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宏观策略与微观改革

时间:2014-08-12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本文字数:2869字
论文摘要

  到目前为止锦州的各所高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都是着眼于全国或是辽宁省的人才需求情况,而没有结合锦州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人才需求情况来具有针对性的考虑人才培养方式。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使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更符合锦州市场的需求,为锦州的地区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课题。

  1 锦州市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的研究

  1.1 锦州市经济运行情况综述
  锦州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4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4%,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0.3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614.5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443.7亿元,增长11.7%。三次产业构成为15.2:49.2:35.6。

  人均生产总值为40001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3%。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4.1%;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0.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0.9%。全年固定资产投资803.7亿元,比上年增长23.8.3%。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全年进出口总额3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出口17.5亿美元,增长17.1%;进口12.8亿美元,增长14.4%。全年新签外资合同项目34个,比上年增长6.3%;实际利用外资10040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6.7%。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95元,比上年增长14.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788元,比上年增长14.2%。

  1.2 锦州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随着世界金融危机阴霾的逐渐散去,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近年来,在辽宁乃至全国的外资企业数量大幅度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到2012年外国企事业单位常驻辽宁的代表机构为917家,外资企业为3323家。

  2009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锦州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结点城市,要全面参与东北亚及其他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提升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吸引外资。伴随着锦州外资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量将会稳步增长。

  从多年来的社会人才需求来看,锦州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需求一直比较旺盛。因为在锦州的企业中,外资企业所占的比重高达21%,每年对熟练掌握国际贸易技能的基层商务人员需求量在500名以上,但锦州地区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不超过300名,而由于城市的关系能选择在锦州就业的毕业生不超过50个人。

  2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宏观策略

  2.1 构建“立体渗透”的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经过改革与创新,把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平面培养体系,整合改造为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体系、服务于技能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全方位渗透的综合素质养成体系,构建立体渗透的人才培养模式。

  2.2 专业培养目标
  国际贸易专业根据“以人为本,以育人为宗旨”的办学指导思想,确立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社会需要的,行为习惯优秀、与实际工作零距离对接的,能在外贸企业或相关行业从事报关、单证、报检、货代、跟单、进出口业务等工作的高技能适用型人才。

  2.3 就业岗位分析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外贸公司、外运公司、海关、商检、外资企业、私营企业、银行及其他涉外部门直接或间接从事进出口业务、报关、单证、报检、货代、跟单、保险、银行结算等外经贸业务工作或管理工作。

  2.4 知识、技能和素质结构要求
  根据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及主要职业面向,我们拟订了如下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本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理论知识方面:掌握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所需要的政治理论知识与文化基础知识、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及货运代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外贸跟单、单证及国际结算等方面的知识。专业技能方面:具有进出口商品报关、报检的能力;具有制作对外贸易单证和审单的能力;具有外贸跟单能力;具有签订和履行对外贸易合同的能力;具有办理国际货运代理的能力;具有单独处理外贸业务各环节各部门的协调沟通能力。

  职业资格证书:本专业毕业的学生要求取得外贸业务员资格证、单证员证、报检员证、跟单证、货代员证或其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中的至少一个。

  3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微观改革

  3.1 教学理念上实现“五个转变”
  根据专业教学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教学理念上实现“五个转变”:在教学培养目标上,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知识能力并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教学的基本属性上,从老师教转变为学生学;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地位上,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从以班级为单位的课堂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习小组组织为主;在教学管理方式上,从以教师组织教学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我控制为主。

  3.2 校内重视实践性教学,强调双证结合
  针对教育的特点,国际贸易专业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课内实训,借助案例及简单而真实的任务来设计小型实训项目,真正做到“教、学、做”的统一,而且专门设置校内课外集中实训,利用项目教学方法,借助于真实的任务来设计专业综合实训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养成“零距离”上岗能力,使专业课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达到45%。

  3.3 校外重视实习环节,强调“零距离”就业能力的形成
  国际贸易专业在重视校内“模拟岗位实训”的同时,着重在“校外实习”环节打造以岗位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的“零距离”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实习成绩以来自于生产、服务现场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学生岗位技能表现为依据,包括实习报告、实习调研、企业评价、工作业绩表现等多种形式。通过校外实习,学生职业技能得到大幅提升,与就业岗位实现零距离对接,真正做到实习即是的培养目标。

  3.4 改革考核与评价方式,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为了配合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我们对传统的单一考核方式---卷面考试加以大胆的改革,形成了符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全面的专业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根据专业特点与不同课程类型采取了灵活的考核形式,并在专业能力考核上有所创新,取得了显着的效果。

  必修课课堂教学部分的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课内实训成绩以平时成绩的方式计入期末成绩;选修课课堂教学部分的考核采取了灵活的方式。课外实训的考核,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全部实训流程,在适当考虑实训中学生表现的基础,主要依据学生所完成实训效果确定其课程成绩;对职业技能层次中的行业认证、职业资格证等认证课程,只要通过认证考试的,其成绩计入期末相应学科成绩中,实现以证代考。

  3.5 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们不仅将“人文素质”与“思想素质”做为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的“综合素质模块”层次,以强调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在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并在就业指导课程中明确体现一般职业精神和专业职业精神的培养。同时,我们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贯穿于理论教学、实习实训和第二课堂的之中,着力培养他们讲礼貌、讲卫生、讲公德的基本素质。不仅在各课程的教学中有明确体现一般职业精神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的教学内容,而且还将其纳入了学生的评价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孟丽娟.《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辽宁高职学报》,2008 年10 期.
  [2]宁国强.《浅谈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辽宁高职学报》,2008 年12 期.
  [3]锦州市人民政府.《2012 年锦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 年3 月.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