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比较教育学论文

韩国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与启迪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5-19 共1934字
摘要

  一、韩国七次课程改革的时间和背景分析

  韩国七次课程改革自 1955 年开始,时间具有连续性,且在一定的背景下进行。第一次课程改革( 1955 -1963) ,受美国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韩国的课程体系以知识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第二次课程改革( 1963 -1973) ,受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韩国公布新教育课程内容强调以生活为中心的课程改革。第三次课程改革( 1974 -1981) ,背景是苏联人造卫星上天,韩国课程强调以学术为中心的理论体系。第四次课程改革( 1981 -1988) ,韩国面临经济结构转型,注重培养“新的韩国人”,实现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第五次教育课程改革( 1988 -1992) ,国家之间激烈的竞争迫使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具有主体精神、创造精神和有道德的韩国人。第六次教育课程改革( 1992 -1997) ,为迎接 21 世纪的教育改革,此次课程实行教育课程分权化,课程结构多样化,课程内容适当化等。第七次教育课程改革( 1997 -2011) ,面对教育体制的变化和教育需求者要求的变化,韩国对基础教育课程从新进行全面修订,公布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大纲。

  二、韩国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分析

  1、课程标准不断更新调整,改革周期缩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韩国教育为了适应这种形势的要求,不断的改革基础教育课程。其课程改革的周期( 第四次以前) 大体上是 8 -10 年,而第四次到第五次是 6 -7 年时间,第五、六、七次的间隔时间则为 5 - 6 年时间间隔。改革周期的缩短,使课程及时适应社会科技变化的需要,为社会培养适合的人才。

  2、减轻学生的负担,注重个性和能力的养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过重的学习负担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减轻负担,发展个性,注重能力养成,在第七次课改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和多元化时代的要求,使学生能自主地全面发展,设置国民共同基本教育课程和高中选修中心教育课程体系,通过设置综合科目,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得到发展和提高。

  3、科学课程在韩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占重要地位

  从“第五、六、七次课程改革课程设置”的变化中,分析得出,科学课程在韩国基础教育课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以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和初中课表分析得出: 小学阶段,科学课程仅次于朝鲜语课、数学,成为第三大学科课程。三年级开始设置科学课程,占总课时数的 10. 71%; 四年级占课程总时数的 13. 33%; 五六年级有所下降,占课程总时数的 12. 5%.初中课表中,科学课程依然居于优势地位。初中一年级,科学课程比小学所占比重增加,科学课程和朝鲜语、数学、外语所占课时比例相同,四者占有同等地位。

  三、韩国七次课程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1、注重教师作为课程改革中的权力主体之一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取决于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持有权力多少。因此,在课程改革中理应赋予教师相应的权力,提高教师课改中的积极性。因此,让教师又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程修订过程中,对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2、减轻学生负担,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是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倡导素质教育,改变以往只注重学生学业成绩,注重甄别与选拔的评价方式。但是我国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一些地方课程、活动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开设形同虚设,周末暑期补课现象依旧严重。学生的负担依旧很重,学生的个性难以得到发展。

  3、对课程改革兼顾“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模式

  我国已有基础课改的路径多是由政府发起,自上而下推行。但是容易导致非政府人员几乎无权参与课程改革。理想化的改革模式应该是课程决策分权化,“以教育实践为基石,课程改革应多听取基础学校的呼声”,课改主体由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学生、家长、社区、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参与,应形成一种合力,加之国家层面政策制度的保障,利于新课改的目标的实现。

  4、基础教育课程应给予科学课程应有的地位

  通过对韩国第五、六次小学和初中的课表分析得出,科学课程在韩国中小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一种重要的学科课程与朝鲜语同等重要。我国学科课程中,语文、数学、外语占有重要地位,对科学课程这种在高考中不考的,多数学校没有开设,或形同虚设,无实际价值意义。基于我国新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高科技技术人才的需求,理应在课程设置中给予适当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孙启林。 韩国的新教育体制改革评析[J]. 比较教育研究,1998( 4)

  [2]孙启林,安玉祥编著。 韩国科技教育与发展[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王桂艳。 我国基础教育八次课程改革的历史研究及启示[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 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