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政治经济学论文

马克思有关消费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1-20 共4181字
论文摘要

  引言
  
  马克思在其一生中,对许多方面都有所研究,消费也是他所关注的领域。虽然马克思没有专门论述消费的着作,也没有对消费做过系统的阐述。但是,消费理论却在马克思的思想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消费理论,对我国目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把握好这一理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

  1 马克思消费理论

  马克思没有对消费理论做过集中的表述,其有关消费的思想主要是分散在他的不同时期的各类着作中。在这些着作中,马克思从不同的方面对消费进行了分析。

  1.1 消费与生产

  在马克思的思想中,产品或者服务经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是一环扣一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生产中,消费是社会生产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马克思认为消费的对象是通过生产而产生的,依市场规律的分配和根据个人需求的分配到最终来到消费的领域,在消费领域中,产品由社会的产品变成了个人产品,变成了由个人支配。这个过程,首先是从生产开始的,通过分配和交换的过渡,最终到达消费而结束。

  要研究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就不能忽视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联系。第一,在马克思那里,生产与消费始终是矛盾的。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里马克思说到,“生产直接也是消费”,“消费直接也是生产”,“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

  也就是说,从生产和消费的统一性方面来看,生产也就意味着消费,因为在生产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一个消费的过程,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被消费掉了,另外,消费同时也是生产,当消费正在进行时,也是一个生产的过程,生产出了消费的对象。第二,生产与消费是彼此的媒介。马克思认为,生产与消费充当彼此的媒介,“生产媒介着消费”,“消费也媒介着生产”。

  “生产媒介着消费”就是说,凭借生产,生产出了消费的物品,消费有了可消费的对象,如果生产消失,消费也很难单独存在。消费的对象是通过生产产生的,此外生产还直接决定着消费方式、消费性质。“消费也媒介着生产”是说只有凭借消费,社会生产才顺利结束,也就是说是消费才是生产出的产品流向现实的世界,为人所用;不但如此,消费也成为新的生产的推动力,如果没有消费,生产也就失去了存在意义。生产与消费都以彼此为基础,二者缺一不可,是彼此的媒介。第三,消费生产着生产。一方面,生产的成品,依靠消费的途径进入了市场,变身为商品,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会被消费掉,只有消费了的产品才算是生产真正意义上的终结。经济危机的出现,就是由于生产产品过多,很多产品未能转换成现实的产品,没有被全部消费。另一方面,消费会创造出新的需要,成为新的一轮生产开始的源泉。由于消费的需要,新的生产必将开始,“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

  1.2 消费与消费力
  
  马克思在分析、研究消费的时候,消费能力是他重点考察的对象。消费能力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在消费过程中的购买力;二是对消费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马克思认为消费能力与生产力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马克思曾说“消费的能力是消费的条件,因而是消费的首要手段,而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

  这里消费能力是指消费过程中的消费者所拥有的能力,通过消费可以体现出消费力,而消费力则可以开拓一条新的生产路径,消费能力可以成为生产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需要看到的是,在消费能力增强时,不但有利于保证消费质量,使其稳中有升,而且也会促使个人的发展,也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中,他在论述消费能力的时候将其分为两类:

  一方面是个人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是社会的消费能力。影响个人消费能力的最关键因素是其收入状况,社会消费能力则依赖分配关系。

  1.3 消费与自由时间

  马克思认为的自由时间是与劳动时间相对的那部分时间,换句话说,是除去必要劳动时间的闲暇时间。马克思在研究消费与人的自由时间关系时,侧重的是未来消费发展状况。在未来的社会中,之所以不断地生产,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诸多消费需求,也就是说为了人们的自由时间,从而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生产力进步时,也就意味着生产成本相对下降,与此同时,个人的劳动时间也会相应减少,就是说,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加,将促使个人不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将有充裕的时间去消费。消费能力进一步的上升,将会促进新的生产过程的进行。

  自由时间的多寡,是实现个人消费的重要条件之一,要想实现个人的自由发展,就必须要增加个人自由的时间,这也是促进整个人类发展的基础。而这就必须发展生产力,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当生产力到达了相当发达的阶段时,工作的时间将减少,劳动的性质也将发生变化,这就为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人类最终将会从劳动中得到解放,获得大量的自由时间。“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

  2 马克思消费理论的现实启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进度进一步的加快,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观也不例外。随着物质的进一步丰富,出现了各种由消费不当而引发的问题。虽然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基础上,虽然距这个理论的首次出现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但对我们当今,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1 进一步发展生产力

  虽然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生产力取得巨大的进步,但是依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来看,生产力还有巨大的提高空间。在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中,生产是消费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如果生产停止了,消费也会随之停滞。我国的生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其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生产结构还有待进一步的优化。依照目前的生产结构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在市场上得不到合理的消化,不能有效地被消费掉。具体来说,一方面,大量的产品过剩,大量的积压,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部分真正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又没有得到有效的生产,造成产品的供应不足,致使该类产品的价格偏高。这就要求我们在现实经济运作过程中,必须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在资源的配置上更多地要依靠市场自身去调节,但同时也不能放弃宏观调控,只有这样,才能在产需的矛盾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最终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合理发展。同时,消费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因此,在生产的过程中,就必须依靠生产力的提升进一步优化消费,这就要求,必须以人为本,合理利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促使新的消费模式的产生。

  2.2 消费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

  我们不能孤立地去讨论消费,也就是说在看到消费的时候,同时不能忘记生产与生活。

  不论是在马克思的消费理论的视野下,还是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经验都表明,拉动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是消费。目前来说,我国存在着消费不足的问题。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必须更加注重消费,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才能最终摆脱危机余波的干扰。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就强调经济的增长必须以消费为主,必须改变之前依靠投资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这是对之前经济政策反思的结果,从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影子。因此,要想最终从金融危机的阴影里走出来,就必须扩大内需,想法设法促进消费的增长。

  2.3 增加居民的收入,提高购买力

  在马克思看来,对商品的购买力主要由收入水平和分配关系决定,因此,要想增强购买力就必须增强其收入。这不但需要居民收入有一个稳定的增长幅度,还需要将居民收入的差距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近年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一直处在高位,虽然居民收入也获得了大幅度的增加,但是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衡量经济增长质量高低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居民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能否达到一致。收入多寡对购买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说收入的上涨实际上就是购买力获得了提升。对收入高的人群来说,其收入的增加幅度远远高于消费的增加幅度,而低收入者则恰恰相反。一般来说,低收入者在人数上来说会比高收入者多,要想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就只有将低收入者的收入提高才有实现的可能。提升低收入者消费能力的手段有很多种,其中将低收入者的各种支付标准有意识地逐步上调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此外还可以依靠税收等手段来实现对低收入者消费需求的提升。
  
  2.4 注重精神层面的消费

  马克思在谈论自由时间时认为“从整个社会来说,创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创造产生科学、艺术等等的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力会不断发展,人将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摆脱物质的控制,将更多的时间放到精神的层面上来,人花费在精神层面的时间的增加,其精神层面的消费也会增加,而精神的消费主要应该表现在文化方面的需求。在现阶段,虽然我们的物质文明还没有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阶段,但是,同样也不能忽视精神文明的发展。因此,在当前,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发展,重视文化、旅游、教育等方面的消费,这样不但促进了精神方面的消费,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文化等非物质产业的发展。马克思说过,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的人,必须具备享受多方面的能力。所以,我们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个人的素质修养,为消费者的合理消费奠定理论基础,同时消费者应该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3 结束语

  马克思的消费理论是马克思留给世人的宝贵财富,其内容有着丰富内涵。在当前这样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又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特别是从我们目前的状况来看,我们应该对马克思的消费理论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将其同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有效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94~97.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2:741.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2:742.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局.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225.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81.
  [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38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