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李成银武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21 共1070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当代武术理论家李成银的武学思想研究
【第2部分】李成银的武学观研究方法与相关概念
【第3部分】李成银武学思想研究综述
【第4部分】李成银武学思想发展历程研究
【第5部分】 李成银武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第6部分】李成银武学思想的特点
【第7部分】李成银的武学研究成果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3 李成银武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3.1 首重德教、推崇实学的武学教育思想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思想是指人们对人类特有的教育活动现象的一种理解和认识,这种理解和认识常常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李成银教授身为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一名老师,武术无刻不在想着怎样搞好教学。体院的学生与老师几乎都知道,李成银老师是每天老师中来学校最早,回家最晚。李成银认识到教育在武术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针对传统武术教学,提出了武术教育现代化,即在在充分吸收传统武术教学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构建了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信息化社会生活方式的武学教育思想。

  3.1.1 重视德教、强调实用

  李成银教学严谨,平时却非常和蔼可亲,真正做到了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倒成一片”从来不摆教授的架子。同学们谁有了困难,他总是不遗余力的帮忙。

  还经常向我们强调武德的重要性,“习武先习德,德艺并重,以德为先,不能存心卖弄,更不能恃技欺人,要立志报国”等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多年来,武术界存在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两条发展路径,学校武术受其影响也是重视竞技武术套路教学。而李成银除了重视传统武术技术的教授和传承外,还非常重视教学技能的培养。本人跟随李成银在武术课上学习过,拳术、刀术、枪术、棍术、剑术的自选套路,42 式太极剑等传统武术,还学过现在中小学教学普及的内容,如少年拳一套、二套,初级刀等器械套路,武术段位制一至四段等内容。这些套路朴实无华,简单深厚,正所谓大道至简。每个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滴水只是一个载体,把武术真实的传承给后人,或许是李成银的夙愿。感悟武术的真谛,追随先哲的行迹,弘扬武术侠义精神,传承武术这一民族世代相传的运动形式。

  3.1.2 言传身教、雷厉风行

  在习练武术的态度上,李成银常说,“要练武,莫怕苦;要练功,莫放松”;“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李成银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晨练,不光自己练习,还要求学生们也要养成晨练的好习惯。他还把晨练作为武术课的重要补充和评价学生习武态度好坏的标准。冬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校园里空气清新寒冷,十分安静,李成银已带领弟子们开始习武练功了。有时候个别同学偷懒不愿早起床,他会亲自去宿舍请弟子们起床练功。他常教导学生们练功切莫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的态度,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要坚持每天练习。正是在李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培养了一批批武术人才。
  
  3.1.3 知行合一、教学严谨

  明代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观,知和行,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笔者认为“知行合一”是李成银追求的武学思想。在武术领域“知”可以理解为传统武术文化价值观,“行”指传统武术技击价值观,即是动作的演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体现在李成银早年博览全书,整理大量武术资料,研抄拳谱;1990 年在《体育科学》上发表了《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接着又发表了《论中国武术文化的结构》、《论武术思维方式及特征》、《武术理论体系框架研究》等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对传统武术文化内涵、思维方式、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其中的概念进行了厘定和构建,再后来李成银的作品涉及范围更广泛,武术与美学,武术与宗教,武术与教育,武术与养生,武术与敦煌壁画,武术与伦理,有几百篇之多,在国内外重要刊物报纸上发表,为武术的传承与传播作出重要贡献。“行”体现在他常年坚持修炼武术,勤学悟道,探求真意中,其年轻时也曾获得多个比赛冠军。

  本人在大学跟随李成银学练武术,在练习踢腿基本功时,他强调“三直一勾,勾起崩落”;学习刀术时,他强调“双刀看走,单刀看手”,意思是双刀演练时要注意脚下步伐,单刀演练时要注意刀和手的配合;在传授太极拳时他强调要“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在传授长拳演练时,他说“一定要重视眼神,没有眼神就没有了气势,眼神是整套动作的灵魂”,“不能拔根”大致说弓步练习时后脚脚跟不能离开地面。这样的例子很多,不胜枚举,这些教学细节无不透露出李老师严谨的教学风格。

  3.2 以人为本、求同存异的武学伦理思想

  伦理,是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武术伦理观,是处理武术流派之间,武术界及其它各界等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10]

  3.2.1 德力兼备、修身为本

  武术的原始体现是技击,即“力”.在社会过程中,为达到平衡和稳定,就需要一个约束因素,即“德”.武德分为两个方面,即口德和武德。李成银在这两方面都是以身垂范,在山东师范大学的田径场,李成银每天清晨及下午都会运动 30-60 分钟,他那霍霍生风的拳脚和龙腾虎跃的身影总是吸引着许多人惊羡的目光。他每天勤练武艺,数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要练武,莫怕苦;要练功,莫放松。”李成银老师这么教学生,更是如此的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名有高度责任感的武术教师,李成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德放在首位,主张武德兼修。他给每一届学生上的第一堂武术课,不是“刀枪剑棒、手形脚法”,而是中华武术的辉煌历史,是历代武林志士除暴安良、御寇报国的感人故事,激励同学们团结友爱,刻苦练功,为祖国的强盛健功立业。在日常生活中,李成银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和大家谈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他乐于助人,平易近人,从不拿架子。对学生不但在学习上悉心教导,而且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用学生的话说就是,“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见到学生,他都会主动热情打招呼,给人感觉很亲切。李成银还多次擒获窃贼,曾两次被评为“治安先进工作者”.李成银老师年已花甲,并没有放弃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没有骄纵自满,停滞不前,他仍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默默耕耘在教坛并积极从事着武术理论方面的研究。

  3.2.2 遵守规范、和谐发展

  中国武术发展面临的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形散而神不聚”,中国武术流派到底有多少种,到现在恐怕也没人能够说清。有据可查的门派就有上几百种之多,如太极、八卦掌、形意拳、六合拳、峨嵋拳、少林拳、武当拳、戳脚、翻子拳、咏春拳、红拳等等。各个流派技能上各有所长,理论渊源上也各有千秋。协调武术界的内外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大家遵守共同的规范,武德作为协调武术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武术各流派人士通过武德的修养,还可对各个武术流派之间的关系和发展产生积极地影响。李成银老师很早就注意到武德的这种作用,李成银在这种自身武德修养,和教育学生武德的重要性之外,还通过举办各种学术、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武术界同行之间的交流,对武术界的团结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