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大数据时代国家安全问题研究导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9-19 共4657字

  第 1 章 导论
  
  1.1 论文选题的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所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广,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积累壮大,"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其实,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美国着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就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并将其赞颂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着名的数据库专家吉姆·格雷则认为传统的实验、理论、计算机三大范式在科学研究,特别是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已经无法很好地发挥作用,他于 2007 年提出了科学研究的"第四种范式",即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数据密集型科学。2008 年,《Nature》推出的"Big Data"专刊,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大数据"带来的影响与挑战。2011 年,《Science》推出的"Dealing with Data"阐述了"大数据"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2011 年,着名的咨询公司 McKinsey 发布了题为"Big data: The next frontier forinnovation, 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的报告,提出"大数据"的核心议题是如何盘活数据资源,为科学研究、国家治理、企业决策乃至个人生活服务。时至今日,"大数据"早已从学术界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无孔不入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013 年 6 月,爱德华·约瑟夫·斯诺登这个名字引起了全球的关注,随着斯诺登的爆料,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棱镜计划震惊世界。自 2007 年小布什时期起开始,美国国家安全局就开始实施代号为"棱镜"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该计划的正式代号为"US-984XN".

  美国情报机构一直在 9 家美国互联网公司中进行数据监控和挖掘工作,从文档、音频、视频、图片、邮件等信息中分析个人的联系方式与行为动态。监控的类型包括电邮信息、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社交网络资料等 10 余类。监控的范围不仅包括美国的敌人和对手,还包括他们的盟友和战略伙伴。

  随着"棱镜门"事件的持续发酵,我们发现,情报的窃取、机密的泄露已不仅仅是通过传统的网络攻击,而更多的是通过对各类数据的实时监控、综合分析。如果我们可以实时掌握一个人的电邮信息、即时消息、语音聊天、文件传输、IP 登陆时间等数据,那么我们将很容易分析出这个人的行为性格、生活方式、社交范围等,对于一个国家亦是如此。

  2013 年 8 月的 7 日至 8 日,我国家主席***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举行"庄园会晤","习奥会"的重点之一便是网络安全问题。不得不说,国家安全的数据之战已经打响,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战场。

  1.1.2.课题研究的意义
  
  国家安全是国之根本,是关系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问题。只有在国家安全这块基石之上,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富强才能得以实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安全已不再是我们所认知的传统意义上的概念,"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国家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2009 年 6 月,英国政府发布《网络安全战略》,时任首相的布朗在谈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时指出:"正如 19 世纪我们必须在海上、20 世纪在空中确保国家安全和繁荣一样,在 21 世纪,我们同样必须确保我们在网络阵地中安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第三次会议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2014 年 4 月 15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上,习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并提出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

  当今时代,大数据迅速发展,在监管体系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各类数据已经成为一些不法分子和敌对势力用来策划、实施、推动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一种理想工具,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更是打出了"数据战"的口号,利用它们的科技优势,变本加厉的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和渗透,我们必须引起高度警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网民人数最多、手机使用人数最多的国家,但相关监管不到位,核心技术较为落后,尤其是社会大众对大数据时代国家安全所受到的影响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从国家安全角度对大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分析和研究大数据时代对国家安全的挑战,有助于人们在看到传统网络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更清晰的了解大数据时代的安全隐患,有助于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和完善各类监管措施,有助于国家安全相关机关及时防范和有效打击境内外各种反华势力、敌对势力、恐怖组织等利用大数据带来的便利开展的新型破坏我国家安全的行为,有助于社会大众自觉构建维护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

  1.2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综述

  "棱镜门"事件的曝光,将大数据时代国家安全问题呈现在全世界面前。其实,各国政府、学术界早就开始从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棱镜门"事件使人们的视线再次聚焦。纵观对大数据时代国家安全问题研究情况,不难发现,我们更多的是从技术层面对其进行的探讨,对非技术因素分析得较少;沿袭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研究较多,对大数据时代国家安全的新特点、新问题研究得较少。我们更多的是认识到了通过网络的数据泄露、信息泄露所造成的影响,而忽略了大数据时代文化渗透、意识形态渗透对国家安全造成的危害。

  1.2.1 国外研究综述

  以阿尔温·托夫勒为代表的未来学派,看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微电子、计算机、通讯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变革性作用,并以其深具洞察力的眼光,预测了信息社会的来临及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后果,在他的一系列着作《未来的冲击》(1970)、《第三次浪潮》(1980)、《力量转移》(1990)、《未来的战争》(1994)中提出了信息化浪潮下的权力变迁、新型战争和政治进程,给研究者以启发.英国学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nberger)和肯尼斯·库克耶(Kenneth Cukier)所着的《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一书,被称为国外大数据系统研究的先河之作。该书前瞻性地指出,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书中明确指出,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取而代之关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这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思维惯例,对人类的认知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指出"虚拟现实的政治--是指那些有可能永远地模糊真实和虚幻之间的界线的技术,将给政治带来的影响",并说"数字革命在它的深层核心,是与权力相关的".

  尼葛洛庞蒂将"权力的分散"列为数字化生存的四大特质之首,认为传统的中央集权的观念将随着网络的发展成为明日黄花.沃尔特·赖斯顿认为,网络打破了信息的垄断,瓦解了统一舆论。数据的开放性和离散性特点决定了其交流是完全自由的,网络上的数据信息"能够像微生物一样,借助于电子网络毫无障碍地扩散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也有的学者断言数据犯罪严重危害国家安全。更为重要的是,大数据时代的蓬勃发展削弱了政府的控制力。美国学者德图佐斯提出,数据信息市场从两个方面会使政府担忧:一个方面是其影响范围无所不在,趋于无视国界;另一个方面是隐秘性,新的加密体制能把它给予罪犯和任何被视为"国家敌人"的人。虽然迄今为止,要在数据空间中追踪人们的行为,特别是犯罪破坏行为,对于一个国家政权来说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这无疑给政府的执政增加了成本和难度。安东尼?奥罗姆认为,大数据时代网络民众参与的无序性和非理性,将会伤害多数同意的民主原则,从而难以找到有效协调社会整体利益的手段,可能导致日益严重的无政府状态,甚至是国家的崩溃.

  1.2.2 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对"大数据"的研究是在近十年内逐步发展起来的。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以"大数据"为主题词检索近十年的文献,查找到的文献共有 1088 篇。我国学术界对于大数据时代相关问题的研究涉及了科技、经济、社会生活、信息安全等多个层面。比如徐子沛所着的《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通过讲述美国半个多世纪信息开放、技术创新的历史,以经典案例,介绍了数据创新给公民、政府、社会带来的种种挑战和变革。着名信息安全专家曲成义的《网络空间安全保密对抗态势和应对策略》从网络攻击、网络泄密等方面阐述了大数据时代我国信息安全的严峻态势,并在内网信息安全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信息产业部高级工程师陈如明的《大数据时代的挑战、价值与应对策略》强调了大数据给运营商技术能力、网络安全、政府监管等方面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目前我们的数据安全正面临着"高级持续性安全威胁"(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APT),并从创新理念、推动运营商转型、加速技术融合等方面给出了建议.中科院陈明奇的《大数据时代的美国信息网络安全新战略分析》从大数据的角度,解读了美国信息安全战略的特点,得出了美国实际上已经确立了基于大数据的信息网络安全战略的结论,为解决当前的大数据核心技术挑战,全面强化未来的信息网络安全战略优势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杜跃进的《国际对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建设》定义了信息安全事件,并提出信息安全的本质是风险控制,即在可接受的安全成本下,将安全事件所造成的损失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大数据时代下安全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技术层面查找原因并给出解决对策,而缺乏从制度完善、政府监管、意识形态、政治稳定等领域全方位的研究,而这些方面恰恰是对社会面影响更为广泛的。

  虽然中国早在 2001 年就站在信息安全发展全局的高度,开始关注和探讨国家网络空间体系的建设问题,并从法制建设、管理、标准与资质、组织建设、系统评估等九个方面讨论了"保障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的重大问题。但近年来,有关于大数据的深入研究和关于数据安全的国家战略依然缺乏。2014 年,随着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立,国家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已经将科技安全和信息安全纳入国家安全的范畴。2014 年 2 月 7 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5 月 22 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宣布,为维护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中国用户合法利益,中国即将推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关系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系统所使用的重要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应通过网络安全审查。

  综上所述,目前,将技术与非技术因素相结合来研究大数据时代国家安全问题的观点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和共识,但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系统、完整、全面的研究大数据发展的理论研究尚未形成,与国外相比,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思维也有待加强。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本文旨在对大数据时代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进行研究,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查找我国在大数据时代应对国家安全问题方面存在的不足,在借鉴国外的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3.2 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分析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在参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梳理总结大数据的概念、特点、发展历程以及我国目前的发展程度,为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二是案例研究法。从国家安全的视角,通过列举和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典型案例,以事实为依据,支撑相关论点。三是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监管和防范的比较,找出异同,得出有益于我的借鉴经验。四是归纳演绎法。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演绎,提出我国国家安全在大数据时代的应对措施。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