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科学论文

社会科学研究应遵循的社会责任精神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8-28 共4671字
论文摘要

  一、社会科学研究应秉承责任精神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理应有社会责任上的使命和规定性。无论学界对“社会责任”如何界定,都反映出科学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对国家、民族、人类负有责任。现今时代,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主流健康积极、成果卓著斐然,然而也有一些科学研究人员特别是青年科学研究者,受不良社会环境及自身潜质的影响,出现了诸如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编造数据、论文抄袭,道德缺失、忽视本真等与科学研究的社会责任精神背道而驰的现象。

  究其实质,均反映出个体在承担人类社会和自身发展的使命时所做出的行为选择、行为过程及行为后果出现了偏差,与科学精神原本的要求大相径庭,以实现眼前利益为终极目标,继而无视自己所应秉承的神圣责任。

  二、忽视社会责任精神的原因分析

  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对物质财富的过分迷恋,对成功者评价标准的严重扭曲,放松自身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等等,都是催生一些社会责任精神缺失的直接原因。

  (一)道德教育环境俗化

  道德教育作为一种聚焦目的性很强的重要社会实践活动,历来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1. 西方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渗透。西方国家打着合作交流的幌子,依靠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传播技术和强大的话语导向能力,乐此不疲、肆无忌惮地向我国各个领域,特别是对青年及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进行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渗透。一是以怀疑主义、xuwuzhuyi,一味批判、崇尚自由等思想和观念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致使一些青年及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员,产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怀疑和迷失,由于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的随波逐流,加之不尽如人意的社会现实,使得这些人员往往彻底迷失自我,不能理性地看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暂时的“消极”现象,于是“批判”演变为“仇视”,“自由”蜕化为“放任”,“解构”发展为“反社会情绪”。

  二是资本主义社会一直盛行的消费主义思潮,致使消费和享乐成为一些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衡量生活幸福度的内心指标。

  畸形消费观念成为时尚,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被逐渐淡出,致使一些研究人员将科学研究的目的定位于出人头地、获取利益,而不是追求真理、弘扬精神。这些都对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

  2. 网络环境乱象丛生。一是“海量化”的网络信息增加了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区分“善恶美丑”的难度,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社会责任精神淡化的泥潭;二是一些网络信息价值观念模糊,内容缺乏科学,思想消极堕落,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价值判断,导致一些人员对社会责任精神的认同感发生偏移;三是“网络人际交往互动”

  作为新兴虚拟双主体交往形式的呈现,致使科学研究也被虚拟化。

  3. 道德教育实践缺失。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培养新型人才社会责任精神的主要渠道和基础路径的现状,令人堪忧。一是家庭社会责任精神教育的缺失或不当,致使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社会责任精神”源泉干涸。正如英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洛克所说:“我们造就了恶劣的儿童,却愚蠢地期望他们成为栋梁之才。”

  二是学校德育模式单一,内容过于空泛,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和道德实践训练。正如列宁所说,即使是“读得烂熟”,“也不会按共产主义的真正要求去做。”

  而当下学校教育恰恰存在脱离社会实践的问题。正如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所云:“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这不仅道出了目前我国许多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的严重扭曲现象,也反映出当代大学“重成绩轻责任”的现状,忽视学生基本的道德教育,尤其是学生社会责任精神教育的现实。这一切都说明,不论青年学生将来进入社会走向何种行业,其社会责任精神往往表现得先天不足。一些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们,缺乏社会责任精神,也就具有了深刻的“历史渊源”。

  4. 社会环境中缺乏社会责任精神判断力、荣誉感的情感认同和感化熏陶。“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古训,体现了环境对人品格的重要影响。社会环境中社会责任精神判断力和荣誉感的缺失,对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社会责任精神的秉承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社会道德评价功利化倾向严重。现实中一些人并不是出于道德荣辱感或者是“道德善”来评价、实施道德行为,而只是出于外界某种压力或自己为达到某种目的来尊重、遵循道德,道德逐步演变成了一种“利己”规则。道德评价功利化倾向严重削弱了整个民族社会责任精神的感召力和向心力,一些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将践行社会责任精神,和获取等额物质回报自觉不自觉地等同起来,物质刺激因素,远远大于他们自觉践行社会责任精神的动力。二是社会“正能量”明显不足。社会“正能量”的传递与践行社会责任精神是紧密相关的,社会科学传递“正能量”就是一种社会责任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在一个“正能量”匮乏的社会环境里,社会责任行为很难在人们情感上产生共鸣,“好事”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坏事”也不会受到舆论的谴责,长此以往,整个社会便成为“陌生人社会”,人们自然也就失去了对“社会责任精神”的崇尚与追求。正是由于在这个“丑陋、堕落、腐朽与温暖、感动、‘最美’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的时代场景中”,“正能量”的脉搏还不够强大和凝聚,分散的社会责任精神热量难以形成巨大的动能,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也就很容易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广场和匿名讨论的网络世界中迷失自我。

  (二)社会财富分配日益失衡

  在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同时,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体脑倒挂现象迟迟未得到根本缓解,虽然“这些弊病,在经历长久阵痛……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人们未能理性地认识这一点,这一现象一直与国人要求“公正公平”的呼声形成强烈反差,一些社会科学研究者也因此疏离了社会责任精神。

  (三)研究人员自身原因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价值参照标准是人们在处理与社会的“关系”过程中所确立的、能够对其“有用性”进行衡量的尺度。当下一些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价值参照标准的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体现在对西方社会的“发达”,缺乏辩证的理智的审慎的观察和反思,一味盲目崇拜。在面对西方国家文化传统、制度体系、价值观念、科技文明、生活方式等进行“光彩夺目”的炫耀和传播时,一些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往往不能静下心来运用科学的理论进行辩证的审视和反思,进而放弃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和话语权,甚至全盘接受西方国家所传播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社会科学研究提供“过滤器”的功能逐步淡出,使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缺乏自信,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也仅仅成为一种标牌,隐藏在“华丽外衣”下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这些同资本主义国家与生俱来的“诟病”却大摇大摆乘虚而入,不仅对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使得部分研究人员陷入自私、社会责任精神缺失的“伪生存”状态,同时也给我国社会及公民自身健康发展带来劫难。在研究过程中,将“金钱、物质、科技”等表面现象片面地作为衡量社会进步与落后、文明与野蛮等的自身内心价值参照标准,是造成社会责任精神缺失的根源之一。二是体现在一些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对工具价值的崇尚,而缺乏对理性价值的追求上。随着我国大量运用经济、数量指标来反映成绩的同时,在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价值标准选择中,自然而然地将这些有形的、量化的指标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主要价值标准,而将藏匿在经济、科技背后的具有本源意义的社会责任精神等无形的、不能指标化的价值有意无意地忽略漠视,进而在一些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中间,经济价值对道德价值,甚至社会责任价值等的长期排斥,导致陷入“急功近利、一切向‘钱’看”等片面发展的恶性循环之中,神圣的情感世界和心灵家园受到物欲的玷污和无情的漠视,社会责任精神则被“驱逐”得渐行渐远。

  三、社会责任精神的培育关键在青少年

  社会责任精神“并不是‘能自行运转的机器’,它必须被有意识地复制:一代人教给下一代人得以传承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使下一代人健康成长的公民品格和责任……为此,学校应成为教授有关政治和政府知识,培养知性的、有效的和负责任的公民的首要机构。”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性、基础性、关键性、决定性阶段,他们必将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少年兴、国家旺,这些后备力量将来不乏成为科学研究者,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精神潜质,无疑对传承造就社会责任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要注重学校德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良好品行和能力的形成和固化需要长期的积淀。社会科学研究者内化和践行社会责任精神,作为一种完善人格,它的形成和固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青少年时期就加以造就和训练,打牢基础、校正观念,这就要求建立以学校为核心的,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密切协调配合的,形成合力的德育网络系统,共同坚持对青少年进行科学、长期而全面的社会责任精神的培养。

  (二)要重视道德实践

  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中获取并得以澄清,经实践检验的价值观,才能成为正确的稳定的、能够长期发挥作用的价值观,社会科学研究者若欲为此做出不懈努力,承担得起向社会提供正确的价值澄清理论范式,履行好对社会对人类对民族负责的神圣职责,就必须在青少年时期注重自身科学的价值观的实践和养成。换句话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精神、能够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社会科学研究者,在青少年时期就应通过道德实践,奠定具备相应道德人格的基础。

  (三)强调三个关键点

  一是加强社会责任精神教育,既要注重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和实践,又要注重社会责任精神的有效转化。书本知识与实践教育,是塑造青少年社会责任精神的知识来源,身体力行与投身社会既是青少年社会责任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责任精神向现实有效转化的前提基础,更是培养社会责任精神的最终目的。正如美国学者博伊所云,学生的素质主要包括能力和责任感两个方面,教育目的的重点应实行“从能力到责任感”的转换。

  二是加强社会责任精神教育,还要注重社会责任主体性的发挥,引导和培养青少年的责任主体意识,这是学界在培育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后备队伍社会责任精神研究上的最新突破点。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强调道德判断的能力,同时也指出了道德法则灌输的无效性,说明社会责任精神的培育不是道德信条的说教。

  三是加强社会责任精神教育,还要注重方法创新,特别是积极运用隐形教育的方法。

  总之,社会责任精神,是社会科学研究者应时刻坚持和发扬的科学精神,社会责任精神的造就,关键在于从根本上、本源上打牢道德基础,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与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29.
  [2][英]约翰·洛克. 教育漫话[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6.
  [3]列宁选集(第四卷)[M]. 人民出版社,1995:282.
  [4]钱理群. 北大清华再争状元就没有希望[N]. 中国青年报,2012 -05 - 03(03).
  [5]人民日报评论部:寻找我们社会的正能量[N]. 人民日报,2012 -08 - 16.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9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06.
  [8]苏守波. 当代美国青年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施路径[J]. 中国青年研究,2011(11):109.
  [9]汪霞. 英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界定[J]. 全球教育展望,2001(l):44.
  [10]孙晓喜,吕洋. 青年一代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实证策略与分析方案[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3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