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比较教育学论文

台湾教师评鉴制度的发展与探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9-19 共5142字
摘要

  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浪潮不断推进,教师的工作出现了新的转变和挑战。毫无疑问,在任何教育改革中,教师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是教育改革的执行者,其对教育改革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由此引来的有关教师专业性的讨论也是愈来愈多。
  
  为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人们不再仅仅诊断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而是将目光转向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希望能够通过对教师的评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然而我国教师评鉴工作多采取授权各校自订办法的方式进行,这样的做法则导致学校重绩效考核,轻专业发展,并没有使教师评鉴真正达到改良教学质量的预期效果。因此,构建一套完善、合理的教师评鉴制度首先要回答这些问题:到底教师评鉴的目的是什么?要评鉴什么?怎样评鉴?这些问题的探索势必会为当代教育改革提供一个明确的指导方向。

  2台湾教师评鉴制度之发展
  
  20世纪90年代,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各主要国家和地区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随之国内台湾地区也将其反映在了教育政策上。1995年台湾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出台的《第一期咨议报告书》主张各校设置教师审议委员会以处理教师任用、考核与评鉴,其项目可以包括教师在职进修之成果与教学绩效,并将评鉴结果与薪资、退职、分级与换证之制度相结合,以维持师资素质(台湾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1955)。
  
  随后台湾地区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政策来确保教师评鉴工作的有效发展,包括"建立学生辅导新体制---教学、训导和辅导三合一整合实验方案"、学校教师专业评鉴试行要点、"教学辅导教师"制度、"高级中等以下学校教师专业评鉴试办办法"、"公立高级中等以下学校教师服务成绩考核办法"、《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方案》、中小学教师评鉴制度(草案)、台湾补助办理教师专业发展评鉴实施要点、推动教师评鉴纳入"教师法"等。
  
  截至2013年1月台湾地区发布《师资培育白皮---发扬师道百年育人》,于第五章再次提出9项发展策略,再次重申"激励专业教师与推动教师评鉴制度",主张"先行构建以形成性教师评鉴为主、总结性评鉴为辅,亦即教师专业发展评鉴和教师成绩考核二者相辅相成的教师评鉴完整体制"[1].可见,我国台湾地区对于在职教师评鉴的倡导正处于发展阶段。教师评鉴机制的建立与实施是新世纪教育改革中的重中之重,基础教师势必要迎接教师评鉴时代的来临。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我们势必要对过往的经验的进行梳理,为教育改革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方向。

  3台湾教师评鉴之探讨
  
  台湾教师工会(2013)指出,教师评鉴是一件具有高度专业意涵的公共政策,讨论教师评鉴至少应包含三个层次:为何评鉴(why)?要评鉴什么(what)?以及如何评鉴(how)?等。下面笔者将简要论述以上三个问题以期对今后的教育研究或教育改革有所裨益。

  3.1评鉴目的

  随着国内师资培育的多元化,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去质疑教师的专业能力与角色,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教师评鉴制度或评鉴机制去保证教师的专业品质。这种教师评鉴制度同时也是教师重新构建形象以及赢得社会大众的尊重与信任的良好契机。教师评鉴(teacherappraisal)旨在通过教师工作表现资料的搜集与回馈机制,协助教师更加了解自己的专业表现,进而鼓励教师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督促教师以敬业、乐业、专业的行为表现确保学生的学习权益[2].教师评鉴分为形成性评鉴和总结性评鉴[3].也有学者(申晓佳,2007)将其分为发展性评价和奖惩性评价。实则两种分类大同小异,所谓总结性评监(或称奖惩性评鉴)就是通过对教师工作表现和工作绩效进行评鉴来检查教师的资格和能力,区分优劣,从而为教师的聘任、晋升、加薪、解聘等人事决策提供依据。而形成性评鉴(即发展性评鉴)则是通过教师评鉴给予教师工作表现一个回馈,来协助教师了解教学的优略及其成因,从而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评鉴(Appraisal)是社会体系中的重要元素,它是人类经由适当的方法,对实现或增进目标所作的决定及协助改善体系的资料[4].Montgomery和Hadfied指出:Appraisal包括Evaluation和Enhancement的意义,其中Evaluation指监视、评定等级、分析、测量、评估等;而Enhancement则指改善、强化、发展等。[5]

  也就是说,评鉴包括绩效考量和扩大专业成长。此外,台湾学者谢文全亦认为评鉴是对事象加以审慎的评析,以量定其得失及原因,据以决定如何改造或革新计划的过程[5].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教师评鉴可以达到以下四个目的:(1)效绩---确保有效能的教师在教室中教学;(2)专业成长---促进新进教师与现任教师的专业成长;(3)学校革新---促使学校改善教学品质和增进学生学习效果;(4)遴选教师---确保雇佣品质最佳的教师(Duke,1995年;Iwanicki,1990年)。至此,我们回答了"为何评鉴(why)"的问题。不难发现,台湾地区的教师评鉴与内陆地区的教师评价意义大同小异,只是两岸用语存在一些差异罢了。

  但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评鉴在实践中多存在着"重评鉴结果,轻评鉴过程";"重评鉴的甄别和奖惩功能,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现象。显然,这样的做法已经偏离了评鉴的真实意图,并没有给予教师积极的反馈,反而使得被评教师产生了一种极强的抵触心理,他们担心评鉴结果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甚至未来的前途。因此,教育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推行,使教师评鉴真正成为教师发展和成长的动力。

  3.2评鉴内容

  教师评鉴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在"德"、"能"、"职"、"勤"等四个方面的表现。然而,不同学校对于这四个方面的诠释可能不尽相同,但大体而言"德"指的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即要求教师具有端正的教学思想。"能"指的是教师能够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如备课充分细致、批改作业认真、听课、家访、辅导及各业务工作记录齐备、确保期末考试学区排名等。部分学校把教师的科研文章及各项比赛的奖项均列入其中。"勤"是最简单的一项,指的是有没有迟到、早退、缺课等纪录。"绩"则指各公开试成绩、学区统考、高考成绩等等,部分学校把学生各类竞赛得奖也列入其中[6].无疑,教师评鉴的内容应以教师的专业表现为主要的重点,基于此笔者将国内学者提出的教师评鉴标准(也称评鉴规准)进行了如下梳理。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