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创新教育论文

从连续统角度探究创客教育的内涵(3)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08 共10865字

  1.基础教育领域的创客素养教育

  1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目的是使每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王晋,2011)。作为指向全人发展的创客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创客教育主要着眼于最低限度的创客素养发展。祝智庭教授指出,创客素养是指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技术和非技术手段,通过团队协作发现问题、解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经过不断的实验形成创造性的制品的能力,它与学习者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创新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能力有关,也决定着学习者在未来是否能够适应社会与工作,获得自我实现(祝智庭 & 雒亮,2015)。

  不同于学校教育中的传统科技制作课、手工课、社会实践课,课上会安排一些简单的半成品拼装试验,孩子们只要按照步骤一步步执行即可。创客教育是一个回归最原始人类边玩儿边学的学习体验,融合了学习动机、学习情景、主动学习、协作交流、及时反馈、尊重失败等教学理念于一体的学习形式。通过创客活动,可以不断提升学习者自我认知、自我效能感和团队意识,实现学生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创新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和专业技能等在内的全方位能力的发展。学校开展创客素养导向的创客教育,需要系统推进,包括建设特色的创客空间,培养一批创客教育指导师,开设跨学科的创客课程,组织创客活动,开展学生创客作品集市等。

  2.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创业教育

  高等教育具有教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三者相互关联,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核心。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新创业,着力培养一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能力、善于挖掘新技术、善于将创业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李志义,2014)。从内涵上看,创新与创业既有区别,又密不可分。一方面,创新包含更多思维层面的创造,强调打破常规、勇于开拓、乐于尝试、善于变化;创业强调行动上的创新,是一种开创新的事业、新的企业或新的岗位的创新性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创新是创业的本质和手段,创业是实现创新的过程。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背景下,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高校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阵地。国务院办公厅(2015)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进一步引导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具体可以从四个层面入手:一是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植创客思维。通过通识教育培养所有学生勤思考、善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创业精神,厚植创新文化,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增强学生的市场意识、经营意识、风险意识(温涛,2015)。二是开发创新创业课程,打造高校创客空间,整合共享全校的学术科研资源,立足校内现有基础,结合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构建服务于“创客”群体的开放性、散布型“众创空间”,建立针对“创客”群体需求的文化教育、朋辈分享和公共服务体系(尹冬梅,2015)。三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突出“新理论、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新创业思想,注重专业知识的社会化与实践化。四是提供高效率的创客创业服务保障,学校对学生创客项目的分享、启动、运营、保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郝孟佳,2015)。

  3.社会教育领域的创业实践教育

  创客经由全国两会的传播,在原意衍生基础上,更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义涵盖了进去。

  创客是一个群体,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行动。社会创新活力的激发、社会创新要素的聚集,都需要通过社会化的创客项目转化得以实现。包括企业、NGO(非政府组织)等在内的社会领域的创业实践教育,主要通过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来实现,目标指向社会个体创新与创业实践。相对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社会教育领域的创客活动具有资源、成本、导师、服务等资源环境,而且与社会经【学术时空】创客教育连续统:激活众创时代的创新基因济产业无缝对接,对于创客项目的培育与孵化具有天然的优势,有利于创客制品的分享、创造与市场化。国务院(2015)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推进创新创业公共服务,支持创客们的创意转化与创业孵化,实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社会领域的创业实践教育主要依托众创空间进行,通过构建面向公众群体开放的创意分享、创新设计与产品创造空间,为创客提供创新活动必须的制造材料、数码设备和操作设施,提供分享和学习为主导的社交活动,例如创新成果和经验的分享、创客入门课程等。创业实践活动通过互联网、开源软件和开源硬件以及3D打印等新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创业的边际成本,促进了更多创业者的加入,使得创客项目的落地更加便捷和高效。不断将重心从项目管理、企业孵化,进一步前移到创意激励、创新实现和弹性就业保障。

  五、创客+:激活教育创新基因

  创客与创客运动的发展有助于社会创新要素的激发,有助于社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创客教育是一种贯穿终身的,面向全人发展的,培养个体DIY、创造能力与分享精神的教育。不同学段的创客教育承载不同的教育功能,需要将创新、创意、创业整合于整个教育体系,形成“创客+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的创客教育连续统。创客教育需要推动政府部门、教育界、产业界、家庭以及创客组织的跨界合作,形成协同效应。首先,要将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现全社会创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化、体系化。

  其次,创客教育的不同生态链条需要无缝衔接,政府、产业、教育、社会组织以及家庭分别从政策和资金支持、智力资源和人力支持、技术与平台支撑、组织与活动支持、行为与态度养成等方面发挥各自效力,才能引发创客教育的共振效应。再次,要重点发挥社会性组织比如各种NGO在社会创客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可以社会公益创业的形式进行运作,形成创客发展的自组织氛围,助推创客运动发展。而作为创客教育的主渠道,学校要将创客融入教育系统各要素,建立从创意、创新到创业的创客教育连续统和生态圈,引发深层次、真实的学习变革,实现“创客+”教育,才能激活众创时代的创新基因,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美]克里斯·安德森(2012)。创客--新工业革命[M].萧潇.北京:中信出版社.
  [2][美]Steven Levy (2011)。黑客:计算机革命的英雄(二十五周年新版) [M].赵俐,刁海鹏,田俊静.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傅骞,王辞晓(2014)。当创客遇上STEAM教育[J].现代教育技术, (10): 37-42.
  [4]郭宏霞,冯华(2011)。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J].价值工程,(30):185-186.
  [5]国务院(2015)。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EB/OL]. [2015-08-07]. 2015-06/16/content_9855.htm.
  [6]国务院办公厅(2015)。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5-08-07].2015-05/13/content_9740.htm.
  [7]郝孟佳(2015)。国务院:把创业精神培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EB/OL].[2015-06-16].[8]李大维(2015)。创客教育,让青少年触摸真实的世界[R].2015-04-02.
  [9]李凌,王颉(2014)。“创客”:柔软地改变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4-09-23(005)。
  [10]李志义(2014)。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 (4):5-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