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比较教育学论文

日本主流大学康复相关专业本硕博教育情况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14-05-16 共4903字
论文摘要

  日本的康复事业自高木宪次于1923年创办“日本肢体不自由儿福利协会”开始,历经20世纪60年代后的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康复领域比较发达的国家。笔者通过对日本京都大学(国立)、首都大学(公立)和国际医疗福祉大学(私立)三所性质不同,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的康复相关专业本硕博教育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研究总结,借以作为国内康复治疗专业教育发展的参考范本,以期为国内本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给出一种参考。
 
  1 康复相关专业的入学条件
 
  日本大学的本科生院被称为学部。申请日本大学康复相关本科专业需要参加入学考试,考试科目有国语、数学、外语和理科;外国人申请本科专业可以通过在日本语言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然后和日本国人一样参加入学考试。
 
  日本大学的研究生院被称为大学院。申请日本大学康复专业的硕士/博士专业,同样需要参加大学院组织的相关专业的入学考试。而对于外国申请者而言,则有两条申请途径:第一,通过在日本语言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然后参加大学院组织的入学考试;第二,向日本大学的特定教授提供入学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入学志愿书和专业的研究计划书、语言成绩单、大学本科成绩单、大学教授推荐信、本科期间发表的论文或课题项目等相关材料。待审核通过后,获得教授入学同意并且收到录取通知书。此外,京都大学对于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申请者成立了京都大学招生服务办公室(admissions assistance office, AAO),简化了申请流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 物理治疗学专业本硕博课程及研究方向设置
 
  2.1 本科课程设置
 
  三所大学物理治疗学专业均设有医学基础课程、专业课练习/实习课和每年一次的实习课程(作业治疗学亦如此,下面不再重复讨论)。此外,京都大学还设有公共课程,包括5项:人文·社会科学系科目,自然·应用科学系科目,外语系科目,现代社会适应科目和拓展科目;而首都大学设置了自由课程,包括:病理学Ⅰ、生物化学、小儿科学Ⅱ、老年医学、生理学Ⅱ、症例研究法、急救医学护理·管理论*、运动学习*、康复工学*、代谢系统物理治疗学*、运动系统物理治疗学*、社区物理治疗学实习*(标注“*”的6科目中,至少修4门科目;修得4门课程可与毕业研究互为替代),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来补充学习必修课程忽略或未重点突出的内容;此外,国际医疗福祉大学每年均设置了实习课程,按照年序排列包括:见学实习、检查·评定测定实习、评定实习、临床实习。三所大学的课程设置十分全面,而且有精神医学、整形外科学等国内没有的课程,并且根据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国情,将老年康复相关的课程摆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一点也同样值得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我国效仿和学习。见表1。

论文摘要
 
  2.2 硕博课程及研究方向设置
 
  京都大学物理治疗学硕士专业至少需修满30个学分,包括:公共必修(4):人类健康科学(2)和共通课题研讨(2);选修(≥10):沟通交流特论(2)、研究法Ⅰ(2)和Ⅱ(2)、保健医疗统计学(2)、病理细胞诊断学Ⅰ(2)和Ⅱ(2)、医学进展的讨论(2)、细胞发育实践论(2)、细胞诊断学实习(2)、人体解剖学实习(2)、社会健康医学系专攻科目(1或2);专业课程(8);专项研究(8)。博士专业至少修满16个学分,包括:专门科目(基干科目):研究方向专题讲座(4)和专题讲座练习(4);其他学科领域科目(选修):生物医学信息学、社区医疗学、临床影像诊断学、临床研究论、医疗信息技术学、人类健康科学其他学科方向专项研究(各4分,要求4分以上);专项研究(4)。
 
  首都大学物理治疗学硕士专业至少需修满30个学分,包括:公共课程(10):物理治疗学专项研究(8),物理治疗管理学(2);专业必修(4);专业选修(≥16)。博士专业至少修满14个学分,包括(单位/分):公共课程:物理治疗科学专项研究(8);专业必修(4);专业选修(≥2)。
 
  国际医疗福祉大学物理治疗学硕士和博士专业设有公共科目42门,学分为1或2分;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课程,硕士专业至少需要30分,博士专业至少需要12分。
 
  综上所述,日本物理治疗学专业的硕博课程设置也非常成熟完善,学分的配置和学习模块的安排也十分到位,理论学习、操作练习和课题科研三者齐头并进,这对于还未设置康复治疗专业硕博课程的我国是一个重要的启示。见表2。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3 作业治疗学专业本硕博课程及硕博研究方向设置
 
  3.1 本科课程设置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笔者发现京都大学为作业治疗学设置的公共课程与物理治疗学完全相同;而首都大学设置的自由课程则与物理治疗学有所不同,具体课程包括:生活支援环境学、生物化学、公众卫生学、言语听觉治疗学概论、小儿科学Ⅱ、整形外科学Ⅱ、神经内科学Ⅱ、生理学Ⅱ、精神保健学、社会心理学、障碍儿童教育论、康复工学、临床心理学练习、辅导服务论、护理·管理论、国际保健医疗比较论、居住环境改造学、居住环境改造学实习、灾害保险科学概论、急救医学、社区作业治疗学实习*、作业治疗支援机器研究*、专门职业之间合作练习Ⅰ*·Ⅱ*、作业治疗事例研究*、心理健康作业治疗*(标注“*”的6科目中,至少修4门科目;修得4门课程可与毕业研究互为替代);此外,国际医疗福祉大学的实习课程融入了专业课程中,体现了学校对实习的重视程度。三所大学课程内容均十分丰富,除了和国内一样重视老年、发育、认知等的作业治疗,尤其重视在精神疾病中作业治疗发挥的作用和社区作业治疗的重要性,在这些方面安排了相当多的课程,同时设置作业治疗管理相关课程,强调作业治疗实施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见表3。
 
  3.2 硕博课程及研究方向设置
 
  京都大学与国际医疗福祉大学的作业治疗学和物理治疗学在学分结构和要求上相同。首都大学硕士专业的躯体障碍作业治疗学和精神障碍作业治疗学要求30分以上,包括:公共课程:作业治疗科学特别研究(8),作业治疗管理学特论(2),作业治疗研究法特论(2),作业治疗教育学特论(2);专业必修(4);专业选修(≥12)。社区作业治疗学专业的必修要多一门“作业行动学特论(2)”,同时选修课减少至10 分。博士专业要求 14 分,包括:公共课程:作业治疗科学特别研究(8);专业必修(6)。作业治疗学在硕博课程安排和学分配置上与同一所学校的物理治疗学非常相似,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作业治疗与物理治疗在所处地位上是同等重要的,强调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教育协调平衡发展。见表4。
 
  4 国际医疗福祉大学特色康复相关专业
 
  日本的国立和公立大学一般只设立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两个康复专业,而作为一所私立大学,国际医疗福祉大学还设立了言语听觉治疗学和视力治疗学,学科建设更为全面,覆盖的康复人群更广,因此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已具有一定规模,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在日本康复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言语听觉治疗学和视力治疗学的本科核心课程内容如表5。
 
  言语听觉治疗学的硕士课程分成言语听觉障碍学领域,发声发语·吞咽障碍学领域两个研究方向;博士课程则分成言语障碍学领域、听觉障碍学领域和发声发语·吞咽障碍学领域三个研究方向。视力治疗学成立较晚,还不成熟,硕士和博士课程均暂时没有分专业方向。言语听觉治疗学和视力治疗学本硕博专业的其他课程和学分的配置均和同校的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专业相同。言语听觉治疗和视力治疗在国内开展很不充分,但是对于这两方面治疗需求的人群在日益增多,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加快学科的建设和临床治疗的开展。
 
  5 对我国康复相关专业教育的启示
 
  5.1 康复教育成熟,专业划分清晰
 
  由于我国的康复教育起步较晚,需求方向的特殊要求,我国康复治疗专业的目标是“以PT为主,兼顾OT、ST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各方向康复需求的压力,但是由于专业课程划分粗略,课时明显不足,具体专业能力仍然十分薄弱,尤其是OT和ST能力明显不足。
 
  日本的国立、公立、私立大学均有大量的学校设置了康复相关的多种专业,从本科课程到硕士课程再到博士课程,从课程的安排到实习的内容设置再到学术研究开发,专业的各个方面经过较长时间地发展均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系统。除此以外,不同的学校均有不同的特色,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形成学校的竞争优势,继而通过学校之间的竞争和取长补短来提高康复教育整体的水平;此外,日本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听觉治疗、视力治疗学各专业划分十分清楚明确,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促进了学生在特定专业的学术研究等纵深发展,从而促进了特定专业教育的更深层次的进步。
 
  5.2 紧扣教育标准,发展自身特色
 
  日本高等学校的康复专业教育的课程,不同学校之间差异是十分显著的。但是,纵使课程安排设置有诸多不同,其康复教育却是紧扣标准的,按照日本国内康复教育标准必须设立的科目和安排的课时均设立和安排到位。在满足符合教育标准的前提之下,不同学校凭借自身优势,加入了特色课程或专业,例如京都大学物理治疗学在本科的第四年除了安排毕业研究以外还开设了大量的研讨会,首都大学设置了康复管理课程,国际医疗福祉大学开设了视力治疗学专业。
 
  而针对我国目前西医、中医、体育、民政等院校也大力发展康复教育事业的现状,我国应当效仿日本的这种教育模式,即严格遵守康复治疗师的培养教育标准,凭借自身优势,培养有特色的康复治疗人才,例如中医院校可以增设针灸推拿课程,体育院校将重点放在运动损伤康复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了发展康复教育这条主线不会偏移,又让康复教育有了本校特色和优势。
 
  5.3 课程设置全面,操作实习频繁
 
  国内目前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数量还是比较有限,仍然侧重于康复治疗中最基本的课程,课程内容较为笼统概括;操作练习课时也明显不足,并且实习课程一般集中安排在大四学年,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比较薄弱。日本康复相关专业的课程除了涉及最基本的内科、脑卒中、脑瘫、截瘫、失语症等疾病外,同时又十分重视精神疾病、整形、老年疾病等的康复课程,一种疾病的康复内容往往被安排成一门独立的课程,从课程安排上体现了对康复疾病各论学习的重视程度;此外和各国内不一样,区别于康复医师的教材,治疗师有专用的教材,并且种类多、范围广、专业化程度高,学生不会只专注于一种专业教材的学习,往往通过阅读多种专业教材,来拓宽知识面,弥补知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日本康复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均会独立安排练习课程,通过将理论及时地应用于实践以提高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且每一年都会安排实习课程,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技能,帮助学生积累临床经验,为将来走上临床岗位夯实了基础。

论文摘要
 
  5.4 硕博课程研究细化,强调自主研究与讨论
 
  国内目前没有设置康复治疗师的硕博课程,只有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等临床医学的研究课程,直接导致了康复治疗师的教育未准确分化,与康复医学交叠过多,不仅不利于帮助康复治疗师建立所应具备的理论知识体系,而且削弱了其专业技能;并且学生往往是在导师直接带领指导下参与研究,导师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不强。设有康复专业的日本大学都会设置符合康复治疗师理论知识体系形成和专业技能培养要求的硕博课程,并且研究方向众多,满足了不同学生的研究兴趣,也同时向临床和科研机构输送了大量不同类型的康复人才;导师在学生的学习研究中只起到一个大体方向的指导作用,导师会布置相关的讲义资料,学生需要自主阅读、整理笔记和合作实验,并在导师的主持下互相交流讨论研究的成果,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这一方法,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研究和讨论的积极性,深化学生的专业研究学习。
 
  6 小结
 
  日本培养的PT、OT是直接被国际所认可的,其原因归根到底,正是因为其成熟的康复教育体制。虽然我国的现状决定了我们还不足以达到日本康复教育的水平,但这应当成为我国康复教育发展的方向。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康复专业人才,才能有效满足我国对康复人才的需求,才能带动中国康复事业的不断前进发展。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参考文献
  [1] 袁华.日本康复医学现况[J].中国康复,2008,23(5):364.
  [2] 京都大学.京都大学成立招生服务办公室[EB/OL].
  [3] 京都大学.理學療法學專攻[EB/OL].
  [4] 首都大学東京.健康福祉学部 履修 モデル [EB/OL].
  [5] 国際医療福祉大学.理学療法学科のカリキュラム[EB/OL].
  [6] 京都大学.医学研究科人間健康科学系専攻(修士課程)の授業科目[EB/OL].
  [7] 京都大学.医学研究科人間健康科学系専攻(博士後期課程)の授業科目[EB/OL].
  [8] 首都大学東京.2012年度(平成24年度)履修の手引き授業概要(シラバス)[EB/OL].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