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自学论文

初中数学活动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意义和对策

来源:求学 作者:沙玉真
发布于:2021-02-22 共2808字

  摘    要: 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强化学生自学能力,可有效推动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同时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增强及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形成也具备一定积极意义。因此,本文首先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重要性加以阐述,其次针对初中教学活动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提出几点建议,望借此可为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数学教学; 自学能力;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多注重对教材中数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并以灌输式授课为主,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仅被动接收知识,除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外,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也会产生一定阻碍。加之初中阶段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点多较为抽象,题目多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提升,教师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根本性提升,严重影响学生数学能力发展。针对此现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高效展开。

  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重要性

  针对学生而言,自学能力是学生所必备的一项学习能力,同时也是推动学生学习效率提升的重要条件。分析现阶段学生学习情况发现,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及高中学习阶段后,自身学习能力难以追赶上学习进度,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事实上,此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即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无法良好适应较快的学习节奏,对学生今后学习活动的高效展开形成一定阻碍。同时,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更迭速度加快,而学生为了解最新社会动向、最新知识,则要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仅有如此方可同知识更迭速度相适应。此外,初中阶段学生逻辑形态、思维意识尚未完全成形,加之此阶段学生思维灵敏且模仿能力较强,由此可见,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需着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除此之外,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也对新教育形势下初中阶段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伴随我国教育体系不断改进,教育领域针对如何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予以高度重视,同时教育部门出台多项规定,其中均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加以强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参与数学实践的机会,促使学生可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过程中对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加以了解并掌握。由此体现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自主学习活动,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作用的发挥。由此可见,伴随教育体制持续改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推动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已逐渐成为重点教学内容。
 

初中数学活动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意义和对策
 

  二、初中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

  (一)制作导学案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为保障数学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展开,引导学生完成课前预习活动尤为必要。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下所开展的数学知识学习,多具有一定盲目性,所产生的预习效果并不理想。高效的课前预习活动,不仅要求学生大致浏览教学内容,而且要求学生借助教学内容的浏览,对所学知识形成初步了解,针对其中所存在疑问之处展开分析及思考。教学活动中展开课前预习的重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的同时,了解新知识,并对其中难点内容加以标记,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向教师提问,促使教师解答疑问,以此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点展开深入了解。

  (二)组织小学合作活动加强学生间交流

  以往教学模式下,多数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选择将数学知识点一味地向学生进行灌输,再由学生自身经过分析、思考领悟知识点,此学习活动中,学生间无交流。若教师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至教学活动中,则可为学生间展开合作交流活动提供机会,强化学生间的交流。同时,教师还可借助合作交流活动的展开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并实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教师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重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对所学习的新理论展开深层次的了解。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展开,除可增进生生互动外,对增进师生间的互动也有一定积极意义。学习活动中,每位学生思维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学生解题方式、解题思路均存在一定不同,因此,小学合作学习活动中,借助互相探讨、交流,可有助于学生拓展自身思路,开拓解题思维,推动学生学习效率、学习能力的提升,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也可起到重要作用。以“等腰三角形”教学内容为例,教学可引导学生利用纸笔绘制一个腰长10cm的等腰三角形,完成绘制后,裁剪此三角形,随后,教师可让学生自行组合,将自己所绘制的等腰三角形同其他学生所绘制的等腰三角形加以比对,并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思考及分析,找寻问题答案,主要包括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及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一共可以拆分出几个等腰三角形等问题。在此过程中,要求教师需注重对课堂教学氛围的良好把控,并对学生展开适当的引导,为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得以顺利展开创造条件,以此除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至课堂活动中并活跃他们的思维外,同时还可强化生生间、师生间互动,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所具备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三)组织课外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数学教学活动均是在数学课堂中展开的,且教学内容多为数学解题方式、数学公式、数学概念等诸多枯燥无聊的抽象数学知识,导致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以提起学习兴趣。针对此现象,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除应注重数学知识点的传授外,还可将课外实践活动增加至数学教学活动中,以此实现数学知识的传授。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对学生数学思维加以培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日常生活、教学内容二者相结合,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乐趣有深入体验,并注重学生数学学习质量、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以“圆的有关性质”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此节课讲述过程中,可先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加以观察,借助所了解的圆的相关知识完成圆的周长及圆的面积的计算,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掌握数学知识,将实物向数学模型转化。同时,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借助数学知识的合理应用完成数学问题的解答,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加以培养,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对数学学习的乐趣加以体验,以此实现对学生数学学习热情的激发,从而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有助于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强化。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加以强调,借助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推动学生良好数学思维的形成。此外,强化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推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以此为学生今后数学学习活动的展开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 张书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4(6):33-34.
  [2]李治国.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J].教育界,2020(20):84-85.
  [3] 李有生.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14):156-157.
  [4] 吴双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01):102.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宋楼初级中学
原文出处:沙玉真.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J].求学,2020(48):57-5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