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学理论论文

道德认同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培养机制探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6-14 共5147字
论文摘要

  亲社会行为的道德认同是激发社会成员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动机,其不仅能通过整合内在道德准则、提高道德素质来促进个体发展,也能通过确立社会道德基础、推动道德进步来促进社会发展。增进道德认同是培养社会成员亲社会行为的根本途径。

  一、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性
  
  道德认同是社会成员对社会道德观念从情感和理性上予以认可并内化的过程,是社会道德观念和个人认同的统合。我们通过分析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性,就可以了解道德认同在亲社会行为培养中的功能。

  ( 一) 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显着正相关
  道德认知越全面深刻,越能指导人们自觉践行亲社会行为。但是,道德认知并不等于亲社会行为。纵观道德认知的经验研究,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仅显示出较小程度的相关.由此可见,传统的以认知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并不能自然地导致知行合一。Bandura 认为道德认知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道德辩护、委婉标签、有利比较、责任转移、责任分散、忽视或扭曲结果、非人性化和责任归因等因素的阻碍。这些因素能使有道德认知的人没有把道德认知落实到亲社会行为上时没有明显的内疚和自责。然而,道德认同比道德认知对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更为直接、有效。阿基诺、里德等人发现,道德认同与大学生自我报告的志愿服务行为 ( 帮助弱势者和适应不良者) 显着正相关,与高中生的实际捐赠行为显着正相关.巴里加 ( Barriga) 等人发现,晚期青少年的道德认同与反社会行为显着负相关.总之,研究表明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显着正相关。

  ( 二) 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正相关的理论解释
  道德认同是道德认知的情感向导、知行合一的意志桥梁,这是道德认同促进亲社会行为培养的作用机理。

  第一,道德认同是道德认知的情感向导。人接受道德知识是通过社会实践在道德认同过程中形成的,是内心对这些观念的倾向在实践中的激发、显化和纠偏。研究人员发现卷尾猴具有 “自发性亲社会倾向”,它们愿意与同类分享食物和礼物,不求回报,只为付出的快乐。可见,亲社会倾向是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内在的本性。然而,道德倾向升华为道德认知需要一个认同的过程。从不同文化的道德观念和同一文化背景下不同的人的道德观念来看,道德观念差别极其悬殊,对不同的道德观念进行是非判断很困难,进行优劣判断也很困难。因而,人们的道德认知一般不是来自他们严密的客观的论证,而是他们在情感上乐意接受哪种道德观念。事实上,普通人不可能像伦理学家那样考察道德认知,他们在道德观念形成的幼年时期,基本上是跟着情感的认同方向获得道德认知的,然后再对既得的道德认知进行合理性辩护。

  第二,道德认同是知行合一的意志桥梁。道德认知是亲社会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但需要某个桥梁来连接道德认知与亲社会行为。学者布雷西认为道德判断与行为之间连接的桥梁是道德自我。把道德和自我整合在一起也就是道德认同。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和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实现知向行的转化需要主体在道德意志的保证下将道德认知付诸实践。即使有了正确的道德认知,如果没有顽强的道德意志,也不可能实现知向行的转化。道德认同能够提供克服道德认知践行困难的意志力,是道德认知与亲社会行为的意志桥梁。

  二、亲社会行为道德认同的现实制约因素
  
  亲社会行为的道德认同有其实现的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且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当前,有些要素对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发挥制约或促进影响,现实制约因素最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 社会规则意识薄弱导致道德失范
  皮亚杰认为 “所有道德的实质都要在人所学会的那种对于规则的尊重中去求得。”规则意识是指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规则意识对于亲社会道德的认同是非常重要的。英国哲学家穆勒认为,不仅必须根据最大的普遍善来决定我们所采取的行为规则,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行为规则。如果允许在特殊情况下背离道德规则,就会鼓励人们在对他不利的情况下背离原则。然而,我们社会规则意识是非常薄弱的。“中国式过马路”就是一个实例。“面对许多人过马路闯红灯的现象,有人调侃,十字路口成了景阳冈,‘等凑了二三十人,就一齐过冈',而不管是否亮红灯。”这充分反映了社会规则意识的薄弱,社会道德为此失范。

  ( 二) 社会归属意识迷茫导致道德失根
  人们感受到自己渴求成为哪一种道德自我时,就把道德和自我整合在一起,并忠诚于道德价值的核心,这就是自我道德认同。社会归属意识是影响自我道德认同的关键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活共同体归属和信仰归属。随着单位归属感的逐步弱化和流动人口的增加,人们的生活共同体归属感在弱化。中国青年报与新浪新闻中心联合开展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 40. 6% 的人认为新的社会阶层缺少归属感。此外,在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真正的宗教信仰者之外,大量的人没有信仰归属感。道德主体没有共同信仰归属感不利于消除不同生活共同体的社会道德分歧而形成社会合力。归属感缺失会因道德失根而影响到亲社会行为的激发。

  ( 三) 社会责任分散效应导致道德推脱责任
  分散效应 (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是道德推脱( moral disengagement) 的重要原因之一。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做出积极的反应; 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在需要帮助的情景中,旁观者越多,人们越容易想 “有人会去帮助他的,我就不必去了”,引发帮助行为的压力也越小,看到别人也没去,内心谴责也会小很多。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也加剧了人们的道德推脱,城市人所受到的刺激过量,导致了人们尽量去回避各种各样的刺激,包括对求助者苦恼的反应。在美国36 个城市进行的现场研究证明,人口密度 ( 每平方公里的人数) 与助人行为有关。在人口高度密集的中国都市,责任分散效应是不可忽视的。

  ( 四) 社会支持体验缺少导致阶层融合困难
  弱势群体是指 “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弱势群体的亲社会道德认同程度主要决定于社会支持感。社会支持 ( social support) 是指个人可以感受或接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或协助。如果社会支持能够及时到位,会使人感恩图报,还会扩大到对整个社会的亲近。

  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不足易导致弱势群体心理上的失衡及对社会的不满和悲观失望情绪,产生相对剥夺感,有可能极端化为对整个社会的仇恨,甚至产生向无明确对象的群体实施报复的 “反社会”暴力行为。

  ( 五) 社会回报机制缺失导致行善恐慌
  人们对于帮助和支持给予回报是一种内化了的互惠机制。帮助者做出有益于被帮助者和社会的行为应当将来能收益于被帮助者和社会,这是 “预期回报”; 个体将内化了的互惠规范作为一个道德行为的义务,对他们之前获得的利益给予一个行为上的回报,这是 “回报义务”.“预期回报”是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的认知过程, “回报义务”则需要人们接受这种回报式的社会规范。高利他主义的人会较少受到预期回报影响,对回报的义务更加敏感。然而,目前对亲社会行为的回报机制并不健全,甚至行善得恶报的事情屡见不鲜,致使人们明明知道应该做道德的事,但又害怕其带来的不良后果而不敢去做。

  ( 六) 社会实践教育不足导致知行矛盾
  当前,道德教育多以课程形态呈现,重视课堂教学工作而忽视人们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道德实践。德育考核主要考查人们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而忽视实际表现以及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结果导致有些人只是追求表面的高分,而忽视自身的实际德行修养。这种偏重道德教育的知识性而忽视道德教育实践性的做法,势必导致道德认知与行为相矛盾的不良后果。

  三、道德认同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培养机制探析
  
  亲社会行为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道德认同是这个工程的枢纽。只有通过道德认同感的培育,亲社会行为才有真正的、内在的、自觉的、强大的推动力量。

  ( 一) 完善亲社会行为的社会规则认同机制强化社会规则意识,关键是加强执行主体对社会规则的认同。其一,社会规则要通过民众参与的不受强迫控制的商谈程序制定和修改。依哈贝马斯之见,商谈原则指的是如下规则: 有效的只是所有可能的相关者作为合理商谈的参与者有可能同意的那些行动规范。因此这样的规则更能体现公平正义的要求,更容易被认同。其二,违反规则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既然是规则,就要有一定的约束力,不遵守规则就要为自己做过的错事承担相应的责任。

  ( 二) 完善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归属认同机制自我道德认同是个体对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道德人的感知和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道德人的期待,意味着一个人能在既定的现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这个位置中奉献自我,在有益于社会的同时也感受自己生活的意义。自我道德认同受生活共同体归属和信仰归属制约。其一,从生活共同体归属上看,应把以单位为中心的认同教育转到以社会为中心的认同教育上来。其二,从信仰归属上看,应减小无信仰者比例。

  ( 三) 完善亲社会行为的社会责任认同机制无论责任分散效应还是城市过载效应,都和人际关系淡化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增进社会责任认同:其一,提高人们的移情能力。移情能力是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感受的一种能力。英国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亚当·斯密在其 1759 年出版的 《道德情操论》一书中指出: “我们常为他人的悲哀而感伤,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不需要用什么实例来证明。”提高了移情能力,人们就更能感受到需要帮助的人的急切心理和其他旁观者的责任分散心理,就能提高责任认同感。在人际交往中,提高移情能力能通过个人的心理机制、认识机制、情绪机制避免淡漠和误解,达到思想、情感上的沟通和理解,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其二,通过立法明确必要的社会救助责任。通过社会救助立法,可以更好地对需要帮助者进行救助。其三,提供榜样的示范作用。无论是普通大众还是行政人员,在榜样的示范作用下都会增加自己的责任感,从而减少 “责任分散效应”的出现。

  ( 四) 完善亲社会行为的社会支持暖化机制社会支持分为工具性支持 ( instrumental support) 以及情绪性支持 ( emotional support) ,前者指实际具体的协助,后者为心理功用的支持。工具性支持要协助弱势群体建立起一个适合其个人的社会支持网: 一是引进外来资源,由相关的人力、物力、信息等构成; 二是在弱势群体内部建立互助的支持网络; 三是改进弱势群体原有的非正式支持系统,提高其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对象的主体地位,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情绪性支持虽然不是物质支持,却极其重要。始终保持社会工作者与被支持者之间的平等互动,才能更好地使被支持者感觉社会支持的温暖。

  ( 五) 完善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回报强化机制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提供亲社会行为时往往期望收到组织福利和民众舆论的道德回报,因此营造良好的道德回报氛围,才能使人们更加认同亲社会行为。否则,“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易使高尚者寒心,从而削弱了人们的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其一,从社会的角度看,要规范道德回报的原则和方式。道德回报的实质是义与利的一致。“实施道德回报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选择适当的方式。道德回报的原则主要有公正原则、物质回报与精神回报相结合的原则、适度原则和及时原则。道德回报的方式主要有经济回报、行政回报、法律回报和舆论回报。”其二,从个体的角度看,要注重培养公民的感恩意识和行为。道德回报不能只靠组织的力量,要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让公民明白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道理。

  ( 六) 强化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实践固化机制《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 “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养成亲社会的行为习惯,必须通过社会实践固化道德行为。人们获得道德认知后,还要自觉地按照道德规范做事,在练习或实践中掌握道德行动技能,才能逐步养成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

  我们要充分地引导教育对象进行道德行为训练并及时评价反馈,让受教育者从生活小事做起,参加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维护社会、国家利益的活动,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培养、固化、内化道德知识以及道德情感,一点一滴地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习惯。

  [参考文献]

  [1]Hardy S. A,Carlo G. Identity as a source of moral motivation[J].Human Development,2005.
  [2]Aquino K,Reed A. The self - Importance of moral identit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 83) .
  [3]王健敏。 道德学习论[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
  [4] 规则意识缺失,症结在哪里[N]. 北京日报,2013 - 05 - 13( 18) .
  [5]陈成文。 社会弱者论[M]. 北京: 时事出版社,2000: 21.
  [6][德]哈贝马斯。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 童世骏,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132.
  [7]黄雁玲。 浅议道德回报的原则与方式[J]. 社科纵横,2009( 03) .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