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战略管理论文

煤炭企业转型的内部风险与防范措施(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0-22 共7206字

  1.2.3 实施能力风险

  煤炭企业战略转型的关键环节是转型实施,如果精心设计了转型方案却不能很好地实施,那么前期为转型所进行的投入就失去了价值,同时企业也可能因为贻误最佳时机导致转型失败。影响煤炭企业战略转型实施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资源配置、执行能力、企业文化,具体分析如下。

  1)资源配置涉及到煤炭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资金与设备等企业内部资源在不同产业和职能部门之间的合理分配,由于煤炭企业本身资产规模庞大,产业链延伸或多元化的转型战略又增加了资源的种类和数量,由此提高了资源配置复杂性与难度,怎样分配这些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用,是企业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

  2)战略执行能力是指企业运用各种资源和机制确保战略转型顺利实现的综合能力,由战略共识、战略协同、战略控制3大基本要素构成。Halman Johannes I. M.的调查结果发现,68%的战略失败是由于执行不力或无效执行引起的[4].煤炭企业将转型的愿景、目标与企业各层级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澄清、沟通,取得各利益相关方的认同,共识程度越高,战略转型的执行力就越强[5].然后,企业需要将战略转型目标分解为短期可操作的行动计划,具体落实到各部门各员工的绩效指标。最后,企业对转型进程和内外部环境及时追踪,通过经营业绩考核与奖惩制度衔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企业的经营活动朝预定方向进行。

  3)企业文化是一种软性竞争力,通过非正式的规则制度和周围监督的压力作用于组织中的个体,能够支持战略转型的实施,被认为是当代社会对企业业绩有重要影响的深层次原因。优秀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潜能的释放,带动了工作热情,坚定了企业成员的意志,推动个体为企业愿景而做出积极努力。煤炭企业人多效率低,思维定势阻碍了企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并且企业文化具有较大的刚性,造成煤炭企业现有的文化可能无法形成对战略转型的合力。
  
  1.2.4 核心能力风险

  在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企业依靠业务战略与职能战略的组合或单独实施能获得短期竞争力,而要使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唯有追求核心能力。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1990)将组织中具有价值优越性、异质性、延展性、难以模仿替代性、不可交易性的积累性学识,称为企业的核心能力[6].核心能力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系统,主要包括研究开发能力、不断创新的能力、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煤炭企业过去依赖于以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去分享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好处和利润,而忽视了核心能力开发。在市场需求与经济发展模式同步转变的环境下,煤炭企业应以转型为契机,培育并扩展其核心能力,凭借这种最根本、最关键的能力,企业才可慢慢走出困境,顺利实现转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久优势。

  1.2.5 学习能力风险

  企业资源观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源自于企业的异质资源,这种观点隐含一个假设,即资源可以脱离人的活动而发挥效用[7].实际上,任何物质资源效用的发挥都取决于人的主观利用程度,具体表现为一种资源配置、开发和保护资源的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这些能力背后隐藏着不可替代的、企业特有的关键知识,知识才是能力形成的根源,最终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所以,企业不只是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体,更是一个知识的集合体,而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学习。学习能力代表知识的捕获、吸收与转化能力,通过学习可以提高员工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可以促使个人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组织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完成企业的知识与能力更新,提高企业的环境适应性。对煤炭企业来说,有效的学习有助于为企业转型储备充足的智力资源,有助于构筑企业的核心能力,反之,知识的传递与转化慢,知识的理解与创新能力差,则增加了企业转型发展的不确定性。

  1.3 从企业组织结构识别转型风险

  组织结构是企业资源和权力分配的载体,它在人的能动行为下,通过信息传递,承载着企业的业务流动,推动或者阻碍企业使命的进程。由于组织结构在企业中的基础地位和关键作用,企业所有战略意义上的变革,都必须首先从组织结构上开始。

  1.3.1 组织结构刚性风险

  美国学者钱德勒对于组织结构和战略之间的关系曾有一个着名论断:战略决定组织结构变化的类型,组织结构服从于战略[8].在煤炭企业战略转型过程中,组织结构是转型实施的载体,其功能在于分工和协调。企业依附于组织结构将转型战略转化成一定的贯穿于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体系和制度,通过协调引导作用促进转型的切实完成,反之,脱离载体的转型就好比空中楼阁,失去了有效的组织体系支撑而流于形式。与转型战略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对转型起到关键的保障作用,所以组织转型必然伴随着企业战略转型而发生。在一定程度上,组织结构具有刚性,企业不可避免地需要考虑组织转型的风险,这是因为:其一,新结构替代旧结构有一定的过渡时间,原有的结构由于惯性仍会影响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行为;其二,新的组织结构可能会触动现有管理人员的利益,当他们感受到个人的权力、地位受到威胁或是心理上有不安全感时,往往会用行政管理的方式去抵制组织结构转型。这种刚性越大,对企业的危害也越大,企业因不适宜的组织结构制约了战略转型的步伐与效果。

  1.3.2 组织精细化风险

  Larry E.Greiner认为,精细化组织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延长企业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手段[9].精细化依靠协力工作与沟通,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获得最大产出。煤炭企业粗放式经营也体现在人员机构臃肿,生产流程和管理流程的各环节浪费严重,运营效率低,管理官僚化等方面,转型过程又会从内容和数量维度扩展到企业经营活动,如若不重视组织精细化管理,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浪费,削弱企业转型的能力和竞争力。

  2 煤炭企业转型风险的防范对策

  2.1 完善与创新制度建设

  在人事制度方面,要树立先进的人才理念,重视并充分尊重有知识、有技能、懂管理的人才自身发展的需要;搭建员工施展才能的平台,建立畅通的人才晋升通道,破除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的旧观念;制定更为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提高员工满意度,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能动作用;保障煤炭人才和非煤人才的地位同等,增强对企业转型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的吸引力。在安全制度方面,学习领会国家对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劳动者素质等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杜绝制定安全制度时闭门造车的现象,突出制度内容的实质性和可操作性;为了避免制度孤立存在或重复或矛盾,要加强制度与制度之间的系统性、关联性;做好制度的推行、宣传工作,及时指导员工安全生产,有效排除不安全因素可能带来的风险。

  2.2 加强员工培训教育,渗透企业文化

  在培训教育方面,企业应开展岗位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促进劳动者知识更新与技能提升,使其能力素质更符合企业转型发展的要求;将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扩大在职员工继续教育比例,鼓励员工进行深造,全面提升煤炭企业劳动者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为企业储备一流的员工、一流的人才;推行面向全体员工的安全知识教育,逐渐实现企业安全意识全覆盖,形成人人懂安全、时时互提醒的良好工作环境。在企业文化方面,构筑以人性化管理为核心、以创新为内涵的新型企业文化,尊重员工个性与自我实现,树立人人平等、公平竞争、友好团结的理念,崇尚务实、创新、高效的工作精神,在员工之间及员工和高层之间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增强各层次员工对企业经营的参与感,让好的企业文化发挥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积极作用;同时把现代风险观和风险管理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增强决策层、管理层及重要流程和风险控制点的业务人员、操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把这种意识转化为自觉规避风险的行动,保障企业稳定、高效地运行。

  2.3 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核心竞争力

  科技是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内动力和加速器,企业要加强科技投入力度,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引进科技人才,增加资金支持,借助科研院所、高校等专业研究机构的力量,提高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着力在煤炭清洁开采、安全防治、清洁煤化工、智能煤机装备、能源高效利用等方向诞生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以科技创新带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为企业在复杂的能源格局中争取先机,为市场提供更为清洁、更具有成本优势的煤基产品,培育出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

  2.4 推动企业组织变革

  组织结构变革过程中之所以会表现出刚性,除了现有组织缺乏灵活性的因素外,主要是由于群体规范和群体内聚力抑制了推动变革的力量,以及个体对地位、经济、工作任务等发生变化的担心。煤炭企业在进行组织转型的设计与实施时,需要做好宣传,向员工澄清组织变革的必要性和可以带来的好处,广泛听取员工的意见,做好内部利益和权力的重新划分,保证多数员工的利益不会受损,把握好组织结构变革速度,最大限度降低组织转型进程中的刚性。

  参考文献:

  [1] Zahra S.A., Covin I.G. Business Strategy, technology policy and firm performance [J]. Strategy Management Joural,1993(l4): 451-478.
  [2] 张 钢,郭 斌。 技术、技术资源与技术能力 [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7,19(5):37-43.
  [3] 熊 锋。 企业决策人员综合素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D]. 武汉:武汉大学,2003.
  [4] Ailawadi. Corporate risk-return relations:returns variability versus downside risk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6,39(1):91-123.
  [5] Guth,William D. and MacMillan,fan C.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Versus Middle Management Self-lnterest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mal,1986 (7):313-327.
  [6] Prahalad,C.K. and Hamel,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5-6):79-91.
  [7] 韩伯棠,张平淡。 企业战略管理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8] 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 战略与结构 [M]. 孟 昕,译。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9] 席酉民,韩 平。 企业集团竞争力与业绩综合评价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