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计算机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电子商务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2-12 共2888字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从 1945 到 2012 年,在这不到 70 年的时间里,世界城镇化率从 29%增长到 2012年的 53%,从 1978 年的 18%增长到 2013 年的 52.57%,中国的城镇化率增长了近 2 倍,在这期间,无论是世界城镇化率还是中国城镇化率都是靠工业化在推动的。然而,中国目前信息化与工业化协同发展,并且信息化也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化所带来的城镇化与工业化主导的城镇化有何不同?特别是,作为信息化重要代表的电子商务将对中国城镇化的路径产生哪些影响,这值得重点研究。

  中国的电子商务自 1995 年萌芽至今,经历了不断的扩展和深化的发展过程,从早期的信息发布到开辟线上销售渠道,至今日成为信息经济时代重要的基础设施,电子商务对我们的生产以及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据阿里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电子商务服务业自 2008 年以来迅猛增长,其种类也是不断丰富,总的交易额从2011 到 2012 年便由 1000 多亿元提升到了 2463 亿元,并且据预测 2020 年这一数量会达到 47.8 万亿人民币,约是 2012 年的 5.8 倍[1].电子商务给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而易见,其发展也是势不可挡,电子商务改变了城乡关系,也促进了城乡统一的商品、劳动力以及土地市场机制的建立,为推进城乡要素流动、平等交换,以及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城镇化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政策:2012 年 11 月 28 日,在与世界银行行长会见时,李克强表示"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潜力所在",在同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城镇化也被提到了现代化建设历史任务的重要高度。城镇化,简单地讲,就是提高城镇居民占全国人口数量的比重,但是不同学科对城镇化又给出了不同的内涵,总结来说,城镇化的含义不仅包括农村居民身份或居住地域上的转变,更是农民深层次生活方式以及所处文化氛围的转变。所以我们研究电子商务对城镇化的影响不能只关注农村外在空间形态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从内在关注电子商务对农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城镇化能够创造大量需求,这种需求会带动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带动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创造就业,就业带来收入的增加,满足消费需求,进一步促进生产的发展以及市场交易的活跃,使得城镇拥有自己的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氛围[2].

  就两者关系而言,电子商务能够带动物流等电子商务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产业的集聚以及产业布局的变换,使得更多的农民返乡就业甚至是创业,这也使得当地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呈现新的面貌,也使得一些传统的乡村开始显现出小城镇的面容。

  因此,本文决定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分别从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城镇化中选取相应要素,来衡量电子商务与城镇化关系。

  1.1.2 研究意义。

  现有研究电子商务、城镇化这两个问题的理论较为丰富,但将两者相结合研究两者关系的理论相对较少,并且多是城镇化中电子商务在农业、农村的应用或是电子商务对城镇化影响的概述,并没有将二者的关系上升到理论高度用实证的方法进行分析。

  而本文的研究弥补了这一不足,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二者的关系做以深入分析。

  此外,发达国家与中国情境不同,发达国家多是由工业化已经实现了城镇化,而由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化所带来的城镇化中,中国是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研究我国的电子商务与城镇化的关系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有利于发达国家更好地了解中国特色。

  1.2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为绪论。在绪论中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以及方法进行了阐述,也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进行了说明。

  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综述。对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以及城镇化的概念加以界定,还特别分析了中介变量--产业集群的形成。

  第三部分为研究模型及假设提出。分析电子商务对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对城镇化、电子商务对城镇化的作用机制,将产业集群分为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将城镇化分为就业、消费方式及公共服务三个要素,提出电子商务对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对城镇化、电子商务对城镇化作用的研究模型及假设。

  第四部分为问卷形成与数据。实证需要可供操作分析的数据,所以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了本文的调查问卷,并且在预调研的基础上对问卷进行了净化,形成新的合理的调查问卷,为有效地进行实证分析奠定了基础。

  第五部分为实证分析。利用 SPSS17.0 进行对取得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信度分析,利用 AMOS18.0 进行效度分析、模型的建立、整体假设模型的验证性分析、模型修正,最后对模型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

  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展望。首先,总结了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接着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电子商务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建议,并且对现有的不足进行分析与展望。

  1.3 研究方法。

  本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思路来分析现有文献,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电子商务与城镇化的关系,这既是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理论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综合分析研究,将实证与规范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电子商务与城镇化的关系进行梳理研究,具体来讲有以下方法:

  1. 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法从整体与局部关系入手,对事物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城镇化正是这样的复杂系统,在此系统的内部以及系统的外部都存在着相互影响,因而,我们要研究电子商务对城镇化的影响,需要首先要从系统的角度全面研究城镇化,将复杂的城镇化看作是系统工程,准确把握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影响因素以及电子商务如何影响城镇化,全面考虑电子商务与城镇化的关系,以实现高质量的城镇化。

  2. 规范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此处的规范研究,从城镇化的本质角度界定了城镇化的内涵,归纳出城镇化根本驱动力、影响因素,分析了电子商务影响城镇化的路径关系。此文的实证研究则是以数据为基础来验证研究中的关系假设及模型。本文以规范性研究法说明如何解决实现城镇化的问题,又以实证研究法对规范性研究提出的结论进行检验,将两种方法相结合,这样的研究既具有理论基础又具有实践的价值。

  3. 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将这两种方法结合,对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城镇化等概念进行定性分析,并界定其范围、内涵及测量维度,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概念框架,揭示事物本质及内在规律。

  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研究,建立了电子商务与城镇化关系模型及测度,从量的角度解释内在规律。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 研究的重点难点。

  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电子商务对城镇化影响的路径分析;(2)电子商务与城镇化关系中指标构建。

  2. 本文的创新点。

  (1)研究视角的创新。目前,关于电子商务与城镇化关系的研究,多是就当前发展情况来论述,缺乏对总的发展路径的深入分析,本文明确提出了电子商务通过产业集群这一中介作用促进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并对这一发展路径做了深入分析。

  (2)方法创新。目前关于电子商务与城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多是集中在理论方面,鲜有实证分析。本文以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城镇化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电子商务对城镇化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检验本文所提出的发展路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