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刘彭芝素质教育管理观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3-09 共708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刘彭芝校长的教育管理理念探究
【第2部分】素质教育下刘彭芝的教育思想探析导论
【第3部分】刘彭芝的德育管理思想
【第4部分】刘彭芝的教学管理思想
【第5部分】刘彭芝的教师队伍管理思想
【第6部分】 刘彭芝素质教育管理观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刘彭芝 1965 年进入中学任教,1997 年担任人大附中校长,开始带领全校师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名校的办学目标,对教育教学、德育管理和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人大附中真正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整体全面提升,迅速由一所普通的重点中学发展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名校。人大附中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担任校长的刘彭芝密不可分,刘彭芝校长从事中学教育工作 48 年、担任中学校长 16 年,一直工作在基层一线,特别是经过人大附中成功的教育实践,作为教育管理家型的校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思想,在德育管理、教学管理和教师队伍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德育管理是前提,以爱与尊重为核心的心育

  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是前提和首位的工作,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刘彭芝校长认为,德育是原则问题和战略问题,坚持“爱与尊重”思想。一是认为爱与尊重教育是德育的核心,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把爱作为德育管理的起点,她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和加强师德建设,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二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点,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开展心灵教育、人格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和美好心灵。三是认为责任意识养成是德育的目的,以学校为先导,她要求人大附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力量,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青少年们的社会责任感更加深厚;以社会为辅助,她积极组织学生志愿团和红十字会活动,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真谛,取得积极成效。

  (二)教学管理是重点,推进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

  学校在进行教学改革过程中,校长的教学管理思想和改革创新能力对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至关重要。刘彭芝校长锐意进取,不断改革创新,认为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要向管理要效益。一是因材施教,实施分类分层教学。分类教学将全体学生分成超常学生、正常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三类,分别实施超常教育、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分层教学在普通教学班中按学科进行的,这种教学管理方式改革不仅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而且从整齐划一过渡到适应差异的分层分类教学,教学质量和效益都有了更大提高。二是认为课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改革课程,着力构建新课程体系。刘彭芝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开设现代少年课程、劳技校本课程、外语校本课程等特色校本课程,增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新课程体系比较健全。三是要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断创新教育教学。

  刘彭芝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尊重个性、挖据潜力、因材施教,在超常教育、创新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地探索和实践。

  (三)教师队伍管理是保障,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校长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校战斗力和凝聚力,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刘彭芝校长认为,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最基本的建设,她对教师队伍管理工作倾注了大量精力。一是培养与引进高素质教师。以“名师工程”为载体,采取教师进修培训、自主选择式培训、特级教师进校评课等多种方式培养教师,同时引进博士、硕士等高素质教师,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二是鼓励教师参加科研,提升教师学术科研水平,建设学术型、科研型、专家型教师队伍。

  刘彭芝倡导成立科研室,制定有关制度办法,加强教师科研管理。以课题为基础,开展教科研活动及学术研讨会,给教师提供发展平台,鼓励教师参与科研。三是激活教师工作积极性。用感情团结凝聚人,实施情感激励,在坚持原则的同时,用慈悲情怀化解矛盾,用心关爱教师,尊重老师,通过教职工表彰大会等形式激励教师。用事业鼓舞激励人,发掘物理老师江崎、炊事员王锋、食品雕刻师傅魏二明以及人大附中“7 颗星”等人才,知人善任,用人所长,理顺了教师心气,调动了每一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建设了一支综合素质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

  二、启示

  (一)对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

  1.素质教育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和谐发展,素质教育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1998 年,刘彭芝提出“素质教育工程”,认为要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刘彭芝实施素质教育,在探索创新教育、科技教育、超常教育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高考成绩名列北京市前茅,多名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摘得金牌银牌,先后获得海淀区、北京市和国家级的创造发明、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奖项上百项,成立交响乐团、艺术团、合唱团、舞蹈队、足球队等艺术团体取得多项国家国际级大奖,素质教育成果丰硕。中小学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后中,要树立学生健康发展、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个性,注重挖掘学生潜力,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科技创新教育、劳技教育等,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爱与尊重引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全的人格是形成全面素质的前提,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础和发展进步的必备条件。刘彭芝校长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倡导爱与尊重,她先后引进心理学博士硕士,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理宣泄室,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比较健全,对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美好心灵起了重要作用。中小学期间,青春期学生具有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必须从素质教育的高度,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把爱洒遍整个校园,营造爱与尊重的德育氛围,倍加关爱受到挫折、有烦恼、有困惑、有心理障碍或心理创伤的学生,给学生自由,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载体,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德育管理工作,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3.挖掘学生潜力,建设活力课堂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单纯知识传授和灌输的角色,要做引导者、探索者、合作者和欣赏者,这是素质教育内涵和本质的根本要求。在课堂教学方式改革上,刘彭芝认为:要注重让教师成为开发者、让学生成为主人。中小学在进行教学改革时,要积极探索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探究式学习、多媒体教学等方式,真正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 起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挖掘学生潜力,强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设活力课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兴趣。

  (二)对中小学校长教育管理的启示

  1.校长要努力做“领跑人”, 改革传统管理方式我国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处理日常行政事务,传统的管理方式主要是行政管理和专制管理。刘彭芝校长将自己比喻为全体教师和学生的“领跑人”,制定了创办世界一流学校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尊重教职员工,以学生为本,营造“爱与尊重”氛围,带领整个学校“奔跑”,形成干事创业合力。中小学校长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在处理好行政事务的同时,还要处理好学习、活动和科研等事务,努力做“领跑人”,将传统管理方式向人本管理、活力管理和民主管理方式转变,让学校成为校长领导下的,师生发展的平台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促进学校整体可持续发展。

  2.德育管理、教学管理与教师队伍管理三者缺一不可在学校管理中,德育管理是前提,教学管理是重点,教师队伍管理是保障,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整体提高学校办学水平。道德教育是学校工作中前提和基础的工作,只有进行有效的德育管理,才能保证师德在不出问题的基础上获得高标准建设,才能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和高尚道德,才能保证学校其他工作顺利开展。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灵魂和生命,必须将教学管理作为重点,持之以恒地抓好。教师队伍管理是保障,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建设一流名校的必然要求。

  3.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改革创新是学校发展提高的动力,更是每一名校长的责任。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中小学校长要努力适应教育改革要求,提高自己的改革创新能力,扎实推进学校教学和管理改革。首先,推进课程改革,建设课程齐全又独具特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发展提供机会和平台。其次,推进课堂教学方式改革,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成为主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后,进行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民主管理和人本管理,建立新的机构机制,制定新的制度办法适应新要求、新发展和新形势。

  (三)对研究者后继研究的启示

  本研究以素质教育为背景,以刘彭芝校长在人大附中的教育管理实践为基础,探讨总结刘彭芝校长在德育管理、教学管理与教师队伍管理三个方面的教育思想。本研究应属于质性研究,对信息资料的丰富和可靠性要求较高。而本研究由于调查访谈和资料掌握稍欠充分,以及自身学识的限制,对刘彭芝校长教育管理思想的概括性略显不足。

  对后继者后继研究的建议和启示:

  第一,在后继研究中对刘彭芝校长管理思想的整体建构上应进一步完善,这是我国本土教育管理思想发展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第二,建议后继研究者进入人大附中对刘彭芝校长进行深入访谈,通过与刘彭芝校长的沟通交流,更确切地把握刘彭芝校长的教育管理思想。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1]李剑萍,魏薇。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李剑萍。中国现代教育问题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李剑萍。大学教学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4]陈孝彬,高洪源。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黄崴。教育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吴志宏,冯大鸣,魏志春。新编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陈如平。效率与民主--美国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9]黄仁贤。中国教育管理史[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10]张乐群。中小学校长教育与管理思想研究--做教育的思想者[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11]关鸿羽。现代中小学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2]唐盛昌。校长:教育思想的践行者[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13]陶继新。治校之道:20 位名校长的智慧档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4]褚宏启,杨海燕。走向校长专业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15]陈永明。教育领导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6]冯秋婷,齐先朴。 西方领导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7]张俊华着。 教育领导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8](美)韦恩·K·霍伊,塞西尔·G·米斯克尔合着;范国睿主译。 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9](美) R·F·坎贝尔等着;袁锐锷译。现代美国教育管理[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20](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1](尼日利亚) 恩旺克沃着;史景文,张耀源译。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22](美)D·E·奥洛斯基等着;张彦杰等译。今日教育管理[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23]刘彭芝教育思想研究课题组。刘彭芝教育思想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4]刘彭芝。面向未来塑名校: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的教育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5]刘彭芝。人生为一大事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6]刘彭芝。刘彭芝教育文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27]刘彭芝。托起未来的教育家(上)[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
  [28]中央教科所。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29][美]本杰明·S·布卢姆等着,王钢等译。布卢姆掌握学习论文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
  [30]刘彭芝。托起未来的教育家(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
  [31]Vygotsky LS.Thinking and speech.In Rieber RW,The Collected Works ofL.S.Vygotsky[M].Newyork and London:Plenum Press,1987, Vol(1)。
  [32] 人大附中编写组。刘彭芝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二)期刊
  
  论文类
  [1]李剑萍,张涛。山东省普通高中校长领导行为的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6(16):14-19.
  [2]李剑萍。辛亥革命与现代教育宗旨的确立-兼论教育家与教育创新[J].教育研究,2012(5):123-129.
  [3]李昂,宋秉斌。中国古代教育管理思想辨析及启示[J].中国商界,2010(11):301-302.
  [4]李海燕。浅谈教育管理思想的发展[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2(24):8.
  [5]黎军,张大玲。对素质教育概念与特征的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9.
  [6]千流。素质教育的定性理解[J].芜湖联合大学学报,1997(2):14.
  [7]“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J].教育研究,2006(2):5.
  [8]刘彭芝。贯彻“以德治国” 方略推进“ 以德治教”工作[J].人民教育,2001(7) :27.
  [9]刘彭芝。对中学教育的几点思考[J]. 红旗文稿,2008(16):15.
  [10]刘彭芝。我所关注的教育[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8(5):1.
  [11]刘彭芝。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社会责任最大化[J].双卓基地通讯,2009(23):7.
  [12]刘彭芝。论改革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教学管理效益[J].中小学校长,1997(2)。
  [13]刘彭芝。着眼于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创新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8(6):7-8.
  [14]刘彭芝。关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2010(7):106-107.
  [15]刘彭芝。关于中学教师发展的新思考[J].中小学管理,2008(3):17、15、15、17-18、19.
  [16]周建华。试论刘彭芝教育与管理思想体系[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6)。
  [17]陈永玲。目前我国素质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与对策[J].科教文汇,2008 年(3)。
  [18]刘彭芝。关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2010(7)。
  [19]刘彭芝。奉献 求真 创新:为了未来的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7(10)。
  [20]刘彭芝。促进教师发展 迎接时代挑战-关于中学教师发展的新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8(1)。
  [21]刘彭芝。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教育学刊,2002(5)。
  [22]第二战略专题调研组。推进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2010(7)。
  [23]肖志成。当前素质教育的误区及其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3(2)。
  [24]袁锐锷。20 世纪西方教育管理思想发展的回顾[J].教育研究,1995(10):28-33.
  [25]林钧。简论夸美纽斯教育管理思想及其对西方教育的影响[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2-94.
  [26]蒋平。谈谈校长的教育思想、办学思想和文化治校[J].基础教育研究,2011(8):16-17.
  [27]肖远骑。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拉开大幕”--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探索[J].中小学管理,2010(5)。
  [28]孙金鑫。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来自名人大家的观点[J]. 中小学管理,2010(5)。
  
  (三)文件
  
  文献类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06-13.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06-08.
  [3]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Z].2010-07-29.
  [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Z].1994-07-03.
  [5]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Z].2001-05-29.
  
  (四)报纸
  
  文献类
  [1]刘彭芝。教师职业可以让你活得很有内容[N].中国教育报,2010,08(30):003.
  [2]刘彭芝。学校德育工作要把握什么[N].西藏日报,2001,05(16):005.
  [3]刘彭芝。认识学校社会责任的三个坐标[N].中国教育报,2007,10(29):002.
  [4]刘彭芝。新《规范》进一步明确了教育要以人为本[N].中国教师报,2008,07(16):A02.
  [5]刘彭芝。坚持育人为本,努力把学校办得更好[N].中国教育报,2010,9(17)。
  [6]刘彭芝。熔铸中外精华,坚持综合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5,11(28)。
  
  (五)
  
  其它
  [1]新华教育。北京落实《纲要》精神首站走进人大附中[EB/OL].新华网新华教育,2011-6-12
  [2]陈达。刘彭芝:在卓越和创新中缔造传奇[EB/OL].:人民网新教育频道。2010-09-10.
  [3]陈达。刘彭芝:在卓越和创新中缔造传奇(2)[EB/OL].:人民网新教育频道。2010-09-10.
  [4]瞿保奎。教育学文集:教学(上)[C].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651.
  [5]刘彭芝。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教育[C].中等教育国际研讨会专辑,1998.

  致谢

  转眼间,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就要结束了,在毕业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要借此机会对所有关心、帮助、鼓励和支持我的人表示感谢。

  首先,要向恩师李剑萍教授致以最真诚的感谢!恩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谦和的为人处世之道,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每次与恩师见面交流,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一次思想的升华和成熟,一种眼界和视野的开阔,让我受益良多。在论文的选题、撰写、修改和定稿过程中,恩师给予我精心的指导,教导我更加严谨的学术态度。

  感谢恩师对我的教育培养和辛勤付出。

  感谢帅相志教授指导我参与科研工作,通过参与撰写 2 本着作和 4 篇课题等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我进一步拓宽了学术视野,提高了综合科研能力。感谢于清涟教授、申培轩教授、翟道顺老师、张茂聪教授,对我论文开题和写作给予的悉心指导。同时,他们以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教风,使我掌握了各门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增长了知识和才干,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们,在研究生生活中,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大家互相学习,共同参与科研工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祝福他们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的教导与鼓励是我不断进步的最大动力。衷心地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

相关标签:教育管理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