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东营市宗教事务管理现状与对策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9-07 共433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东营市宗教事务管理问题研究
【第2部分】东营市宗教事务管理体制优化分析绪论
【第3部分】宗教事务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模式
【第4部分】东营市宗教发展与宗教事务管理的现状
【第5部分】东营市宗教事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6部分】关于加强完善东营市宗教事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第7部分】 东营市宗教事务管理现状与对策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 语

  纵览人类的发展历史,宗教问题一直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文化、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仅没有消亡,反而更加深入的进入公共领域,影响着宗教组织、宗教信众及至整个社会的有序运行。一位美国学者曾说过,宗教事务治理是现代国家面临的共同性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观察和处理中国的宗教问题,制定了管理宗教事务问题的基本理论与方针政策,实现了宗教与社会公共领域的良性互动,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事务管理路径。社会的转型,公民社会的逐渐形成、社会主体的日益多元、宗教发展特点与传播形式的快速变化,为新形势下的宗教事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宗教事务管理才能真正适应时代的发展。

  东营市五大宗教俱全,东营的宗教事务管理可以视为宗教事务管理的一个缩影。本文以东营市宗教的历史、现状为切入点,简要阐述了当前的宗教事务管理模式并概括了目前东营市宗教事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与面临的挑战,着重分析了改善宗教事务管理的策略与路径,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笔者认为,要完善现有的宗教事务管理模式,需要转变理念,将其作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由管理转向治理,推动形成政府、社会机构、宗教团体、基层组织、信教群众共同参与的宗教事务管理格局。需要完善宗教立法,强化宗教事务管理队伍建设,推动宗教治理的法治化。需要强化制度建设,推进宗教团体、活动场所的规范化,打造一支有较高宗教修养、道德水准的教职人员队伍。

  受制于自身知识水平与时间精力的限制,本文的研究还有很多的不足。由于宗教事务管理涉及面广,作者只是基于自身工作实际与所看所思,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一些内容只是作了简单的情况阐述,而未能进行深刻的背景分析与理论解释。希望以后有机会作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也希望本文对推动宗教事务管理改革有一定的推动与借鉴意义。
  
  注 释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2 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M],人民出版社,2013
  [2][法]雷蒙·阿隆着,葛智强、胡秉诚、王庐宁译,社会学主要思潮[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3][法]爱弥尔·涂尔干着,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张庆熊、林子淳,哈贝马斯的宗教观及其反思[M],上海:三联书店,2011
  [5]孔令达,斯宾塞的宗教思想探析[D],硕士论文,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
  [6]孔令达,杜尔凯姆论社会实体象征的宗教[J],宗教学研究,1993(7)
  [7]李修建,论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观及其艺术理论[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0)
  [8]马克思,恩格斯着,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杨玉辉,宗教事务管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10]王玉琼,论我国宗教事务管理模式的转变[J],中国行政管理,2004(5)
  [11]贺克敏,切实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1(4)
  [12]王丽娜。 我国宗教事务管理模式理论分析[D].硕士论文,黑龙江大学,2008
  [13]何华星。我国宗教政策与国家安定团结研究[D].硕士论文,燕山大学,2010
  [14][法],麦克斯·缪勒着, 陈观胜、李培茱译,宗教学导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5]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6]国家宗教事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学习读本[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
  [17]米广弘,论宗教事务社会管理的加强与创新, [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6)
  [18]刘洪源,政府宗教事务管理路径分析-以天津市为例[D]硕士论文,天津大学,2008
  [19]梁丽萍。论美国宗教事务管理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宗教论丛,2010(1)
  [20]冯玉军,新加坡宗教事务的法律治理[J],政法论丛,2013(6)
  [21]孙建斌着,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中国东营[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1]DavidRosen.Religion,identity and the challenge of peacemaking in the Holy Land[J].in European View.2007(6):142.
  [2]Marc Gopin.Between Eden and Armageddon:the Euture of World Religions.Violence,,and Peacemaking[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10.
  [3]Peter S.Probst.Terrorism:Perception,illusion and the Art of Political Warfare[A].in Boaz Ganor,Katharina Von Knop and Carlos Duarte,eds,Hypermedia Seduction for Terrorist Reruiting[c].Amesterdam:IOS Press,2007:11
  [4]王超。宗教事务管理模式论争的回顾与思考[J].世界宗教研究,2012(5)
  [5]诸福先。对创新基层宗教事务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J].中国宗教,2011(9)
  [6]张训谋。各国政教关系和宗教事务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宗教,2012(3)
  [7]孟仁辉。试论西方发达国家的宗教事务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12(12)
  [8]田忠福。谈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必要性[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0(3)
  [9]宗教伦理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解读[J].人民论坛,2012(2)
  [10]秦秋。20 世纪末期以来我国“宗教热”原因探究[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3(6)
  [11]王志强。大连市宗教渗透问题研究[J].大连干部学刊,2011(3)
  [12]唐书香。对开江县宗教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达州新论,2011(4)
  [13]施伯昌。关于提高基层宗教工作能力的思考[J].中国宗教,2005(7)
  [14]鲁丽莉。基层宗教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探析[J].民族与宗教,2012(3)
  [15]马明忠。建设新型城乡基层宗教事务社会管理模式[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6)
  [16]刘卫国。浅谈基层宗教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对策[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院,2010(1)
  [17]林希玲、贾依娜。新时期宗教领域的问题、特点及对策研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12)
  [18]王克群。依法加强对农村宗教事务的管理[J].民族与宗教 2011(2)
  [19]雷火剑。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宗教管理制度创新探析[J].民族与宗教,2010(1)
  [20]叶小文。全面把握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科学内涵[J].中国宗教,2012(2)
  [21]张化,社会转型与宗教管理模式的转变-以上海为例[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
  [22]王进,熊永翔,试论我国的宗教管理制度创新[J].大连干部学刊,2009(6)
  [23]于丽娜。我国社会转型期宗教事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世纪桥,2013(3)
  [24] 林宇。我国宗教事务管理新问题以及对策研究[J].资治文摘,2013(6)
  [25] 金刚。从美国宗教状况看我国宗教如何促进社会和谐[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5)
  [26] 梁丽萍。社会转型与宗教皈依:以基督教徒为对象的考察[J].世界宗教研究,2006(2)
  [27]冯玉军。美国宗教事务的法律治理初探[J].甘肃政治学院学报,2010(3)
  [28]吴星辰、刘洪源、穆祥臣。中外宗教事务管理模式比较[J].2012(8)
  [29]雷安军。美国宗教自由实践条款的范围和限制问题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2(3)
  [30]冯玉军。新加坡宗教事务的法律治理[J].政法论丛,2013(3)
  [31]梅军,贵州宗教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3)
  [32] 李利安。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的领域和途径[J].中国宗教,2006(9)
  [33]刘玮。我国宗教事务法治化初探[J]. 科教文汇,2013(10)
  [34]李佳。政教分离原则移植问题的思考[J]. 研究生法学,2007(5)
  [35]王维艳、刘素素、刘雅莉、李子年。葫芦岛市宗教管理创新研究[J].宗教问题研究,2013(7)
  [36]陈立明。公共领域中的宗教及其治理[J].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6)
  [37]龚学增。宗教问题概论[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38]黄海德,张禹东。宗教与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0]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纲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40]高润祥。论我国宗教政策的发展演变[D].硕士论文,西南大学,2007
  [41]吕洛乐。论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D].硕士论文,南昌大学,2008
  [42]刘建忠。论宗教教职人员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功能与作用[D].硕士论文,新疆师范大学,2011
  [43]彭石军。湖南永州农村宗教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研究[D].硕士论文,西北民族大学,2010
  [44]孙浩。社会转型时期宗教事务管理问题研究[D].硕士论文,上海交通大学,2009
  [45]李敏。社会转型时期山西宗教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硕士论文,山西大学,2007
  [46]孟宪霞。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与教训[D].博士论文,2012
  [47] 李欣,论公民宗教的共和基石-贝拉的公民宗教理论构想探析,2013
  [48]孙浩。社会转型期宗教事务管理问题研究--以萧山基督教地方教会为例[D].硕士论文,上海交大,2009
  [49]莫娜。论社会转型期我国宗教非政府组织功能的发挥[D].硕士论文,华南理工大学,2011
  [50]雷文花。宗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功能[D].博士论文,西北大学,2009
  [51]余健明。潮汕宗教社会事务管理问题研究[D].硕士论文,华南理工大学,2011
  [52]张凤梅。宗教治理:在全球层面展开[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3-24(5)
  [53]周明甫。创新管理理念,推进宗教事务社会化管理[N].人民政协报,2012-9-12(4)

  致 谢

  MPA 学习时光转瞬即逝,山师 MPA 学院丰富的课程设计、老师精彩有趣的讲授让我收获了丰硕的知识,开拓了眼光和视野。自工作以来,很难得能有如此系统而完善的学习机会,每到授课的周末,我总是按时来到授课地点,等待着一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考与互动并进的管理学大餐,虽然紧张忙碌,但却乐在其中。在这两年时间里,自己不仅在理论知识上有了提高,更有幸结识了很多敬爱的老师和亲爱同学,与他们的交流与探讨给了我许多的启发,真切感受到同学友谊带来的快乐,这将是我一生中宝贵而难忘的美好经历。

  硕士学位论文的完成是对 MPA 学习生活的总结,手中握着沉甸甸的论文,心中如此充实而踏实。论文从开题到定稿历时一年,期间几次调整题目,数度调整结构,内容不断的丰富而完善。在此,我要感谢山师 MPA 教育中心对我的教育与培养,特别感谢刘伟红老师,从论文的选题到论文的完成,刘老师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刘老师在美国访学期间克服了时差困难对论文进行了多次修改,论文的顺利完成凝结着她辛勤的汗水与心血。而刘老师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也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

  感谢李齐、张海霞、刘斌老师,他们在论文开题时所做的点拨,对我启发很大。

  感谢学院其他任课老师,他们渊博的理论知识和开阔的学术视野,拓宽了我的眼界。

  感谢陈静、马凯等 MPA 的同学们,你们为我的研究生生活增添了无限的色彩。

  感谢我的领导和同事们,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使我能够安心完成学习学业。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他们无私的奉献,一以贯之的关心、支持、鼓励是我坚持学习的动力与源泉。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