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财政税收论文

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1-03 共2154字
  第 2 章 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
  
  2.1 西方当代的收入分配理论
  
  收入分配理论的演进纵观历史发展,收入分配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分别为:古典主义引发收入分配问题、新古典主义继承古典经济并演化创新思潮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转变为当代的收入分配理论。
  
  古典经济学理论核心是资本积累和劳动分工的相互作用,专家们认为劳动产生财富,越多的劳动会有更多的财富积累。资本积累是劳动分工的动力,而只有良好的劳动分工才会产生资本积累,只有资本的使用效率提高,才能更好的增加资本积累。其宗旨就是告诉人们只有良好的劳动分工,有效的资本利用循环,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
  
  新古典经济学在 20 世纪初期兴起,由马歇尔创立,后期由奥地利学派二代完善。新古典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其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同时,又阐述新观点:一随着西方文明的发展,人民的独立意识增强,重视国家综合经济总量的同时,也关注个人利益。二号召民主自由,希望政府支持自由竞争,自由放任。三认为在贸易、金融领域应该自由化,这是先进与古典经济学思想的,人类进化的理想就是自由,同样在经济领域同样渴望自由化。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在资本主义发展中,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日益激化,阶级利益冲突严重而应运而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其最终将走向灭亡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经济重视生产关系,重视阶级利益,理想是全社会的人们享有公平的利益,马克思主义经济按着经济发展规律,科学正确的指引着当代经济发展方向。
  
  2.1.1 福利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
  
  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了衡量一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用 A 部分的面积除以对角线以下的面积(A+B),其数值称为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在 0 和1 之间,0 表示绝对的公平,1 表示绝对的不公平,所有的收入被一个人占有了。
  
  正常情况下,0.3-0.4 之间是比较合理的,0.4 作为一条警戒线。但是我国的基尼基尼系数严重超过了这一标准。列举我国近十年收入基尼系数的变化为:2003年是 0.479,2004 年是 0.473,2005 年 0.485,2006 年 0.487,2007 年 0.484,2008年 0.491.然后逐步回落,2009 年 0.490,2010 年 0.481,2011 年 0.477,2012年 0.4742.
  
  帕累托提出帕累托最优理论,社会每个人的经济收入的提高不应该影响到其余任何人的经济收入提高,提高社会总量的效率问题就是提高社会福利。生产和交换的条件就是最优的福利最大化的条件。在帕累托最优的基础上,庇古提出福利经济学。庇古认为可以用国民收入来衡量社会福利。第一,一国的经济收入可以决定国民经济福利的额度。所以我们要保证国民收入的高速增长,将蛋糕做大,只有国民收入不断增加,经济福利才会不断增加。第二,一国的经济福利是每个人的福利之和,即每个人的边际效用之和。可以通过劫富济贫的方式将国民收入由富人转移给穷人,那么社会的总边际效用是增加的,也就是社会福利是增加的。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制度的合理设置,将富人的边际效用转移给穷人,那么社会的总福利是增进的。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主张政府干预,提出增加全社会所有要素收入来刺激消费,通过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推行财政赤字促进就业和收入增长,也就是说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来增加国民收入带动经济增长。
  
  2.1.2 发展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库兹涅茨提出了倒 U 型假说,即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收入分配差距会不断扩大,随后收入分配差距会出现一个稳定阶段,最后伴随着工业的发展收入分配差距会逐渐缩小。但是这只是对几个国家历史时期的总结,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国家。然而并不是该政策适合所有的国家,有的国家甚至会出现经济匮乏,政局不稳。
  
  刘易斯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社会上存在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两个部门,起初农业收入低,工业收入高,收入差距大,但是随着大量农民涌进工业部门,工业部门不断吸收劳动力,不断扩张,收入差距由起初的扩大变为逐渐的缩小,劳动力工资也进一步提升,资本逐渐下降,差距逐渐缩小。
  
  2.1.3 新制度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在各种经济因素下,制度是最重要的。无规则不成方圆,制度是保障国家经济正常运转的根本。新制度经济学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分析收入分配,一个合理的制度设计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降低交易成本。合理的法律、道德和行为规范可以约束那些追逐个人利益的行为,同时提供激励机制,最大限度的激励人们进生产。相反,不合理的机制例如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会打消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最终导致经济效率低下。
  
  2.2 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收入分配理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继承了斯密、李嘉图等人承认财富来源与劳动,更加突出了劳动价值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劳动价值是创造财富的根基,劳动价值的关键就是处理好社会各阶级的收入水平,反对剥削。马克思坚持劳动价值论,并且将制度因素引入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当中,将资本主义私有产权制度和剩余价值学说联系起来,他提出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度导致了雇佣关系。
  
  由于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劳动与生产资料是相分离的。只有劳动力,所以在分配关系中,资本处于主体地位,劳动只属于从属地位。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下,劳动成为商品,也就是雇佣劳动。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下,劳动力成为商品将生产出大于其自身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但是被资本家无情的占有,工人只得到工资部分,相当于工人的家庭的最低生活水平。将导致收入分配不公。
相关标签:财政学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