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无形资产管理论文(经典论文6篇)

来源:未知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21-09-02 共11553字

  无形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有形资产相比有其显着的特点,它不具备本形态,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产物,是衡量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尺度之一。下面是搜索整理的无形资产管理论文6篇,供大家借鉴参考。

  无形资产管理论文第一篇: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分析

  摘要:文章分析探讨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内控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部门设置不合理、资产管理水平偏低、资产监督检查机制缺失等问题,提出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内控制度体系、合理设置资产管理部门及岗位、及时更新现有老化过时设备、建立科学完善的对外投资决策机制、加强无形资产管理、统一规划和组织信息化建设和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等改进建议。

  关键词:高校国有资产;资产管理内控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绩效考核;

  为适应高校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国家对高校的投入特别是固定资产的投入不断增加。合理配置、充分使用和有效管理高校国有资产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护高校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全面提升高校综合管理水平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还比较薄弱,资产内控制度建设还有待完善,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尚需提高。2015年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实施意见》(财会[2015]24号),为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了依据;而《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也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取得、折旧、投资和处置做出了更规范的要求。本文针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内控制度不健全,现有制度落实不到位。

  高校的国有资产主要有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受托代理资产以及其他资产。由于高校属于非营利性质单位,高校往往重视资产购建而忽视资产管理。到目前为止,大多高校未建立科学、完善、统一的资产管理内控制度,制订的资产管理岗位具体职责及操作程序也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资产管理中的一些重要风险点缺少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容易产生资产管理漏洞,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或损失。有的高校虽然制定了较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但在实施时由于种种原因未指定专门监管机构或专职人员进行监督,导致制度落实不到位。如,为方便使用,印章未分开放置而由同一人管理;由于人手不足,会计、出纳由同一人担任;没有严格按制度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清理,不清楚资产的真实状况、账实是否相符;没有及时处理不能使用的资产,使本应报废的资产作为正常资产长期挂账;固定资产没有贴具标签,或由于资产购买年代久远,贴具的标签已经辨识不清甚至脱落,使资产清查难度加大;资产保管员变动时未办理必要的交接手续,或保管员已经变动,但账面上登记的保管员没有变更;资产处置或移动位置时未严格按程序申报并通知财务等相关部门做资产台账的相应变动,导致资产流失。诸如此类现象导致资产由于监管不严而容易发生丢失、损毁或被挪用、被调换的风险。

  (二)资产管理部门设置不合理,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偏低。

  高校国有资产由于具有数量金额大、品种繁多、放置地点分散等特点,统一管理比较困难,因此高校国有资产大多按资产类别由多个部门管理,譬如设施设备、家具等由国有资产或设备管理部门管理、在建工程由基建部门管理、对外投资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由资产经营公司管理,甚至无形资产由学校办公室、科研、设备等多个部门进行管理等。有些高校设置了多个资产管理部门管理国有资产,又未明确各部门所分管资产的具体范围,导致各资产管理部门间的权责分工不清楚,容易产生重复交叉管理或“空档”管理的现象。而且不同的资产管理部门各自为政,资产管理的方式、流程、口径各不相同,导致国有资产在采购、验收、入库、保管、清理和处置时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可遵循,不仅容易使资产的汇总信息出错,还可能出现资产管控的漏洞和风险。另外,高校由于经费所限,资产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现有的资产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偏低。

  (三)设备过时、老化严重,使用效率较低。

  多年以来,高校固定资产不用计提折旧,所以高校账面上的固定资产只能反映买入价等初始入账价值,不能反映出固定资产折旧后的净值。许多高校账面上看起来资产价值不菲,实际上设备过时、老化严重。特别是一些更新换代较快的电子产品,由于不能及时更新,设备在使用时故障频出,不仅增加了维修费用,还会影响教学、科研质量。而有些以科研为主的高校由于科研课题不断更新的原因,导致部分设备因过时而处于闲置状态。这些闲置的国有资产不仅占用大量资金,甚至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腐蚀或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四)对外投资决策程序不规范,监管不到位。

  高校对外投资往往是为了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考虑,投资前缺少可行性研究和论证,使所投资的项目良莠不齐,投资失败风险加大;投资完成后高校对所投资的项目监管流于形式,所投资的企业有的已连年亏损濒于破产边缘,却没有分析亏损原因,让亏损企业长期存在,使投资名存实亡;部分高校所投资企业股权变动或清算时未及时通知高校财务及时变更,导致学校财务账反映的对外投资与所投资企业账实收资本不一致。

  (五)无形资产管理薄弱,未充分利用无形资产创造经济效益。

  高校的无形资产主要有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着作权、校誉、土地使用权等。由于无形资产固有的特殊性,不以具体的实物存在,大多数高校缺乏对无形资产的有效管理。高校(特别是理工类高校)的科研人才比比皆是,他们申请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着作权等无形资产层出不穷,如何有效管理并充分利用这些无形资产,也是高校面临的难点。目前高校由多部门管理无形资产,没有统一的管理部门和管理制度,而且管理人员也非专业人士,仅仅做些登记、申报等简单的工作,没有充分利用专利权等无形资产创造效益的能力,使高校的大量科研成果难以发挥积极作用。有的高校虽然设立了专门管理科技成果的部门,但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经验,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不理想。由于未对校誉进行合理的评估,高校对校誉的价值也不能正确认识,无法充分利用校誉为学校创造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组织,难以形成协同效应。

  在大数据时代环境下高校对管理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高校虽然正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但由于缺乏统一组织和规划,使总体协同效应较差。高校各部门或购买或自行研发,使用的管理软件各不相同、功能各异,不能与其他部门的管理系统进行无缝对接,成为“信息孤岛”。相关人员办理资产出入库、验收、登记、入账、领用等手续后的信息,无法上传到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换。有的高校各部门之间还在通过纸质资料进行传递,财务等其他部门在办理资产入账时不得不再次进行数据复核、汇总等重复劳动,大大浪费了人力、物力和时间。由于没有各类资产的汇总信息,使各部门的资产数据不能形成有价值的管理信息,难以为学校管理层的决策提供相应的支持。

  (七)缺乏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高。

  高校对国有资产“重投入、轻管理”,在年终绩效考核时,资产管理方面的考核指标占比微乎其微,而且没有一套科学、实用的绩效考核方案,考核指标模糊粗化、设计不合理,从而导致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高,资产管理效率低下。

1.png

  二、改善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内控制度体系并严格执行。

  1. 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内控制度,全面监管国有资产。

  高校应制定科学、详尽的资产管理内控制度及操作流程,使资产管理有制度可遵循,如资产采购制度、资产管理制度、资金授权审批制度、岗位定期轮换制度等相关制度。在重要风险点应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管理,如,资产购买前应先申请和审批;对外投资前应先进行可行性分析;大额资金使用、对外投资等重大事项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不相容岗位不得由一人办理等,防患于未然。每一个控制措施内容必须细化,明确相应的操作程序以便于实施。高校还应将资产相关制度和流程印制成册,发放给有关人员,便于相关人员了解资产管理政策并按流程操作,提高资产管理效率,等等。

  2. 认真执行资产相关制度。

  如,指定专人对资产进行保管,资产保管人退休或离职应办理好交接手续,对某些重要的资产应由专门的保管室加以保管,并安装监控设备以加强防盗措施;资产变动位置时要经过严格审批并履行资产变更登记手续。高校应定期组织清查小组对国有资产进行清查,平时根据需要可以进行专项清查。通过资产清查及时发现资产的异常变动情况,并通知财务等部门对资产变动进行账务处理,同时更新资产台账信息。要及时更新老旧、脱落的资产标签,对已报废的资产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上报相关部门审批后进行处理,对因保管不善而引起资产损失的人员应追究其保管责任。

  3. 加强监督检查。

  高校应指定专门部门如审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反馈给学校领导层,学校应对制度执行不力的部门或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罚甚至调离资产管理岗位,以保证制度严格执行。

  (二)合理设置资产管理部门及岗位,有效监管国有资产。

  高校应设置专门部门统一管理所有国有资产,统一资产管理的方式、流程和口径,避免出现管理漏洞。高校应指定牵头部门如财务处对国有资产信息进行统计汇总,避免资产统计数据的重复或遗漏。资产管理部门内部也应制定严密的资产管理岗位制度,合理划分各岗位的工作职责,使国有资产管理落实到人,也便于考核业绩,追究责任。重要资产管理岗位还应定期轮换,这样不仅能避免人员因长期在某一岗位工作而利用其中的漏洞“钻空子”,更能有效消除一些利益小团体,防止腐败发生。同时,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应加强专业人员的队伍建设,加强对现有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三)及时更新现有老化、过时设备,充分利用闲置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高校应加大对设备、设施等固定资产的投入,及时更换现有老化、过时的设备或设施。高校应定期认真清查现有的资产,及时掌握设备、设施的现有使用状态;对经维修可以正常使用的资产,应及时维修后继续使用。对不能维修的已损坏或已过时无法使用的资产应报有关部门审批后及时处理。暂时不用的房屋、设备、设施等闲置资产可以报有关部门审批后对外出租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也可以用来开展培训、实习等业务,使国有资产物尽其能。

  (四)建立科学完善的对外投资决策机制,严格监管所投资项目。

  高校应建立科学完善的对外投资决策机制,对外投资时要严格实行投资前的可行性分析制度,聘请专家调研、论证后出具可行性研究报告,高校再根据可行性分析报告按“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要求进行集体表决审批。高校要指定专门部门对所投资企业进行严格监管,对亏损企业要及时查明原因,争取早日扭亏为盈;长期亏损不能继续经营的企业应及时关、停、并、转,减少国有资产损失。高校所投资企业股权变动或清算时,高校财务应及时收回投资资金或资产,并相应进行账务处理,使对外投资账实相符。

  (五)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1.高校应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制订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对无形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对本校师生获得的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等科技成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相关规定,高校除制订相应奖励政策外,可以指定科技成果转化专门管理部门或人员,通过聘请中介机构或开展科技成果展示会、推广会等形式对高校的科技成果进行广泛宣传,及时将科技成果转为现实生产力。对转化科技成果的所得应向研发人员倾斜,以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高校特别是部分知名高校应正确认识本校的校誉价值,聘请专门的评估机构对本校的校誉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再进行联合办学等投资行为,避免校誉等无形资产流失。

  2.高校应加强对现有无形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让无形资产管理人员既要熟悉专利法、着作权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又要精通知识产权的申请、注册、转让或投资入股等实务操作,从而提高无形资产的管理效率。

  (六)统一规划和组织信息化建设,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高校应从长远考虑指定某一部门统一规划和组织信息化建设,使高校信息化建设布局更规范、更合理,从而提高总体协同效应。高校应整合资产管理系统,建立高效、统一、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共享平台,使国有资产的采购、验收、领用情况、放置地点、保管人、使用状态、清查结果等所有信息都能录入到平台中,再通过授权的方式让高校领导层以及财务、审计等部门的相关管理人员能从资产管理系统中及时获得所需的资产信息。该平台还要能与财务管理系统、审计管理系统等其他系统实现无缝对接,避免重复劳动。这样高校资产管理层才能及时、全面掌握资产的相关信息,并为编制和审核资金预算、资产采购预算、资产入账、资产保管、资产配置、资产对外投资等决策提供详实、准确的数据支持。

  (七)建立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高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体系,考核指标应尽量细化、明确管理主体的责任。高校应成立国有资产管理考核小组,并从高校自身实际出发制定一系列奖惩措施,通过科学严密、客观公正、实施有效的方法、标准和程序,考核和评价所有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业绩。高校应认真对待考核结果,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考核结果应与薪酬挂钩,合理拉开资产管理人员的薪酬收入。考核不合格的还应限期整改或调整相关人员的岗位,对严重违反资产管理制度的人员应免职或交给有关部门进行处理。这样才能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率。

  三、结语

  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高校领导层的重视、国家资金的投入以及高校内部各部门的大力配合。随着2019年高校执行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和内控制度建设的全面推进,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保证业务活动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高校只有不断提高现有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才能充分利用国有资产促进高校教学、科研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樊鹏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

  [2]辜欣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常见问题及分析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16,(03).

  [3]邓文俊资产管理公司的财务风险及防范[J].商业会计,2021,(03).

  无形资产管理论文第二篇:上海市公立医院无形资产管理思路研究

  摘要:为了加强公立医院无形资产管理,通过文献检索、现况调查等形式对上海市公立医院无形资产管理情况进行排摸,从公立医院分析不同视角下(包括国有资产管理视角、科研转化管理视角)的无形资产管理现状,发现了无形资产政策冲突、计量困难和医院自身对无形资产管理的认识不到位等问题,以资产保值增值为基本立足点,通过研究提出完善无形资产制度、明确账务处理方式和加强医院自身的无形资产管理等改进意见,为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无形资产;科研转化;管理;

  Abstract: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intangible assets management of public hospitals,the research explores the intangible assets management situation of Shanghai public hospitals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intangible asset management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including the perspectives of management of state-owned propert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conversion,and finds out the problems,such as the conflict of intangible assets policy,measuring difficulties and the insufficient cognition of intangible assets management from the hospital. Then the research proposes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for perfecting intangible assets system,clarifying accounting process mode and strengthening the intangible assets management of the hospital,to provide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众所周知,医疗健康是知识与科技密集型行业。加强公立医院品牌、专利等无形资产管理,是促进卫生健康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提升公立医院竞争力、服务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1 无形资产的内涵

  根据《政府会计准则第4号——无形资产》文件,无形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着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国外会计准则的表述也类似,各国的会计准则往往用列举的方法来限定其内容,因此表述口径并完全不一致[1],见表1。但均认可无形资产具有无实物形态、可辨认性和非货币性这3大特征。

  2 无形资产管理的意义

  2.1 无形资产提升企业价值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全球化,无形资产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在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书中提到西方国家无形资产的占比逐年攀升:1988—1998年,无形资产上升了15%;高新技术产业如微软公司的有形资产仅占0.3%,无形资产与知识产权合计比高达97.8%[2]。除此以外,国内外不少学者专家对于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作用和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结论总体上看都是无形资产对于企业的价值提升影响十分显着。我国学者对无形资产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研究中发现无形资产与企业的经营业绩之间具有正相关性,甚至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贡献要高于固定资产[3]。

  表1 无形资产内涵     

  1.png

  2.2 无形资产管理助力科技创新

  2018年7月25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推进本市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一流医学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沪府发[2018]25号),文件中强调将“推进健康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下放至医疗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2019年3月20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最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科改25条”)。其要求充分激发和调动“人”的创造活力和动力,提出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奖酬支出等内容,均对无形资产的认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无形资产管理的现状

  3.1 行业比较情况

  在我国各行业的无形资产占有量有明显差异,其中,农、林、牧、渔业无形资产总量所占比重相比其他行业多,见表2。这一方面说明我国传统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仍有较大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近几年来行业优化升级取得的巨大进步[3]。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作为上海市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的部门,其无形资产的比例接近于信息技术业的水平。

  3.2 现况调查情况

  对上海市医疗机构无形资产管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无形资产的制度建设情况、管理情况、账务情况、盘点情况、评估情况和转化情况,有223家上海市的医疗机构反馈了问卷,其中包括15家三级医院、65家二级医院和14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2.1 无形资产管理方面的情况

  公立医院不同等级之间的管理情况基本一致,虽建立有无形资产制度,但未开展定期评估,无法准确估量无形资产的价值。无形资产管理部门较多,具体管理部门以后勤居多,但管理部门普遍比较分散。在无形资产转化方面三级医院走在前列,转化工作已经开展,但实际转化的程度不是很高,见表3。

  3.2.2 无形资产账务方面

  在参与问卷的223家上海市公立医院中,无形资产的入账内容以外购为主,外购无形资产主要是外购软件或信息系统开发,占比80%;其次是接受捐赠、无偿调入和置换取得的无形资产,比如土地使用权等,占比17%;自行研发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占到总数的3%,自行研发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主要是临床应用和医疗器械以及药物的研发,而无形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主要是以成本法和公允价值来确定。由此可以看到,自行研发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入账存在一定的路径障碍,需要从政策、权属和日常管理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和厘清路径。

  3.3 专家访谈

  本研究调研访谈了医院、市审计局、市科委、会计事务所、资产管理机构的专家,除对现有上海市公立医院无形资产管理问题进行确定外,同时对管理制度进行了讨论,主要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

  3.3.1 无形资产认定依据不足

  专家表示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准则中列举无形资产的界定明显过窄,就公立医院而言,医疗水平、医院品牌、学科能力及人才储备等无形资源都是医院至关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促进医院更大程度发挥公益性服务性的核心优势,但在账务中无法显现。即使是会计准则中提及的土地使用权因其国有资产的特殊性,实际上医院无法转让,因此没有列入无形资产;非专利技术、专利技术因其无法辨认价值,也在账面上难以体现。

  3.3.2会计账务处理较为保守

  专家表示公立医院作为基本民生保障是国内医疗行业的主力军,而国外的医疗行业结构中,私立医院所占的比重更大,私立医院由于其公司模式管理更加的企业化、市场化,致使国外医疗行业中无形资产的组成结构和运作模式更加接近企业和市场[4]。会计处理和入账形式与企业趋同,在资产清算和长期股权投资的过程中会涉及商誉、医院品牌等内容,而国内公立医院使用的政府会计准则,部分科目的设立较为固定,变动性不大。

  3.3.3 政策之间存在冲突

  专家表示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大授权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通知》和上海市科委提出的“科改25条”,科技成果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除不需国资管理部门前置审批外,不强制资产评估。公立医院可按照财政部以及上海市的文件,制定适合医院的科技成果转化文件。科技成果转让、许可或作价投资应按照各医院的科技成果转化文件进行管理。但实际情况是根据2019年3月修订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要求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要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进行评估,核定其价值量,作为国家投入的资本金,并以此作为占有、使用该部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考核基础。

  表2 我国各行业无形资产总额及占比情况     

  1.png

  表3 上海市公立医院无形资产管理情况     

  1.png

  3.3.4 无形资产的转化存在困难

  医院每年的专利产出在20~30项不等,从专利技术到实现转化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专利技术在申请专利的过程中就可能面临技术的革新和市场的淘汰,转化的过程是从技术到实际应用的过程,也存在时效性,因此现有医院方面坐等厂商找上门转化的方式,很难实现无形资产的快速转化。

  4 无形资产管理问题分析

  4.1 技术转化类无形资产确权受到多重政策的阻力

  《关于进一步加大授权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通知》、上海市科委提出的“科改25条”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其分管部门不同,且在政策上存在冲突。因此在政策未完全衔接的当下,首要工作是建立和完善科研转化制度,明确技术转化的归属,完善技术转化的材料和档案的管理,对涉及商誉等相关内容理清界限和权责。

  4.2 无形资产的计量存在困难

  由于无形资产认定依据不足,造成公立医院除外购无形资产进行财务确认外,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几乎未进行资本化。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包括商誉品牌、人力资源,不会在财务账上确认,均列为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医院的联合实验室的建立都可能涉及无形资产的流失,且现阶段以堵为主,上级主管部门无法给予操作上的指导。

  4.3 无形资产制度建立和执行不理想

  由于无形资产认定和后续处理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大,管理部门也较多,导致医院层面的无形资产制度建立无从下手,进而产生部分医院对无形资产制度的执行力不从心的局面,还有些医院干脆放弃制度建立,造成管理漏洞和资产风险[5]。

  4.4 无形资产转化平台缺乏规模效应

  医院每年产生的专利并不多,部分发明专利较少,实用新型专利相对居多,可以转化的专利和技术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因此需要建立更大的联合转化平台,将转化信息在平台中实时展示,吸引厂商参与,实现转化的落地。

  总之,现阶段公立医院无形资产管理入账多以外购为主,管理部门较多,其管理侧重不同,形成无形资产管理方面的差距,政策上的冲突和认定依据不足,造成对于无形资产评估和转化由于缺少可操作性的计量模式,往往造成无形资产的缺失。

  5 无形资产管理思路

  5.1 无形资产政策的思路

  随着公立医院的改革不断推进,科研转化和科技创新应摆在首位。现阶段的政策冲突主要是科研转化与国有资产管理的冲突,从规范的角度出发,可以先通过国有资产备案的模式,利用第三方的科研转化平台,确定无形资产转化的可行性,通过评估和认定无形资产的价值,来执行转化,同时限制转化投入的时限,限期赎回,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推动科研转化的实现。

  5.2 无形资产账务管理的思路

  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相对明确,目前医院已经在无形资产中予以确认。目前最为缺失的是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的计量,如专利、专有技术,因此需要对无形资产账务处理给予一定建议。

  根据政府会计准则,政府会计主体自行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根据上述要求,政府会计主体自行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费用。

  财务管理方面,应该收集以及审核无形资产开发支出,作为无形资产入账依据。同时,在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中,需要根据无形资产的受益年限进行摊销。关于受益年限的确定,可以依据无形资产的法律保护年限、合同约定年限以及结合专业人员关于无形资产经济寿命年限综合进行判断,摊销年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5.3 无形资产内控管理的思路

  5.3.1 设立无形资产归口管理部门

  目前医院对无形资产的管理较为分散,影响了医院管理的效率。例如专利权在科研处,商标权在院办,软件着作权、数据信息资产在信息科,药剂配方在药剂科,涉及医院品牌的使用则在对外交流处等。建议可以由科室对不同类型的无形资产进行细节管理,但是要有一个部门对所有的无形资产进行归口管理。

  5.3.2 无形资产的过程管理

  (1)无形资产的产生管理。无形资产的产生包括外购以及自行研发等形式。外购无形资产的管理参照医院现行的资产采购制度即可。对于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专有技术以及着作权,针对的是所有权归于医院的无形资产(比如专利的职务发明创造)。这可以通过自行研发项目的申报,厘清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权属,完善自行研发管理档案和记录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应将成果申报资料交由医院无形资产管理部门,进行项目专利申请等工作。(2)无形资产的台账管理。建立登记台账,通过类似“在建工程”的台账建立[6],可以实现无形资产前期成本的确认。无形资产管理部门可持续跟踪资产情况,包括商标、专利等年费的缴纳,每年年末应进行统一摸排,查看是否有遗留或者失效。无形资产转出或失效也应及时进行登记管理。(3)无形资产的信息管理。数据资产是指由特定主体通过合法的方式拥有或者控制,依托于载体,经过加工处理可在市场上进行交换,通过符合法律法规的方式使用并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信息资源,也是被忽视的无形资产。医院信息包括医院的就诊量、用药数据、诊治数据以及医院经营数据等,这些医疗数据对于医疗产业来说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应加强对信息资产的范围界定,开展资产评估,做好数据的脱敏处理,信息资产的转让或作价投资需经过无形资产管理部门以及院领导的审批同意,同时上报上级主管进行审批。

  5.4 无形资产转化管理的思路

  针对医院无形资产的利用率很低、多数专利未被使用的问题,建议通过科研转化信息平台将医院所有无形资产进行信息化统一管理,可以是一家医院或是多家联合,医院在后台可以不断更新医院所有并且可以对外使用的无形资产信息。与此同时,邀请对医院无形资产信息有需求的企业参与,双方可以将无形资产的供需信息放在平台上,这样产业和科研才能进行信息沟通,做到产学研联动,此举有利于提高无形资产的转化率。

  医院品牌输出以及品牌许可使用也是目前无形资产利用的重要部分。医院应逐步建立健全对外合作业务的系列管理制度,明确分管领导,加强对外合作全程管理,具体业务内容可由对外管理部门进行管理,通过以院方名义与合作方签订书面合同、协议等形式开展合作,明确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确保院方的权益得到实现。品牌许可使用或冠名费用建议以费用收取为基础。品牌许可事宜应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报备,以利于主管部门积累各个医院的许可费率水平,在一定时间后,得出较为合理的许可费率区间,对下属医院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1]赵玫,王建华行业无形资产差异分析[J] .经济与管理,2017,39(3):144-147.

  [2]汪丹梅阎星云公立医院无形资产的界定、分类及评估[J]卫生经济研究,2019,36(9);:7-9.

  [3]涂伟.会计国际化的路径选择[J].当代会计,2019(1):152.

  [4]叶兴华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无形资产核算策略[J].财会学习,2019(12): 145-146.

  [5]陈丽医院无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111-112.

  [6]刘许欢,向前基于超额收益法的公立医院无形资产评估[J].卫生软科学,2018,32(4):33-3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