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保险论文

保险企业文化理论概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7-02 共468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国保险企业文化建设困境探讨
  【第一章】我国保险企业文化构建分析引言
  【第二章】保险企业文化理论概述
  【第三章】保险企业文化建设的“钻石”模型
  【第四章】我国保险企业文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五章】建设我国保险企业文化的方法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国内保险公司文化创建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 保险企业文化理论概述

  一 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一)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内涵很丰富,主要体现在企业核心价值观、基本经营理念、行为规范和目标三个方面。

  1. 企业核心价值观。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便是企业集体所有人共同认可的、能够反应企业精神本质的群体意识,它与每一位员工息息相关,是整个企业的文化基础。只有在相同的基础之上,对同一件事情的认可趋向一致,才能达成预期目标,企业才能快速发展。当然,企业必须严密结合自身行业与企业实际情况,树立正确核心价值观,不能只考虑企业自身经济效益,还应该和国家、人民利益相结合,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免遭淘汰。

  2. 基本经营理念。

  基本经营理念是系统的、根本的管理思想,它确立的一系列经营原则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方向,突出企业经营优势,和企业核心价值观一样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基本经营理念是相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论,它具体指导着企业的经营行为。通过一套科学、缜密的指导方法处理企业在市场环境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基本经营理念好比是国家中宪法的地位,要充分考虑到客户、员工、产品、质量、品牌、市场、管理等关系企业生存的方方面面,让企业发展的各层面都有有"法"可依。

  3. 行为规范和目标。

  每个行业以及行业内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独特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需要全体员工共同遵守,日积月累成为员工的行为习惯。企业行为规范需包括企业道德、规章制度、奖惩措施等,通过这些规范,奖励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因素,遏制或惩罚投机取巧、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每个自然时间段企业都会通过制定具体的目标给予员工压力,给企业创造动力。同时,企业的目标不能单纯强调经济利益,也应包含社会责任的承担和履行。

  (二) 企业文化的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手段之一,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源泉所在。其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1. 导向功能。

  企业文化奠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为各项经营活动提供精神支持,这种上下一致的价值观比任何强硬的规定都更加容易让员工接受,更加容易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企业文化的建设属于自我调控机制的一种,当员工个人或者企业发展战略背离了企业发展方向,企业文化会立即产生作用,调整员工或者企业行为。

  2. 激励功能。

  企业文化通过其自身包含的各要素来提高员工的积极能动性,在精神层面给予感染和鼓励。这种激励的最高层面是员工的自我实现,调动和激发员工对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员工自身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使其产生归属感、成就感、荣辱感。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使员工自觉自愿努力发挥自身潜能和智慧,高效地为企业服务,实现自身价值。

  员工发展和竞争意识的提高必然能提升整个企业综合竞争力。

  3. 约束和凝聚功能。

  无规矩不成方圆。通过企业文化,可以明确企业具体正确的发展方向,围绕此目标,企业文化会包含各种行为规则,以此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约束。具体到员工身上,可以提高员工的自觉性、自我约束意识,起到优化管理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当员工都能认可并遵循企业文化,即树立了共同的价值观,企业员工互相之间认同感强,关系也越和谐。同时,员工们都在朝着企业的目标努力,行为一致,自然也就提高了企业的内部凝聚力。

  二 保险企业文化的内容。

  保险企业文化是在保险企业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以及以之为核心的行为规范,是通过人的活动和思维塑造的文化形态。保险企业文化与一般企业文化一样,是企业的"血型",是保险企业的灵魂,关系着企业的运转模式和发展方向。同时,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保险企业也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笔者将其归类为:

  (一) 精神文化。

  保险企业的精神文化是指导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活动各项环节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哲学等内容的总和。精神文化的不同是各保险企业的根本区别,是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文化的精髓。

  第一,对员工要"以人为本".与实体行业不同,保险业的发展壮大对先进技术的依赖程度并不深,其更加要求企业员工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不论是产品开发、后勤服务还是终端销售,都与人的能力素质息息相关。这要求保险企业招徕大量的人才,而这与目前保险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下降相矛盾。只有当人们认为在这个企业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价值、施展才能,能够得到认可与鼓励,才会愿意留在企业,愿意为企业贡献自身力量。保险企业文化必须包含"以人为本"的观念,吸引更多人才。

  第二,对客户要"服务至上".从产业划分上分,保险业从属第三产业中的金融服务业,服务工作是整个行业的核心,各家保险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服务水平的竞争。

  客户对企业服务的满意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而影响企业的生死存亡。保险企业经营过程中不能只顾自身利益和发展,还要在客户办理公司业务的过程前、中、后三个阶段保持高水平的服务,立足于客户的角度,全力满足客户需求,给予客户最大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新华保险文化中便强调了对客户负责:以客户为中心,奉行客户第一的原则,履行对客户的承诺和责任,致力于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

  (二) 产品文化。

  通俗来说,保险企业所销售的产品就是保险合同。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不论什么行业,想要获取利益,必须能卖出产品,而产品的质量是保证销量的前提。对于保险业来说,保险合同里的内容是否能满足客户需求是产品能否出售的根本因素。保险产品是有型的,而其产品设计的理念和原则却是以一种文化形态存在着。

  保险产品的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要切实突出保障功能。保险的理念就是承担社会风险,在意外发生时为社会提供安全保障,承担意外损失,这也是保险最基本的意义和功能。保险企业开发保险合同时,必须遵循此功能。如果保险合同不能满足客户转移风险的需求,或者当风险发生时不能有效地转移风险,保险便不再被人信任。

  第二,条款清晰,内容明确。保险合同里面是针对保险人和投保人的权利义务设置的各种条款,其内容必须清晰规范,易于理解,无歧义。在发生意外时,能够根据合同准确判定是否应该理赔以及应该赔多少,切实做到有据可依。第三,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

  如今,金融技术越来越发达,金融产品也丰富多样。保险产品也应不断扩展自身种类,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形成规模竞争力。

  (三) 制度文化。

  "无规矩不成方圆。"是老生常谈的一句话。任何集体和组织都必须有符合自己团体特征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团体成员自身行为,保证集体运行秩序。保险企业一般分为内勤和外勤两部分,内勤负责人事、行政、外联、培训、统计、理赔等,外勤负责保险产品的销售、理赔、客户服务等,这些工作都有一定的流程,需要规章制度来规范流程中的工作行为。给员工的工作列出参考标准和奖惩措施,对员工进行指导和激励。而制度形成文化的过程便是企业制度得到员工认可、深入员工人心、成为员工潜意识里的行为准则的过程。这是企业制度能够发挥最大作用和能量的途径。

  (四) 风险管理文化。

  保险的本质就是对风险的管理,保险学科也是风险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保险公司便是经营风险的企业。保险公司所销售的产品是对客户风险的承担,同时,保险公司如同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一样,需要有准备金,要有充足的能力保证客户发生风险时能够有能力承担客户的风险损失。不论从外勤的销售业务上说还是内勤的理赔等业务上说都要求保险公司必须有很强的风险管理能力,要求员工有特别强的风险意识,而这种意识的培养不但需要系统的规章制度加以规范,更需要风险管理文化的形成对员工进行熏陶。保险公司将风险意识融入企业文化之中,在企业内部倡导风险管理文化,使风险意识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是保险业风险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保证。

  三 建设保险企业文化的作用。

  保险企业具有吸收社会资金、承担社会风险、保障社会稳定的独特性质,在保险公司内部建设企业文化具有其无可替代的意义:

  (一) 树立保险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

  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由于保险业自身发展的一些问题,社会大众"谈保险色变",其影响至今也没有完全消除,对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造成重创。加强保险企业文化建设,包含了对保险产品的完善和营销理赔服务的规范,能够提高保险企业营销队伍的人员素质水平,这都能间接提高保险行业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在保险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哪家企业能够做的更快更好,其品牌也会更加的深入人心。中国平安保险是我国保险业的新秀,其一直秉承"中西合璧,古今贯通,知行合一,精诚协作"的经营理念,在文化创新上一直处于我保险业的前沿,现如今是我国成长速度最快的、包含服务项目最齐全的保险集团,也是大众信得过的保险品牌。

  (二) 有效吸引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行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长足发展的根本驱动力。保险事业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发展时间短,再加上前期业内诸如欺骗营销、理赔难等负面问题影响,保险行业在我国并不是优秀人才的首选。一直以来保险行业的门槛就比较低,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然后影响行业形象,造成人才流失,进而继续降低门槛,形成恶性循环。08 年金融危机之后,国家加大对我国保险业的整改力度,每年都会有相关文件通过保监会陆续发出,针对保险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大力整顿。这些整改措施有效地减轻了保险行业存在的问题,改善了保险行业形象,相应提高了保险行业从业环境,逐渐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业保险。这些整改措施实质上在改变着保险行业的企业文化,从企业价值观到企业产品再到企业管理制度都有了不小的改进。而且提高了保险行业从业门槛,自 2013 年 7 月起,欲从事保险业需有大专以上学历,这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的有力措施之一。优秀的保险文化会进一步提升优秀人才的思想水平和从业素质,形成良性循环。

  (三) 推进提升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通过实践证明,保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不断创新的能力,保险产品的丰富度、销售渠道的多样化、客户服务的先进性等都需要保险企业敢为人先,敢于、能于不断创新。保险企业文化的全面建设能够吸引优秀人才,提升管理水平,树立品牌形象等等,这些都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条件。能够积极进行自身改革创新的保险企业便能够在行业内立有一席之地。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是我国保险企业创新理念的带头人,经常率先引进国外保险公司先进管理制度和符合我国实际的新产品形式。平安保险如今也是我国保险企业中成长最快的,如今其规模仅次于中国人寿。其管理方法、培训形式、产品结构等方面被国内保险企业争相效仿。

  各保险企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其文化建设所激发的创新点也各有迥异,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使企业拥有"一技之长",并充分加以发挥,找到企业的发展重点,摸索企业的发展模式。这些都要求保险企业必须不断创新,而创新的前提是企业文化的深入建设,提供创新的思想基础和主观环境。

相关标签:企业文化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