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政治经济学论文

制约武汉保税区转型升级的因素研究导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1-19 共7874字

  一、导 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选题背景。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我国为了适应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步伐,以及日益增多的国际间经贸合作的形势变化,开始逐渐设立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保税港、综合保税区等多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这些区域主要集中在上海、深圳、天津、青岛等沿海城市,具有一定的自由贸易园区性质,但不完全等同于世界上任何一种自由贸易园区,其本质上具有过渡性。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瞩目的成就,但随着我国加入 WTO,与国外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这些特殊监管区域的竞争能力和优势逐步减弱,加之内部运作管理体制的缺陷,给保税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为了能够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接轨国际惯例,适时转型升级为自由贸易园区。

  我国保税区转型升级为自由贸易园区,既是顺应国际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为了适应国内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的需要。

  从国际形势来看,区域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而加快发展,涌现出自贸区等多种形式的区域贸易安排。但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TTIP)谈判设定的新规则唯独把中国排斥在外,国内企业走出去将面临种种挑战与诸多障碍。面对世界经济呈现出的新动向、新形势,我国不仅对外进行双边和多边贸易安排,对内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还要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争夺新一轮全球化浪潮的主动权,实现全方位的互利合作。

  从国内来看,党的十七大将自贸区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紧接着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具体指出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形成面向世界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为了适应全面深化改革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的需要,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 2013 年 9 月正式批准建立,在已有保税区的基础上先行先试,其中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对管理体制的大幅度改革,形成可复制和推广的经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15 年 4月 21 日我国第二批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福建、广东同时挂牌,自贸区建设进入"2.0"时代,四大自由贸易试验区由南向北勾点成线,形成创新、开放发展新格局。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以及自由贸易试验区向全局推进的大势已成共识的背景下,多地均在原有保税区的基础上积极研究自由贸易园区战略,加快开放步伐,欲申报"第三批自贸区".湖北武汉作为中部地区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在自身条件满足要求以及外部竞争的的压力下,积极推进保税区的转型升级,构建内陆的自由贸易园区,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是大势所趋。

  2.选题意义。

  本文的探索研究无论是从完善武汉保税区的功能,促进保税区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武汉保税区转型升级后带动湖北省自身的发展与开放,以及进一步发挥其对周边地区的福射带动作用,激发中部乃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在活力,推动产业体提能升级,加快中部崛起,带动西部发展,协调东中西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其中理论意义主要表现在:

  (1)建立自由贸易试园区是对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深入贯彻与执行,是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方面。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之后,在我国建立自由贸易园区已经成为各地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热点问题,极具研究价值。本文针对武汉保税区转型为自由贸易园区问题,对探索建立内陆自由贸易园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本文以武汉保税区为研究对象,为武汉保税区转型为自由贸易园区的功能模式选择和管理体制的改革等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也为未来内陆保税区的转型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模式参考。

  除理论意义外,本文研究的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基于武汉保税区发展现状的研究,对比其与自由贸易园区的差距,有利于武汉保税区发现自身问题从而不断完善发展。

  (2)本论文的主要关注点为新形势深化改革开放下武汉保税区转型升级为自由贸易园区的目标模式选择和相关政策建议。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便武汉保税区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向自由贸易园区的转型升级,但制度完善和政策突破的研究对于充分发挥武汉保税区的功能、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重要投资者,促进发展而言都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也可以为湖北省建立自由贸易园区提供些许参考。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我国的保税区自 1990 年设立以来不断发展,在衔接国内外市场,引进海外技术资金、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保税区是我国独创的概念,国外没有保税区的概念,只有保税仓库(Bonded Warehouse)和保税工厂(Bonded Factory),有些学者将保税区直接翻译为"Bonded Zone".但是我国中央在对外文件以及宣传上都是将其翻译为"Free Trade Zone",而不是"Bonded Zone".当然,从设立保税区的目的、功能定位上看,保税区并不仅仅是保税仓库和保税工厂功能简单整合,而是以国际自由贸易园区为目标。1997年 8 月我国海关总署发布的《保税区海关监管办法》对保税区做出明确定义,即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海关实施特殊监管的经济区域。

  自由贸易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指两个以上家或地区之间通过协议约定实行特殊优惠政策,消除关税壁垒,加强合作的区域;狭义的指建立在某个国家或地区领土内的,实施贸易自由的区域,本文主要后者,为了区别称作自由贸易园区。我国现阶段,关于自由贸易园区的研究不断深入,在理论上已有一定的成果,实践上上海、天津、福建、广东都已成功设立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他一些地方也在积极进行自由贸易园区的相关申报工作。在各地的研究方案中,基本都是以已经设立的保税(港)区为基础,进行自由贸易园区的构建。

  1.国外研究综述。

  由于保税区是具有中国特色并同时具备一些自由贸易园区性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因此国外学者研究我国保税区的比较少,大多都集中在自由贸易园(港)区。

  国外自由贸易园区诞生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1547 年世界上第一个自由贸易港区在意大利热那湾港诞生,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由于早期发展并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制度变革的自觉选择,所以在二战前,对自由贸易园区的研究并不多。战后随着自由贸易园区在全球范围的发展,关于关于自由贸易园区的研究逐渐丰硕。比较著名的是理查德。S.托曼所著《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本书详尽地介绍了世界各地的自由贸易区,总结了其特征,并尝试对"自由港"下定义。

  (1)自由贸易园区的基本理论。

  一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绝对(优势)成本理论。最先是由 18 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提出的,该理论分析基础是各国资源禀赋或后天条件的绝对差别。资源禀赋或后天条件有利的在生产某种商品时绝对成本会低于其他国家,各国便依据各自的优势条件进行分工合作,提高了劳动、资本、资源的利用率,进而提高生产率,使各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利。因此加深了国家之间的贸易来往,产生经济全球化;自由贸易园区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应运而生,二者在某种意义上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发展。

  二是经济一体化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alassa,1961)概述,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与自由贸易区等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存在较高的相关度,自由贸易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刚好符合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克鲁格曼(Krugman,1981)则进一步指出经济一体化安排特别是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促进了产业内分工、产品多样化与规模经济的发展。自由贸易使产业内贸易的生产要素在同一产业内自由流动,从而提高了产业内的专业化分工和产业发展水平。

  三是发展极理论,该理论对自由贸易园区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是指通过对特定地域的刺激,实现极化效应,促进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实现地区或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理论体系。最先是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克 1955 年提出的,后经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J.B.Boudeville)将增长极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之后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John Frishman)和赫希曼(A.O.Hischman)分别在不同程度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从地域空间上看,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不同的,而支柱产业和有创新潜能的行业聚集在特定的区域,形成一个中心,这种中心能集聚大量的资本和技术进而产生强劲的规模效益。不但能够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向周边地区辐射,即所谓的"扩散效应",把影响力扩展到整个经济体系,促进整体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就是所谓的"发展极".因此,一个地区为了经济的增长,有时候会选特定区域作为发展极。

  由于"发展极理论"未考虑其对落后地区带来的消极效应,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便提出"回波效应",完善了发展极理论。缪尔达尔认为"发达地区的优先发展,对周边地区既有积极的扩散效应,又有消极的回波效应:"指落后地区的人才、资本、资源被发展极吸走,最终给落后地区造成不良的影响,极有可能造成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只有当扩散效应大于回波效应时,发展极才能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良性的促进作用。

  (2)自由贸易园区产生福利和效益的分析。

  Hamilton, Carl and Svensson, Lars E. 0.(1982);Hamada, Koichi (1974)利用 H-O(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构建出口加工区福利-效益模型,运用成本和效益分析方法得出在免税区内从事出口加工会产生更多的福利和效益,但这对于该国却没有产生明显的福利;而另一部分经济学家 Facchini、WilhTiann(1999),Youngand Miyagiwa(1987)利用帕累托模型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他们认为免税区对于该区所在国能够贡献很大的福利和产生可观效益。

  迪克森(Dixon,1995)等人则证明,建立自由贸易园区后,如果贸易创造效应主要体现在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上,那么各成员国就会获得更高的收益与福利。

  (3)对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

  以美国学者赫尔施曼(Albert.O.Hirschan,1973)为代表,他通过引入"非均衡发展"的经济理论来解释自由贸易园区建设的合理性,得出结论认为经济发展应该是非均衡的,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应当鼓励"非均衡增长",在这些国家内建立自贸园区,实现与国际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接轨,在促进区内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其他地区起到示范作用;Robles(1986)和 Comwell(1988) 认为自由贸易港区不仅能降低国际贸易成本,还促进了企业服务业进行全球外包和供应链合作; Rheetal(1990) 认为自由贸易园区是国家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平台,能够提升本国国际竞争力,推动本土企业走出去,融入全球价值链之中。DaPonte(1997)认为自由贸易园区(FTZ)是由自由港发展而来,是一种国际贸易工具,已经在 100 多个国家兴起。

  此外,还有许多学者通过有针对性的研究,论证了自由贸易园区的特殊的经济角色,如 Bolle,Mary Jane 和 Brock R. Williams (2012)引用美国对外贸易区 1993年至 2011 年发展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指出美国自由贸易区对其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Rodriguez 等(2014)学者围绕自由贸易园区的建立、发展展开了研究,并阐述了在此过程中其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

  (4)从贸易集聚和经济集聚方面的研究。

  国外学者提出众多研究模型,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以克鲁格曼(Krugman 1991)的核心外围模型为基础,该模型由库鲁格曼、维纳布尔斯和 Puga (1999)进行了完善。藤田仓久(Fujita ,2000)简要对核心外围模型进行相关文献综述,认为此模型对自由贸易区内的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很好的解释。

  2.国内研究综述。

  从发展历程来讲,我国对自由贸易园区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保税区等特殊监管区域设立以前,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世界范围内自由贸易港区和自由贸易园区的发展历史和规律,形成较完整的框架解释,主要代表著作有: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国际贸易问题研究所(1977)所著的第一部关于自由贸易区的专著《世界自由港和自贸区》,郭信昌(1987)所著的《世界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概论》,陈永山(1988)《世界各地的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等。

  第二阶段为保税区设立之后。在保税区成立之初,国内并没有可借鉴的经验,设计者们主要以国际上自由贸易园区的规则为依据,结合当时我国具体国情和时代发展的战略需要设计出的新的开放工具。许多学者便在研究世界上自由贸易园区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逐渐把研究重点转向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园区转型的研究上。一是从全国宏观的角度进行探索,比较著名的顾任民(1994)等编著的《中国保税区》,书中详细说明了保税区的优惠政策与功能界定;李力(1996)主编的《世界自由贸易区研究》,试图探析世界上自由贸易园区的共性和基本特征,对我国发展具有自由贸易区性质的保税区的建设实践有很多的参考价值;成思危(2003)主编的《从保税区到自由贸易区:中国保税区的改革和发展》。该书分析了我国保税区的发展和改革,研究了保税区转型为自由贸易园区的指导;高海乡(2006)探析了保税区的基本理论,比较了国外自由贸易园区,对我国三个类型的保税区进行实证分析,界定了保税区目标模式选择,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和调整策略;杨建文和陆军荣(2008)所著的《中国保税港区:创新与发展》,书中重点对比中国保税港区与国外自由贸易港区在制度政策、产业选择、运行管理上的差异,提出中国保税港区在制度政策、产业发展、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与发展路径,为中国保税港区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二是选取具体的保税区进行具体研究。李力(1999)探讨了上海外高桥堡保税区向自贸区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为其详细设定了各个阶段的发展目标;谢富纪、陈宏民、廖刚(2003)提出外高桥保税区转型为自由贸易园区的目标模式,并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模式的路径和对应策略;张世坤(2004)以大连保税区为例探讨了在其转型成自由贸易园区的基础上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可能性与实施战略;赵韬(2011)探析了我国保税区功能转型思路和发展模式,并对沈阳综合保税区进行了实证分析。

  第三阶段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之后,关于自由贸易区的构建经验的著作和文章开始大量出现,主要有李泊溪(2013)《中国自由贸易园区的构建》该书分析自由贸易园区和我国特殊经济园区发展的经验与政策规定,分析了中国保税贸易园区的在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了自由贸易园区的构建设想;上海自贸区研究院等(2014)《赢在自贸区:寻找改革红利时代的财富与机遇》主要分析了上海自贸区的运作与创新模式,上海自贸区的经验如何复制以及未来中国自贸区的布局和走向;冯叔君(2015)《尚商系列丛书:全球视野下的自贸区》细致深入分析了中国外贸升级与自贸区的关系、自贸区的"营改增"税收实践、自贸区离岸再保险中心建设等问题;郭波,臧韶辉等(2013)探讨了舟山港综合保税区的转型的背景、必要性和优势,认为它已经初具自由贸易园区的雏形,提出转型政策建议;孙浩(2014)通过比较分析优惠政策、贸易功能、投资引力等六方面,外高桥保税区被定为上海自贸区前期 建设母体,建议分"两步走".陈琳等(2014)利用新贸易理论,构建一个动态博弈模型来研究。结果表明外资准入壁垒制度的改革,能带来积极的政策红利。

  3.文献述评。

  自由贸易园区的国外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基本理论,产生的福利效应,以及自由贸易园区的建立、发展对周边社会经济和进出口的影响上。国内对于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前期主要集中在对世界范围内自由贸易港区和自由贸易园区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保税区成立后主要研究保税区如何转型成自由贸易园区以及构建自由贸易园区的方案、自由贸易园区的经济效应分析、自由贸易园区的驱动机制和发展趋势,以及制度障碍和解决方案等等。但在这些研究中选取的保税区实例大都集中在沿海沿边地区,而对在远离交通便捷、基础设施较好的沿海地区的内陆地区保税区研究刚刚起步,研究比较少。并且在内陆建设自由贸易园区是下一轮国家规划的重要方向,保税区的转型也是自由贸易园区建设的基础,因此,武汉保税区的转型研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主要内容和预期达到的目的。

  1.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文基于国际贸易、区域经济的相关理论,结合国内外典型自由贸易园区的发展的实践,分析了武汉保税区的现状以及它与自由贸易园区的差距,对其转型为自由贸易园区进行了研究,主要运用了以下的研究方法:

  (1)理论分析法。

  作者通过图书馆以及互联网收集并整理了大量国内外有关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园区的研究文献和资料,并对原有自由贸易园区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从中选择了指导武汉保税区转型基础理论,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通过分析相关理论、现实条件、总结特性、归纳结论等进行定性分析,回答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武汉保税区转型的理论问题和宏观思路,同时,结合相关数据、图表、建立相应模型,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为研究提供现实支撑。

  (3)对比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将湖北武汉同中部地区相关省份(城市)进行比较得出建立的优势条件,通过与沿海地区的相关省份(城市)比较得出现实差距和努力的方向;同时横向对比了我国已有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运行效果,与国外典型自由贸易园区的成功经验,为武汉保税区的转型总结了丰富的现实指导意见。

  2.主要内容。

  文章的第一章从绪论出发,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阐述了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后,引出文章的正文;第二章是中国保税区与世界自由贸易园区的基本内涵与特点的介绍,对比了我国保税区与自由贸易园区,并从中找出异同点,为下文的分析奠定基础;第三章对武汉保税区转型进行具体分析,主要有武汉保税区发展现状与取得的成绩、它本身与自由贸易园区的差距、武汉保税区转型为自由贸易园区进行诱导因素和现实优势条件及制约因素;第四章选取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自由贸易园区进行分析,借鉴其发展的成功经验,从中得出若干对武汉保税区转型的启示;第五章基于提出了武汉保税区转型后的功能定位目标,以及管理体制的改革,并在坚持遵循国际贸易通行规则下,尝试对武汉保税区转型发展提出具体对策;最后对本文进行总结展望。

  3.预期达到的目的。

  (1)以武汉保税区发展现状为基础,对比其与自由贸易园区的差距,运用实证分析,得出武汉保税区转型的必要性,再通过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分析,希望能为决策者提供一定的决策素材。

  (2)选取了国内外典型的自由贸易园区构建经验进行分析探索,归纳出具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教训,为武汉保税区的转型提供参考与借鉴;并从中探索出武汉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园区转型的目标定位,从而探索一个既符合武汉保税区发展实际、又具有武汉特色的自由贸易园区发展模式。

  (3)通过立法、管理模式、海关监管、税收、贸易政策等的研究,为武汉保税区转型为自由贸易园区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四)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近年来,关于保税区转型的研究比较丰富,但是大多数都是基于全国角度或选取沿海的保税区进行研究,对远离海岸线的内陆地区保税区转型为自由贸易园区的文章相对比较少的,而对湖北武汉保税区转型发展的系统全面研究在文献库的搜索中发现是更少的。本文在我国政府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以及湖北省经济体制转型的新背景下,对处于内陆的武汉保税区的如何转型为自由贸易园区,以及它对湖北省自身乃至整个中部地区、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其构建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为武汉保税区的转型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和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但是由于自身学术水平、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限制,对某些领域的未做实地考察,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有些方面的分析可能不够全面深入,这也是以后自己有待持续关注的地方。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