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广东高职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探析

来源:职业技术 作者:李丽英;宋永
发布于:2019-06-29 共5581字

  摘    要: 《中国制造2025》, 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高职教育是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 如何培养具有《中国制造2025》中产业需要的工匠人才, 工匠精神的培养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广东省作为世界级的产品生产基地, 有着满足《中国制造2025》需要的工匠人员, 广泛分布在数以万计的企业中。高职院校应根据企业工匠管理方法, 结合当地学生的特点, 利用企业工匠精神, 影响和培育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 是广东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 也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 广东; 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Abstract: “Made in China 2025” is the action plan for the first decade of China's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manufacturing powe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base for cultivat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talents. How to cultivate the talents of artisans with the needs of the industry in “Made in China 2025”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raftsmanship spir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a world-class production base, Guangdong province has artisans who meet the needs of “Made in China 2025” and is widely distributed among tens of thousands of enterpris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management methods of enterprise artisan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students, and use the craftsmanship spirit to influence and cultivate the craftsmanship spirit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is a favorable way to cultivate students' craftsmanship spiri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Guangdong and the development need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 Guangdong; craftsmanship spiri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alent cultivation;

  0 、引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让人耳目一新。广东省作为世界产品的生产基地, 经历了制造业多年的快速发展, 融合了全世界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 也产生了数以万计的企业工匠。这些工匠的存在, 不仅为广东的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也为全国的产业发展和升级提供了工匠支持。广东省企业工匠分布与制造业分布一样, 由珠三角到全省呈放射分布, 也与高职院校的分布一致, 这就奠定了广东省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的工匠人物基础, 也就是说, 如果能够发挥企业工匠影响力, 培育高职院校学生的工匠定神, 广东各地的企业工匠, 都能够满足学校的培养需要。但是从高职教育工作人才培养的过程看, 企业工匠人物只有在数量上的优势, 还没有真正用工匠人物教育, 贯穿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因此, 也带来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和择业上的问题, 2016年1月, 通过对汕尾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的200名毕业生, 做一次实习前的就业议程调查发现, 100%调查对象都不打算去实习过生产型或服务的企业, 打算去办公型的企业。这些学生的择业判断, 均来自实习中的职业影响, 并不是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由此可见, 作为世界产品生产基地的广东, 企业工匠精神的影响还非常小,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 提供“中国制造2025”所需要的工匠, 广东省的高职院校, 必须借助企业工匠影响, 发挥院校所在地的产业优势, 扩大和发挥企业工匠影响力, 培养出适合国家发展需要的工匠人才。

  从当前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看, 对工匠精神的定义、历史、文化、培养过程和学生管理等, 都有详尽的研究, 但是针对利用工匠人员, 培养职业学生的工匠精神, 还没有具体的分析的研究。2014年8月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在工作意见的意义中提出, 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 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教育部的指导意见, 明确了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的有效过程方法: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与生产对接、课程与职业对接、全程的企业参与。根据多年的企业工作经验, 结合当前的企业兼职工作, 研究发现, 当前企业无论是学徒制还是校企合作, 学校与企业的断层比较大, 均按各自的需要安排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学校为完成教学和教研任务, 安排学生到企业工作学习, 掌握企业需要的职业技能;企业则根据生产和服务的需要, 安排学生到需要的岗位工作, 以配合职业学校的教学安排。在这种合作的模式下, 造成学生因在岗位实习中, 没有学习到相应的职业技能, 没有了解企业的工匠精神, 没有看到专业的工匠人员的企业地位和发展优势, 不愿意去实习过的企业从事工匠工作。因此, 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 还应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 结合学校和学生特点, 选择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也是非常重要。

广东高职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探析

  1、 广东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要特点

  为针对性地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必须了解当地学生的特点, 并根据学生的特点, 制定相应的培育计划。经过多年的企业工作经验总结, 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工作分析, 以及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的实践, 对广东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影响工匠精神培育的特点, 具体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1) 相对于其他发达省市, 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强。从广东的基础教育情况, 以及多年的高考成绩看:广东多数地区对教育的投入和关注不如其他省市, 相应地广东的高考相对于内地省市来说, 成绩整体偏低, 说明广东省学生的基础知识偏低, 基础知识不强, 带学生对专业理论学习的不深入, 不重视, 对专业内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是很牢固。如:管理学基础是我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 每个专业在入学后的第一学期, 必须学习管理学基础这门课程, 到后来专业的学习中, 用到管理学基础知识时, 多数情况下是让学生先回忆, 多数学生无法准确讲出相应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不好, 影响着学生的专业技术学习, 影响着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2) 广东的商业发展比较早, 多数学生从商心理意识强。秦汉时广州是南海郡治所在是全国十多个商业都市之一, 广州从3世纪30年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 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 明初、清初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 是世界海上交通史上唯一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经过几千年商业发展, 广东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的商业群, 经商是广东多数地区性的产业, 也造成高职学生的从商心理, 当然, 也造就了高职院校学生的重商行为, 以及愿意为从商而付出, 愿意成为营销的工匠。

  (3) 广东的学生家乡情节较重, 造成交际多偏重自己的家乡学生。由于广东高职院校学生的家乡情节特别重, 在学校生活甚至于毕业后的工作中, 为人处事都不自觉的有家乡人倾向。从粤东地区的高职院校一个比较熟悉的班级来说, 生源主要生源为本市学生, 该市有两个大县, 占该校生源的一半以上, 无论是发生哪方面的事情, 两个县的学生都非常在意的是, 事情的当事人是不是自己本县的学生, 当然, 关注度也因为是不是同县产生差别, 这种特殊的家乡情结, 不利于学习外来技术, 也为专业学习产生障碍。

  (4) 普通话说得不流畅, 造成沟通交流困难。由于受地方方言的限制, 多数地区的学生普通话说得不够标准, 甚至少数偏远地区的学生, 无法学习好普通话。普通话说得标准和流利情况不好, 对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是一个很大障碍, 也是学生学习工匠技术的障碍, 在枯燥的专业技术学习中, 容易产生沟通上的问题, 带来对工匠精神的不理解。解决学生的语言沟通问题, 是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又一重要内容。

  2、 广东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管理

  从当前的调查工作分析研究, 以及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 根据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 结合广东调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培养广东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要求, 参考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利用现代学徒制模式, 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工作:

  (1) 培育适合专业需要的工匠标杆, 树立专业工匠领导技术能力。企业, 尤其是欧美等外资企业, 非常注重工匠典范的树立, 如多数大企业从每个月到每年, 均评选出一定比例的生产优秀员工、技术创新员工、优秀技术提案员工等。这些优秀员工的评选, 不仅是支持企业生产和技术创新手段, 还为企业工人提供了学习和发展的榜样, 更是企业工匠精神的培育。这些优秀的标杆员工, 还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储备人才, 通过一系列的优秀员工的标杆管理, 使全体员工在努力学习生产和技术创新中, 找到正确的方法和方向, 既培育了企业的工匠文化, 发挥了全体员工在生产和技术上创新优势, 树立了工匠人员的技术领导能力, 创造了工匠人员在企业的优越地位, 也创造了企业人员对工匠人员的认可与追随。高职院校针对各自的专业特点, 结合专业与职业实习过程, 利用企业的工匠管理制度和方法, 对学生工匠进行相应的管理, 作为专业学生学习标兵, 利用学生工匠来加强专业教育, 加强专业操作研究和职业技能训练, 来促进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通过企业工匠标杆影响学生, 促使学生自觉学习专业需要的基础知识。

  (2) 从企业营销端开始, 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营销人才是多数企业的优秀工匠, 一个好的营销人员, 不仅有营销的专业技术, 还要对产品的设计过程、性能参数、生产和测试过程等都要充分了解, 还要有语言能力和沟通技巧。所以说营销工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 并由营销过程带来的吃苦作风。因此, 营销并不仅仅是卖产品, 不仅仅用的是营销手段和技术, 还有对产品的质量和生产工艺的充分了解, 甚至产品的性能和功能的掌握。从营销端开始培养广东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 就是用学生重商的心理, 通过营销过程的学习, 能够激发学生对产品工艺、产品设计、产品质量等学习, 提高学生对企业产品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引发学生的工艺学习的积极性, 以提高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达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目的。

  (3) 将企业的专业技术管理制度, 引入学生专业技能管理。不同的制度环境下, 产生不同的技能人才。企业的专业工匠人才管理工作制度, 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不断总结和改进产生的管理制度, 非常适用于企业当前的工匠管理, 还能够促使企业员工学习工匠的行为, 产生出更多的企业工匠。这些管理制度是行业特有, 适合行业工匠人才培育需求的, 也是行业与企业不断改进和创新获取的。将企业不断完善的专业技术管理制度, 引入专业培育管理, 用企业的人员来指导专业制度建设, 形成与专业一致的学生管理制度, 并对在制度培养的学生, 进行企业标准判定。通过这种与专业对应的行业与企业的管理制度, 不断培养专业对口的工匠精神, 制度不仅是企业表层文化, 还是企业员工必须遵守的规则。将企业制度设计到学生的管理, 使其成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规则, 能够改变学生生活方式, 能够使高职学生能够接触更为广泛, 以克服由于成长过程产生的偏见。

  (4) 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 选择相应的企业工匠人才。从企业工匠培养的过程看, 一个工匠人才的培养, 大部分取决于他的第一个工匠师傅。从多年的企业工作总结经验, 有好的工匠师傅的企业, 有用不完的工匠人才, 没有好工匠师傅的企业, 整年都缺少工匠人才的状态。好的工匠师傅才能够带出好的工匠人才, 语言能力是高职学生在短期内不容易改变的, 就想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必须选择能够沟通顺畅的工匠人员, 来为有语言方面障碍的学生指导, 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工匠技能, 培养出专业工匠精神, 也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工匠人才的成长过程, 更加充分地掌握工匠素质。有了对工匠精神的掌握, 对工匠人才的充分了解, 对工匠在企业优越地位的向往, 才有信心和决心为成为工匠目标而努力。如果选择企业工匠过于随便, 将使学生不够很好地进行专业沟通, 双方将产生因沟通带来的隔阂, 将无法取得相应的培育效果。

  3、 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广东省在企业和工匠人才上具有优势, 如何设计运用企业的优势资源, 来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 还有很多要研究内容和工作要做。分析和掌握学生的特点, 根据当地学生的特点, 来选择合适的企业和合适的工匠人才, 根据企业的专业工匠人才培养制度和方法, 来设计高职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 只是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基本内容。文章只针对基本内容做出浅显的分析和总结, 对具体管理制度的设计和管理方法运用, 还需要做更深层次的调查和研究。高职院校是培养国家和企业工匠人才的重要基地, 如何利用国家政策, 如何利用当地企业资源, 如何设计和改革制度, 来达到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目的, 来培育满足国家和当地企业需要的工匠人才, 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目标, 也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多年的企业和高校工作的经验总结, 仅能够提供这一方法, 为推动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服务。从发达国家的人才管理来看, 适合高端产品生产的工匠精神的培育, 是发达国家工匠人才辈出的根本原因, 工匠精神的存在, 也是工匠人才为工作和事业甘愿献身的根本所在。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 还有很长的路, 还有很多待研究的领域和内容, 但愿通过基本工作的完成, 能够找出更多的培育方法, 培育出更多的工匠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铁力《业者匠心》 [J].企业管理, 2016.06.P16.
  [2]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 2015.06.
  [3]王新宇 《“中国制造”视角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16.02.
  [4]李砚祖 《工匠精神与创造精致》[J].装饰, 2016.05.
  [5] 孔保根 《高职院校培养“工匠精神”实践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6.05.
  [6] 刘志标 《构建支撑工匠精神的文化》[J].中国国情国力, 2016.06.

作者单位: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原文出处:李丽英,宋永.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职业技术,2019,18(07):26-2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