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作文教学论文

“激活源泉、 点拨技法”的作文教学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1-29 共6514字

  摘要: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很重要一个组成部分,搞好作文教学直接关系到语文质量的提高,而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让许多语文老师感到困惑的事.在作文教学中采取一定的策略即鼓励学生,激发兴趣,开启心灵拓宽思维,张扬个性,点拨技巧,不仅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还会大大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作文教学应充分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他们尝到写作的乐趣,敢于说实话、叙真情,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完成作文后教师充分利用讲评的舞台,让学生批评与自我批评,共同参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鼓励;激活;开启;点拨

  我国中学作文教学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形成了不同的教学体系.据不完全统计,有模仿--创造体系、观察思维体系、文体综合体系、写作知识--能力体系等.这些体现不同作文观点的教学体系,各有各的做法,而笔者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总结出了一套 "激活源泉、 点拨技法"的路子.

  一、鼓励--创作不竭的动力

  "把最差的学生给我,只要不是白痴,我都能把他们培养成优等生①."这个妙方就是赞扬和鼓励.作文教学同样需要教师拿起表扬的武器.中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有渴望得到肯定和赞扬的心理需求.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挖掘出他们不竭的创作动力.因此,教师都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不管学生的作品多么拙劣,也不能讽刺、挖苦他们,以防止他们在写作中产生自卑感,产生自我否定,甚至对写作产生反感.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并给以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能够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写作情绪的体验,树立再创佳绩的信念.这样,学生期待肯定和赞誉的心理得到满足,就会有了写好作文的自信,就会有了希望.

  学生的每一篇作文,不管成功与否,都是他们苦心经营的结果,他们劳动的付出都渴望得到承认,因此要善待学生的劳动成果.作文讲评中,要针对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从字的书写、词语的运用、语言讲究、行文布局、表达技法、写作态度甚至一点微小的进步中找出闪光点,给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用赏识的眼光对待每一篇作文,你会发现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巧妙地运用评语激励学生或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赞扬,会极大的 点燃学生的 写作愿望,他们就会投入更大的写作热情,尽量去写好每一篇作文.这样,赞许和鼓励,会更大地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给他们创设轻松愉悦的写作环境,消除了作文难的心理障碍,学生就乐写、善写,逐步写出较为成功的 作品.笔者的一名学生,以前写作文应付了事,字迹不清,语言不通.有一次,我让学生针对班内的一件事谈谈自己的看法.结果,他写了自己对班内同学打架及自己对这件事的反感,详细地谈出了自己的感受.有真情实感.抓住这一点,我在班内对他进行了表扬.特别是他为班集体着想的美好心灵……没等我说完,班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师的肯定和同学们的鼓励,让他尝到了写作的乐趣.以后,在不断的鼓励下,他的写作水平逐步提高.现在,他已在学校的刊物上发表了两篇作文.

  由此可见,作文教学中,运用赏识和鼓励,会挖掘出学生学生不竭的创作动力.

  二、品尝成功的喜悦--激活写作的兴趣

  在写作中,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会更好地激起写作的兴趣.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不断的尝试成功的喜悦,会让学生走向作文的成功.

  记得我自己读高中时,写了一篇作文《野花赞》,是我根据自己的真情实感写成的.结果,这篇作文被老师在班内赞扬一番并誊抄在学校黑板报上.以后,每次写作,我总觉得自己能写出成功的作品,这一次的成功,激发了我写作的欲望,使我对写作有了浓厚的兴趣.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望劳动付出后收获的是肯定和赞誉.作文教学中,应珍惜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给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不断的让他们尝试成功的体验,从而培植他们写好作文的自信.作文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根据不同水平的作文,给他们寻找成功的机会.利用班内、校内的报纸、黑板报、演讲等阵地,让一些中下写作水平的学生作文得以展现;通过征文、作文竞赛、报刊杂志的发表等形式,让出类拔萃的作品得到成功的机会.这样,对学生本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和鼓舞,能够激发他们写好作文的自信心.同时,会形成一个个的"光环效应"对他周围的同学也是一个极大的带动,形成一种良好的写作氛围.作文成功机会的创设,收获的必定是写作的成功.

  三、激发情感--开启心灵钥匙

  学生的作文,往往是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究其原因,有的是没有找准写作的突破口,不说真话、实话;有的对老师存有戒心,不信赖老师,不愿向老师倾吐真情实感.因此,要引导学生写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教师必须注重与学生的情感的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实践证明,学生特别渴望和珍爱老师的关爱.教师的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甚至轻轻的微笑,都会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都会触动他们的情感,激起写作的欲望.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他们当作朋友,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运用换位思考法,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学生平等相待,给学生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这样,师生之间有了真挚的情感,学生便更愿意接近老师,向老师袒露自己的心声,愿意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帮助.这样写出的作文才充实感人,才能找到写作的源泉.

  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中,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和思考.教师和学生的感情沟通后,学生会在作文中抒写自己的感受.教师应利用批语或课下谈心等方式,拨开他们心灵的迷雾,排除他们的烦恼,指引他们走好每一步路.同时,要注意为他们的隐私保密,以便保护他们的自尊.只有这样,学生才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才能更加信赖老师.

  我的一名学生,因父母离异而痛苦不堪,学习成绩也迅速下滑.在作文中,她以细腻的笔调描述了自己的遭遇和痛苦,表露了对生活 的绝望.看着包含感情的每一句话,字字都捶打着我的心.我似乎看到了她的孤独和无助.我用了长长的批语,给她讲述如何面对挫折、如何走出逆境、如何更好地生活,并在平时注重对她的关爱,帮助她树立生活的信心.当然,这些都是在保护她的隐私的前提下巧妙地进行的.在我们的交流中,她不但学习成绩迅速赶了上去,而且又找回了失落的自己.她利用作文,情真意切的表达了对我的感激,并立志做一名像我这样的老师.

  四、让学生参与讲评

  老师评阅作文,工作量大,而且吃力不讨好,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响也是十分沉闷.怎么办呢?

  1、教师提出本次作文评阅标准.

  例如,我们在学完人教版第五册第五单元,教师加讲了一篇第六单元的文章《岳阳楼记》,目的是为了配合本次作文训练的目标:学会在作文中借景抒情.然后安排学生作文,教师可以出一组命题,譬如《月夜》《那一次,我哭了……》《雨正在下着》《早晨,我们做操去》《后山的竹林--我们的乐园》《夕阳》《登山》等.然后再提出评阅标准:①写景要有缘由;②写景要有时空总分顺序;③学会定点和动点观察;④学会写出景的悲喜.

  2、荐文活动.

  推荐美文,让学生细心评阅与比较.我以为老师可以在粗读全班作文后,发回给学生分小组批改.具体操作方法是:将全班学生分成8-10个小组,然后要求学生将本组最动人的一篇作文评选出来,小组内每个组员必须写上自己的评语及推荐理由.

  找出本组病文一篇,各小组成员写上自己的推荐理由.

  3、文章评点活动.

  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推选学生进行评点发言.定中心:是否借了眼前景抒心中情.兹摘录我班这次作文训练后学生评点的发言:

  生:刘爱华的《早晨,我们做操去》中的景物描写很美,像写早晨的雾和露水,写出了早上的特点,特别是文中的水塔(因为我们学校的大水塔傲视操场,很有特点),更让我们感到真实可信,不像有的同学写的景物不真实.当然也有一点不足之处,那就是文中的景物涉及太多,要像我们所学的课文《始得西山宴游记》《峡江峙飞泉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文章一样,集中重点的一处景物来描写,读者读后的印象就更深刻.

  生:张功民同学的作文写自己拿成绩单看到考得差时,就到河边徘徊的细节与老师推荐的范文太类似了.

  师:前一位学生的发言很好,我表示赞同.而这位同学的发言触及到了我们借鉴与创造的问题,我们借鉴并不是整句整段甚至大致情节都相似.关键是学习文章的表现手法.

  生:徐娜梅同学的写景,景物没有紧随人物的踪迹,在文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景,总觉得不太自然.

  师:哦,这位学生虽然没有就我们的谈话中心来评点,这里其实涉及到文章的照应问题.后面出现的景物在前文定要有交待.假如后文要写到猎户用猎枪,那前文就对猎枪要有所交待.

  …………

  我们不管学生的发言如何,只要他们能够说出自己的见解就可以.让老师点拨也更有针对性.从而让学生在评点性发言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通过师生互动对话,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从而让学生在作文讲评课上充分"动"起来.

  五、讲评形式丰富多样

  我们讲评作文的形式太单调了,也让学生感到死板而没有活气.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我们尽可能让作文的讲评形式丰富多彩些,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

  1、学生自批互批作文.

  2、学生齐评作文.

  也就是说,在上几个环节中,美文病文都已推选出来了,作为老师,可以把你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个别作文抽出来,在全班当众让小作者朗读他的作品.然后让班上的学生七嘴八舌地对这篇作文评头品足.

  譬如有次期中考试的小作文评讲课中,我就先把这次议论性的片断短文的大致思路在黑板上板述出来:一般说来可以采用以下思路,①"引-点-联-结"或②"点-引-联-结".

  教师再作简要的点评与讲解,然后就在学生的答卷中选出有代表性的正反例文各两篇,由小作者自己宣读其作品.最后就让全班学生对选出的正反例文进行评点性发言.老师可以相机点拨.

  比方说,有位学生发言中说到一考生的小作文在举例时,似乎只有一些人们熟知的老掉了牙的名人事例,没有什么新意.这时老师就可以顺势点拨:是啊,我们在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时,所举事例要做到"全、新、类、序"四个字.这一点在学习一二三单元的议论文时我们已作了归纳,看哪位学生能把这四个字的意思回忆一下.结果有位学生,而且是平时不太喜欢发言的学生站了起来,回答说:"所谓全,就是的举的例子,应该具有典型性,既不乏名人的权威性事例,也有我们身边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事例.所谓新,就是举的事例是现在最近发生的典型事例.所谓类,就是举例时应注意所举之事例应按一定的标准加以归类列举.而所谓序呢,举例则要按一定的顺序(老师补充:时间、国别、专业等)加以列举."虽是炒了一遍现饭,但对学生又何尝不是一次"温故而知新"呢,毕竟有很多学生小作文不太符合要求.当然这个时候老师也可以和盘托出结论,然而效果就大不一样.老师讲只是老师又温习了一遍,作为学生,也许当时有很多因素没有去关注.而学生在发言,学生的注意力就更集中,他们就会刻意去关注,他回答正确吗?他的发言会得到老师怎样的评价呢?甚至如有不妥处,我还想站出来为同学补充呢!

  3、利用班级的边角,开辟第二讲评阵地.

  ①充分利用黑板报,展出班级学生优秀习作.

  每个教室都有一块黑板,一个学期除了刊出两三次学校规定的班刊之外就闲在那儿了,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发掘出那块宝地的效能来.我还注意到,老师在别的报刊中选出的习作在后面黑板展出,倒是门前冷落鞍马稀,而一旦到了展出班上学生美文的时刻,文章一贴出,很快就围满了人挤着去看.老师怎能把这么好的一个讲评机会放弃了呢?我们练过字的人都会这样的体验,临摹字贴上的字,往往不如学身边人的字快,或者没有那么认真.为什么?这大概是距离效应吧.

    ②充分利用黑板报,开个病文门诊部.

  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在病文门诊部找到自己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也可以与美文比较一下自己的差距,找到奋斗前进的目标.师生为展出的病文共同找病医病,同学们的兴致也很高.

  六、张扬个性--拓宽写作天地

  创新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习作练习应该是浪漫而富有创造性的,应鼓励学生在写作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智慧,让他们的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尽情地表现出来.突破常规,寻求变异,拓展思路,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逐渐唤起他们的个性觉悟,激发他们的个性追求.或真诚,或乐观,或宽容,从而形成他们的个性品质.只有把张扬个性放在首位,作文创新才能成为有本之木.因此要通过创新和谐的教学情景,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使用艺术化的教学手段,还学生一个广阔的自由写作天地.

  1、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教会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我

  天地自然,日常生活蕴涵着无数可描写的事物,只要把学生引向比他们自身生活更广阔,更深入,更真实,更缤纷的世界,让他们用眼睛去观察,用手去感受,用心去探索,创新的种子就会埋入心田,写作的源泉就不会枯竭.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创新就是关注自我,从自身出发,冲破种种樊篱来表达自己的个性意识.而这一切都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因此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让他们拥有健康的生活心态,积极乐观的投入生活,毕竟生活是创新的原材料,是创新的巨大能量.

  2 、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力,感受创新之美.

  "作文教学的目的何在?我看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作文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②可见,作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作文将学生观察生活的独特性表达出来,使他们的个性自由挥洒,使他们的自我创造得到张扬和认同,从而感受创新之美.

  七、加深思想认识,点拨技法

  作文教学不仅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还要解决"怎样写"的问题.怎么写既是一个技巧的问题,又是一个思想认识的问题.茅盾曾说:我们的文学的贫乏主要是思想的贫乏.怎样提升学生思想,是一个现实而又古老的问题.笔者认为,现在的中学作文教学只从作文本身论作文,是达不到"快速作文"的目的,也不能期望"爆破作文"之功.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学点《矛盾论》《实践论》,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会全面地辨证地看问题,提升他们的自信力和增强他们的参与感,成功感,先做人后作文.其次,进行语言训练.作文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⑵叶老也曾说:"语言是作者可能使用的唯一工具,成败利钝全在乎此.""这些写在纸上的语言是作者心心相通的唯一桥梁."⑶毛泽东说:"因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第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群众的语言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第二,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第三,我们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⑷把群众的语言,把外国和古人的有用语言化做自己的血液,写起文章来,思如泉涌,语惊鬼神.思想认识深刻了,再加上技巧的润色,对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在作文教学中,我很重视范文的引导作用.通过对课内、课外精品文的评析、鉴赏,精心点拨各篇制胜之法,让学生在讨论、练习中悟出写作的技巧.这样,既能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汲取写作知识的精华,从范文中探索到成功的奥秘,从而悟出"怎样写"的真谛来;还可以避免学生阅读中的盲目性,使优秀范文发挥"以一当十"的作用.当为两全其美之法.比如在学《买蟹》这篇文章时,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让他们针对自己的作文,讨论学这篇课文对写作技法有哪些新的认识?"人物的肖像描写要抓住身份、性格""要让人物自己来表演,而不是作者在叙述""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要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要以小见大,从生活的一朵浪花中来展现生活"等等,学生谈了很多.我及时点拨他们悟出的写作技巧,给以充分肯定.并趁热打铁,让他们观察课间十分钟同学活动的一角,用学到的方法去表现,结果,写出了不少精彩的文章.

  当然,对初中生来说,抽象枯燥的技法指导往往是有害无益的.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让他们理解并运用呢?我常常用一些形象可感的事物和现象来比方,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自然的运用到写作中.比如,针对学生作文中详略不当的弊病我是这样指导的:枝繁叶茂、花朵繁多、同时开放的樱花,固然也有它的美,但总给人一种"繁"的感觉,;花同时败落,又给人一种"简"的感觉;因而,没有多少人喜欢它.梅花则不同,次第开放,非常有情调:有怒放傲雪的,有含苞待放的,有刚打骨朵的,给人疏密相间、韵味无穷的感受,所以,历来的文人墨客都对其大加赞赏.这样,学生会心领神会详略的技巧,自然会去运用.??

   总之,由于本人在作文教学中采取了鼓励学生、激活源泉、开启心灵、拓宽思维、点拨技巧等一些策略,因此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带动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作文教学,虽然本人探讨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但作文教学的奥妙是无穷的,还有待于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高尔基.《论写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3]叶圣陶.《关于使用语言》,人民文学.1956出版

   [4]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注  释

  ①美国教育学家巴士卡里雅博士语

  ②北京师范大学刘锡庆教授语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