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低碳经济论文

低碳经济的内涵与特征及吉林发展低碳经济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1-24 共6409字
论文摘要

  绿色发展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02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让绿色发展成为一种选择》中首先提出来的,其中分析了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后,认为中国应该走绿色发展道路。 2010年6月7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胡锦涛对“绿色发展”的内涵作了阐述:“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

  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环境的挑战是摆在整个人类社会面前的共同课题,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理念都将发展转变,传统的以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支撑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将遭到淘汰和摒弃,而低碳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将是促进全球绿色发展,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我国已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在十八大报告中还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并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口号,这些都表明了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吉林省应顺应当今人类社会的低碳绿色发展趋势,把握好历史机遇,走低碳经济之路,实现绿色崛起。

  低碳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一) 低碳经济的内涵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以及气候变 化 的 不 断 加 剧, “绿 色 经 济” 、“循环经济” 、 “低碳经济”等概念纷纷提出并付诸实践。

  “绿色经济”提出的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的绿色革命,最初是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在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提出的。它被定义为: “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本产业链,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新的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 2008年10月,当全球经济被笼罩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阴云下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了绿色经济倡议,其目标和使命是使全球领导者以及政策制定者意识到环境的投资对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减少贫困方面的重要性。

  “循环经济”一词的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首次出现的时间在20世纪60年代,它被提出的背景是基于当时的环保运动。

  循环经济强调物质的循环利用,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是循环经济的原则,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的核心,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是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低碳经济”一词是在人类温室效应及由此产生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提出的,首次出现的官方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注重从碳排放角度看发展,核心内容是低碳产品、技术及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可以说低碳经济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潘家华等(2010)认为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跨域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的,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绿色经济”、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三者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人类社会陷入发展危机后反省自身发展模式,重新认识人类和自然关系的结果。

  三者之间也存在着区别,它们研究的侧重点、实现途径等方面存在不同。 “循环经济”强调的是物质的循环,目的是要使各种物质循环更好地被利用起来,以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 “绿色经济”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以发展经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平为核心。 “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它依托的是能源技术的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目的是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保护人类家园———地球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循环经济涉及的范围较小,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范围更大一些。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之间也是彼此相关的。发展绿色经济,要以低碳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发展低碳经济是发展绿色经济的最佳体现与首选途径,低碳经济发展是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二) 低碳经济特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研究认为: “低碳经济具有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和机制运作的经济特性;有新能源开发、清洁能源使用、提高资源能效的技术特性;有加大碳减排力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经济循环发展的目的性。”

  具体来说,低碳经济具有以下特征。

  1.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从表层含以上看,低碳经济是人类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的努力,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它要求人类的能源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新变革。

  传统的以化石燃料(能源)为基础进行发展的现代工业文明将被改造,它指引人类文明走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就像“知识经济”强调较高的知识和技术含量在经济发展的作用,“循环经济”强调资源循环利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样,低碳经济意味着更加注重资源、能源、环境边际效应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具体来说,低碳经济是要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改善等多重目标,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的发展模式,以碳中和等技术为发展方法,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的绿色发展模式。

  2.低碳经济,低碳是手段,保障人文发展目标的实现是目的
  
  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后果,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应对之策被提了出来,那么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彻底否定经济发展,否定人类进步吗?当然不是。

  发展低碳经济绝不是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而是强调大局观,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重角度看发展,培育的是一种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的发展。

  在几乎没有化石能源的消费和碳排放的农业社会,由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低下,显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寻求的低碳经济。另一方面,人类的工业化进程虽然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却是以大量化石能源的消耗,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为代价,这对人类长远未来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显然这也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我国虽是世界大国,但却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然是第一要务,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首要保证的是人民的发展权,发达国家不应以低碳标准为遏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手段,在低碳经济领域的竞争应围绕低碳技术的竞争,着眼点应放在低碳产品和低碳产业的长期竞争力上,毕竟以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课题。

  3.低碳经济包含四个核心要素
  
  资源禀赋、技术进步、消费模式和经济发展阶段是低碳经济的4个核心要素:

  一是资源禀赋。与其他发展模式一样,资源禀赋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矿产资源、可再生能源、土地资源以及资金和技术资源,当然还包括劳动力资源,没有劳动力参与其中,其他资源就是没有活力的。其中,与低碳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低碳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力资源及核能等零排放的清洁能源;还有能够提供碳汇的森林资源、湿地、农田等等。可见,低碳资源是否丰富,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二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因素对低碳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的核心内容。技术进步从不同角度推动低碳化的进程,包括能源效率的提高、低碳技术的创新、管理效率的改善和能源结构的优化等。

  三是消费模式。现实或未来的消费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源动力,所以,能源消耗及其碳排放的程度从根本上都是受到全社会各种消费活动的驱动。研究表明,居民消费产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在不同国家差异较大,因此,从消费角度探讨 一 国 国 民 实 际 消 费 导 致 的 碳 排放,对采取更加公平的视角从源头上推动低碳发展是有利的。

  四是经济发展阶段。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这个国家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起点和背景。不同的发展阶段,在走向低碳经济时面临的问题也有所不同,相应的政策措施、路径选择和减排成本也会有所不同。

  低碳经济对吉林省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省在历史上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受制于历史条件和发展基础的影响,吉林省在实现绿色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多种问题和挑战。

  低碳经济将为这些问题的化解提供办法。

  (一) 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

  近几年,吉林省对煤炭能源的消费量不断地增加,已经由2005年的4023万吨标准煤上升到2012年的6979万吨标准煤。相对于全国而言,吉林省在能源消费上更多地依赖于煤炭, 2012年底吉林省煤炭能源消费 量 占 能 源 消 费 总 量 的 比 率 为77.3% ,而全国水平为66.6% 。石油以及其他资源的消费虽有缓慢的上升趋势,但始终不能替代煤炭资源。因此吉林省的能源结构呈现以煤炭消费为主,石油消费为辅,多种其他能源共同利用的态势。

  而且当前吉林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均处在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以及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都对重化工业产品形成了巨大的需求,进而转化为对能源消费的旺盛需求,所以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能源利用结构间接的决定了吉林省在生产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高居不下。

  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但要求在生产的“入口”处控制资源能源的投入与消耗量,而且要求在生产的“出口”处控制碳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这样就能达到低能耗、低排放的目的,从而降低经济发展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依赖,摆脱吉林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高碳能源依赖,从而实现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健康化。

  (二) 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

  近年来,吉林省产业结构虽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改善,但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的状况仍较为突出,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近几年也有逐步上升的趋势,第一和第三产业产业比重均有下降趋势。

  与此相对应的三大产业的能源消耗也有显着的特征,其中第一、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耗比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而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耗占全省能源消耗总量的比率从2004年开始就居高不下, 2012年达到71.8% 。

  第二产业的高能源消耗主要归因于重化工业在生产中的碳排放,尤其是电力、冶金、煤炭、建筑等行业。

  吉林省产业结构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另一因素是具有低能耗特征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明显滞后,比重偏低,致使全社会能耗强度偏高。

  发展低碳经济,能够推动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重化工等高耗能工业转型升级,提升吉林省工业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水平,逐步增强产业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 有利于破解资源瓶颈

  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 是 当 今 碳 气 体 高 排 放 的 罪 魁 祸首。

  随着低碳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的生产过程将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始终,而实现生态生产的源头就是对煤炭等主要能源的替代。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下,不可再生的化 石 能 源 必 然 让 位 于 太 阳 能、氢能、风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

  有资料显示,吉林省风能有效蕴藏量为每年6920亿千瓦时,可开发风电资源总规模接近2130万千瓦。白城、松原及四平市,是吉林省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加之区域内土地多为成片退化草原和盐碱地,适合集群安装风机,开发利用风能的综合效益巨大。

  吉林省已经被国家列为7个国家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吉林省秸秆、粪便和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丰富,为发展沼气、生物质发电和生物质燃料提供了有利条件。还有一定规模的太阳能、核能和水电资源。因此,破解吉林省资源能源瓶颈,自然要靠发展低碳经济。

  (四) 有利于转变生活方式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生活消费耗能量也随之增大。 2012年吉林省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冰箱、电 脑、空 调 拥 有 量 分 别 为94.39、74.71和14.68台,分别比2005年提高了11.56% 、 148.54%和207.76% 。

  另外,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居民平均交通距离不断增大,而公共交通的相对滞后,使得对私人汽车的需求不断上升。 2012年吉林省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13.03辆,而这一数据在2009年仅为5.95辆, 3年时间翻了1倍还多。居民耗能设备的拥有量增多导致生活消费耗能量逐渐增加。生活消费耗能量从2006年的746.27万吨标准煤,上升至2012年的909.9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率为3.4% 。

  在当前资源能源日趋紧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低碳经济为普通居民提供了转变生活方式的方向与途径,比如节水、节电、节纸、旧物利用、使用环保袋、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出行方式倡导步行、骑自行车等,都是生活方式的低碳表现,既可以节省开支,也有益于健康,还可以改善生活质量。

  吉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选择现阶段大力推行碳减排举措,实现低碳经济的长足发展,既符合世界经济“低碳化”发展的潮流,更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转型态势;既是“绿色发展”践行的实际举措,又是“美丽吉林”的重要内容。

  (一) 坚 定 不 移 地 走 新 型 工 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由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道路,是以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工业化道路,是对环境破坏小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道路。

  吉林省应在国家战略方针指导下,结合自身的优势,积极探索一条由新型工业化带动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一方面要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与支柱产业相结合。吉林省具备坚实的工业基础,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和石油化工业是吉林省的两大支柱产业,食品、医药、电子和通信设备制造业是吉林省的三大优势产业。这就要求重新对自身的工业化进程进行规划和定位,在工业化的进程中,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

  另一方面要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加大对汽车、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投入力度,提高企业装备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增强其竞争实力。

  在汽车制造领域重点推广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及柔性制造体系、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应用;石化行业重点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提高产品设计、生产在线监测和质量控制水平;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在生产和物流领域的服务功能。

  (二) 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战略新兴产业具备明显的低碳经济特征,吉林省应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结合原有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先导产业,形成“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的产业优势,成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

  在低碳经济机遇下,应确定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型汽车产业、旅游和文化产业为发展重点。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不仅包括生物制药、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等领域,还包括吉林省具有优势的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的发展要以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龙头,建设长白山生物资源种质基因库,延长产业链条,加速产业集聚,提升产业能级。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要着力构造光显示、激光、光电装备、汽车电子、电力电子及半导体器件、软件及外包服务等六大产业链。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核心在于继续发展水电产业,大力发展风力、太阳能发电,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适时发展核电。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市场的趋势,吉林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以混合动力汽车为发展重点,朝着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方向努力。

  文化创意产业是朝阳产业,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吉林省应重点发展以影视、出版、软件、动漫等为代表的创意产业,形成富有吉林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

  (三) 全面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实现城市建设的低碳化,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吉林省在低碳城市建设上应采取的措施有:

  一是积极鼓励大中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与发展,鼓励和提倡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的使用,如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氢气动力车、生物乙醇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等;二是建筑要推进低碳化,继续推进“暖房子”工程建设,严格要求新房地产项目对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使用,推广新能源在新建建筑上的广泛利用;三是加大宣传,鼓励居民的低碳行为和减碳活动。

  参考资料
  
  1.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06-08.
  2.张黎.什 么 是 绿 色 经济[N].中 国环境报,2009-08-18.
  3.潘家华,等.低碳经济 的 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0(4):88-101.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 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与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09(8):13-1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