5 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计划[9],政府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并且多次强调电子商务的重要性,鼓励电子商务的发展创新,对跨境电子商务特殊强调[13].于 2015 年初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10]《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也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了重要高度,提出建立现代农业,而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掀起一场农业互联网革命[11]:在生产领域,采用物联网技术以实现农业的精确生产;在流通领域,需要电子商务技术使得货畅其流。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对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究竟什么是电子商务?它的范围有多大?

  当我进行文献综述时,才发现竟有这么多的理解,对电子商务概念进行分门别类统计,有国际组织的定义、各国政府的定义、跨国公司的定义以及学术界的定义。

  当然也有同一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电子商务进行定义的情况,Whinston 和Kalakota (1997)从业务流程、通信、服务、在线等 4 个方面对电子商务的观点进行如下定义:从业务角度看,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交易以及工作流程之中以达到自动交易的目的;从通信角度看,通过使用电话、计算机网络等任何媒介进行信息、产品或服务的传递、支付;从服务角度看,有效传达消费者、企业和管理者等各方的需求,降低企业的管理费用,是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工具;从在线观点看,电子商务提供了在线营销、购买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还有其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电子商务的概念进行补充,Efraim Turban( 2002) 就从社区和合作的角度对电子商务进行了补充:从社区角度看,电子商务是社区成员学习、合作以及交易的场所;从合作角度看,电子商务是在组织间和组织内部进行合作的框架[14].

  以上,表述不同,但基本上都强调先进工具和商务作为核心对象,以人的活动为前提。因此,我们提炼出基本要素:人、工具以及信息。总结来说,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经济活动,活动主体使用电子商务工具通过网络来进行服务或产品的生产、交易及其他相关行政管理工作。目前,国内多数人认为电子商务就是"网上交易",这在无形之中忽略了"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的联系。本文主要从广义角度来理解电子商务,对其定义的理解就显示出电子商务包含企业的信息化,以此来研究电子商务对整体产业以及城镇化的影响,并不局限于电子交易,因而本文将电子商务翻译为e-business.

  2.3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2.3.1 产业集群的含义。

  西方国家首先出现了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的现象,着名经济学家韦伯(A.Weber)于 1909 年率先提出了这一概念,有关研究也以西方国家为主。伴随着产业集群现象的不断涌现,研究这一问题的学派也逐渐增多,不同学派对这一现象都做了不同的定义和解释。经济发展使得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较快,而且,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加快普及使得产业集群转身为"在线产业带",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及产业集群的发展,我国的专家学者也对产业集群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

  综合以上各学者的定义,本文认为相互联系、地理位置上集中的社会、生产以及配套服务网络融合组成了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一个类似于生物群落的产业群落有机体。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产业集聚(IndustrialAgglomeration)和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s)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产业集聚是指产业由原来的分散现在走向集中的过程,而产业集群则是一种更为高级的经济集中。产业集聚为产业集群提供基础,产业集群是产业集聚的结果。产业集聚并不关心集聚企业以及产业的内部是否有相应的逻辑性和互补性,但这却是产业集群的核心。举个形象的例子来讲,如果把产业集聚比作是一堆牛肉,那么集群就是一头活牛:牛肉堆在一起,血脉不通,早晚要腐烂;集群这头牛不但能长大,还能繁殖。在产业集群中,极强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将不同企业以及企业和其他机构相联系,它们通过竞争合作、协作分工,来实现产业集群中企业新产品、新服务的研发,以形成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持续动力。

  2.3.2 产业集群的形成。

  吴先锋(2014)将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归纳为四个:区域产业特色和品牌提升、寻求企业内外部规模经济、政府的倡导和支持、降低企业创新风险,并对这四大动因的机制进行了分析[16].本文结合凌守兴[17](2004)《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形成及演进机理研究》一文中的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形成与演进机理框架图,并进行修改来对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图 2.3.2)。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相对于其他产业集群来说,既有其特殊性也有其他产业集群形成所需的地理优势、外部经济、政府行为、社会网络、领军企业等共性,因而,凌守兴文章中的模型可供借鉴。

  理论框架分析:

  1. 地理优势。McCann 和 Philip(1995)指出有地理优势的地区才能形成产业集群,具体可分为由运输成本构成的交易优势和包含资本、土地、自然资源等在内的要素成本优势两个方面[18].波特(1998)的"钻石模型"指出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地区须具备一定的地理优势。在实践中,有些产业集群依托自然资源,如安溪茶叶产业、威海的海产品产业;也有的依托产业资源的优势,如义务小商品产业集群、绍兴轻纺产业集群等都依托传统的产业资源优势;而这些又离不开便利的运输条件,更有产业集群三者兼而有之,发展更快更优。因而,地理优势中的自然资源、产业资源以及交通便利是重要条件,现今淘宝中国特色馆、顺丰优选特色馆等都是依托当地的特殊的自然资源、产业资源加上政府保障来筹建、运营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极大地满足产业集群所需要的便利的交通条件。

  2. 外部经济。马歇尔(1890)认为外部经济导致了产业集群,并且说明了外部经济对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而外部经济是由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知识、信息、技术的传递、扩散所形成的(王恩才,2003)。集群内企业通过分工网络形成上、中、下游完整的产业链,从而降低整体运作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说是专业化分工的外部经济,特别是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电子商务园区更是为这一分工提供了方便,不必样样都会也能开店卖货,提升交易效率;其次,由于分工的强化,劳动者可以快速掌握某项相关技能,集群内企业众多,也便于劳动者的自由流动,实现劳动力共享,发挥劳动者的最大价值,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为产业集群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力;产业集群也会带来技术进步和知识溢出,集群中企业更容易在相互学习中推进技术的普及,知识溢出效应使得如网点操作技术、供求信息的发布及获取、网点经营管理等电子商务知识在集群中扩散,农户等其他企业效仿、创新和改革,更加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

  3. 政府行为。政府作为地方产业的引导者,其行为对产业集群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对产业集群进行适当干预,方能够促进集群的健康成长。各成功的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在 2014 年"小县域,大影响--首届中国县域经济与电子商务峰会"中,都强调了政府行为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积极作用,总结来讲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的网络设施、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是产业集群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第二,配套产业规划。只有建立良好的配套产业,才能吸引企业留下来、留得住,优化地方产业结构。第三,创业扶持。发展资金能为创业及商业模式转型增添动力,政府应积极创造各种条件,着力解决农民、农村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第四,教育培训。当今电子商务带动产业集群迅猛发展,这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变化,而农民电子商务技术有限,需要政府及政府主导下的行业协会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对农民电子商务技能的教育培训。

  4. 社会网络。产业集群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新型社会网络组织的形态。社会网络是指产业集群内的成员之间因友好、信任、尊重与体谅而建立的关系体系,稳定的社会网络能提高集群内参与方利用公共资源和获得服务的效率,并能维持企业间良好的竞争合作关系[19].我国农村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由血缘以及亲缘关系交织而形成的社会网络,搞清这一社会网络对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地研究电子商务对城镇化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农村密切、稳定的社会网络有利于电子商务模式的传播与分享,另一方面,该网络也有利于增强企业在集群中的"根植性",更有利于集体效应及协同作用的发挥[17].

  5. 领军企业。众所周知的沙集模式[20][21],便发端于孙寒建立的网上淘宝店。孙寒创业成功后,引来了大批的模仿者,创业群体扩大;电子商务这一新鲜的商业模式引发周围村民关注、衍生创新,不光产生了一批模仿企业,更是衍生出了物流、淘宝店装饰等一大批配套服务企业。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